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8章

作者:尘封一天

  李曌说着,舔了舔嘴角,那眼中所蕴含的意味让人不寒而栗。

  “只是眼下还动不得和珅。”表情归于淡然的李曌,揉了揉眉心。

  和珅还得制衡兵部的赵匡胤兄弟。

  赵匡胤乃是兵部尚书,统制京营十二营,总共十五万大军!

  “对了,王子腾如今巡查九边,眼下巡查到哪了?”

  “大同,想来一月后即可回京交旨。”

  “很好。”

  王子腾这边,在李曌看来算得上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等王子腾回来,便可升任其为京营节度使。”

  这番举动,自然就是李曌不放心将京营全都交给赵匡胤,所选出来打擂台之人。

  这王子腾是先皇王氏功臣之后,在军中还有不少祖上故交。

  反观赵匡胤则是近些年在边军中大放异彩,立功撮升上来的干将!

  如果这二人对上,左右局势的就变成了李曌这个皇帝本人。

  可见这位新皇帝虽说年纪不大,其帝皇心术已然修炼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今日上官婉儿送来的奏折主要就是为了水患和灾民一事。

  李曌将这些奏折批阅看下来,却轻咦了一声,脸上神情不太好看。

  “荒唐!”

  是的,这件事情在李曌看来无比荒唐。

  李唐定都在前朝大隋京城之上。

  在大隋之前,亦有很多王朝定都于此。

  正因为如此,每一次新的王朝都会对京城进行修缮。

  要知道,古时上百万人居住的城市,必须得有良好的排污设施。

  所以京城地下排污沟渠四通八达。

  有李唐建造,亦有过去王朝修缮的。

  而这些沟渠深藏地下,已然形成了一个地下王国。

  很多穷凶极恶的歹人、亡命徒都是地下常客,外人称作无忧洞。

  这份奏折上所写的便是关于这个无忧洞的事情。

  昨日无忧洞的老鼠出洞,差点绑走扬州盐运御史林如海入京的独女,也是贾公府老太君的外甥女。

  幸亏一名四眉浪荡侠客出手,方才没有让无忧洞的老鼠得逞。

  “严令五城兵马司,一旬内清剿无忧洞贼子!”

  上官婉儿闻言,欲言又止。

  这无忧洞真有这么好处理,也不会至今尚存了。

  但李曌下达的旨意可是天宪,怎么能容许更改?

  等李曌处理好这些政务,已然过去一个时辰。

  留上官婉儿用膳的李曌,对坐而食。

  这般殊荣,朝中大臣没一个能够体验。

  唯独上官婉儿,仿佛见怪不怪了。

  “婉儿,你说,那个...是什么感觉?”

  忽的,李曌表情扭捏的问道。

  上官婉儿听闻自家陛下的话,仿佛回想起来那晚的经历。

  “开始有点疼,但后面就......”

  说着,君臣忽的安静下来,对视后相顾无言。

  ……

第9章 赈灾策

  “林尘?”

  手中把玩玉如意的李曌,眼中闪着某种莫名之色,低声说道,“婉儿你的体质特殊,这人想来活不了多久。”

  听见李曌提起林尘,不知道为何,上官婉儿心里有些许触动,却也不语。

  她更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

  玉阳功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

  若是想要林尘活下来,需节制。

  最好一旬一次,方才能维持阴阳调和。

  然而上官婉儿知道,自家陛下等不及了。

  “下月,我那些叔父就准备把自家女儿送进宫里来了。”李曌似乎看出上官婉儿心中所想,淡淡说道。

  上官婉儿闻言,心中一凛。

  她知道这是试探!

  李曌口中的叔父,都是当年跟着先皇打天下的功臣,被分封为异姓王。

  “若是父皇尚在,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活!”李曌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只可恨苍天无眼,让父皇早早亡故。

  所以李曌只能谨记父皇遗言,绝对不能刚登基就开始削藩。

  正所谓主少国疑,更别说提前得到了李曌一些风声的七名异姓王,私下勾连,大有不臣之意。

  上官婉儿闻言,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她作为从小陪着李曌长大的人,说是侍从,却更像是玩伴。

  “婉儿会尽快怀上孩子的。”

  国事艰难,上官婉儿自觉自己的付出不算什么。

  对此一无所知的林尘,第一次来太子府当值。

  这占地面积同样不小的太子府,同样需要众多内侍太监打理。

  不过。

  眼下的太子府的主人已经换居到了皇宫。

  所以林尘的任务很简单。

  或者说海大富给他这个职位,就没想让他干活。

  “这里是?”

  林尘在太子府内侍恭敬的带领下,来到一个幽静主殿。

  此地内饰简洁,唯有院内种植的白梅正在盛开。

  “林少侍,到地方了。”

  那脸上挂着讨好笑容的内侍指了指里面的方向。

  嗯?

  林尘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自己眼前所见的一个大殿,更像是一个书房。

  还有竹卷奏折胡乱丢弃在地上。

  见林尘茫然的样子,这个内侍心中有些不解。

  少侍这个职位便是负责给主人打理操劳事务的。

  放在皇宫,那就是一个皇帝身边的亲信。

  所以林尘为什么会被挑选成少侍?

  想到什么的这个太监,颇为嫉妒的看着林尘这俊朗长相。

  显然他觉得林尘能被选中,全靠这长相。

  不过,这内侍可不敢把心里想法暴露在脸上。

  既然被女史大人选中,那就不是他这种小人物能够招惹的。

  简单说了说林尘要做些什么的内侍太监,方才告退离开。

  “原来我还得处理这些奏折?听起来跟秘书没什么区别。”

  林尘恍然。

  既然工作是这个。

  第一天上任,还没打算摸鱼的林尘将地上竹卷绢布奏折捡起来放好。

  “嗯?”

  林尘注意到其中一份有明显褶皱痕迹的奏折颇为惹眼。

  能看吗?

  林尘瞄了一眼,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京畿水患?数十万灾民?”

  这种事情在古代王朝多有记载。

  正所谓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寻常百姓遇到这种事情,通常只有寥寥数语被记载下来。

  “大灾,民饥,人相食!”

  单单后面三个字,光是读着就让人心惊。

  “当地州府倒卖官仓,玩忽职守,放任灾民往京城来?”

  林尘看着奏折,眉头微皱。

  这份奏折当中记录了不少当地官仓空空如也,疑似被倒卖。

  显然写出这份奏折的人,身份肯定不太见得光。

  密探吗?

  忽的,林尘看了一眼搁置在书案上的毛笔。

  身为秘书,是不是还得给出解决方案?

  脑海中闪过这么个念头的他,也不犹豫。

  如果能让这些灾民多活一些,可是天大功德。

  按照后世经验来看。

  遇到这种天灾,想要让数十万饥民不被饿死,同时不在有心人蛊惑下造反。

  最好的办法是以工代赈,同时在灾民中建立一定的秩序,稳住人心。

  同时抑制粮价,必要时可以拿某些富商杀鸡儆猴。

  再者,还可择优挑选灾民中身强体壮的男子加入军队。

  嗯,这一条是林尘从大宋身上学来的。

  不光是灾民,还有起义的农民,大宋君臣都喜欢将其收编进入禁军。

  毕竟只要有口饭吃,谁愿意提着脑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