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第204章

作者:皮卡丘梦蝶

  “……公子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既然这根死物的存在是为了治水,那当它和治水相冲突的时候,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不是吗?”

  “……”

  “我想郑公若是真心治水,要量水之深浅,不一定只能用这件器具吧?”

  郑国扭头望着少年,瞪得少年心里都有些罪恶感了,方道:

  “没错,诚如公子所说。

  “既然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死物,那公子为何非要夺走呢?”

  少年勾起嘴角:

  “因为你看重它啊。

  “你把此物给我,我暂时替你保管。

  “治水成功,我再还你。

  “你若是治水失败,呵。”

  少年指着东方,道:

  “定海神珍铁,顾名思义,是定海的宝贝嘛,应该在沉在东海之底才对!

  “水工虽有水猴子的称谓,但想在东海之底找回定海神珍铁,应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郑国双目大睁,立刻明白了眼前少年为何非要此物。

  一旦治水失败,少年就要他这一脉从此失传!世上再不闻禹王正统治水之法!

  “公子,这……”郑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为难。

  治水修渠,还是治关中那复杂地势的水,谁也不敢说万全。

  挖渠的时候起始差之毫厘,结束时就缪之千里。

  他原本以为失败不过是失去性命,最多和三族一道赴黄泉。

  而现在……郑国看着手上铁棒。

  一旦失败,近两千年的传承就没了,这个代价实在太大太大了……

  他哀求地望着公子成蟜,想让少年能退让一步,那双未老先衰的眼瞳中满是希冀,道:

  “关中地势极其复杂,天下能治者寥寥,没有哪个敢说万全,公子能否”

  少年坚定地摇摇头,打断郑国言语。

  他面无表情,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石塑木雕,说出来的话冷血无情:

  “郑公,我们分工明确。

  “使秦国用你治水,是我的事,我不想告诉你这有多难。

  “治水,是你的事,我也不想听你跟我讲这有多难。

  “能治,就把这根铁棍给我。

  “不能治,带着你的铁棍走。”

  感谢唯有落花知大佬的1500赏,磕头!

第163章 君臣裂隙

  除了郑国自己,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经过了怎样的挣扎。

  当这位老水工蹲下身,双手托举着铁棍放在地上的时候。

  铁棍落地发出那“咚”的一声闷响,老水工瘫软在地,泪流满面,痛哭失声:

  “弟子不肖啊……”

  他脸庞上的皱纹就像是一条条引水的沟渠,流过的泪水是引走的江河湖海。

  他是禹王一脉的正统治水,他继承了近两千年前的禹王意志!

  禹王这一脉治水还能等,等一个新的天子,等一个盛世降临。

  可他,郑国,不能等了。

  他虽然才四十一,但因为长年累月行走在江河农田,风吹他日晒他雨淋他。

  他近些年已经感到身体在快速老去,肩胛骨、膝盖处常常瘙痒。

  一次治水要十年。

  错过这一次,他还能等到下一次吗?

  就算等到下一次,那时的他,还能下水当水猴子吗?还能下水当十年水猴子吗?

  “公子!”老水工眼眶通红,嘶声低吼:“国还有一个要求!公子必须答应我!”

  他眼中流出的浑浊泪水冲过脸上积存的灰尘,混在一起,像是大江大河底部沉积的泥沙。

  兼他目眦欲裂,蓬头垢面,五官向四面八方扩张,显得极为狰狞,散发着野兽般的凶气。

  公子成蟜靠在阿母腿边。

  姬夭夭环过幼子腰肢,抱在了自己腿上。

  她的儿子啊,既胆大,又胆小。

  既敢于能周游列国、设计诸侯,也会在面对一个匹夫时连连退却。

  公子成蟜对视着老水工,沉声道:

  “公请先讲。”

  “治水若成,沟渠挖通,此工程需以吾之名命之!以我郑国之名!”老水工在“郑国”两字加了重音。

  他要把“郑国”这两个字载入历史!他要名颂千年!

  他要让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后的华夏都记得。

  禹王之后,还有一个成功以正统治水法治水的水工,叫郑国!修建了郑国渠!

  “好。”少年郑重点头:“功成之后,此工程之名,当为郑国渠!”

  “好……好……好啊!”老水工从地上爬起。

  他最后看了一眼铁棒。

  这根定海神珍铁自从他师长过世交与他手,他没日没夜地抓在手中,便是洞房之时也没松手。

  “国在家等公子之命。”老水工低头说道。

  转身,一步一步极为沉重地向外迈步。

  起初腿脚还有些不利落,似乎随时能摔倒在地,越走越稳定。

  往昔荣光,定海神珍,俱往矣。

  治水,还看今朝,还看他郑国!

  风,欢快地冲进宫室。

  郑国出门时忘记了关门,他的背影落寞而挺拔。

  嬴成蟜从母亲怀中跳下来,蹲下身,试图把铁棍抓起来。

  他用尽了力气,也只是堪堪抬起铁棍,而不能像郑国一样握在手心。

  有些事,郑国能做,他做不得。

  抓铁棍如此,治水亦如此。

  小黑虎凑过来。

  先是用鼻子去嗅铁棍气味,然后用爪子轻轻触碰了两下。

  发现没有危险,用两只前爪按着铁棍,张嘴轻轻咬。

  嬴成蟜见状,一下子就想到了把小黑虎送给他的赵公明,那个一脸童稚、肌肉贲起,让白无瑕万分谨慎的小胖墩。

  [要是换那个小胖墩,肯定能把这根铁棍拿起来,没准还能和孙悟空耍棍子似的耍来耍去。]

  嬴成蟜的体重是八十九斤,铁棍是一百三十五斤,铁棍超过了嬴成蟜自身重量。(注1)

  而和他同岁的赵公明,目测至少在二百斤以上。

  “师长对郑国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吗?”嬴成蟜回头问吕不韦。

  吕不韦先对公子成蟜欠身,后对姬夭夭欠身,道:

  “公子、夫人,做的极为完美。”

  姬夭夭起身以示尊重,道:

  “那之后的事,便要劳烦先生了。

  “秦国……妾身力有不逮。”

  让郑国能够专心致志治水是第一步。

  虽然至今韩王然也没有说放郑国三族,但在姬夭夭、吕不韦、嬴成蟜眼中,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步看似艰难,却是最简单的一步。

  接下来的一步才是难点,如何让秦王子楚用郑国治水修渠。

  吕不韦正色:

  “有公子支持,此事可成矣。”

  嬴成蟜站起身:

  “国内师长奔波,国外我来促成。”

  “唯。”吕不韦颔首,恭谨地道:“公子若能归秦,此事难度大降也。”

  公子成蟜轻轻瞥了师长一眼。

  不论从双方的师生关系,还是在秦国官职,或者于天下的地位,吕不韦都不在他之下。

  应声早就当以“诺”,不以“唯”。

  以吕不韦今时身份,应“唯”的对象除了秦王子楚,只有未来的秦王勉强够资格。

  “秦国,我一定会回去,但不是现在。”公子成蟜提醒道:“师长要好生辅佐我兄长,他也是师长弟子。”

  吕不韦弯腰拱手,道:

  “公子之言,不韦谨记。

  “但公子只挂念太子,不挂念王上乎?

  “公子为燕所禁,王上立时发兵。

  “公子若能归秦,将治水修渠一事亲自说与王上听,当能速成此事也。”

  嬴成蟜牵牵嘴角,便当做是笑过了,再次重复道:

  “国内之事,便有劳师长奔波了。”

  吕不韦内心暗叹口气。

  他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有些僭越了,再深说下去就是找不准自己定位了。

  只得点点头,应了一声:

  “诺。”

  翌日,吕不韦启程归秦。

  三日后。

  秦国,咸阳,秦王宫,议政殿。

  一张硬木桌案,两侧放有两个草席。

  在椅子全面流行的今天,诸侯之中,唯有秦王子楚依旧用草席,哪怕是大朝会的时候也坐在草席上。

  这导致秦国这个最先出现椅子的国家,诸大臣在家中依旧备有草席,于最正式的场合正坐论道。

上一篇:大汉有活爹

下一篇:大秦第一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