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211章

作者:皮卡丘梦蝶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是已经考虑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但每次……都没有答案,完全想不明白。

  让郑国治水的后果,太严重了,严重到他不可接受。

  秦国历代先君抛弃一切,方有这霸天下的大秦,怎可亡于他手?

  而且他时日无多。

  现在他只想休养生息数年,屯兵屯粮,然后一战平天下建不世之功,以天子之身而死。

  郑国治水,最少十年。

  水没治完,他就要死了,死时仍然不是这个天下唯一的王。

  他不想。

  若要他同意郑国治水,只有一种可能。

  关中或大旱或走水到非治不可的地步,不治关中就活不了人,不治关中就种不了地。

  而临近的赵国和楚国亦是遭遇天灾人祸,无力外战。

  如此,他才会选择让郑国治水。

  而这便是历史上郑国治水的背景。

  关中遭遇百年大旱,赵国亦是如此,饿殍遍野。

  楚国楚王薨,陷入内乱,内斗不已。

  韩国。

  张氏府邸门前,驷马高车载着嬴成蟜停在这里。

  车厢内,嬴成蟜通过回顾前世所学,还有今生史载验证,早就想起来郑国治水的背景。

  但他无法复刻。

  历史上郑国治水是在三年后。

  就算他能提前催化楚国矛盾,让楚国人祸提前降临,可天灾他是真控制不了。

  “我要是刘秀就好了,哪有这么麻烦……”他嘟囔着。

  跳下马车,他走入张氏府邸。

  他今天的目的,是张良。

  “你……是张良?”嬴成蟜仰着头,愕然道。

  他记得张良是男生女相,但这这这……真不是个女孩子吗?

  张良微微颔首,目光在少年腰间挂着的一枚金印扫过去,心中霎时一紧。

  他借着说话掩饰心情,张口说道:

  “我便是张良,张子房。”

  嬴成蟜抓抓头。

  好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怎么把张良拐跑。

  韩非他是不想了。

  在母亲口述中,韩非就是一个完全将韩国放在心上的韩国宗室子弟,绝对忠于韩。

  张良嘛……嬴成蟜解下腰间金印,放在了桌案上,故作不喜地道:

  “你不是幼相嘛?你为何不当韩相呢?

  “我在韩国待不久。

  “不能长待,韩王却拜我为韩国相邦。

  “我在其位,却无法谋其政,你们这不是害我吗?”

  张良:“……”

  相邦这个位置一直是张氏的。

  现在被眼前少年抢去,他这个张氏正根还没发火呢,眼前少年倒是先兴师问罪上了?

  此时的张良还仅仅是个少年,远没有辅佐刘邦时的老辣。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是未来时。

  他虽有才思,却碍于年少,见识不多,一时间被加持周游列国buff的嬴成蟜硬控住了,不知道说什么。

  这么一接触,嬴成蟜对张良性情有了一点了解,决定趁热打铁。

  他皱着眉头,道:

  “为何不说话?这里面莫非涉及到你们韩国的权力斗争吗?”

  张良:“……”

  他第二次被硬控了,韩国没这么说话的啊。

  自申不害变法,以术治国,韩国权术盛行,阴谋诡计居天下之最。

  稍微有点地位的人,说话都是试探来试探去。

  直言的通常都是贱民,地位低下,跟不上上等社会的版本。

  张良家世显赫,自小就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没遇到过贱民。

  对嬴成蟜这么直白的话语,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嬴成蟜皱起眉头:

  “这也不说话,那也不说话。

  “要不是你刚才说了句话,我以为你真的不会说话。”

  张良有些怒意。

  到底还是个少年,城府不如何深,冷哼一声:

  “老秦人从不饶舌,公子却是很会饶舌。”

  “你看,这不是说的很好吗?”嬴成蟜翻个白眼,跳下了椅子,一边向外走一边道:“我可不想参与你们的斗争,这印你拿着吧。”

  张良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桌案上应该属于他们家的韩国相邦印,第三次被硬控住了。

  他自小学礼,此时却忘记了送公子成蟜出门这个最基本的礼。

  赵国,邯郸,赵王宫。

  赵王丹跳下床,穿好衣服走出寝宫。

  一直等候在外的赵太子偃耐着性子给父王行礼。

  在父王“嗯”了一声从其身边走过后,赵太子偃慢条斯理得从父王打开的门缝中走了进去,然后轻轻关上宫门,然后猛的窜上了床。

  上阵父子兵。

  赵王丹敞着怀,和叔父平阳君赵豹同席而坐,瞥了一眼尖叫不断的寝宫,眉头皱的更深了。

  太过沉溺郭开了吧?

  平阳君赵豹笑了笑,看出侄子心意,道:

  “玩腻了,自然便好了。

  “这世上没有吃不腻的食物,也没有玩不腻的美人。

  “王上屡次叫太子来,不正是如此想吗?”

  赵王丹无奈叹了一口气,道:

  “若是秦国未将谊儿要走,寡人真是何苦犯愁啊……”

  赵豹也叹了口气。

  和太子赵谊相比,赵偃确实是有些上不了台面,但这已经是王室公子中最好的了。

  “呵,秦王要走了王上的儿子,所以会被自己的儿子背刺。”赵豹冷笑:“这就是报应啊。”

  赵王丹迟疑道:

  “叔父啊,寡人总觉得那竖子不是这么想的。

  “虽然我赵国一直宣扬其是个君子,但你和我都知道他不是个君子啊,他怎么会……”

  赵豹思索片刻:

  “他是不是君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对我赵国有利便好了。”

  “确实如此。”赵王丹点点头:“那,叔父的意思是同意这竖子所请?”

  “自然。”

  “好,那就依叔父所说。”叔父意见给了赵王丹力量,赵王丹极有魄力地沉声说道:“告诉那竖子派来的使者,寡人同意了!秦国也没那么可怕!”

  楚国,郢。

  楚王烈见了公子成蟜派来的使者,没有立刻回复。

  而是等到春申君黄歇回到郢,将此事丢了过去,要黄歇全权处置。

  他最近心思不在这上面,而在子嗣上,他现在还没有儿子呢。

  他要多多耕耘,生出一个儿子,稳定楚国局面。

  春申君黄歇在见过使者后,一天时间,便做了决定:

  “令尹之请,便是我楚国之请。”

  虽然公子成蟜没有拿走楚国的令尹印,但黄歇从始至终都认公子成蟜是楚国令尹。

  燕国,蓟,燕王宫。

  自假相将渠死后,一直阴沉着脸的燕王喜容光焕发。

  他在宫殿中哈哈大笑,喜不自胜:

  “秦王啊秦王,你也有今天!你也有今天!

  “你没想到吧!你救走的儿子是个真正的君子!哈哈哈哈!”

  燕太傅鞠武坐在下位,恭维着燕王喜:

  “恭喜王上,报得大仇。”

  魏国,大梁。

  魏王在得知赵王、韩王都同意了公子成蟜所请,也同意了。

  三晋一体,秦国要追究,也不能单独追究魏国。

  一个月后,去往列国的使者带着列国使者,陆陆续续都回来了,捷报频传。

  最后一个回来的是去往齐国的使者,没有带来齐国使者。

  唯有齐国,拒绝了公子成蟜的提议。

  嬴成蟜有些意外,仔细一想,又不意外了。

  “这都不掺和,齐国亡的是真不冤啊……”

  补2k,明天继续

第168章 波浪壮阔的咸阳

  新郑,韩王宫,信宫,前殿。

  韩王然正在开大朝会,专为公子成蟜而开。

  大殿之上,韩王然是第一次看见公子成蟜。

  他望着少年的坚毅面庞,对上少年的清明双眸,最后一眼落在少年那一双继承自族妹的丹凤眼,笑道:

  “像,真是太像了,好美的娃。”

  公子成蟜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有些不悦的模样,认真道:

上一篇:大汉有活爹

下一篇:大秦第一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