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秦阿冰
贾母等人居然老老实实的,没有搞事情,这是贾英没有想到的。
平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王爷,荣国府那边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今日乃是国公夫人临盆的日子。”
贾英闻言,也是乐呵呵笑道:“呵,看来我儿注定要抱得美人归了。”
王熙凤临盆,不用想,巧姐肯定是要来到世间了。
“平儿,备礼,准备给我那未出世的儿媳送去。”
平儿内心一阵惊奇,贾英凭什么就这么笃定,王熙凤诞下的是女婴?
荣国府内。
此刻贾母,贾琏等人皆是守在王熙凤的产房外面。
此刻的王熙凤,正迎来自己的第三次临盆。
贾琏此刻当真是紧张极了,整个人急得团团乱转。
贾母沉着脸道:“行了,琏哥儿,你这转来转去,转得我都烦,凤丫头她以前也不是没有怀过。”
贾琏闻言,内心顿时就是一阵不满。
王熙凤以前是怀上过,还怀了两次,但都小产了。
具体原因,难道贾母不知晓吗?
王熙凤这次怀上后,可是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怕再次小产。
贾琏也是一直很重视,压根就不给王熙凤出意外的机会。
如今王熙凤好不容易熬到临盆这日,贾琏怎么可能不紧张。
贾母对他们大房,依旧还是不怎么上心。
虽说如今贾母看在荣国府需要大房支撑的面上,没有过多刁难摆脸色。
但对大房的关心,依旧是远不如二房。
随着房内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贾琏的心瞬间就被提到了嗓子眼。
随即就只见产婆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儿,笑得比哭得还难看道:“国公爷,母女平安。”
听见是女婴,贾琏当即就有些傻眼了。
他想要的是男丁,好传宗接代啊。
而且贾琏可还是记得和贾英的对赌,若生的是女儿,可是要给对方儿子做妾的。
贾母却是带着笑意道:“喜事,鸳鸯,速速拿赏赐来,给府上下人们都赏一个月银钱。”
贾琏生了个女儿,贾母也是乐于见到的。
不多时,整个荣国府里的人,皆是知晓了王熙凤诞下了个女婴。
王夫人得知后,敲着木鱼的手也是微微一颤,嘴角挂着笑意。
此次王熙凤从怀孕到临盆,她的确完全没有机会插手。
但那又如何?
上天都不让王熙凤诞下男婴,只能说是天意。
只要大房没有子嗣传承,二房就还有机会。
即便贾宝玉不能袭爵,她也还有孙子贾兰。
对于贾兰,王夫人一向不怎么重视在意,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孙儿。
荣国府由二房继承,总比由大房继承来得好。
产房内,
王熙凤无比虚弱的抹泪道:“二爷,我让你失望了,没能给你诞下男丁。”
王熙凤此刻脸上也是一阵自责。
她和贾琏都太想一个男丁,好传宗接代,绵延子嗣。
看着虚弱不堪,还暗自自责的王熙凤,贾琏的心也软了,柔声安慰道:“凤儿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如今都还年轻,日后还有机会。”
此次王熙凤没有小产,比起之前来说,已经是好上许多了。
看见贾琏没有责怪自己,王熙凤内心却依旧还是十分自责。
正在这时,就只见鸳鸯忽然跑来道:
“国公爷,秦王府的平儿姑娘送了厚礼过来,说是秦王送给儿媳妇的。”
贾琏闻言,笑着开口继续安慰道:“凤儿,你看,王爷都重视咱们这个女儿的,她将来也将是王妃。”
秦可卿肚里那还未降世的孩儿,已经被册封为朝鲜国王了。
这巧姐日后,也当是朝鲜王妃。
贾琏这么一说,王熙凤却是翻了翻白眼,没好气的嬉骂道:“此事都是你惹来的祸事,害得咱们女儿只能给人当妾。”
贾琏想起此事,脸色也是一苦。
他哪里又能知晓,这贾英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夫妻二人经过这么一番拌嘴,王熙凤内心也好过了不少。
当平儿得知王熙凤真的诞下一名女婴后,内心更是无比惊诧。
“王爷当真是奇人...”
事后,平儿对此事也只能感慨万千。
景仁宫里,雍顺帝正在处理奏折,得知此事后,则是微微一笑。
只是看着奏折上传阅而来的事情,这好心情又被破坏殆尽了。
想来想,雍顺帝对戴权唤道:“去唤秦王入宫一趟,朕有事商量。”
不多时,正在府里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贾英得知后,也没有多想。
一路传过禁军从立的皇宫,直抵景仁宫。
“臣参见陛下。”
贾英拱手开口。
戴权十分有眼力见的搬来御椅,让贾英坐下。
雍顺帝笑着道:“秦王不必多礼,听闻荣国府诞下了一名女婴乃是你之儿媳,秦王妃何时临盆?”
听闻此事,贾英也是面带笑容。
笑着回答道:“陛下,臣估计不到一月时间便可。”
如今秦可卿已经怀胎九月,即将临盆。
自己第一个孩儿即将降世,贾英内心也是欢喜。
“嗯,秦王妃诞下孩儿后,你当速速向朕报喜。”
雍顺帝对他这还未降世的孙儿,也是十分看重。
贾英闻言,内心则又是感觉到一阵疑惑。
他感觉雍顺帝对自己这段日子热情过了头。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想来想,好像正是从秦可卿怀孕开始起。
秦可卿怀孕后,雍顺帝没多久就下达了加封的圣旨。
册封他这庶长子为朝鲜国王。
难不成,雍顺帝给自己戴了绿帽子?
一个可怕的想法,在贾英内心浮现。
摇了摇头,贾英将脑海里这想法赶紧甩掉。
秦可卿不可能背叛自己的。
况且雍顺帝还是秦可卿的叔叔,当初亲自将秦可卿赏赐给自己的.. ........
雍顺帝接下来的话,则是打断了贾英的胡思乱想。
只见雍顺帝咬牙道:“这是最近皇城司传来的消息,江南那些士绅果然开始闹事了,你且看看吧。”
说罢,便将奏折递给了贾英。
贾英一目十行的浏览着,飞速看完。
只见奏折之上扬言,当变法的消息传到江南红,江南士绅们便集体抗议。
不仅仅派人各种阻挠盛紘等人丈量土地,还派人去金陵等衙门闹事。
公然的谋反谋逆,这些士绅们自然是不敢的,但却是各种使绊子。
这些都还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这些江南士绅们扬言江南今年受了水灾,导致颗粒无收,拒不缴纳一厘的农税。
而且竟然还大肆寻找商贾,将市面上的粮食全都收购一空,囤积居奇,不肯出售。
这明显的是要将江南百姓的饭碗给断了,不知多少百姓将买不到粮食而被饿死。
当真是可杀。
贾英直接说道:“陛下,咱们之前在辽东种植的高产粮食,该出售了。”
之前贾英就在自己的农庄里,种下了第一批高产粮种十万斤。
没多久辽东三州光复之后,粮食便迎来丰收了。
当时为了巩固辽东,尽快的恢复辽东元气,让辽东民众归心。
雍顺帝便下令将那一批粮种,优先运输到辽东种下。
辽东土地肥沃,一点也不输江南的上等水田。
尤其是三江源附近的黑土地,更是天下少有。
雍顺帝点头道:“朕也是这般想的,将辽东丰收的那些粮食,运输到江南,辽东官员向朕汇报,今年辽东的粮食将有八百万石。”
“这些士绅们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只是可恨这些粮食是朕原本打算推广全天下的,如今不得不出售大部分。”
从十万斤粮种,到推广至整个大周,肯定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不到一年功夫,能让辽东三州的土地上都种上此等粮种,速度已经足够快了。
若是按照原本的计划,最多需要三年功夫,从辽东至岭南,便可让这些粮种遍地开花。
如今因为江南士绅的阻挠,估计又要多耗费一两年功夫。
这让雍顺帝如何不气愤?
“陛下,这些个乱臣贼子,通通可杀。”
贾英眼神里满是杀意,恨不得立即展开屠刀,将这些江南士绅给屠戮殆尽。
看着杀气腾腾的贾英,雍顺帝也是欣喜。
不愧是他的皇儿,这般的杀伐果决。
雍顺帝只得说道:“如今这些人还没有公然的谋逆造反,朕也不好下令展开屠刀。”
“还有一点,粮食从辽东运输到江南,只怕要被损耗大半,在粮食没有运输到江南之前,咱们还是需要暂时稳住这些士绅0.8。”
贾英直接拱手道:“陛下,臣有宝船上千艘,长达数十上百丈,一艘可运五千人,就停留在朝鲜之地,可调遣至辽东运输粮食,顺海而下,直抵江南。”
雍顺帝闻言,当即就是一惊。
想不到这贾英竟然还藏有此等巨船,他竟然完全不知晓。
他感觉这个皇儿有秘密瞒着自己。
“此事朕就交给你了,务必将粮价给朕打下来,不能让江南百姓引起恐慌。”
百姓没有饭吃的后果,雍顺帝也知晓有多严重。
倘若江南出现大规模饥荒,这些士绅便可裹挟民意,向朝廷施压。
搞不好,无路可走的百姓便要揭竿而起,江南之地就要尽数沦陷,又是一片生灵涂炭。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