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第172章

作者:大秦阿冰

  “王爷说的是,此次我等赠上厚礼前来,特来赔礼道歉。”

  孙之邂将自己的姿态摆得十分低下,哪里还有半点传说中的君子风范?

  所谓的东林六君子,贾英也已经见了三人,只觉得当真是名不符实,失望至极。

  当年的东林党人,的确是出了不少清流文人。

  但如今却是已经彻底堕落了,名声被吹捧起来后,这些人的目的达到了,便开始作恶,肆意压榨百姓。

  只见贾英冷哼道:“哼,你们将本王当成什么人了?和你们一样唯利是图?本王不缺那些银钱。”

  “若想让本王原谅,当初是谁提议的散播谣言,就将此人交给本王处置。”

  “还有,主动撤销京城中的谣言。”

  贾英这话,却是让人群中的查嗣庭无比尴尬。

  当初正是他出主意,借着造谣中伤薛宝钗,想掀起对武将的弹劾。

  之前此人弹劾贾英弹劾的那么积极,也正是因为他早已经自知得罪了贾英。

  干脆才一不做二不休,想借着弹劾贾英,博得一个死谏的好名声,好加官进爵。

  孙之邂黑着脸说道:“王爷,此等条件,请恕我等恕难从命,王爷还是换个条件吧。”

  他们东林党可是一向共同进退,党同伐异。

  怎么可能会因为贾英这么一逼迫,就轻易对自己人动手。

  他们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没有先把政敌给消灭,反而是先捅自己人刀子。

  “本王的条件就摆在这,若是做不到,你们就滚吧` 」。”

  贾英则是已经懒得和这些人多言了。

  说罢,便让人将这些东林党人尽数赶了出去。

  一众东林党官员,则是十分气愤的离开了秦王府。

  双方算是彻底谈崩了,日后见面,自当下死手。

  东林党等士人离开后,水溶,牛继宗,林如海等人却是一起前来拜访。

  想了想,贾英让人将他们全部请到宁安堂。

  不多时,水溶,牛继宗,柳芳,冯唐,林如海,盛紘,秦业,贾琏,贾环,贾芸,薛蟠,顾廷烨等一大帮子人抵达宁安堂。

  如今整个京城的世勋世家,皆已知晓,贾英在朝堂上掀起变法之事。

  这切身关乎到所有官宦世勋人家的利益。

  贾英身为变法大臣,全权处理此事,他们自当前来拜访。

  “王爷...”

  “贤婿...”

  林如海等人看见贾英后,皆是起身。

  “诸位岳父,叔父都不必客气。”

  贾英摆了摆手,等到晴雯,香菱二人奉上茶水之后,贾英便吩咐她们,不准任何人靠近。

  “贤婿,此次你掀起变法一事未免太过莽撞了些,咱们这些人是能理解支持你,但天下士绅们可都不会这般轻易的答应。”

  只见林如海神情凝重的开口劝诫着。

  当年他仅仅只是替皇帝督办盐政,便受到了加害,性命堪忧,差点驾鹤西去。

  而贾英此次掀起的事情,远比盐政一事性质要严重的多。

  弄不好便是家破人亡,身死道消,死后被泼上脏水而污名化。

  贾英神情轻松的说道:“呵呵,岳父大人多虑了,若无把握,我又岂敢掀起变法之事?”

  “变法一事,当年我被封为一等国侯时,陛下就和我谈起过此事。”

  “并非是我要变法,而是陛下想要变法,我只是陛下早已经选好的变法大臣,此次东林党跳出来,我只是顺手而为。”

  随即贾英将事情真相道来,众人皆是惊呆了。

  他们皆是没想到此事还有这等隐情。

  若是如此的话,那贾英的确是可以无所顾忌。

  只要雍顺帝还在位一日,就没有人能动贾英。

  就如昔日秦孝公支持商鞅一般。

  贾英继续说道:“此次变法,诸位的利益不仅仅不会受损,反而会有所增益。”

  这话却是让林如海,盛紘等人满脸懵逼状态。

  牛继宗挠了挠头,不解的问道:“王爷,此事老牛我倒是真糊涂了,怎么就对咱们有益了?”

  其余人等也是和牛继宗差不多。

  虽然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靠田产过活,但田产税收,对他们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来源。

  贾英实行摊丁入亩,可是切实损害到他们利益了。

  只见贾英淡淡开口道:“变法之事,我一人自然不可能独自完成,自然当有人协助。”

  林如海,牛继宗,贾琏等人皆是点头。

  随即贾英继续说道:“盛岳丈,如今你已经还只是一个从五品的礼部乘直郎吧?”

  “可有兴趣,加入此等盛况,若完成此事,这六部尚书定有你一席之地。”

  变法,是要掀翻旧的体系。

  但贾英完全可以提拔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

  只有打造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里面的人,才会去对抗那些反对变法的顽固。

  盛紘闻言,内心又惊又喜。

  如今盛紘虽然是贾英的岳丈,但贾英却一直没有提携。

  不像秦业和林如海二人,靠着贾英,一个顺利当上内阁次辅,一个成为正三品侍郎。

  “贤婿,此事老夫愿意为之。”

  盛紘此人也是醉心仕途的。

  虽然变法之事凶险,但只要有利可图,自然会有人愿意赴汤蹈火。

  就如昔日王安石变法一般,虽然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但依旧有章惇、曾布等大臣跟随支持。

  无他,利益而已,完成此等政绩,能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摆平盛紘之后,贾英再次看向林如海。

  “岳丈大人也可和盛岳丈一般,若是完成此事,内阁首辅非岳丈莫属。”

  林如海笑着抚须道:“呵呵,老夫对此位置也是中意。”

  如今内阁首辅乃是萧钦言,此人算是一个奸相,极其善于变化,转变立场。

  他之所以一直支持雍顺帝,乃是因为他认定了雍顺帝的前途比太上皇等人要好许多。

  但让此等人坐在内阁首辅这位置,却是一个祸害。

  贾英继续看向牛继宗等武勋,笑着道:

  “推行变法,我能预料到,那些士绅定然不甘心就此认命,江南少不得要动乱一番了。”

  “甚至大周其他郡县,定然也会出现不少士绅带头反抗。”

  “但如今大周武德充沛,士卒皆是经历过各种血与火的洗礼,这些人也不过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这随手可取的战功,诸位叔父,兄弟,可有意?”

  这话顿时让牛继宗等人就是大喜。

  闻战则喜。

  如今大周连建奴靼子都灭了,这些士绅的确可以掀起动乱,波及整个大周,搞得生灵涂炭。

  但若他们胆敢如此做,迎接他们的,将是雷霆之怒。

  能白捡战功,牛继宗等人可不得幻喜吗?

  “贤侄放心,若是他们安分守己倒还罢了,如若不然,俺老牛的大刀也是饥渴难耐,想要饮血。”

  牛继宗当即拍着胸脯承诺下来。

  水溶,柳芳,冯唐,贾琏,贾环等人武勋也是如此。

  贾英微微笑道:“我猜这些士绅也不全是蠢人,定然也有人能看清情势,想要顺势而为。”

  “诸位岳父叔父,咱们也不能将天下士绅全都杀了,当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才是。”

  “那东林党一心反对变法,当被打压下去,永世不得翻身。”

  “而东林党不仅仅在朝廷上占据了大量位置,在地方担任巡抚,知府,县令的也不在少数。”

  “咱们可放出风声,若是谁乖乖配合咱们,事后可填补其空缺职位,相信定会有人忍不住诱惑而心动。”

  仅仅是林如海,牛继宗等人组成的这个变法利益集团,还不够庞大。

  必须吸纳其他人进来,壮大这个利益集团,才能与反对变法的利益集团而对抗。

  这天下反对变法的士绅,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多如牛毛。

  而吸纳新的士绅进来,让士绅之间互相残杀,斗法,就很重要了。

  东林党士人代表的是江南士绅的利益,加上江南热衷于科举仕途,天下文官十成竟然有七成出自东林党。

  其他地方的士绅,科举学子,未必就不会眼红东林党和江南士绅。

  什么齐党,楚党,浙党里面的学子和士人也不少。

  却因为不是出自东林书院,不是东林党一员,可没少被排挤打压。

  只要贾英放出风声来,相信绝对有不少不是东林党的士人心动。

  而这种借力打力,让其互相自相残杀的手段,说实话,贾英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他也不过是随手为之。

  “嘶,贤侄,你这手腕,老夫此刻竟然不得不为东林党感到同情了。”

  林如海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今东林党乃是一党独大,其他党派弱小,即便是主动扶持,其危害也远远比东林党的危害要小。

  都说财帛动人心,可仕途也同样如此啊。

  有几个士绅们不希望能够进入朝廷当官,平步青云的。

  这天下就没有不想当官之人。

  不然江南士绅们投资东林书院的学子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想光明正大的贪赃枉法,偷税漏税,霸占良田。

  凡是遵纪守法,投靠变法集团的士绅,皆可许其利益。

  就算他们自己没那个能力,考上功名,可他们也都有代表人啊。

  例如楚党,就是支持的岳麓书院的学子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甚至林如海还可以预见到,日后东林党被打垮,其他党派变得壮大,到了能够危害大周社稷后,贾英只需再割一次韭菜便是。

  而如此一来,税收上(好李好)来了,国库充盈了,朝堂有钱赈灾,修路,修坝,改善民生。

  针对庶民的农税,也可以降下去了。

  唯有东林党和江南士绅们受了伤害,被敲骨吸髓。

  “都说万事开头难,只需要将江南变法之事给处理好,大周其他各地的变法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盛岳丈,这变法第一步,丈量江南地区所有土地之事,我就交给你亲自处理。”

  贾英淡淡开口道。

  其实他最想实现的,还不只是什么摊丁入亩,这只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