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皮卡丘梦蝶
赵王丹脸色有些不自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吕不韦说的确实是事实。
脑子转比较快的廷尉周玉起身,正要张嘴反驳。
就听吕不韦毫不停顿地继续道:
“我今日提起此事,并没有想怪罪赵王的意思。
“只是想说十余年前并不是秦国一个国家不讲信义,诸侯列国有几个言出必践的呢?
“但现在,我王愿意第一个做守信用的王,秦国愿意第一个做遵道义的国。
“龙生龙,凤生凤。
“长安君能在七岁成为天下闻名的少年君子,坚守道义,这正是我王亲自教育的结果。
“秦国之所以会变成仁义之邦,是因为秦国有一位仁义的秦王。”
殿中原本只是心思各异的赵国老狐狸们一个个都有些绷不住了,面色开始有异。
秦国、仁义。
这两个词能同时出现吗?
西边蛮夷,岂能知文明。
虎狼之国,怎会懂道义。
赵国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会瞥一眼坐在最前列的秦相吕不韦,在嘴角露出嘲讽的笑意。
赵王丹也在笑,哈哈大笑,极为畅快的模样。
“哈哈哈哈,好!好啊!”他鼓着掌:“原来如此,秦相一席话让寡人茅塞顿开。秦王曾在邯郸长居,寡人常见。其确实是像你说的那样,是一个仁义的人。”
吕不韦微微欠身,施礼致谢。
他要以一己之力,扳回秦国在天下的形象。
让诸侯列国知道,秦国不再是那个背信弃义的秦国!
霸道只能带来杀戮,王道才能带来臣服!
赵王丹对着秦相吕不韦笑眯眯颔首,予以回应。
然后望向好长时间没有说话的燕国假相将渠,笑容敛去:
“燕相这便起行,回燕去准备二十万石粮吧。
“我赵国保住了燕相一命,希望燕相能和秦相一样,记住这番情意。”
燕国假相将渠沉默着。
方才吕不韦当着他的面,说要他死,他却不敢打断吕不韦说的话。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连他这个位高身尊的燕国假相都生死不由己,自己的性命被当做交易筹码,存于秦、赵两国之口。
将渠很清楚秦国想要什么。
王上已经抄斩昌国君府,把他将渠提拔起来也不能立刻消弭恶劣影响。以致现在燕国忠臣不语,朝堂都是谄媚之言。
但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他将渠坐在相邦位子上坐的越久,开口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可若是燕王把一切事情都推到他将渠身上,把他将渠杀了,那一切就都难以挽回了。
为燕王出谋献策的下场就是被推出去担责,死刑。
燕国还有谁敢出声,敢说话呢?
若是第一次做这种事,还尚有的分辩,可以说身不由己。
可这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
给乐间的那封信,是第一次。
用他将渠的死,封燕臣口、堕燕王之威严,燕国将越发衰弱,这就是秦国的想法。
赵国呢?
赵国想要恢复人口,快速恢复实力。
他将渠死了,对赵国是有好处,但好处不多,因为燕国战力还在。
赵国现在无力发动战争,无粮无人。
赵国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而粮食,就是休养生息最重要的物件。
可赵国缺粮,燕国就不缺了吗?
送出去二十万石粮,燕人还怎么活?燕国立刻就衰弱了。
到时燕消赵长,赵军会不会吃着燕国的粮来灭燕呢?
虎视眈眈的列国会不会趁此机会来瓜分燕国呢?
将渠判断是一定会,从这次列国对燕国的态度就看出来了。
秦国距离燕国很远,也不接壤。
那只要不是秦国吃掉燕国,列国其实都很乐于见到燕国衰弱。
准确的说,列国除了自己的国家,希望其他国家都是越弱越好。
公子成蟜是有贤名。
但这贤名真就这么好用,能让楚王、魏王为其宣战?
诸侯一下子都是君子了?
列国一下子都讲道义了?
将渠不信。
不过是适逢其会,顺手推一把罢了,被囚禁在赵国的燕国假相想的清清楚楚。
弱燕,对列国本身就是好处,尤其是赵、魏。
秦国可不和燕国接壤。
燕国衰败,最有可能吃下燕国的就是赵、魏这两个邻居。
现在既然有能弱燕的正当理由,为什么不向燕宣战呢?有好处的啊。
既能弱燕。
还能向天下士子表明本国对待贤人的态度,招贤纳士。
至于坏处,是指帮秦国救出公子成蟜吗?
呵,一个七岁孩童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千金买马骨不是真为了马骨,而是为了随后被引来的千里马。
公子成蟜这具千里马马骨,并没有什么所谓,谁在意呢?
诸侯博取贤名,弱燕国都这么积极,就更不用说真正瓜分燕国了。
且今日秦要十万石,赵要十万石。
那来日同样向燕宣战的楚、魏两国再要十万石,怎么办呢?
信宫前殿,赵王丹迟迟没有得到将渠回应,不禁有些蹙眉。
[若非我赵国,你焉有命在?]
[不抓紧感恩戴德地回去给寡人征粮送粮,装什么死人?]
赵王丹看了一眼叔父。
平阳君赵豹得到眼色,笑呵呵地离开椅子,走到将渠面前,笑着轻唤道:
“燕相?燕相?”
燕国假相将渠面色平静,抬起头,点点头:
“平阳君。”
“燕相在想什么呢?是这二十万石的粮有些难办吗?”赵豹又凑近一些,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燕相啊,我也没法子啊。不要这么多粮,秦国就要你的命了!燕相的命,还不值二十万石粮吗?”
平阳君赵豹重提救命之恩,内心很是轻松。
这件事在他看来已经尘埃落定,将渠心里肯定是有些不痛快,但为了自己性命最终还是会妥协的。
将渠沉默着,在心中问自己:
[我将渠的命,值二十万石粮吗?]
顷刻间,他就有了答案。
[不值。]
[十万都不值。]
[五万都不值。]
这位燕国代理相邦直起腰板,未理赵豹,扭头看向坐在椅子中老神在在的吕不韦,高喊:
“秦相!渠有一问!望能解之!”
吕不韦看过来,脸色很不好看。
“我和你这害长安君的贼人没甚好说的!”
赵王丹、平阳君赵豹、廷尉周玉、相邦廉颇……朝堂上的赵国文武心中大都有了丝异动。
吕不韦都要杀你了,你还叫他秦相,态度还这么好?
将渠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笑了。
他继续热脸贴冷屁股,说话清晰有力,略带尊敬:
“渠斗胆问秦相,是否渠死,此事就能了结呢?
“秦国不会再攻打燕国,再管我燕国要十万石粮吧?
“秦相先前说秦国是仁义之邦,这话还算数吧?不会占我燕国便宜吧?”
殿上群臣多有异色,赵王丹猛的坐起要说话。
但吕不韦总被某竖子抢话,在抢话这方面历练过,答得飞快:
“我吕不韦是商人,逐利,但秦国不是。
“你把我秦国当成甚了?你当我秦国攻打燕国就是为了得利、占便宜乎?
“你错了!你看轻了我秦国!
“我王伐燕,只为救子!而我代表秦国此刻站在这里,则是为了公平二字!
“你死,燕王为乐间、长安君恢复声名,此事与秦就此了结!
“这是我吕不韦,秦国相邦做下的承诺!”
将渠哈哈大笑,极为快意:
“哈哈哈!我信秦相!我信秦国!
“人事,当以人易!我这一命哪值二十万石?
“天下岂有如此贵之人命乎?将渠死也!”
言罢,一头撞向殿中廊柱……
第140章 天下皆称公子成蟜以为贤也,嬴成蟜初见楚王即斥之
将渠用尽全身气力撞在廊柱上,头颅如同炸开般剧痛无比,脑海一片昏沉,血顺着发丝流在脸上。
他身子摇摇晃晃,双脚原地踩踏了两三下,扶着廊柱的手抽出来摸了一把脸,意识渐渐清醒了一些,知道了自己没死。
他第二次撞向廊柱。
平阳君赵豹拦在将渠面前,挡住了燕国假相寻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