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皮卡丘梦蝶
为了他的君子之名吗?
把我们驱逐了他也是君子啊!
他不但没有驱逐我们,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了自己非人。
等下……我不是险些害,是已经害了!
嬴子自称非人这件事,在稷下学宫或许会成为美谈。
但传到外面,日后一定一定会成为攻击嬴子的话柄!
我太清楚人性之恶了!
我就是恶人!
一定会有恶人说嬴子:
“竖子都承认自己非人了,说的就不是人话,不是人话有什么可听的?”
第四日,我走出了住所。
这是我的过错,我不能逃避。
我走到嬴子住所前,请求师兄弟们把我的双手绑住,双膝下跪。
还有八位师兄弟,也绑起了双手,和我跪在了一起。
来来往往的学子、先生们对我们侧目而视。
我低着头,只当看不到。
不到半个时辰,嬴子就回来了,从外面。
“起来起来,这是作甚?”嬴子一边拉我起来,一边对我身边的师兄弟们喊。
我不起:
“嬴子,杀了我吧。”
师兄弟们也一起喊:
“嬴子!杀了我吧!”
嬴子气笑了:
“好啊,言语不行,改用行动了是吧?
“我才八岁,你们都年长于我。
“长跪幼,这是让我落下不知礼的名声。
“求死,让我杀你们,失君子之名。
“我作甚了?怎么就这么招你们恨?”
我和师兄弟们很是慌张,连连开口否认。
我们这次是真心请罪求死,没想害嬴子啊!
嬴子肃容:
“那还不赶紧起来!”
我们一个一个都站起来了。
嬴子一边给我们松绑,一边叹息着说:
“我知道你们想什么,你们大可不必自责。
“为师报仇,这是道义。
“虽然我很尊重公孙龙子,虽然你们的行为不可取,但你们做这件事的心是道义的。
“为了几十颗存有道义的心,我的名声受一点损害又如何呢?
“老子说过:‘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我拿来曲解一下。
“你们心中有道义,现在虽然懂得不多做错了事,但经以后学习就可以了嘛。
“但你们的心中要是没有道义,就算你们懂得很多,你们也就止步于此了,道义是学不会的。”
我的疑惑解开了。
我热泪盈眶。
师长,你看错了,这就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我又跪了下去:
“呼愿追随在嬴子左右!”
嬴子拉我,和我讲道理,让我起来。
我不应,只跪着。
我知道,我只有一次机会。
三日后。
我叫呼。
是嬴子的门客。
嬴子要我驾车送其入齐王宫。
后太后邀请诸子论政,嬴子在列。
后太后眼光真好。
呼的视角写完了,下一章诸子论政
第188章 少年论政,震惊田单,儒墨之争
“后太后……”嬴成蟜坐在马车里,喃喃自语。
他对这个称谓而言有些陌生,以致于首次听见时愣神了。
因为来传唤他的宦官奉的是王诏。
王诏在手,代表后太后尽掌齐国大权。
而熟知战国史的嬴成蟜却对其没有半点印象,这有些奇怪。
片刻功夫。
记忆自动筛选、查重。
嬴成蟜有所明悟。
史书上没有后太后,只有君王后。
后太后就是君王后。
嬴成蟜闭上双目,回想齐国当前实际掌权人君王后的事迹……
“主君。”呼勒紧缰绳,在车前室恭敬呼喊。
嬴成蟜自内掀开车帘,扶着车轼,在呼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他举目四望,周边停的一辆辆马车全都是驷马高车。
五马之车是王驾。
驷马高车,是王之下最高规格的马车,寻常难见。
可每当后太后召诸子入王城论政时,少时十余辆,多时二十余辆驷马高车停在一起,颇为壮观。
嬴成蟜目光闪烁。
他在秦国待了七年,这幕场景也很少见。
便是场景相似,秦、齐也有不同之处。
秦国驷马高车代表的都是相邦、九卿、公侯。
齐国,是子。
一辆驷马高车,便是一个子。
一个子,便是一个学派。
一个学派,有诸多士子。
齐有稷下学宫,坐拥诸子百学、天下士子。
望着言笑晏晏、相谈甚欢、举止从容,显然不是首次入宫的诸子,嬴成蟜低声呢喃:
“都是我的。”
齐墨巨子相夫习走到其身边,笑着说道:
“成蟜,你进去就坐在我的身边。
“放轻松,不要紧张,畅所欲言就是。
“稷下学宫,论政无罪。
“淳于越曾指着齐王的脸,怒斥齐王只长年岁而不生心智,后太后予百金之赏。”
百金……嬴成蟜有些吃惊。
百金对他来说不多,但对于赏赐而言可就不小了。
这不是立下什么大功,只是一句话的赏赐啊。
临淄繁华,物价颇贵。
一两金可换一百钱。
一金是二十四两金,就是两千四百钱。
百金,就是二十四万钱。
临淄一石粮的价格是五十钱,百金可以买四千八百石粮。
以成年人一年食粮十八石来算。
百金可让一个成年人食粮二百六十六年还有余。
[斥责王上一句话,不受罪责,反赐百金。]
[不,这不是斥责,这应该算得上辱骂了,已经侵犯了齐王威严。]
[这是后太后故意为之,还是齐国风气就是如此……]
带着疑惑,嬴成蟜“诺”了一声。
与相夫习并肩行步,和稷下学宫诸子一起走入眼前的巨大宫室。
巨大宫室宫门上挂有褐色木制匾额,写有三个大字。
嬴成蟜入门前看了一眼,不认识。
这三字以齐文写就——面刺宫。
面刺宫内,陈列摆设极为奢华。
嬴成蟜低头望去,地上的坐席都是以锦绣编织,手工极佳,显然都出自匠人之手。
再抬头,一面黄花梨屏风闯入眼帘。
这屏风极大,嬴成蟜目测长能有三丈有余,宽至少一丈。
其上绘制的图案是一头头角绑尖刀,尾巴着火的牛群迅猛冲击。
牛群正面的敌人被顶的人仰马翻、落荒而逃。
牛群背后的齐兵在将军指挥下奋勇争先。
这图案不是毛笔画上去的,而是刻上去的。
但画上牛、人的线条却极为顺滑,敌人的绝望和齐兵的勇敢都刻画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嬴成蟜不认识这屏风上的齐文,但他知道这个屏风刻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