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皇太子 第1347章

作者:烟十叁

  谢玄将剥好壳的龙虾肉,放到了盘子内,向远处跑去。

  御乘风指着他,骂道:“你个重色轻友的玩意,就那么点好东西,全都让你给挑走了!我也爱吃大龙虾!”

  “去、去、去......”

  谢玄摆了摆手,“你一个大老爷们,吃什么龙虾?你吃点螃蟹得了。”

  他说着,脚下用力,向着桅杆就跳了上去。

  桅杆之上。

  落尘坐在横木杆之上,望着远处的星辰大海。

  “嘿嘿......”

  谢玄跑到落尘身旁,将一旁剥好壳的龙虾肉递了过去,“娘子你尝尝这龙虾肉,肉质紧致的很,非常鲜~”

  落尘没有接,而是转头看向谢玄。

  谢玄被看到心中发毛,笑呵呵道:“怎么了娘子?”

  落尘面带严肃,一本正经道:“这次回到上京城后,让殿下为我们主持婚事,我们成婚吧。”

  谢玄听着,先是一愣,而后大惊,“这......这可真是太好了,不过我倒是不急,你想好了就行.......”

  落尘没有回答,而是问道:“还记得你第一次在湘江之上给我糖吃吗?”

  谢玄挺了挺胸膛,“自然记得,那是贞武二十一年四月初八,嘿嘿......”

  谢玄原本是大俞人,绰号小剑魔,曾将在武林上也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后来师父身死,门派分崩离析,他才跟了叶洵。

  落尘其实跟谢玄相比,也不逞多让,当初她因为偷盗青霉素,而被叶洵抓住,后来加入了太子府。

  自从加入太子府后,他们的性格皆有了变化。

  谢玄见到落尘之后,变化就更大了。

  落尘微微点头,“如今已经是贞武三十四年了,整整十三年过去了,我还有什么想不好的?”

  十三年.......

  听着这个数字,谢玄都是不禁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间,他竟已跟落尘走过了这么长的岁月。

  谢玄想着,不禁低头向甲板上望去。

  甲板上。

  叶洵、穆凌霜、御乘风众人,也全都抬起头来望着谢玄。

  一切尽在不言中。

  太子府众人之间的情义是无可代替的。

  “喂!”

  御乘风看向谢玄和落尘喊道:“下来喝点呀!我们好不容易有空了,今日不醉不归!”

  谢玄拉着落尘的纤纤玉手,从桅杆上跳了下来,“好啊!我们太子府的人,已经好久没好好喝一顿了!!!”

  他们所有人对叶洵都是感激的,感激叶洵将他们凑到了一起。

第1789章 故地重游

  大夏。

  流沙岛。

  海港。

  这里已经成为了东南行省东方的第一海上补给站。

  叶洵众人经过一路的海上漂泊,终于回到了这里。

  在海上漂的时间太长了,他们正好下来接接地气。

  当初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捕鱼码头,如今已经修建了一座军事海港,虽然主战舰依旧不能靠岸,但巡航舰和登陆舰,全都可以停进码头。

  当初叶洵他们击杀的那条烛九阴,就是出自这座海岛。

  下了战舰。

  出了码头。

  叶洵和太子府众人向陈家镇走去。

  原本这里仅仅是一个村子,后来叶洵他们占领了这里之后,便重建了陈家村,还修建了一座军事基地。

  叶洵他们与堪都亚国人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在这座岛屿之上。

  不过他们没有见到堪都亚国人,只是被对方远远的眺望着,毕竟那条烛九阴就是他们饲养在流沙岛的。

  出了码头,外面是一条宽阔的官道,直通陈家镇和流沙岛军事驻地。

  这条路,也是叶洵走后,流沙岛驻军和陈家镇百姓们合力修建的。

  官道之上,来来往往的渔民很多,都是拉着渔具,赶着牛车,向码头而去的,码头除了停靠着战舰之外,还停靠着不少渔船。

  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捕鱼是陈家镇百姓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叶洵众人没有骑马,就这么走在官道上。

  周围来来往往的陈家镇百姓看着叶洵一行人,起初是好奇,而后全部围了上来。

  “洵太子!是洵太子来了乡亲们!快来呀!别让洵太子跑了!”

  “真的是洵太子和太子府的英雄们!”

  “草民见过洵太子,见过太子妃和各位英雄。”

  “太子殿下您来了!”

  ........

  陈家镇百姓看到叶洵一行人,非常兴奋,眼眸中满是感激。

  当初若不是洵太子带领太子府众人出手,解决了流沙岛上的狂蟒危机,恐怕他们现在还活在恐惧中。

  所以叶洵和太子府众人,就是他们的恩人。

  叶洵笑了笑,忙道:“诸位乡亲们不必多礼,本宫这次来就是看看陈家镇,你们该忙就忙去吧,如果有什么建议、诉求或者其他不满,也可以跟本宫说,本宫一定尽力为你们解决。”

  看着洋溢着笑容的陈家镇百姓。

  叶洵亦是非常高兴,在他们的身上,他就仿佛看到了整个大夏乃至整个大夏联盟的百姓影子。

  这么多年来,叶洵疯狂的发展,疯狂的扫清外敌,为的就是百姓们能世世代代都能流露出这样的笑容。

  “太子殿下,您可真能说笑,如果我们现在对大夏朝廷有任何的不满,那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喽,在朝廷的扶持下,我们盖了新房,开垦了良田,还打造了不少的渔船,赋税也减免了许多,我们的生活好着呢!”

  “没错啊殿下,您就不用担心我们陈家镇了,现在我们的日子可是比以往好过了很多,而且还有商人专门前来流沙岛收购海鲜,我们平日里都能吃上肉了。”

  “殿下,如果您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您可一定说话,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们陈家镇百姓,永远记得您对我们的大恩大德。”

  .........

  陈家镇的百姓们,望着叶洵和太子府众人,不禁湿润了眼眶。

  当初在陈家村外,太子府众人带领夏军,保卫村子的一幕,他们还历历在目。

  如此一心为民的太子,他们打心底里感激。

  叶洵听着百姓们的话,十分感动,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确实没有白费,随即拱手道:“乡亲们,有你们这些话,本宫心里踏实多了。”

  随后叶洵带领太子府众人,继续向陈家镇而去。

  百姓们则继续向码头而去,更有甚至直接跑回陈家镇去通知村长陈旺了。

  叶洵和太子府众人吹着海风, 散着步,向陈家镇而去。

  不多时。

  村长陈旺,教书先生赵才和流沙岛驻军校尉,就从官道上出现了。

  这条官道铺陈的极好,可以同时并排过六辆马车,非常的宽,皆是由水泥打造,非常坚固,不过就是得时常保养。

  不过这已经非常好了。

  远远的望着叶洵。

  陈旺三人急忙迎了上来,“卑职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子妃,参见诸位大人。”

  叶洵微微摆手,“诸位不必多礼,本宫这次来流沙岛没有什么事情,就是过来走走。”

  陈旺脸上堆满了笑,忙让开道路,伸出手来,“殿下,那您镇子里面请。”

  随后,在陈旺的带领下,叶洵众人进了陈家镇。

  这镇子当初还是叶洵一手设计出来的,青砖红瓦,可是比当初陈家村气派多了。

  街道上的百姓们亦是热情的不得了,看着叶洵众人的眼眸中,满是敬重。

  叶洵众人这么多年来,也确实走过了不少的地方。

  他们到任何地方,似乎都是受到了礼遇,还从未遭受过百姓的白眼。

  这就证明叶洵做的确实到位。

  镇子内极为热闹,比当初陈家村的人多了很多,宽阔的街道,街道两侧有不少的商铺,到处都是吆喝的商人。

  叶洵看向陈旺,问道:“镇子内的人似乎多了?”

  陈旺笑呵呵道:“没错,咱们流沙岛周围方圆百里没有暗礁,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东南行省刺史张开大人,又为流沙岛输送了不少人,准备大力开发鱼类捕捞生意,说是明年还要在流沙岛上再建个镇子。”

  叶洵一滞,点点头,“这是好事儿,人多了岛上热闹,成规模的鱼类捕捞生意,也可以增加百姓们的收入。”

  陈旺连连点头,“殿下说的极是,所以乡亲们都盼着流沙岛再建个镇子呢,不过托殿下的福,咱们流沙岛百姓们的日子,已经非常好过了。”

  叶洵指向镇子中,一处飘扬着夏字旗的地方,问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陈旺忙道:“那里是咱们陈家镇的学堂,殿下您过去给咱们看看,顺便指点一下?”

第1790章 少年强则国强

  听着陈旺的话。

  叶洵眉梢一挑,来了兴趣,“孩童是我大夏的未来,是我们大夏的希望,他们的教育理应自幼抓起,你们能注重陈家镇教育的发展,本宫很是欣慰。”

  陈旺笑呵呵道:“殿下言重了,我们陈家镇的都是粗人,哪里懂得这些,都是赵才先生一手操办的。”

  “学堂内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他求着乡亲们搭建而起的,起初学堂内只有十几个娃娃,毕竟大部分百姓,都不愿家中多一个吃干饭的。”

  “他们只想着孩子们种田或者捕鱼,补贴家用,认为在我们这个小小流沙岛读书没有什么用。”

  说着,他严肃起了面容,“赵才先生为了让孩子们有书读,挨家挨户的去走访,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甚至都给几家跪下了,让乡亲们同意孩子去上学。”

  “他还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工钱,都投入到了学堂内,给孩子们买书,买笔墨纸砚,唉.......若是没有赵才先生,这些娃娃们,哪里有书读。”

  听闻此话。

  叶洵和太子府众人皆是一惊。

  他们知道赵才乃是陈家镇教书先生,但没想到他竟是如此伟大。

  叶洵看向赵才,眼眸中满是敬佩,“赵才先生,为了流沙岛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真是辛苦你了。”

  赵才忙揖礼,“少年强则国强,草民身为大夏的一名教书先生,理应为了大夏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只要一名孩子成才,今后他就能为大夏的发展,贡献一份更大的力量。”

  “好!”

  叶洵忍不住惊叹出声,“好一个少年强则国强,走我们去看看学堂!!!”

  他上次来都没发现,没想到这赵才竟还是一个大才。

  赵才能有这番觉悟,叶洵真的感觉他是一个人才,心中又不免生出了爱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