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秦阿冰
说出这个数字后,林如海也是被震惊到了。
这八十二万大军,不像军卫所那些士卒,可都是要发军饷的。
依照一年十两来算,一年军饷都要八百二十万两。
林如海继续说道:“陛下最近要修建天津,广州,烟台,威海,厦门五个港口,臣预计要花费银钱三千万两。”
一个港口花费六百万两白银修建起来,一点都不算多。
“陛下最近要修圆明园,占地万亩,臣预计要有十万劳工,加上原材料运输等费用,初步估计国库要支出千万两白银。”
林如海汇报完了之后,便退到了一边,静静等候贾英的吩咐。
贾英只是看向秦业,沉声开口道:“港口必须要修,秦尚书,汇报一下工部的进展情况。”
工部虽然在六部中不如户部,吏部重要,但贾英如今却是最为看重工部。
随发枪,神威大炮,水泥,蒸汽机,珍妮纺纱机,高产粮种这些东西,都归工部管。
秦业身为工部尚书,身上担子很重。
只见秦业当即站了出来,开口道:“陛下,加上此前研制的遂发枪和神威大炮。”
“如今我大周依旧在继续加大投入,今年年底之前,预计能有遂发枪五万把,神威大炮一千门。”
“蒸汽机如今有一千台,都安装到了宝船之上,预计到年底,能有蒸汽机三千台。”
蒸汽机不像遂发枪和神威大炮这些,它属于如今世界上的最高科技。
西洋人虽然也已经研发出来了,但还没有经过瓦特的改良,基本上可以算做没有。
秦业继续汇报道:“珍妮纺纱机,如今已有三千台,预计能到年底,能有一万台。”
“水泥灰如今煅烧出了十万斤,预计到年底,能有百万斤。”
水泥灰是制做水泥的主要原料,贾英虽然将制做水泥的法子,早已经交给了工部。
这原料不够,他也没办法。
水泥的原料是水泥灰,水泥灰的原料是石灰石,需要经过一千四百摄氏度的高温煅烧,才能得到。
林如海和秦业二人汇报完了之后,贾英便开口下令道:“如今大周有倭人一百五十万,除去五十万倭女外,共有百万倭男。”
“传旨,调十万倭人,修建圆明园,木材从朝鲜,辽东之地运过来,征调十万朝鲜人负责砍伐,运输。”
朝鲜,辽东境内多山,木材当真是数之不尽。
当当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那两块地方,就是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
不过那地方太偏远,还是从朝鲜和辽东长白山那边取木材更方便。
当然,这十万朝鲜木工的工钱,大周肯定也是一分工钱都不会出的。
这叫服徭役。
其实贾英认为,东瀛境内木材也不少。
只是东瀛隔海,运输太过于不方便。
贾英随即开口道:“天津,烟台,威海,广州,厦门五个港口,各自调遣十万倭人前去修建。”
“水泥的制做,要加大投入,调遣三十万倭人开采石灰石制做水泥灰。”
“剩余二十万倭人,拉去修路。”
“朕为帝国规划了三纵三横的官道。
“从京城北上到大兴安岭,途径锦州,盛京,通辽,大庆,鄂伦春。”
“从京城南下到杭州,途径沧州,德州,济南,徐州,扬州,苏州。”
“从京城南下到长沙,途径保定,邯郸,开封,许昌,南阳,荆353州,岳阳。”
“此三条为三纵。”
“从松江西进到襄阳,途径姑苏,金陵,合肥,六安,信阳。”
“从威海至陈仓,途径烟台,济南,濮阳,新乡,洛阳,华阴,长安。”
“从京城至兰州,途径大同,朔州,榆林,宁夏。”
“此三条为三横。”
三纵三横,乃是贾英为帝国打造的交通大动脉。
只要建成,日后大周交通将大大改善。
要想富,先修路。
将此三条大动脉修好之后,帝国的贸易往来不仅仅更方便,经济腾飞。
也大大缩短了日后出兵北上,或者是西进。
贾英不仅仅要开启海洋殖民,陆地上也不能放过。
海陆复合型的帝国,才是最好的。
因此,港口要修,道路也要建。
林如海当即硬着头皮站了出来:“陛下,其他路线倒还好说,只是这纵线途径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只怕是...”
贾英一下子要修六条大动脉,其耗费的银钱当真是不知几何。
况且百万倭人,此前就调用了八十万,只剩下二十万,如何够用?
林如海身为内阁首辅,户部尚书,很想告诉贾英。
陛下,臣办不到。
贾英却是豪不在乎的说道:“先预留好桥梁的路线,等到能建造出跨江的桥梁时,将两地连接起来便是。”
“至于所需人手,给凌不疑传旨,让他督促德川家康,再送一百万倭人过来。”
“加上剩余的二十万倭人,共计每条线路都能分配到二十万倭人为劳工。”
如今凌不疑率领大军驻扎东瀛,简直就是东瀛的太上皇。
德川家康若想继续保住他的伪政权,就必须乖乖听话。
否则,贾英不介意换一个傀儡取代德川家康。
这就是当卖国贼的下场。
“还有,传旨,大周士绅,百姓,皆可前往东瀛之地圈地,谁先占到就是谁的。”
最后,贾英也没忘记鼓励大周子民前往东瀛。
东瀛虽然多山,不适合种田,资源匮乏,最重要的银矿和人矿都被贾英给占了。
但其境内还有不少铁矿,煤矿,以及大把的木材。
这些相当于是免费送给大周子民,先占先得。
只要他们前去,就可以倒卖这些资源来到大周,赚钱高额的利润。
贾英就是要激发出他们内心的欲望,使劲刺激他们的贪婪之心.
第一八三章夏金桂要除袭人,贾宝玉唯唯诺诺
时间一连过去月余。
大观园,哦,现在叫圆明园。
圆明园已经初步得到修建,在大观园原有基础上,已经增添了三十余处住处。
原本大观园内只有十二处住所的,一开始还够用。
随着贾英登基称帝,大肆分封众女之后,便再也不够用了。
如今变成圆明园,贾英便选择率领黛玉等人,从皇宫中搬到圆明园内居住。
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秦可卿,盛明兰,宋引章,赵盼儿等人依旧选择居住在原来的院子中。
程少商,元春,香菱,晴雯,平儿,尤二姐,尤三姐等人则是挑选了自己的新院子。
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贾英修好之后,能占地万亩,有宫殿上万间。
圆明园,就是贾英这一朝彰显丰功伟业的瑰宝文化。
一如历史上的永乐大典一般,都是能留给后代子孙最宝贵的文物。
在贾英等人搬离皇宫之际,贾府也发生了一些事。
夏金桂和贾宝玉成亲数月之后,原本泼辣的性子终于显露出来了。
这夏金桂早年丧父,也无兄弟姐妹,夏家就她这么一个独女,母亲视如珍宝。
爱自己尊如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在家时就时常和丫鬟们使气弄性,轻骂重打,半点家教没有。
虽然长相的确是貌美,但人品极为卑劣。
而贾宝玉呢?
他性子软弱卑怯,如何能压得住夏金桂这么一尊河东狮?
日子一久,经过几次试探过后,夏金桂知晓贾宝玉是个有酒胆,无饭力的脾气秉性后,便开始逐渐放肆起来了。
原著里连薛蟠这呆霸王,都被夏金桂给拿捏的死死的。
贾宝玉这厮,比起薛蟠来说更加不堪,又如何是夏金桂的对手?
夏金桂在贾府里,经常是又哭又闹的,装作委屈的模样。
时常惹得贾宝玉被其父贾政怒斥暴打一顿。
夏金桂不仅仅粗鄙,还极其狡猾。
就连王夫人,也被夏金桂的外表时常欺骗。
而且王夫人当初对于贾宝玉迎娶夏金桂,内心还是很满意的。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王夫人眼里,夏金桂算是一个合格的儿媳。
这日,夏金桂又装作自己卧病在床,大病不起的模样。
“夫人,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吧。”
王夫人正在佛堂里念经,金钏儿忽然急匆匆的跑来。
“发生了何事?”
王夫人闻言,当即停下了手中正敲着的木鱼。
金钏低着脑袋,只说道:“是少奶奶。”
王夫人闻言,只得离开了佛堂,前往夏金桂的闺房那边。
而此时,贾宝玉得知夏金桂患病在床后,也急匆匆的先一步赶来。
对于夏金桂,贾宝玉当真是又爱又恨。
他也不得不承认,夏金桂的身子的确是不错,也从来不劝他要读书,要有功名在身。
但是夏金桂强悍的性格实在是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夏金桂实在是太强势了,简直就是一悍妇。
不多时,卧病在床的夏金桂看见王夫人也赶到后,便开始哀嚎起来。
王夫人当即有些心疼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
“母亲,你先看看这个吧。”
贾宝玉掏出一个被针扎满了全身的布偶人,递给王夫人。
只见这布偶身上写着夏金桂三字,还有夏金桂的生辰八字。
王夫人当即脸色十分难看,将这布偶丢弃在地上。
“夫人,怪不得少奶奶怎么这两天一直胸口疼,原来是有人想害她,给她下了这诅咒,行巫蛊之术。”
夏金桂的陪嫁丫鬟连忙解释道。
王夫人闻言,随即又问道:“这是从哪里搜出来的?”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