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秦阿冰
而雍顺帝的想法,便是提拔义子凌不疑,好能够在朝中形成一个抗衡的局面。
“十三弟若是当初没被父皇囚禁十年,朕何至于用外人。”
雍顺帝内心叹息一声。
老十三便是忠顺亲王,因为被太上皇圈禁宗人府十年,身体瘦骨嶙峋,弱不禁风。
今日能上朝,也是因为景阳钟被敲响,知晓发生了天大之事,直接赶来。
平日里这忠顺亲王也是不上朝,在府里修养身体的。
“戴权,朕让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感慨完了之后,雍顺帝又问起了边上的戴权。
戴权闻言,连忙跪下,把头埋在地上,小0.8心翼翼的开口道:“回陛下,奴才已经查到了一些线索。”
雍顺帝闻言,眼前一亮,当即喝道:“嗯?有线索了?还不速速道来?”
这件事可谓是雍顺帝最在意的事情之一了。
若是能找到自己的皇儿,也不用担心百年之后国本动摇了。
戴权说道:“陛下,奴才只查到,当年的那名宫女最后消失在了朱雀大街,便了无踪迹。”
朱雀大街,居住在无数的官员和其族人,平民百姓是不得入住此地的。
当年狸猫换太子的宫女最后消失在此地,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在此地被人干掉了,要么是在此地隐姓埋名的生活了下来。
而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毕竟谁家勋贵官员府里忽然多了个陌生人出来的话,还是会知晓的,会询问一番来历。
哪怕是要买丫鬟小厮,这些人都会去专门的市场里买良家,不会买一些来路不明的。
“继续查。”
雍顺帝喝令道。
京营里,贾英擂鼓聚将后,便誓师出征。
贾琏,贾环,贾芸,薛蟠,顾廷烨等人皆是兴奋不已,建功立业,封候拜将的时候到了.
第一百零七出征北伐,章首战告捷,斩杀汉奸耿精忠
自从雍顺帝下达了任命贾英为北伐大军的主将,开始征调大军和粮草后,又过去了十日。
宣府,蓟州二镇各自抽调了五万兵马至滦州。
此二镇距离山海关比京城要近,在滦州集结等候北伐大军到来是最好的。
北直隶军卫所的三十五万大军也已集结完毕。
所需粮草暂时还只筹措了一半,不过后续会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从江南走漕运而来。
贾英也顺势把木牛流马,给推行至军中。
“贤侄,这莫非是传说中诸葛武侯的木牛流马?”
京营里,牛继宗和冯唐看着这会自动行走的木牛流马,直接惊呆了。
每具木牛流马全是由木头制作而成,无需像赶牲口一样挥鞭子,也不用吃草料粮食。
只需要人将粮食装卸上去,启动舌头里的开关弹簧即可。
也不知它们是如何动起来的。
贾英笑着道:“正是诸葛武侯的木牛流马。”
牛继宗哈哈笑道:“有此利器,此次征讨建奴定然能大获全胜。”
“想不到贤侄还会制做机关利器,只怕比之上古墨家巨子也不差分毫。”
冯唐在边上感慨了一声。
墨家机关,木石走路,青铜开口,要问公输。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严格意义来说,算是墨家机关类型的。
其实贾英更想要的是公输班的机关术,向来霸道非凡,攻城略地,皆是利器。
木牛流马虽然不错,但只能当做辅助工具。
大军和粮草集结完毕之后,雍顺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抵达城外,准备为大军送行28。
看着前方浩浩荡荡的数十万人,雍顺帝径直走到大军主将贾英面前。
雍顺帝喝道:“戴权,取酒来。”
不多时,戴权手捧托盘而来,上面放着两樽御酒。
雍顺帝捧起御酒开口道:“魏国公,此次朕祝你凯旋而归,驱逐鞑虏,恢复辽东,朕敬你一杯。”
贾英接过御酒,雍顺帝又拿起剩余的一杯,二人一饮而尽。
贾英郑重的承诺道:“陛下放心,此次臣定然剿灭建奴,让辽东回归我大周。”
雍顺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等祝魏国公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前来送行的文武百官纷纷大喝。
不仅仅是文武百官,此次前来送行的,还有数万京城百姓。
这些百姓多是此次北伐大军士卒将领的家属。
“祝魏国公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数万人的齐声呐喊,直接突破天际,响彻云霄。
“二哥哥...”
“夫君...”
“公子...”
林黛玉,秦可卿,盛明兰,宋引章,香菱,探春,惜春,宝钗,赵盼儿,孙三娘等贾英所熟识的女眷们,也纷纷在此次送行的队伍之中。
看着前方英俊非凡的贾英,众人皆是在内心祈祷,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贾英也看见了这些姑娘们,只是笑着对她们点了点头。
随即踏步上马,举起手中方天画戟,大喝一声:“出征北伐!”
“北伐!”
“北伐!”
“北伐!”
四十万大军俱是举起手中刀枪长矛大喝。
所有人都感觉到一阵血热沸腾,哪怕是这些姑娘们也是如此。
“大丈夫正该如此。”
不少文官心中都生出感慨。
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京城,前往滦州。
两日之后,大军抵达滦州,在此地汇聚了宣府和蓟州二镇的十万大军。
贾英宣布在此扎营,召集诸将议事。
牛继宗,冯唐,张辽,高顺,贾琏,贾环,贾芸,顾廷烨,薛蟠,冯紫英等将领纷纷抵达大军营帐。
顾千帆这位皇城司总指挥使,也参与了此次北伐,作为监军。
看见诸将抵达后,贾英便直接开口道:
“诸位,请看地图。”
“滦州前方一百里乃是昌黎,一百二十外便是山海关。”
“欲要破山海关,昌黎必须拿下,以保证大军粮道安全。”
“根据皇城司打探的情报,驻守山海关的乃是逆贼吴三桂和建奴亲王多铎,有十万大军驻守。”
“山海关沦陷后,昌黎便也落入了建奴手中,驻守在此地的乃是耿精忠,有士卒三万。”
“此二地形成了掎角之势,必须拿下昌黎,才能保证后路无忧。”
贾英给众将介绍着辽东镇的情况。
建奴虽然给吴三桂封了王爵,但多尔衮其实也并不是十分信任他。
因此派出了自己的胞弟多铎驻守山海关。
在建奴看来,这些汉八旗不过是他们的炮灰罢了。
需要用到的时候,会不吝封赏。
不需要用到时,便行那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主公,辽请战,攻破昌黎,砍下那耿精忠的狗头。”
张辽当即拱手开口。
贾英笑道:“文远好气魄,好,我便许你为先锋大将,领五万大军,以及陷阵营,攻破此城。”
看见张辽成为先锋大将后,顾廷烨当即站了出来道:“上将军,在下请战!”
因在军营之中,因此顾廷烨便称呼贾英为将军,而非魏国公这个爵位。
毕竟贾英身上有个天策上将的官职。
“我等请战!”
其余将领也纷纷不甘示弱。
看见士气旺盛,贾英内心很是满意。
当即沉吟道:“这样,张辽为先锋大将,顾廷烨,薛蟠,你二人为左右副手,协助攻破昌黎。”
“喏!”
三人得了军令,纷纷下去调拨兵马,攻打昌黎。
“报,王爷,敌军前来攻城了。”
昌黎城府衙里,有探马飞速前来向耿精忠报信。
“敌军来了多少人?是何人挂帅?”
耿精忠紧张的问道。
探马飞速的将得到的信息告知:“敌军有数十万大军,密密麻麻,一望无际,主将大纛打着贾字旗,已有数万人率先作为先锋,前来攻城。”
一听到这,耿精忠便了解的差不多了。
昌黎城小墙矮,断无可能抵挡,只能向山海关求援。
耿精忠大喊:“速速向山海关平西王吴三桂求援。”
不多时,北伐大军开始攻打昌黎城。
而耿精忠的求援信,也是飞速的向着山海关而去。
很可惜,半道上就被罗网杀手给截了下来。
一日过后,昌黎告破,三万敌军被斩杀大半,少部分往山海关方向逃去。
张辽率领大军,占领昌黎城。
耿精忠率领亲信出城,仓皇而逃,顾廷烨亲自砍下了他的狗头。
北伐大军也驻扎昌黎,准备攻打山海关。
“大捷!”
“大捷!”
“北伐大捷!”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