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第180章

作者:大秦阿冰

  都自立为王了,妥妥的是造反。

  更可怕的这闯贼发展队伍的功夫,实在是太迅速了。

  一月功夫就从近万土匪,发展到五十万大军。

  虽然只是由农民组成的起义军,战斗力低下。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若是再经过几场大战,这些农民军的战斗力便会一步步的提高。

  更让贾英在乎的,是那句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

  实在是太有号召力,太能蛊惑人心了。

  这简直能够轻易的发动整个大周上千万的农民,组成起义军。

  即便贾英麾下的士卒再能打,也要陷入无穷无尽的人民海洋战争之中,被消耗殆尽。

  凌不疑当即建议道:“陛下,此等逆贼,当速速调兵镇压,再晚些时刻,只怕不仅仅是武昌府,河南也要落入闯贼手中。”

  先如今已经不是考虑武昌府保不得不住的事情了,而是要担心与之相邻的河南会不会也发动叛乱。

  武昌府的陷落,几乎成为了定然。

  河南地区一向农民众多,实乃是发展农民军再好不过的地区。

  即便闯贼攻下武昌后,不打河南,顺江而下攻打江南,也属实是一个能让大周地震般的消息。

  江南一向是朝廷赋税重地,大周一半的赋税都由江南提供。

  届时李自成打下江南,大周半壁江山沦陷,是何等的生灵涂炭?

  “陛下,根据皇城司的情报,此次闯逆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江南士绅们有不少人皆是在暗中资助。”

  “江南地区也不可不防,臣担心这闯逆会顺江而下,攻打江南。”

  想着入宫不久前,从皇城司得到的情报后,顾千帆当即沉声开口道。

  闯贼有可能攻打河南,也可能攻打江南,二者皆是发展王霸基业的好地方。

  大周朝廷若要平叛,当确定一个方向才是。

  否则大军千里迢迢开拔,若是跑错了地方,又要浪费不少时日。

  雍顺帝铁青着脸,怒骂道:“闯贼该杀,这些士绅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为了一己私欲,抵挡朝廷变法,不惜蛊惑百姓造反。”

  随即雍顺帝看向贾英,询问道:“秦王,依你看,这闯贼李自成会攻打何处?”

  贾英此刻脑海中飞速的思索着。

  若是无意外的话,李自成攻打河南是个很好的战略。

  河南人口众多,加上条件艰苦,比不必江南富庶,有利与发动起义的条件。

  河南地区,能让李自成很轻易的发展出上百万大军出来。

  而且打下河南后,可以一路北伐,只需要再攻打河北,大军兵峰便直指京畿。

  但这次李自成乃是江南士绅们选择出来的代理人。

  这些士绅定然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地盘,让李自成的大军赶紧攻打江南,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而且江南富庶,那些钻山沟里面穷惯了的土匪们,心里定然也想要打下江南后,好生享受一番江南女子们的柔情似水。

  贾英思索一阵后,便洪声开口道:“陛下,臣并不知晓闯贼会攻打何处,但臣知晓,必须让闯贼攻打江南。”

  贾英话语落下,雍顺帝,顾千帆,凌不疑三人的目光便望向贾英。

  雍顺帝沉声开口道:“若是江南沦陷,陷入战火之中,即便能平定叛乱,只怕也要大伤元气,影响到整个大周。”

  其实雍顺帝更希望闯贼攻打河南。

  河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两军野战,很容易剿灭闯贼麾下的农民军。

  贾英则是摇了摇头:“江南承平日久,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江南士绅们享受太平日子惯了,实在是不知什么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即便平定了河南,将来还是要攻打江南,收拾那些士绅们。”

  “与其让河南,江南两地皆遭受战火,不如只让江南一地承受。”

  “臣觉得,到时候顺手将闯贼和江南那些士绅们一起收拾了,才是最小的代价。”

  贾英这番话,的确是十分有理。

  雍顺帝闻言,内心也是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想法。

  江南水乡的这些士绅们,享受吴侬软语实在是太久了,不知道战火纷飞是何等乱世,生灵涂炭,要死伤多少人。

  此地的这些个士绅们,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遭受一点委屈,便哭天喊地,仿佛自己受了天大的罪一般。

  其实贾英内心还有一番话没有说。

  那便是河南西边便是连绵不绝的八百里秦川,其中还有许多人迹罕至,不通人烟的茫茫大山。

  秦岭之地躲藏一些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历史上那李自成便是被打到只剩十三人,躲藏在秦岭深山里,事后又东山再起,再次壮大发展。

  而且李自成这些土匪还只是刚刚发动起义,能够忍受去钻深山老林的艰苦。

  而江南水乡之地,虽有长江天险,但其实更容易被剿灭。

  北方打南方,几乎是稳操胜券的。

  而将江南士绅给团灭后,贾英也好顺利的在江南实施打土豪,分田地。

  雍顺帝当即开口道:“就依秦王所言,速速调兵遣将,准备剿灭闯贼。”

  随即又对着顾千帆说道:“沉舟,将京城中一干东林党官员,通通以串通闯贼的罪名给逮捕起来。”

  雍顺帝吩咐完之后,贾英等人则是离开了皇宫。

  贾英则是让手下罗网,去散播江南有近千万石粮草的消息。

  巨额的粮草,加上江南富庶的财富,还有江南水乡吴越女子的诱惑。

  这些个由李自成这个土匪头子,率领一众土匪的农民军,定然顶不住诱惑。

  而顾千帆则是迅速开始召集皇城司,逮捕在京城中的一众东林党官员。

  其中,孙之邂这位所谓的东林六君子之一,没有来得及逃离京城,瞬间就被抓捕。

  而查嗣庭这家伙,则是在皇城司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入城后,便悄悄的逃离了京城,逃往江南海宁老家。

  只能说,不愧是逃跑达人。

  怪不得几百年后他那子嗣查良镛,也是跟着一众残忍屠戮百姓的前朝刽子手,逃到了香江写小说,书里各种抹黑汉人,歌颂建奴.

第一百六十五章天工开物宋应星,三段射击法和刺刀

  离开皇宫后。

  贾英前往了一处匠人所在的工地。

  此地是贾英招集的一众匠人们的聚集地。

  自从得到了遂发枪和佛郎机炮的制做大全后,他便将此图纸画了出来,交给手下招来的匠人们制做。

  “王爷...”

  看见贾英到来后,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连忙行礼。

  此人乃是宋应星,江左人氏,考中举人功名后,屡次科举考取进士失败之后,便一心醉心于钻研科学技术,著书立说。

  其间,宋应星发表了享誉后世的《天工开物》一书。

  能寻到宋应星,贾英也是时常感慨运气~使然。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在农业方面宋应星对水稻浸种、育种、擂秧、耘草等生产全过程作了详尽的-记载。

  贾英摆了摆手:“不必多礼,孤来看看遂发枪和神威大炮的研发。”

  如今西洋已有弗朗机国,贾英便将弗朗机炮改名为神威大炮。

  听闻到贾英想看遂发枪和神威大炮,宋应星当即便来了兴趣。

  连忙领着贾英进入作坊之中。

  “王爷,有您的图纸,随发枪如今已经研制完毕,共计有枪三千把,射程高达一百二十步之远。”

  “神威大炮如今也已经研制完毕,如今作坊里已有大炮十樽,射程高达五百步,大炮全身采取铁铸,重达一千斤。”

  宋应星一边向贾英眉飞色舞的介绍着,一边心中也是激动。

  在大周知晓西洋鬼子的人很少,能知晓西洋鬼子发展了何物之人的,更是稀少。

  如今西洋各国已经早进入了所谓的文艺复兴阶段,开始了三角奴隶贸易,前往美洲掠夺白银。

  南洋的婆罗洲,更是叫这些金发碧眼的西洋人给占领了。

  婆罗王国实质上已经亡国了。

  如今西洋人中的尼德兰国,前段时间更是进占了大周的东番之地。

  雍顺帝已经下了圣旨,让在福建的郑成功去收复东番,如今估计打得正焦灼呢。

  这些西洋鬼子,靠着的就是从前蒙元西征传过去的火药,发展出了火器,火绳枪。

  单凭火绳枪,就杀得那些土著毫无还手之力。

  而如今贾英研发出遂发枪,射程高达一百二十步。

  这是个什么概念?

  都称神箭手能百步穿杨,如今一枪在手,是个人都能射出一百二十步。

  遂发枪,连骑兵也能克制。

  更别提他还有神威大炮,一炮轰过去,估计这时代的人都以为是天罚降世。

  “你做的不错,待此次平定叛乱之后,孤会为你请功的。”

  贾英亲自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

  虽然是靠着自己的图纸,但宋应星的功劳也不小。

  有图纸是一回事,能制作出来又是一回事。

  “属下多谢王爷。”

  宋应星得到贾英的肯定,内心又是一阵激动。

  接下来,贾英让人将已经研发出来的遂发枪和神威大炮给取走。

  其中不得不提,神威大炮实在是太重了一点,需要好几匹马一起拉动。

  若是日后能研发出蒸汽机来,当好上许多,动力充足。

  “王爷,这些是何物?”

  京营里,贾琏和贾环等人看着被贾英拉来的枪炮,满脸好奇。

  薛蟠看过了之后,若有所思的惊呼道:“莫不是火绳枪?”

  “王爷,这火绳枪可不好使啊,还不如弓箭杀敌效果好。”

  薛蟠身为商贾世家出生,自然见识比一般人要广,火绳枪从前他也玩过。

  结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辣鸡。

  需要防潮防湿,射程短,杀伤力不足,还容易炸膛。

  弓弩上涂抹上毒液,可比火绳枪好用多了。

  “这是遂发枪,并非火绳枪,你们自己看看此枪底部,无需引火发射,下雨天也能开枪,这枪托前方有一个小扳手,手指轻轻一捏便可点火。”

  贾英一边说,一边还给这些京营的将领们演示起来。

  让人取来靶子,足足有一百余步之远。

  状态好火药,瞄准,发射。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