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第58章

作者:大秦阿冰

  莫不是忘了?

  一想到家中这几日一直闹腾的林嗫霜和盛墨兰等人,盛紘便感觉有些头疼。

  武勋这边,王子腾内心有些不安。

  金陵甄家谋逆,在金陵的王家也参与了进去。

  谁想不清楚雍顺帝心里是何想法。

  诛九族,还是夷三族?

  若是夷三族的话,他王子腾也要倒霉,免不了菜市口走一遭。

  只是大周很少实行夷三族这等株连酷法。

  王子腾祖上只是一个伯爵,也没有立下什么显赫大功,算不上真正的顶级勋贵。

  只有侯爵,公爵,王爵,才是顶级勋贵。

  如今的王子腾并无爵位,只有一个九省统制的一品虚职,手中没了兵权。

  要不是太上皇还在世,王子腾一点都不怀疑自己肯定会下场惨淡。

  王子腾原本想着脚踩两只船,一边支持太上皇和元从一脉。

  另一边又让妹妹和侄女都嫁进荣国府,和开国一(ciai)脉成为姻亲。

  两边谁也不得罪。

  结果,谁成想,贾英和王夫人成了死仇。

  王子腾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若是可以,他真想把这个妹妹逐出王家。

  而武勋中的另外一家,史家。

  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二人,却是跟着混到了文官那边的队伍当中。

  和内阁次辅柯政相谈甚欢。

  这引得武勋官员这边一阵不满。

  “侯爷,你看史家兄弟。”

  牛继宗发现史家兄弟的动作后,顿时气坏了。

  指着史家兄弟给贾英提示道。

  冯唐很是不满的开口道:

  “史鼐,史鼎两兄弟是怎么回事?明明同属开国一脉,去捧那些文官的手脚是什么意思?”

  其余开国武勋发现史家兄弟的动作后,也是又气又怒。

  说好了开国一脉同气连枝,共进退的呢?

  这岂不是让他们这些人难堪?

  “这次金陵史家叛乱,一个不甚,便会牵连到他们身上,想来是想和文官搞好关系,避免弹劾。”

  贾英略微思考,便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开国一脉势弱,在这次谋逆案中,很难帮到史家。

  除了贾英强势崛起外,无人可以帮到史家。

  可贾英偏偏和荣国府不对付,好几次把贾母这位史老太君给气晕过去。

  而且此次谋逆案,还是贾英亲自平定,将史家牵连进来的。

  估计史鼐,史鼎两兄弟认为贾英不念开国一脉,贾王薛史的旧情在先。

  史家也就对开国一脉和贾英没报什么希望了。

  只能去捧文官臭脚。

  否则那些个文官弹劾他们,给他们上奏折的话。

  够史家兄弟喝上一壶了。

  听完贾英的解释后,柳芳撇了撇嘴道:

  “即便如此,他们还可以去求北静王水溶,和文官搅和在一起,看着就令人眼烦。”

  北静王水溶乃是世袭的王爵,年岁不大,只有二十多岁。

  北静王传到水溶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世了。

  虽然水溶手中无甚权利,但其他三家郡王都降了爵,只有水溶还留有郡王爵位。

  同样能说明北静王的功劳,声势,连太上皇和雍顺帝都得尊重。

  史家兄弟去求北静王帮忙,肯定比去捧文官臭脚要好的多。

  史鼐,史鼎兄弟俩是豪无远见,自寻死路,自绝于开国一脉。

  正当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太和殿里犹如菜市口喧闹嘈杂时。

  戴权陪着雍顺帝走了出来。

  文武百官很识趣的立马安静了下来。

  雍顺帝看着安静下来的众臣,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道:

  “此次大朝会,乃是为了封赏平定金陵平叛的功臣。”

  “戴权,宣旨吧。”

  戴权立马走上前来,手捧早已经被写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荣国府长水校尉贾琏平叛有功,封为从三品振威将军,一等子爵。”

  “荣国府折冲校尉贾环平叛有功,封为从三品荡寇将军,一等子爵。”

  “皇城司指挥时顾千帆协助平叛有功,封为皇城司总指挥使,一等伯爵。”

  戴权连着念了三人的封赏。

  这三人都是跟随贾英南下,立下战功之人。

  待听到三人的封赏,朝中不少人皆是呼吸一滞。

  虽然爵位都不高,只是一等伯爵子爵。

  但在大周,伯爵子爵也是勋爵,比那些个世袭的几品武官这种贵爵要尊贵的多。

  贾琏这一个一等子爵,一下子就超过了他老爹贾赦的爵位。

  而且三人还都被封了实权官职。

  顾千帆立即接旨,拜谢了一番雍顺帝。

  关于贾琏和贾环二人的圣旨,则是被送往荣国府而去。

  内阁首辅萧钦言满是欣慰的看着顾千帆。

  虽然这个儿子和自己关系不好,但哪有父亲不望子成龙的呢?

  只是皇城司总指挥使这个官职,萧钦言很不喜。

  皇城司身为皇帝爪牙,被很多清流文官痛恨,仇恨值拉得满满的。

  萧钦言认为这个职位,对顾千帆日后仕途不利。

  掌握了太多秘密,还很容易被皇帝卸磨杀驴。

  最后,众人都知道重头戏要来了。

  贾琏,贾环,顾千帆三人都被封了子爵伯爵。

  作为此次平叛首功的贾英,不知会被封为何等爵位?

  只见戴权轻咳一声,道:

  “封天承运皇帝,诏曰,冠军侯贾英,屡立战功,国之柱石,特封为一等国公爵位,封号魏国公。”

  听到圣旨上关于贾英的封赏,在场百官皆是一阵骚动。

  虽然他们已经有所预测,但亲耳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难免惊呼。

  而且贾英还是一等国公爵位,等于连跳三个爵位。

  “肃静。”

  戴权喝了一声,圣旨还没有宣读完呢。

  只见戴权继续念道:“特赐予魏国公贾英为天策上将,假节钺。”

  听到圣旨上的内容,安静下来的百官顿时又是一阵喧闹。

  天策上将,可开府仪同三司,招募署僚,位在一品武官之上。

  相当于可以有一套自己的小班子。

  假节钺,象征皇帝亲临,在战时可斩杀不尊军令的将领。

  无论是天策上将,还是假节钺,都让贾英位列文武百官之上。

  哪怕是一些个亲王,也没有贾英的权利大。

  亲王虽然尊贵,可以开府仪同三司,招募署僚。

  但贾英在军中,靠着假节钺,若是亲王不尊军令,连亲王都能斩杀。

  “陛下三思啊。”

  有老臣跪在地上磕头,祈求雍顺帝收回成命。

  贾英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点。

  如今贾英如此年轻,便被授予如此大权,若是想谋反的话,那对大周来说可真是不亚于灭定之灾。

  比之建奴靼子围攻京师来说,也不逞多让了。

  谁知雍顺帝压根置之不理。

  谁也没想到雍顺帝会对贾英如此厚爱。

  这些人压根不会想到,雍顺帝想把贾英打造成一个顶级权臣。

  好助他铲除那些个不听话的兄弟,侄子,完成那变法重任。

  开国一脉实在是不堪大用,雍顺帝只能破格提拔贾英。

  此刻的雍顺帝,颇有种先秦时秦孝公和商鞅之间的味道。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变法强周,生死相扶。

  若想变法,必须有一权臣能和天下世家,勋贵,地主,豪强相斗。

  贾英不仅能上马杀敌,还能治国理政,正是雍顺帝心中之商鞅。

  “臣贾英,接旨。”

  贾英深吸一口气,上前接过圣旨.

第六十五章雍顺帝欲收贾英为义子,拜不拜义父?

  宣读完了封赏的圣旨后,雍顺帝又让戴权宣读了此次谋逆之人的处置。

  甄家家主甄应嘉被腰斩于菜市口。八

  甄家男丁尽数发配酒泉,女眷系数充入教坊司。一

  史家和王家在金陵的男丁女子也是或流放,或充入教坊司。一

  众臣得知处置竟然如此之轻,皆是不可置信。7

  这几家都直接谋逆叛乱了,诛九族都不过分。3

  竟然只是流放。7

  谁也不知道雍顺帝究竟是怎么想的。6

  王子腾和史鼐,史鼎三人皆是内心暗自舒缓了一口~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