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第178章

作者:大秦阿冰

  看着奏折说传来的消息,雍顺帝整个人别提有多乐呵了。

  这才哪到哪儿?

  他们手上可还有三百万石备用粮没有动用,这些人便要撑不住了。

  “陛下,这些时日来,国库里共计进账了一千二百万两白银。”

  作为户部尚书的林如海,此刻当真是笑得脸上都快成了一朵菊花。

  不过贩卖一些粮食给江南士绅和商贾,竟然就让国库多出了一年的收入。

  原本国库里只有八百万两白银的,如今一波直接涨到了两千万两白银。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能够做太多事情了。

  贾英笑着拱手道:“陛下,我估计这些人快要狗急跳墙了,到时候让人前往江南带兵平叛,再将这些杂碎手里的粮食通通没收进国库。”

  雍顺帝手指指着贾英,不由得笑骂道:“朕估计他们估计要气得吐血了,你们看看秦王这厮的招数,不可谓不阴狠,毒辣。”

  只是一场粮食战,便将这些江南士绅手里多年的家族积蓄,系数掏空。

  银子没了不说,贾英连粮食也不打算给他们留留。

  还要逼得他们跳反,安上谋反的罪名,通通处死.

第一百六十三章秦可卿临盆,给儿子取名

  数日后。

  钱谦益总算是说服了这些江南士绅,继续收购粮食。

  第五批百万石粮食再次被收购一空。

  不过此次却是耗费了整整十日功夫。

  显然,这些士绅们的家底是真的要被掏空了。

  “卸粮。”

  不如意外的,第六批百万石粮食再度从码头被卸下。

  江南士绅和商贾们此刻当真是彻底绝望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粮食当真是源源不绝的出现。

  若是加上之前他们收购囤积的粮食,足足接近千万石了。

  千万石粮食是什么概念?

  钱谦益看着被一车一车从宝船上卸下来的粮食,此刻也是背后冷汗直冒。

  再继续收购下去,都不用朝廷动手实施变法,这些江南士绅和商贾们自己都要破产了。

  钱谦益则是连忙打探这到底是何情况,为何朝廷忽然就多出了这么多的粮食。

  只能说,这些东林党的官员们,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看苍生。

  倘若他们之前在贾英被封为农圣时,只要有心的官员仔细调查一番,也能清楚是何原因。

  亩产千斤的粮食在辽东三州遍地开花,一年时间便产出八百万石粮食。

  只需三年功夫,就足以让整个大周百姓吃饱饭,还能吃一碗倒一碗,进行浪费。

  然而这些东林官宦们,只热衷于争权夺利,加官进爵,对民生国计丝毫不在乎。

  不过依靠东林党这颗大树的情报网,钱谦益终于打探到事情的真相了。

  一名在辽东任职,负责统计粮食的官员,给钱谦益发来了密信。

  当他看完了密信上的内容后,整个人额头上冷汗直冒。

  朝廷竟然足足准备了八百万石粮食调到江南来。

  这还是只是辽东三州今年丰收的粮食。

  大周其他省份府库里的粮食,以及往年的储备粮,压根就没有动用一厘。

  “完了...”

  钱谦益看完密信后,整个人大脑一片空白,心如死灰。

  只是五百万石粮食,如今就已经让这些江南士绅和商贾们快要支撑不住了。

  有的士绅和商贾,已经把自己的棺材本都押进去了。

  就是为了赌一把朝廷没有足够的粮食,事后再卖掉这些粮食来回血。

  若是让他们得知,朝廷至少还能再调拨出五百万石粮食出来。

  这些人只怕是立马便会恐慌,将手里的粮食贱卖出去,以追求能够回本。

  “不行,老夫不能就此认命。”

  许久过后,钱谦益终于恢复了冷静。

  若是被江南士绅们知晓了此事,钱谦益可以预想到,自己只怕要被这些士绅们的仇恨给撕碎了。

  当日,钱谦益就将此事飞鸽传书,给京城的东林党官员们发去。

  三日后,当远在京城的孙之邂,查嗣庭等东林党官员收到钱谦益的密信后,皆是瞳孔一缩。

  “陛下这是想要我们的命啊。”

  “八百万石粮食,这还只是辽东三州的粮食,朝廷起码还能再调拨两百万石粮食出来。”

  “这么多的粮食投入到江南市场,江南士绅和商贾们俱都要赔得倾家荡产了。”

  “不行,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有官员眼神里满是不甘心。

  “如今朝廷实力雄厚,咱们这些人的家底都已经全部押进去了,继续抵抗,不过是蚍蜉撼树。”

  有官员此刻心如死灰,眼神暗淡无光。

  “怕什么,咱们手里有粮,可以招募人手抵抗。”

  “如今大周的粮食系数运往江南,可以组织起百万大军` 」。”

  有官员一阵冷笑,对朝廷售粮一事,想要拼死抵抗,鱼死网破。

  “你想要发动谋反?”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君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如仇寇。”

  “当今陛下当初能坐上皇位,咱们东林党功不可没,他如今却想要咱们这些人的性命。”

  孙之邂和查嗣庭看着吵闹个不停的这些官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

  只见查嗣庭沉声说道:“谋反一事当谨慎,咱们这些人没必要拼着家族性命,而主动公开的与朝廷作对。”

  “诸位大人也都是家资巨丰之人,为王先驱一事当让他人所行。”

  越是有钱有势之人,内心也就越是怕死。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而这些官宦士绅们发达富贵后,便大多贪图安逸享受,不愿再肯主动豁出性命,流血牺牲。

  孙之邂则是神情凝重的说道:“都说百年王朝,千年世家,我看,咱们当寻一明君,推翻这大周,咱们只需要成为从龙之臣便可。”

  孙之邂的提议,立刻便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

  当初押宝雍顺帝,这些人承认是自己看走眼了。

  没想到雍顺帝竟然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要对他们敲骨吸髓。

  既然如此,不如选一有能力之人,出来推翻大周。

  他们只需要暗中资助对方成事便可。

  能爬到这朝廷上的官员都是人精,自然也不可能被贾英和雍顺帝这么一逼迫,便急不可耐的跳出来。

  商议过后,这些在京城的东林党官宦们,便给钱谦益和江南士绅们发去密信。

  不过这一切都暂时和贾英无关了。

  因为他有一件更要紧的事情在等着自己。

  数日之后,秦可卿终于迎来了临盆。

  贾英则是早已经请好了产婆和太医,在产房里面随时照顾。

  而他本人,则是亲自守护在产房外面,如若发生状况,便第一时间赶进去。

  这可是自己第一个孩儿,加上这古代生孩子对女人来说,简直不亚于鬼门关走一遭

  因此,贾英内心也不免有些焦躁。

  “王爷...”

  “二哥哥...”

  如此重要的日子,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元春,史湘云,盛明兰,赵盼儿,宋引章等人也皆是赶到产房外面。

  看着一众莺莺燕燕,贾英焦躁的心,也不免得有些安定下来。

  宝钗笑意盈盈的开口道:“二哥哥对秦姐姐倒是关心呢,恨不能亲自代过。”

  贾英闻言,只是脸上挂着笑容。

  秦可卿是他第一个女人,如今又率先为他诞下子嗣。

  贾英对此自然是格外重视关心。

  探春忽然说道:“你们说,秦姐姐诞下的会是男孩还是女孩?”

  这一下子,立马就掀开了话题,一众姑娘们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我猜是个女孩,秦姐姐最近一直想要吃点带酸的。”

  “不对,我猜是个男孩,秦姐姐肚皮比较圆,我听说这肚皮圆是男孩,肚皮尖是女孩。”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难不成咱们还会委屈了他/她不成?”

  随着一群姑娘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中,时间一分一秒的度过,贾英只感觉度日如年。

  直到产房内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才中止了这些姑娘们的议论。

  只见产婆抱着一个半大的婴儿,笑意盈盈的快步走出产房内,讨好大喊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妃诞下了一个男丁,母子平安。”

  贾英闻言,内心悬挂着的心,也是彻底放松了下去。

  大喊道:“平儿,给这产婆赏赐千两纹银,府里下人们通通赏赐一年月例银钱,跟着喜庆热闹一番。”

  产婆当即便激动得大喜离开了产房。

  贾英则是踏步进入产房之中。

  “王爷...”

  此刻的秦可卿,虚弱的躺在床上,发髻上沾满了汗水,浑身都被汗水浸湿透了。

  看见贾英到来后,强行忍受着身体的疼痛感,撑起笑意。

  贾英则是紧紧的握住秦可卿的柔夷,眼神中满是心疼。

  随即对着边上的晴雯吩咐道:“晴雯,去厨房熬一些补血补气的药膳过来,准备给可卿服用。”

  晴雯随即便前往厨房,准备药膳。

  “秦姐姐,恭喜你了,为王爷诞下子嗣。”

  元春看着恩爱,笑着开口恭喜。

  小惜春奶声奶气的开口笑道:“秦姐姐,我这里准备了一些小侄儿用的衣帽鞋袜,待会儿给你送来。”

  “还有我,我也为秦姐姐的孩子准备了一张摇床。”

  “我哪里也有一些波浪谷等玩具,可以送给二哥哥的孩子。”

  黛玉,宝钗等女皆是纷纷开口道。

  看着一片和谐的众女,贾英脸上也是微微一笑。

  若是家宅不宁的话,贾英也会感到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