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259章

作者:皮卡丘梦蝶

  “成蟜。

  “鲁兄与你,是一样的人啊。”

  嬴成蟜微微垂目,以免眼中的杀机被看到。

  他用很是自然的语气邀请二子落座,“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杯子。

  在收拾杯子碎片的过程中,很是自然地笑着说道:

  “我听说鲁仲连子对秦国有过评价,说秦国是个抛弃礼仪而只崇尚战功的国家。

  “用权诈之术对待士卒,像对待奴隶一样役使百姓。

  “如果让秦王统治天下,那么鲁仲连子宁愿跳进东海去死,我不忍心作秦国的子民。

  “今日子顺带着先生来见我这个秦公子,这无疑和先生说过的话截然相反啊。”

  室内光线有那么一瞬间的闪烁,比眨眼的时间还要短暂,快的就像是错觉。

  等候在门外的呼眼前一花。

  下一息,一袭白衣的盖聂就站在了他的身边,腰间挂着剑。

  屋内的鲁仲连子似乎毫无察觉,认真地道:

  “我说出那番话的时间,是在邯郸之战的时候。

  “那时我客游赵国,亲眼见到了秦国军队是如何的残暴无礼。

  “秦国领军将领王陵为了打下邯郸,竟然将战场上的尸体充做军粮!

  “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伦理道德。

  “人食人,就算是蛮夷都做不出来这等事,食人的人还能够称为人吗?

  “如此国家,我说的话难道不是真的吗?难道还要我称颂它吗?

  “但现在。”

  鲁仲连望了眼嬴成蟜,话锋一转:

  “见过了公子,观察了公子之后,我认为子顺所说的话可以信以为真。

  “有公子的秦国,定会从虎狼之国转变为百姓之国。

  “我听到了公子在高台上和公孙龙子的言语。

  “既然公子是来要诸子追随,那就让我做稷下学宫第一个追随公子的人吧。”

  嬴成蟜摊开手掌,嘴角噙笑,有些无奈地道:

  “世人都知道我在秦国的时候被称为神童,但其实我被叫做竖子的时候更多一点。

  “既然子顺将先生带到了这里,还在先生面前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想必先生对我做过的事,想做的事,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我这个人,不太相信什么初次见面便纳头便拜的戏码。

  “言语的作用要是如此有用,列国此刻又何必打生打死,坐在一起聊聊天,矛盾不就解决了吗?

  “鲁仲连子是真正的君子,小子不是,小子是竖子。

  “所以。”

  少年肃容,同样话锋一转:

  “若是今日先生不能打消我的疑虑,我想我是不能和先生一起共事的。”

  鲁仲连子有些恼怒:

  “难道凭我鲁仲连的声名,还不能够向公子证明吗?

  “若说仲连对秦国曾经有言语不利,难道子顺就没有了吗?

  “长平之战,秦国刚开始攻打赵国的时候,魏王征求群臣对此事的对策。

  “群臣都认为秦国进攻赵国,是对魏国有利的事。

  “唯有子顺例外,质问群臣:‘为何如此说?’

  “群臣答曰:‘秦国战胜赵国,魏国也顺势向它屈服。如果秦国打不赢赵国,魏国就可以趁秦国疲惫不堪的时候予以攻击,这不是好事吗?’

  “子顺立刻驳斥道:‘秦国自从秦孝公以来,没打过败仗,现在又重用上将白起,哪里会败呢?哪里会有疲惫可让我们趁呢?’

  “群臣又说:‘即使秦国战胜赵国,那对我们魏国有什么坏处呢?赵国衰弱,正是我国的好事啊!’

  “子顺又反驳道:‘秦国是个贪婪暴虐的国家,一旦战胜了赵国,必定要把矛头转向其他国家。那时邻近的魏国就将面临秦军的攻击了。古人说燕雀筑窝在屋檐下,母鸟哺育小鸟,叽叽喳喳地都很快乐,自己以为很安适。灶上烟筒忽然窜起火苗,高大的房屋即将被焚,而燕雀面不改色,不知道灾祸就要殃及。尔等不明白,赵国一旦灭亡,灾难就会降临魏国的形势,难道人和燕雀一样吗?

  “子顺担任魏相,为魏王出谋划策抵抗秦国,公子都能够信任。

  “而我虽然是齐人,但一直拒不接受任何官职,只在稷下学宫教书育人。

  “公子为何相信子顺,而不相信我呢?”

  孔斌面现不愉之色,但没有多说什么。

  眼下最重要的是,就是让公子成蟜信任鲁仲连,壮大队伍。

  些许冒犯……

  孔斌牵牵嘴角,他真是好久没有比剑了。

  真正的儒生不仅能讲道理,还略懂拳脚。

  虽然孔斌没有说话,但这个表现就能够让嬴成蟜看出一些事来。

  若鲁仲连和孔斌关系不密切,哪里能做出这种事呢?

  这都不是过河拆桥了。

  这是孔斌先过了河,没过河的鲁仲连又把孔斌叫了回去,威胁孔斌说我要过不去你也别想过去。

  少年思索着。

  他是想要诸子支持,但没想到这么快就会有成果,这太顺利了些。

  他在面刺宫听过鲁仲连的论述。

  其言语虽然有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有许多可取之处,也确确实实是在为齐国发展做打算。

  至少在那个时间,鲁仲连还是一心为齐。

  这才过去多久啊。

  孔斌画了一张他给的大饼,鲁仲连子就吃了?就即刻反齐为秦了?

  因为他的个人魅力?

  屁,他才不信。

  他又不是会嘴炮之术的鸣人。

  那……或许是因为孔家人脉?

  嬴成蟜摸着下巴琢磨,这听上去倒是比因为他的个人魅力可信的多。

  [再试试……我说其抗秦经历,看其如何辩解。]

  少年很快做出决定,开口说道:

  “正因为子顺当时是魏国相邦,我才相信子顺。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彼时子顺献言抗秦,本就是其分内之事也。

  “但先生就不一样了。

  “先生是不在其位,却谋其政啊。”

  少年微微眯起双眼,就像是双凤展翅凌空翔:

  “我是曾祖王父、大父,最为宠爱的秦国公子,又是赵国的相邦。

  “秦、赵两国的卷宗,我几乎没有看不到的。

  “因此,我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秘事。

  “譬如,邯郸之战。

  “此战,先生虽然名不见经传,刚才先生也说的轻描淡写一嘴带过。

  “但,先生可不是只说了些话,而是出了大力啊!

  “当时邯郸被围,赵国四处求援。

  “我听说魏王派晋鄙领军援赵,晋鄙遵从王令,驻扎在汤阴不前进。

  “我还听说就在晋鄙不前的时候,魏王又派出了一名叫辛垣(yuan二声)衍的将领,从隐蔽的小路进入邯郸。

  “他通过平原君的关系,面见赵王,说:‘秦军所以急于围攻赵国,是因为以前和齐王争强称帝,不久又取消了帝号。如今齐国已然更加削弱,只有秦国称雄天下,这次围城并不是贪图邯郸,而是要重新称帝。赵国若能派遣使臣尊奉秦王为帝,秦王一定很高兴,就会撤兵离去。’

  “平原君犹豫不能决断。

  “若无意外,或许赵王会被辛垣衍说动,尊曾祖王父为帝。

  “但意外出现了。

  “先生,你,就是那个意外。

  “先生还记得当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吗?”

  鲁仲连一脸讶色,惊奇于少年竟然张口就说出他的作为。

  这显然是早就知情。

  这很不一般。

  鲁仲连虽然也是诸子之一。

  但他的声名只在稷下学宫,只在齐国临淄流传。

  在外,几乎可以说查无此人。

  因为鲁仲连行事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办完事,立刻走。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看看好友孔斌:

  “子顺,不是你先将我的事说给嬴子听的吧?”

  孔斌轻哼一声,不屑作答。

  鲁仲连便明白不是好友说的。

  这位逍遥自在的子轻松一笑,对嬴成蟜又多了几分欣赏:

  “若说我之前是多看在子顺颜面,相信子顺之品性、眼光。

  “此刻,便是子顺不在,我也想和公子聊聊了。”

  微微颔首致意,鲁仲连这才答复少年之问,微笑道:

  “我说过的话,我做过的事,我都是记得的。

  “我记得我见过了秦军暴行,义愤填膺,便去请见贤名在外的平原君,询问赵国作何打算。

  “平原君与我大倒苦水:‘前不久,在长平损失了四十万大军。而今,秦军围困邯郸,又不能使之退兵。我虽然很想抵抗,但魏王已经派使者辛垣衍面见我王,谏言赵国尊奉秦王为帝。眼下,辛垣衍还在这,或许此事就这么定了吧。’

  “我很生气,名声在外的平原君竟然如此懦弱。

  “遂大声斥责:‘以前我认为你是天下贤明的公子,今天我才知道你并不是!魏国使者辛垣衍在哪?我替你去责问他,并且让他回去。’

  “平原君面有喜色,说:‘我愿为先生介绍,让辛垣衍与先生相见。’

  “没多久,平原君回来告诉我,说他见了辛垣衍。

  “如实说道:‘齐国有位鲁仲连先生,如今他就在这儿,我愿替使者介绍认识。’

  “辛垣衍起初并不愿意,委婉拒绝平原君,说:‘我听说鲁仲连先生,他是齐国志行高尚的人。若在平时,自是欢喜。但此刻我是魏王的臣子,奉命出使身负职责,就不见鲁仲连先生了。’

  “平原君此时倒是颇有魄力,不容拒绝地说道:‘我已经把你在这的消息透露了,你不见鲁仲连先生,我就只好带鲁仲连先生来见你了。’

  “辛垣衍无奈应允。

上一篇:大汉有活爹

下一篇:大秦第一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