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205章

作者:皮卡丘梦蝶

  主位草席上,秦王子楚耐心等待吕不韦讲完,没有立即回话。

  他沉吟半晌,期间两次端起桌案上的茶杯喝水润喉。

  治水修渠,这是一个老问题了,秦王子楚见司空的次数比见相邦还要多。

  秦王子楚也知道关中连年生水患,也在积极治理,他又不是眼瞎看不到。

  但……用郑国……是不是有点儿戏了?

  水能不能治成不一定,国力肯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衰减。

  值此大争之世,诸侯不讲仁义讲利益。

  弱就是罪,就要被讨伐,就要被消灭。

  秦王子楚第三次端起茶杯,借着喝水的掩饰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眼心腹。

  若不是吕不韦于其微末之时便投在其麾下,用心用力扶持,他都以为吕不韦被策反,当了他国间客。

  茶杯落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秦王子楚砸吧一下嘴,苦笑着道:

  “先生啊,你这让寡人好生为难啊。

  “郑国是什么人,先生应该是知道的,不需要寡人来为先生讲述。

  “以他那治水法,秦国都要被他治没了啊。

  “先生要不然再辛劳一次,去楚国劝劝楚王如何?”

  秦王子楚大臂一挥,豪气干云:

  “待楚国治水将成未成之时,寡人发大军至云梦泽,扩地千里!开创不世之功!

  “若能成,先生当计首功也!”

  他身子前倾,胳膊肘放在桌案上,笑着说道:

  “先生贵为我国相邦,又是政儿师长。

  “多去旁边观政学习殿教政儿两堂课,也好过和那竖子胡闹啊?

  “先生,以为然否?”

  吕不韦心下凛然。

  王上不满、敲打的意图真是再明显不过了,其将治水之策当做了灭秦之策。

  楚治水会被秦攻打,那秦治水就不会被列国攻打吗?

  要吕不韦劝楚用郑国治水,灭楚之后给吕不韦记上首功。

  那吕不韦现在劝秦用郑国治水,秦要是出了什么事那第一个杀的也肯定是吕不韦。

  秦王子楚开始话还说的有些含蓄,最后一段则是彻底明牌,就差指着吕不韦鼻子开骂了。

  吕不韦知道,自己当下最该做的是明哲保身。

  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相邦,官职做到了臣子之顶。

  只要不作死,侯爵或者君爵,封地,到手都只是时间问题。

  从一个贵族角度,他实在没理由去为了治水修渠触怒王上。

  这事不仅吃力不讨好,还没有多少油水可捞。

  就算成功,造福的也是关中那些一辈子在泥水里挣扎的贱民。

  关中丰腴,国力增强,最终得利的则是高高在上的秦王。

  秦国强盛,和他吕不韦一人一家有关系吗?

  吕不韦沉默了,他的脑海闪过一幕幕画面。

  秦国廷尉狱,廷尉左监笑着与他说,要把死去的犯人拉到麃公府邸,埋在地下做肥料。

  巴蜀之地,以招待最高贵客礼仪招待他的巴蜀商会之主巴德,死不瞑目,盯着他的死目中是滔天恨意和不解,不明白他为何要下剧毒。

  赵国朝堂上,赵臣昂着下巴,说他是商贾贱人……

  自武王立周,将天下人分为十等,快有千年了,早该变变了!

  霸道能压人而不能服人,唯有王道,才是天地正道!

  [公子成蟜,可要记得你的承诺啊……]

  “王上。”吕不韦拱手,郑重其事地道:“治水修渠,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秦王子楚笑着“哦”了一声,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伸出一只手:

  “那就请先生说说,如何迫在眉睫,如何刻不容缓。”

  他指着自己的眼睛,笑道:

  “寡人啊,眼界浅。

  “只能看到让郑国治水修渠,咸阳被攻破,秦国被灭亡的场景。”

  侍立在一侧的宫女、宦官全都心中一寒,不少都打了个颤栗,似乎室温骤然降了几十度。

  两个时辰后,吕不韦自议政殿走出。

  一向送心腹到殿门口的秦王子楚,这次没有相送。

  三日后,秦王子楚召开大朝会,介绍白氏后人与群臣相见。

  随后,相邦吕不韦拱手站起,详细言说关中水患频仍的害处,谏言召水工郑国入秦修渠。

  私下已经明确拒绝过吕不韦的秦王子楚面上不显,心中极不喜,甚至有些怒火中烧。

  吕不韦没有提前与他说要在朝堂上重提治水一事。

  这种国策大事拿到台面上之前,大多时候,臣子都会私下与他这个秦王通气。

  不通气,那意味着分歧巨大,道不同!

  群臣还没从白氏后人重入军武的剧烈情绪中回过来,就陷入了愕然与茫然。

  郑国这个名字,嬴成蟜不知道。

  但能上秦国朝堂的就没几个不知道的,这属于常识。

  群臣皆有一个共识,要郑国治水,那和自灭国家的区别不大。

  关中水患是多,但不会致死秦国啊。

  便是专门管治水一事的司空都奇怪地看着吕不韦,不明白相邦大人到底什么意思。

  文臣腹诽极多,一时之间却没人吭声。

  谁都知道相邦是王上心腹中的心腹,这件事没准就是王上态度。

  慢半拍的武将可不管那些。

  他们又不是靠嘴皮子吃饭,只要能打仗打胜仗,不直接忤逆王上,性命就有保障。

  麃公霍然起身,一双牛眼瞪着吕不韦:

  “你说甚?让郑国治水?伱要亡我大秦乎?”

  老将看在吕不韦领五万锐士灭东周国的战绩上,说辞很文雅了。

  换先前的相邦魏辙,老将早就鸟人鸟人地开骂了。

  吕不韦摇头:

  “我不是亡大秦,而是救大秦。若能让关中之地变为沃土,那”

  “沃土个屁!”脾气火爆的王陵不等听完就站起来,怒气冲冲地打断了吕不韦言语:“那地方全是白毛地,要治好得用多少年?多少人?三五万人三五年都治不好!你这鸟人怕不是做了他国间人吧!”

  两个老将冲锋,群臣去看王上。

  秦王子楚冷眼旁观,一声不吭。

  群臣互相对视一眼,知道了王上的态度,今天这件事看样子和王上没有关系。

  于是,文臣也想加入战团了。

  在他们预热想词的时候,向来嚣张跋扈的武将们已经纷纷开喷了。

  郑国若是入秦开始治水修渠,动用的人力物力都是海量,秦国将无力外战。

  不能打仗,那他们还怎么加官进爵?

  【注1:本书之后不加注释的斤都按照先秦时候算,一斤约等于二百五十克。】

第164章 我想试试挡挡天

  秦国最高权力殿堂,为污言秽语所填满。

  杨端和、樊於期、桓齮、王龁……秦国诸将无论年少年少,尽皆对吕不韦喷个彻底,让文臣都插不上嘴。

  更有甚者挽袖子露胳膊,打算让这个外来商人见识一下秦国武将到底有多么飞扬跋扈,军功爵催生的秦国武将势力的拳头到底有多硬。

  “够了!”秦王子楚一声喝令,制止了骚乱。

  这位王者望着吕不韦,看了半晌,挤出了一丝笑容,道:

  “吕相邦为我大秦奔波数月,疲体以致病入。

  “寡人放你休沐,将养身体直到养好为止,退朝!”

  没来得及口诛的文臣们不以为意。

  这事虽对秦国不利,但和他们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在王上面前表个态最好,没表上态也行,无所谓的事。

  武将们临走时则冷笑着点指吕不韦。

  碍于高高在上的王上,他们没有说话威胁,但脸上神情满是威胁——你这鸟人再敢胡说,乃公打死你。

  郑国治水,行军打仗,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不可兼也。

  而不能行军打仗,这是秦国武将最忌讳的事,这是他们加官进爵的唯一途径。

  挡人钱财如杀人父母,那既挡钱财又挡升迁就是灭人满门。

  廷尉正赵底在一个个朝臣行走的身影缝隙间,担忧地望着时隐时现的吕不韦,不明白自家主君怎么会做这等不智之事。

  他的主君吕不韦,现下是秦国最有权势之人。

  官职仅次于相邦,负责辅佐相邦和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

  九卿中掌管舆马的太仆、掌管秦王私财的少府。

  三者都自愿为吕不韦所用。

  如此大势力,主君可以与任何人为敌,唯独不能和王上为敌。

  当年魏冉做为宣太后之弟,朝中文臣都宾服他,武将中白起也是他亲手提拔,权势可谓滔天,比主君势力大的多,依旧未斗过昭襄王。

  不是吕不韦门客,但是是吕不韦势力范围内的朝臣,大多一边离殿一边伤神,想不通这其中究竟,相邦怎敢在没有王上支持的情况下开罪那些粗鄙的武夫。

  相邦有真才实学不假,但能在秦国站稳脚跟,最基本的就是王上的支持。

  一旦失去王上的宠幸,看似庞大的势力会顷刻间作鸟兽散,相邦官职都保不住。

  秦国文官最高为相邦,其次御史大夫,其次九卿。

  千万不要小看吕不韦,认为九卿中只有两人投靠他,他的势力也并不如何大。

  渭阳君秦傒,当年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便是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士仓。

  士仓一人,使得秦傒人不上朝,影响力却从未消失。

  而秦国势力最大的外戚,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也只是占据了九卿之二的廷尉和典客。

  芈宸,官拜九卿之一的典客,掌诸侯及各部族首领朝见礼仪。

  位高权重,是华阳夫人的左膀右臂。

  他站在前殿门口,静静等待吕不韦走出来,两人在当今秦王还在赵为质子的时候就相识相交了。

  孝文王薨时,因为各自立场不同,芈宸和吕不韦在孝文王梓宫前短暂争锋相对。

  随着秦王子楚登基为王,与华阳太后重归于好,芈宸和吕不韦的关系也重新恢复如初。

上一篇:大汉有活爹

下一篇:大秦第一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