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秦阿冰
顾千帆将这事的来龙去脉已经扒的一干二净。
说着说着,内心也替贾英感到遗憾。
本来是一个拥有大好前途的年轻人,却被坑去了辽东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地狱。
“辽东么,罢了,且看他能不能活着从辽东回来再说。”
“你下去吧。”
知道贾英去了辽东后,雍顺帝便没再继续提这事,开始看起奏折来。
虽然他急需人才和兵权不假,但若是贾英死在了辽东,也只能说明是个庸才。
而雍顺帝需要的是大才,若是庸才,失去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很快,大明宫里的太上皇也从锦衣卫那里得知了此事,不过却没有任何表示。
估计也是觉得贾英不可能活着从辽东回来了。
....
辽东镇,乃是大周王朝如今最危险的地方。
这个世界的历史,从唐朝就开始和历史不同了。
大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便亡国了,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续存了将近两百年。
黄巢也没有出现。
之后直接进入了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局面,持续了两百年。
天下直接被打成了一片废墟,各个异族崛起,频频入侵中原。
历史上的大宋,在赵匡胤的武力下,短暂的统一了中原。
之后高粱河车神赵二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却是被契丹人打的大败,葬送数十万大军。
宋军一路败退到江南,迁都临安,北宋直接变成了南宋。
契丹占据中原建立辽国,南方则是宋国,进入了华夏第二次南北朝时期。
宋国赵二称臣纳贡,苟延残喘。
之后女真崛起,灭了辽国,建立金国,宋国想着靠钱买回中原。
结果又被金国打的抱头鼠窜,不过金国也没灭得了南方的宋国。
宋国继续称臣纳贡,苟延残喘。
也没能诞生如苏轼,辛弃疾,陆游,岳飞等一众历史名人。
后来又有蒙古人在草原崛起,灭了金国后,建立元国,频频进攻宋国,想要一统天下。
称臣纳贡不管用了,宋国只得拼死抵抗。
南方连年遭受蒙元进攻二十余年,年年有战,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各地民众揭竿而起。
大周太祖皇帝便从金陵起兵,一路连战连捷,灭了宋国。
之后接过重任,抵抗蒙元入侵。
襄阳一战,蒙元皇帝蒙哥被流矢击中身亡,蒙元大败。
大周太祖趁势北伐,打的蒙元连连败退,一直把蒙元打出了长城,变成北元。
北元皇帝忽必烈继位后,和大周对峙十余年,始终没能奈何得了大周,含恨而终。
大周太祖也因为早年伤病发作去世,太宗皇帝继位。
太宗皇帝虽然不擅长征战,但轻徭薄赋,重视民生,大周国力大增。
北元虽然占据草原,时不时的入侵大周,但却没有了灭亡大周的力量。
大周还能时不时的出长城反攻北元。
等到太上皇继位时,辽东建奴叛乱,打着女真族的名号,将辽东三州白山黑水的所有女真族收入麾下。
太上皇早年是个明君,继位后大周国力有所增长,厉兵秣马,数次打出长城去征伐北元。
但对于辽东建奴,始终无可奈何。
毕竟建奴属于开创期,各方面都处在上升期,和已经腐朽的北元有所不同。
二十年前,太上皇点齐兵马,亲征辽东。
却被建奴首领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给杀的大败。
要不是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拼死救驾,太上皇说不定便死在了辽东。
不过贾代善回京后也因为伤势发作,不到一年便去世了。
而建奴仅此一战,便彻底定鼎了在辽东三州的统治,建国为金,定都盛京。
虽然努尔哈赤也没猖狂多久,没几年就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如今建奴皇帝为皇太极。
但皇太极也是个枭雄,一路又打下宁远,锦州等辽东重镇。
虽然没能拿下山海关,入主中原。
但也打得大周在山海关死伤惨重,不敢露头。
又有辽东汉人献计,说金国这个已经灭亡的国号在风水上不吉利,不利于建奴入主中原。
皇太极便改国号为水国。
这便是日后薛家薛宝琴入京后,吟唱的著名诗句,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的由来。
太上皇经历辽东大败以后,也是颜面大失。
更是亲口对着满朝文武扬言,能收复辽东,剿灭建奴者,可封王。
毕竟太祖太宗皇帝都是雄主,而到了他继位后,却被建奴打的抬不起头,国朝颜面扫地。
尤其是他还亲征辽东却大败而回。
出征的时候有多风光,败逃回来就显得有多狼狈,这就显得他是个好大喜功的无能之君。
事实上太上皇早年虽然是个明君,但晚年的确昏聩。
喜好修建奇景,变得日渐奢淫,耗费民力,使得国库空虚,国本动摇。
亲征辽东时,大周国力早已经不复他早年继位之时。
虽然如今传位于四皇子,当今雍顺皇帝陈臻,但却依旧大权在握。
雍顺皇帝登基至今,不过三年时光,连太上皇手中的权利都没有拿到,谈何征讨辽东建奴。
即便接过太上皇手中之劝,大周王朝也被太上皇祸害的不轻。
急需变法革新,废弃弊政,充实国库,训练士卒,才能去征讨辽东建奴。
这天下从大唐安史之乱开始,已经大乱八百年。
大周王朝虽然在太祖太宗皇帝手中,显得一派盛世强国景象,在当今版图上算是最强大的国家,太平了百年。
但辽东,西域,西南,乌藏,草原等地皆是被敌国占据,杀伐从未停止。
尤其是建奴如今正处在实力增长期,对大周威胁甚大。
大周其实已经危如累卵。
如再不进行变法改革,很有可能再次天下大乱,从而让异族再次入主中原。
至于太上皇说的收复辽东,剿灭建奴,没有人认为能够做到。
建奴凶狠,大周屡次和其作战,能够不大败就不错了。
小败就是不败,不败就是胜。
贾英被安排到辽东,在无数人眼中已经是个死人了。
不过辽东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个丧命无数的地狱。
对于贾英来说,却是个建功立业的好地方.
第八章抵达辽东,建奴来袭
从大周京城顺天府到山海关路途六百里地,贾英一行人走了三天。
虽说有坐骑,快马加鞭的话,一天时间便能到达。
但贾英他们并未急速赶路。
一路上贾英又召唤出了五十并州狼骑,凑齐了一百之数,队长之名算是落实了。
除此之外,当日在酒楼提下反诗后,系统又奖励了他一千陷阵营,以及主将高顺。
不过因为自身职位的原因,他暂时并未召唤出来。
贾英算是发现了,这个反贼系统似乎一直怂恿自己当一名反贼。
只要做出了符合反贼的事,便会得到奖励。
不过贾英现在还没有想要当一名反贼。
毕竟大周各地军卫所,九边重镇,以及京营,禁军等兵力加起来足足有上百万之众。
只要自己敢扯起大旗造反,必定会迎来大周激烈的镇压。
历史告诉贾英,率先出头的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
陈胜,张角,李密,安禄山,黄巢,刘福通,韩山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都是率先扯起反旗的,全都被别人摘了桃子。
为王先驱这种事,还是让别人来做最好。
贾英现在暂时想的,便是彻底把宁荣两府给踩在脚底下。
三天后,贾英等百人抵达辽东镇。
如今的辽东镇已经名存实亡,长城外的地盘已经丢完了,只剩山海关这一重镇。
一旦山海关被建奴攻破,便可长驱直入,大军直抵京城。
因为山海关的重要性,此地留有十万大军驻守。
镇守辽东镇的守将乃是辽东总督洪承畴,深受太上皇的看重,乃是太上皇一手提拔的将领。
抵达辽东镇后,一名山海关校尉将贾英等人到来的消息报告给来洪承畴。
“总督大人,骁骑营麾下队长贾英一行人已经抵达山海关。”
洪承畴四十左右的年纪,一副儒将风范,正在观看山海关地图,思考如何抵御建奴。
听闻贾英抵达后,只是眯了眯眼,冷冷的开口:
“我知道了,就将他们安排到城外祖大寿将军的军营便是。”
山海关内肯定装不下十万大军的。
因此洪承畴便让祖大寿分兵驻守在城外角山上,与山海关互成掎角之势。
而建奴若想要攻打山海关,必须先拔掉驻守在城外的祖大寿的角山大营才行。
把贾英分配到祖大寿军营,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洪承畴也是收到了开国一脉的消息,知道这贾英恶了贾家荣国府的主子。
对于贾家这样的国公门第,竟然想要打压族中子弟的事情,洪承畴内心是十分鄙夷的。
贾英虽然只是旁支族人,但好歹也姓贾。
若说打压庶子,怕庶子抢了嫡子风头和家业,还情有可原。
就没见过哪个家族去打压一介旁支子弟的。
宗族宗族,连族人都容不下,还叫什么宗族?
若是贾家能够对贾英这样有才华的旁支族人,施舍点恩惠。
日后贾英有了出息,不说必定会对贾家感恩戴德,至少肯定会有归属感。
洪承畴是真想把贾家人的脑子掰开来,看看他们脑子里是不是进水了。
贾家,洪承畴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如今的贾家早已经腐朽,家族里一个实权人物都没有。
但开国一脉的力量,洪承畴还是需要掂量一下的。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