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秦阿冰
如今贾英天下兵马在手,在世人心里的声望都超过了皇室,比雍顺帝还要高出不少。
贾英谋反简直是易如反掌,这叫不得不反。
贾政经过贾母的提醒,也是瞬间反应了过来。
是啊,贾英难不成是个会吃亏的?
此次剿灭李自成,百万闯军灰飞烟灭,此功不亚于灭国。
毕竟李自成也登基称帝了。
连李自成那土匪头子都能称帝,为何贾英不能?
贾政想明白后,当即便焦急的说道:“母亲,那荣国府该如何是好?”
用不了多久,京城里必定要再发生剧变,掀起腥风血雨。
上次荣国府一不小心站错了队,支持太上皇,整个荣国府差点就要被灭族了。
要不是贾母和王夫人急中生智,让元春成为贾英的王妃,这才能苟活至今。
否则,哪里还有他们的命在?
贾母叹道:“我看陛下必定不是贾英的对手,贾英只怕是要创立新朝,登基称帝了。”
“咱们荣国府,自然当成为从龙之臣,日后你也说不定可以成为国丈。”
贾英实在是太惊艳了。
当初横空出世,一战杀豪格,二战灭皇太极,勤王救驾。
三战八百破十万,铲除大将军王。
四战收辽东,一战灭两国。
五战平京城,太上皇身死。
六战定金陵,百万闯军灰飞烟灭。
六次大战,连战连捷,消灭不知多少叛军。
粗略估计,都快有两百万人了。
可以说,贾英简直就是军神在世,大周不败的神话。
此等战绩,贾母实在是想不到雍顺帝拿什么赢得过贾英。
因此,贾母便认定了贾英会赢,能赢,必须赢。
只要贾英称帝了,那荣国府将迎来一个全盛时代。
贾政,贾宝玉,贾兰等二房子孙,将成为皇亲国戚。
贾政虽然觉得贾母说的很有道理,但他依旧是十分难受的开口道:“母亲说的有道理,但贾英若是谋朝篡位,咱们又岂能支持?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
成为乱臣贼子,贾政内心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尤其是他经历过那个滋味后,内心就更加抵触了。
贾政一生信奉儒家忠君爱国。
上次支持太上皇复辟,便已经让他内心极度反感。
要不是太上皇也算是天子,贾政是如何也不会支持荣国府卷进复辟案里面去。
看见自己这个儿子成了腐儒,贾母瞬间没好气的骂道:
“你这呆子,当真是读书读傻了,贾英称帝,你成为国丈爷,难道不好吗?”
贾母心里真是恨铁不成钢。
她这小儿子,实在是过于恪守儒家思想那一套了。
“不管母亲怎么说,此事儿子是不会支持的,儿子如今只想读书下棋,度过余生。”
无论贾母如何劝诫,贾政依旧是雷打不动。
上次荣国府站队,实在是让贾政得到刻骨铭心的惩罚。
一百军棍下来,他现在身体还没完全恢复过来,落下了后遗症,腿脚走路有些跛。
虽然无伤大雅,但贾政每次一行走,便会想到当初。
贾母见实在是劝不动,便叹息道:“罢了,此事暂且需等贾英回京后,看他如何做,咱们也不必太过于着急。”
贾英回京后,必定会和雍顺帝发生交锋。
贾母此刻也完全不着急,且先看贾英会如何行事吧。
“既然如此,那儿子便先告退了。”
贾政拱手说道,当即便想离开。
贾母直接叫住贾政,说道:“你给老身回来,老身话还没说完呢。”
贾政面无表情开口道:“母亲还有何吩咐?”
贾母叹道:“是关于宝玉的,我看宝玉最近一直在外面厮混,整日里不回府,这样下去可不行。”
贾宝玉如今每日都会溜出荣国府厮混,此事贾母也是知晓的。
连贾宝玉与何人来往,她都已经打探的清清楚楚。
毕竟贾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自会惦记。
贾宝玉出去厮混,贾母内心其实也不反对。
就算她有心反对,内心也舍不得。
但与贾宝玉来往的,也就是卫若兰,柳湘莲,蒋玉涵他们几个。
这才让贾母对贾宝玉出去厮混,内心产生了不满。
无他,这几人虽然说皮囊好,长得俊俏,行事仗义。
上次柳湘莲他们还把被揍晕的贾宝玉,从酒楼抬回来。
但这几人自身没有半点权势,柳湘莲说的好听叫义士侠客,说得难听就是打家劫舍的。
什么劫富济贫,不过是偷抢富人家的银钱,济了自己。
蒋玉涵从前更是一个下九流的戏子,还被忠顺亲王给透了,是个兔儿爷。
也就卫若兰的家世稍微好那么一点,是京城世家公子哥,但也没有任何功名在身,也袭不了爵。
贾宝玉和这些个不入流的人厮混,才是贾母不满意的地方。
要混,就得和那些有权有势之人混才能对自身有好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贾政听闻此事,当即额头上青筋暴起。
黑着脸怒骂道:“这个孽障,我是看他又皮痒了...”
贾母看见贾政愤怒的样子,当即有些头疼道:“你总是这般,一听闻宝玉不好,就想着非打即骂,你这样便是对宝玉好了?”
贾政拱手说道:“母亲,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
贾母立马反驳,黑着脸斥责道:“一派胡言,你小时倒是没少被老国公雕琢,你成器了吗?别人身为人父,都为子嗣着想,替他们指铺路,你就只会打骂,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废物儿子?”
贾政闻言,当即便跪在了地上,低头接受教训。
贾母继续开口道:“老身也不想和你争辩这些了,此次唤你来,另一事便是宝玉的婚事。”
“如今连薛蟠那厮都定了亲,只等返回京城便可成婚。”
“宝玉都这般大的人了,明年就要十五了,你也该替他说亲才是,整日里躲在书房里是何道理?”
“嘴上说着关心宝玉,老身却只见到你对宝玉不闻不问,撒手不管.. ........”
一通斥责,贾政也是被说得一阵羞愧,无地自容。
贾宝玉的婚事,贾母一直在操心,王夫人也没少操心。
就只有贾政这个父亲,从来没有过问,更别替主动替贾宝玉说亲了。
贾政脸色憋得通红,反驳道:“那个不成器的孽障如今在京城中的名声都坏掉了,如今京城中何家官宦小姐敢嫁给他?”
从前贾宝玉和盛墨兰铁槛寺偷情败露后,害得盛墨兰“跳河自尽”,贾宝玉早已经名声扫地了。
不知多少人在心里鄙视,嘲讽。
贾母冷哼:“你就继续狡辩吧,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宝玉有个王爷姐夫,未来说不定便是皇帝姐夫。”
“京城中这些官宦人家,巴结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急着往外推。”
事实的确也有贾母所说一样。
贾宝玉虽然烂泥扶不上墙,但谁让这厮条件实在是太好。
想与贾宝玉接亲,攀上贾英这颗大树的,还是有不少世勋人家。
当然,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家族,还是不会考虑将府上女子许给贾宝玉。
只有那种想走捷径,幻想一步登天的家族,才会有此想法。
贾政无奈道:“母亲既然提起此事,想来必定是早已经看好了,不知母亲中意何家姑娘?”
贾母这才满意笑道:“我看曲龄侯府程家小姐不错,如今程三娘子已经被许配给薛蟠。”
“宝玉若是能娶程四娘子,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贾母看中的,便是程始和萧元漪的女儿程少商。
程家乃是新贵,三等县侯之家,家世也算是不错。
加之又嫁女薛蟠,程家日后定然会更上一层楼。
贾宝玉要是能迎娶程少商,在贾母眼里看来是极好的。
既有贾英这个王爷姐夫,又有薛蟠这个一等国侯做连襟,还有一个侯爷为岳父。
这便是贾母为贾宝玉铺好的路。
即便袭不了爵,往后的日子也定然也不会太差。
贾政毫不在乎的开口道:“既然母亲,那儿子既日便向程家提亲下聘礼便是。”
贾母点头道:“嗯,此事老身就交给你了,务必给我办好,这可关乎到宝玉一辈子。”
商量好了之后,贾政便离开了荣庆堂。
当日便挑选了不少贵重礼物,前往曲龄侯府。
当程始得知贾政来意后,当0.8即便是大惊。
将自己女儿嫁给贾宝玉?
贾宝玉如今可是京城有名的纨绔,有几人会想不开,将自己女儿往火坑里推?
程始当即便开口婉拒。
“老爷,这门亲事我答应了。”
正在这时,就只见边上的萧元漪忽然开口道。
贾政闻言,内心便是一喜。
程始大惊失色,“夫人,何至于此啊?”
萧元漪沉声开口道:“嫋嫋顽劣不堪,如今能许配给荣国府宝二公子,是一个极好的归宿,为何不能答应?”
好吧,看来还真有坑女儿的,萧元漪便是。
虽然是程少商的亲生母亲,但萧元漪一直表现得像个后妈一样。
这些时日,程少商得了贾英的虎符后,在家中愈发顽劣了。
程少商如今在程府,是打也不得,骂也骂不得,只要萧元漪想惩罚她,便会祭出虎符来。
这让萧元漪内心十分不爽。
程始还想反对,但萧元漪却是威逼利诱,使得程始很快拜下阵来。
贾政笑着说道:“侯夫人愿意将女儿许配给犬子,自然是极好的。”
接下来的事情十分顺利,两家签订了婚书,选择了黄道吉日。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