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7章

作者:尘封一天

  哪成想。

  对方这是歪打正着。

  林尘拿出海大富给自己的太子府少侍令牌。

  所谓少侍也是入品太监,官职从九品。

  主要负责伺候太子生活日常。

  当然,眼下太子府没有归属,他这个少侍是闲职。

  不过也够了。

  果然。

  刘权监在看见这个令牌后,挥手让手下且慢动手。

  “太子府少侍?”

  接过令牌查看一番的刘权监眼中闪过一丝愕然。

  本以为住在这种偏僻地方,只是没有靠山的小太监。

  “你们是谁领进来的?”刘权监语气缓和了些。

  “海总管把我们两个带进来的。”

  “海总管?!”

  林尘本以为说出海大富的名字,刘权监便会消停。

  然而刘权监闻言,脸上神情阴狠起来。

  “果然,我就说你们是夜闯太后的歹人,给我抓起来!”

  “都给本总管住手!”

  林尘闻声,心中悄然松了一口气。

  皇宫广阔,但太监这个圈子却不大。

  稍有风吹草动,大太监们肯定都会知道。

  只见海大富手里捧着一件青灰太监衣服,皮笑肉不笑的走了过来。

  “刘权监,你这是要做什么?”

  看见海大富的刘权监,表情难看起来。

  看得出来,对方很忌惮海大富。

  “昨夜太后宫里有刺客,我这是奉命行事抓刺客!”

  “所以你抓这两刚净身的小太监?刘权监,你看我像刺客吗?”

  海大富先前还有说有笑,靠近后,语气阴恻恻的问道。

  表情一滞的刘权监,心知有海大富在这里,是讨不到什么好了。

  冷哼一声,目光在林尘和小昭身上扫过的刘权监,带着人离开这里。

  显然,对方是记恨上了林尘和小昭。

  太监这个群体,因为身体残缺,所以无比小心眼,最恨人落了他们面子。

  “小林子,把这件衣服收好,往后日子记得去太子府当值。”

  海大富语气在当值二字上加重一些。

  同时交代林尘一些太子府规矩的海大富,就直径离开。

  不过。

  林尘注意到海大富离开时神色匆匆。

  换做往常,自己少不得被对方阴阳怪气几句。

  换性子了?

  不!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海大富还有其他的要紧事。

  太后?

  林尘忽的想到了什么。

  在鹿鼎记当中,海大富一直和那位假太后暗中斗法。

  所求是为了四十二章经。

  只是眼下这个综武世界,是否存在四十二章经不好说。

  “太子府少侍?”

  小昭却在这个时候凑了上来。

  林尘闻声回神过来,在小昭光洁额头上一弹。

  “那刘权监要找的刺客,该不会是你吧?”

  小昭捂痛,先是点头,而后摇头。

  这给林尘看愣了。

  “我才不是刺客呢!”

  姑娘明媚的脸颊上浮现出来老大的不开心。

  嗯?

  小昭的话让林尘来了几分兴趣。

  “昨天晚上,我的确去了太后的寝宫一趟。”

  当然,她没说自己去做什么。

  压低自己声音的小昭,说出了个自以为是秘密的消息。

  “我看见有两个太后!”

  林尘配合的做出震惊的神色。

  这么看来,小昭所见的是一真一假两个太后,情景符合鹿鼎记。

  而后,有不速之客来到太后寝宫,意欲刺杀假太后!

  “那太后身边的侍女,一个个都身怀蜈蚣,还练了某种合击阵势,逼退了那蒙面刺客。”

  “其中一个太后的武功更是深不可测!”

  只是她小昭被殃及池鱼。

  ……

第8章 不太平的时节

  承乾宫。

  作为新天子起居寝宫,此地内饰华贵非凡。

  来往太监宫女都是步履万般小心,不敢发出太大动静,生怕因此触怒龙颜。

  上次某个深受先皇宠幸的长侍就因为些许小事,被陛下命人杖毙在了宫门之外!

  有了这个教训,如今在承乾宫任职的太监都不由打起十二分精神。

  “上官女史到!”

  这个时候,一声通禀从宫外传来。

  听见这个名字的内侍无比恭敬屈身,不敢抬头看那清冷身影。

  只见手捧重要奏折的上官婉儿,身形匆忙的往宫内走去。

  内侍们都知道,新皇帝很喜欢在承乾宫处理政务。

  而这位上官女史,更是深受皇帝陛下的信任,未来定然是后宫嫔妃之一的人选!

  正因为如此,可没有不长眼的人敢得罪上官婉儿。

  新皇帝的怪癖还不止如此。

  在承乾宫内殿大堂,皇帝更是不允许所有太监宫女靠近,进入需得到传唤。

  那位长侍就是自持身份,无故闯入内殿,这才招惹来了杀身之祸。

  不过也有例外。

  仅有这位上官女史不必通传,便可直接进入内殿。

  只是让不少内侍好奇的是。

  今日这上官女史为何走路姿势略显古怪?

  上官婉儿对承乾宫的布置可谓轻车熟路,直入那被丝绸帷幔遮掩的内殿。

  只见在明亮烛火映射下,投影在帷幔之上的单薄身形。

  不过年仅十六的皇帝陛下,身上穿着一件精美龙袍,光是气场就让人望而生畏。

  听见来者脚步的新皇,目光却未曾从手中竹卷上收回。

  “陛下!户部急报!”

  “京畿近日来暴雨不断,堰河泛滥成灾,数十万百姓受灾,如今正在向京城乞食而来。”

  啪!

  李唐天子手中竹卷分崩离析。

  她缓缓抬头,露出一张白的过分,已然不健康面色的好看面容。

  眉宇之间略显秀气,眼眸幽深。

  “京畿周遭有十二府,四十六县,这些食君俸禄之臣,都在做些什么?”

  语气平淡的皇帝陛下,开口说着,却好似不是在询问上官婉儿,而是自语。

  虽说面容年幼,可浑身气场让上官婉儿都不由低头。

  “京畿七府受灾,受灾七府知州皆上书请求朝廷拨发赈灾粮食,若迟,尤恐灾民生变!”

  听闻生变二字的李唐天子忽的笑了起来,纤细白净的手指将书案竹片归拢。

  怪不得内侍对这位新皇帝的印象只有喜怒无常。

  唯独上官婉儿知道,这是皇帝想要杀人的征兆。

  “户部怎么说?”

  “和尚书言今岁赋税已花去七成,无力赈灾。”上官婉儿说着,头越发低了下去。

  “这还不到秋季,国库便所剩无几了吗?”李曌如此说着,表情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倒是还有,只是那些是陛下您答应给辽东兵卒补发的军饷。”

  李曌闻言,秀气剑眉微凝,道:

  “这笔钱动不得。”

  如今辽东局势糜烂,关外女真虎视眈眈,大有一举南下之势。

  如果这些边军再拿不到缺额两年的军饷,说不定会横生事端。

厭ㄝЗ君羊⑦壹 ④㈣ ⑧ б⑦七0

  “这笔赈灾款,从朕内库出三十万两。”

  李曌忽的想到什么,轻笑起来,“朕都出了钱,那朝中大臣,婉儿你看出多少比较好?”

  上官婉儿闻言,当即说道:“那位和大人,定然需双倍!”

  只是这语气当中,对这位户部和尚书,带着浓重的敌意。

  “也对,民间都说和珅家中富可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