作者:大秦阿冰
至于盛家,考虑到盛家人多,实在是不好邀请,贾英只能选择届时上门拜访。
这是贾英来到此世第一个年,明年便要及冠了。
黛玉和惜春,秦可卿等女眷在后宅谈着闺房密话。
贾英和林如海,秦业等男子则是在前厅里聊着天。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时政上面。
“如今国库空虚,陛下命我补齐亏空,老夫这些日子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始终是没能想到该如何处理,不知贤婿可有法子?”
林如海抿了一口茶水,询问着贾英。
虽然盐税如今收上来了,但国库却依旧亏空的厉害,林如海身上的担子可以说很重。
贾英抓起一粒花生磕着道:
“此事易尔,岳父不用担心。我记得太上皇在朝时,许多勋贵都从国库里借银子,等过完年,岳父给陛下上奏,责令他们归还就是。”
不仅仅是勋贵,只要是个在京城中当官的,就曾在国库里借过银子。
但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人压根就没想过要还。
这些人借的银子,粗略估计,能有上千万两。
若是林如海能将此事办好,入内阁是稳了,最起码一个次辅的位置是有。
贾英也乐意看到林如海入内阁。
雍顺帝想让他当权臣,让他权倾朝野。
为了日后防止狡兔死,走狗烹,贾英一直都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贾琏,贾环,贾芸等人皆是。
而林如海算是贾英最信的过的人了。
林如海闻言,内心也是大喜:“贤婿果真是才思敏捷,举手投足之间,便能想到办法。”
贾英又转头对秦业开口道:
“对了,秦岳丈,如今你在工部任职,我这有一法子,可助你坐上工部侍郎之位。”
为了区分林如海和秦业,贾英便喊秦业为秦岳丈。
秦业听闻还有自己的份,内心也是大喜,连忙开口道:“贤婿不妨直言。”
这些日子,因为傍上了贾英的关系,朝廷官员对秦业的态度也是大为恭敬。
但他知晓,自己其实不过是一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和从前的贾政一样,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切繁华,都是因为他的好女儿被贾英纳入房中。
虽然受人尊敬,看着显赫,但秦业其实手中并没有权利。
只见贾英继续开口道:
“秦岳丈,今年大周各地灾害频频,眼看着如今已是寒冬,不知多少百姓受了雪灾,等待赈灾。”
“只是国库空虚,并不能拨出太多银子来赈灾。”
“何不向陛下上奏折,趁着如今黄河凌汛,以工代赈,让百姓帮着清理黄河淤泥,修缮堤坝,既能帮助百姓熬过寒冬,又能解决黄河水患。”
秦业闻言,浑身俱震,一阵颤抖,那是激动的。
“贤婿此法大好,若是能实施下去,不仅仅能让百姓今年度过雪灾,又能预防日后黄河水患。”
·· ········求鲜花0 ········
只能说古代百姓受了灾就是这样,不是逃难就是等待赈灾。
逃难基本上就意味着易子而食,啃草根,吃树皮。
而等待朝廷主动赈灾,也只有稀粥喝,能保证饿不死。
因为银子大部分懂被贪官污吏给层层盘剥了。
对于贪官污吏来说,最喜欢的便是灾年。
若是这两法都不可行,百姓便只能揭竿而起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聪明人能想到以工代赈,但却不会有人上奏给皇室。
以工代赈之法,严重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大部分农民都是佃户,朝廷把种地受了灾的农民给招走了,他们这些地主的地谁来管?
饿死百姓可以,到处都是灾民,没了再招人便是。
老爷家的地不能不管,不能让自家利益受损。
这便是这些地主豪强的们的内心想法。
只要秦业将此法献上去,正二品工部尚书能不能坐上暂且不好说。
但正三品的工部侍郎肯定是稳了。
正月初一,贾英上门拜访了一下盛家,再次见到了明兰。
贾英也是有些无奈,要不是雍顺帝想着给明兰册封公主,他早抬进家门了。
... 0 .......
不过过完年后,要不了多久,他也能抬明兰进门。
正月初八,雍顺四年。
林如海给雍顺帝上奏,提出让欠了国库银钱的勋贵,世家们还钱。
违者罢官革职。
雍顺帝看见林如海的奏折后,笑着批了一个准。
不过考虑到此事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便设定了一个日期,好有个缓冲。
半年内能还上欠银者,可保留官职爵位。
两年内还不上钱者,罢官革职。
同时,雍顺帝还下了一道圣旨。
次辅柯政年老体迈,念其不易,着其乞骸骨回乡养老。
柯政因为欧阳旭和夜宴图之事,已经让雍顺帝感觉到这老东西不适合在内阁次辅的位置上了。
随即又下旨,让上此奏折的林如海进入内阁,并且兼任户部尚书。
虽然林如海还没有成为次辅,只是内阁大学士一员,但明白人都知道这位置是留给林如海的。
而内阁里的官员,基本上都兼任了其他部门的职位,林如海也不用卸下户部尚书一职。
次日,工部员外郎秦业,也给雍顺帝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以工代赈,趁机修缮黄河。
“贾英这厮倒是好心思,在背后给他这两位岳丈出谋划策。”
看见秦业的奏折后,雍顺帝笑骂了一句。
若只是林如海上奏折,雍顺帝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
只道是林如海苦思冥想后,终于想到把国库亏空补齐的法子。
连秦业都上了这么一道厉害的奏折,雍顺帝哪里还不明白,是贾英在提点他那两位岳父。
想了想,雍顺帝还是御批了一个准字。
并且还调动北直隶的军卫所士卒,胆敢有人敢阻挠朝廷招收灾民者,斩。
秦业也被雍顺帝加封为正三品工部侍郎一职。
这两道圣旨一下,更是让整个大周官员都呼吸一窒。
贾英不仅仅做到了自身成为顶级勋贵,权势通天。
身边的女人,不是公主,就是诰命夫人。
连带着自己的岳父,也纷纷一跃成为高官。
手下将领,也纷纷封官拜爵。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莫过如此。
消息传到荣国府,贾母得知后,内心惶惶不安。
她担心贾环和贾琏二人离加官进爵的日子不远了,趁着现在这二人爵位还不显,她必须要做抉择了,否则贾宝玉就要和荣国府无缘了八.
第九十一章贾母的毒计,逼迫贾环让爵贾宝玉
荣国府。
贾母让鸳鸯把贾环喊到了荣庆堂。
“孙儿见过老祖宗,不知老祖宗找孙儿有何事?”
贾环恭敬的行过礼后,便满脸好奇的问道。
要知道贾母一向不待见他这个二房庶子,连日常请安都不用他来。
贾母看着眼前的贾环,眼中精光闪烁。
贾母淡淡开口道:“环哥儿,老身要是没记错的话,今年你已十二了吧?”
贾环开口说道:“回老祖宗,孙儿的确已经十二了。”
如今新年已过,贾环虽然还没有满十二,但古代都是算虚岁的。
贾环虚岁都十二了,贾宝玉虚岁也十四了。
看着如今比贾宝玉还要挺拔的贾环,贾母只感觉自己真的老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贾母也已经七十了,她也没几年好活了,说不定哪天便撒手人寰了。
但在临死之前,贾母必须要替贾宝玉安排好一切。
如此,她才能安心的去。
看着眼前的贾环,贾母悠然叹息道:
“环哥儿你也长大了,老身迟早是要放你出府去的。宝玉是你的兄长,你们兄弟俩还需要互相帮衬一下才行。”
“如今你跟着贾英那厮做事,日“三零七”后自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伯爵,侯爵都有机会。”
“既如此,不如将你现在身上的爵位让给宝玉,老身放你出府,你可自成一脉。”
贾母的话音落下后,整个荣庆堂内便是死一样的寂静。
一众丫鬟奴婢们只感觉贾母是不是疯了。
竟然想要夺了贾环身上的爵位,传给贾宝玉。
这也就算了,条件还是什么出府自成一脉。
说的倒是好听,其实就是分家。
将贾环赶出荣国府之前,还要夺了贾环身上的爵位。
日常服侍贾母的鸳鸯,只感觉整个荣庆堂内传来一片寒意,令人哆嗦。
果不其然,只见贾环死死的攥着拳头,沉默良久,不发一言,眼神中一阵杀意闪烁。
贾母竟然如此的欺辱他,不仅仅要夺他爵位,还要赶出荣国府。
虽说庶子长大后,都会出府分家,成为旁系子弟。
贾环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继承荣国府。
但如今他才不过十二岁,还是虚岁,贾母未免也太着急了吧。
贾母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贾环是真想一刀将眼前的贾母给砍了。
但是他不能这么做,贾母是他的祖母。
若是杀了贾母,他贾环这辈子也完了。
沉默良久后,贾环深吸了几口气,强压着怒火说道:“祖母,若是我不答应呢?”
他都不知道贾母哪里来的底气,竟然敢这般要求自己。
爵位乃是朝廷册封的,贾环想让就让。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