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168章

作者:尘封一天

  如果他猜测的不错。

  这位是陪着崇祯帝一起自挂歪脖子树的太监。

  没想到这方世界,还把他给糅杂进来了。

  王承恩作为能够在历史留名的太监,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很快就找来不少上奏禀明女真,也就是满清的奏折。

  其中还有不少是先帝时的辽东督师上奏所言。

  原来早在先帝亡故的那几年,就有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按照奏折所言。

  原本李唐豢养满清是为了对付喀尔喀部族。

  却不想满清作为渔猎民族,在得到李唐的供养后,爆发出来了堪称惊人的战斗力。

  其中。

  一个叫做努尔哈赤之人作为瞩目。

  时任建州总兵的努尔哈赤,麾下招揽大量野女真部族,聚下二十余万人口。

  要知道女真男女皆可为兵。

  当时的辽东督师就建言,需分而划之。

  女真部族当中大有不满努尔哈赤的存在,可另立新的女真总兵,用于制衡。

  哪成想。

  努尔哈赤不知道从何处得到消息,当即服软。

  不仅送了大量财物给当时的辽东督师,还暗中贿赂京中大臣,让其调离辽东。

  同时,还成了新任辽东督师的义子。

  如此以来。

  努尔哈赤这番近乎谄媚的讨好,这才让其继续做大。

  至于那些不满努尔哈赤的女真族内人,在那段时间统统无故暴毙。

  到了后来,

  努尔哈赤近乎整合了整个女真部族,并开始游离于辽东局势之外,听宣不听调。

  李曌看完这些奏折,心中满是错愕。

  按照奏折所言。

  曾几何时是李唐大敌的喀尔喀部族,曾有过八万大军被满清六千人冲溃的战绩!

  在辽东边军内部,更是有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留言。

  当然。

  李唐先帝倒不愧是开国之主,做了第二手准备。

  那就是严禁盐铁贩卖到满清。

  然而。

  计策是好的。

  却没想到某些个利欲熏心的家伙,根本没有在乎这条禁令。

  “也不知这方世界,有没有这帮晋商八大家。”

  若是有的话,林尘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李曌沉默下来。

  如此看来,这满清绝对是李唐大敌!

  主要原因便是满清距离李唐中枢太近了。

  一旦突破山海关。

  那就是直捣黄龙之势。

  到时候摆在李曌面前的只有迁都这个选项。

  而且别忘了,李唐四方还有异姓王在虎视眈眈。

  李曌若是迁都去了江南之地。

  到时候恐怕会跟汉献帝一般,成为象征之物,任人摆弄。

  “这么说来,赵匡胤三路进兵的办法,是潜藏祸心?”李曌冷不伶仃开口对林尘问道。

  嗯?

  林尘闻言一怔。

  这李曌是如何想到这一茬的?

  “这......”

  林尘犹豫片刻,却摇了摇头。

  若是换成石敬瑭,或许真能做出这等事情。

  可这人是赵匡胤。

  林尘虽说与其不对付,但也不得不承认。

  这位宋太祖是有雄心壮志在怀,做不出如此下作之事。

  “依臣来看,赵尚书大概率是没把满清视作大敌。”

  林尘委婉的替赵匡胤辩解了一句。

  再者。

  这三路讨伐的策略在他看来没问题。

  李唐地大物博。

  满清刚刚席卷辽东,死伤先不说,兵源肯定比不上李唐充裕。

  正所谓优势之下,不需要奇谋,只要以煌煌大势碾过去即可。

  赵匡胤便是打的这个盘算。

  只要有一路能打穿满清防线,那满清眼下吞下的地盘,全都得吐出来不说,还容易被包饺子,全数尽没。

  然而。

  林尘深知在努尔哈赤带领下的满清女真,有多恐怖。

  哪怕时常有人觉得单纯是明朝末年过于不堪,但努尔哈赤所在的时候,可是万历还尚在,距离张居正改革还没过去三十年呢!

  那时的明朝虽说垂垂老矣,却有廉颇之相。

  就是如此,萨尔浒之战明朝召集精锐二十万,号四十七万,以四路进攻。

  却以惨败收场。

  毫不夸张的说,那一战过后,满清方才彻底崛起,也是明朝灭亡的开端。

  要说,那一战单纯是明朝太弱吗?

  林尘不觉得。

  要知道明军领兵的主将当中,有当初打赢过倭寇乱朝的名将李如松。

  究其根本的原因很复杂。

  但不并妨碍林尘对努尔哈赤很是警惕。

  而李曌虽说从这些奏折当中也看出一些端倪来,却没林尘这般无比慎重。

  “既然如此,林卿你觉得此战或输或赢?”

  李曌用听不出喜怒的声音问道,眉眼之间,尚存一抹焦虑之色。

  “臣不敢断言。”

  林尘在李曌微皱眉头的注视下,缓缓摇头。

  努尔哈赤不是省油灯,赵匡胤何尝不是?

  就如关公战秦琼,在没有上手打过之前,谁赢谁输他真不好说。

  不过!

  林尘先前所说的正奇之策,便是跳出这方框架,寻求新的获胜关键!

  那就是......

第183章 袭扰海路

  林尘很清楚,哪怕他有现代人的广阔见识,也不一定真能在这个时代赢下青史留名的狠人。

  所以他只能取巧。

  作为未来人,林尘要比这个时代所有人清楚发展脉络,所以他打算效仿明末名将毛文龙之法。

  那就是占据海疆,袭扰满清女真的沿海腹地,逼得当时如日中天的满清女真不得不放弃沿海土地四百里。

  同时收复辽海之地千里!

  可见此策是有效果的。

  然而。

  因为各种原因,毛文龙最后被杀,此计落空。

  先不提明末的各种斗争,毛文龙本人性格有缺,此计虽有成效,实则消费巨大。

  原因便是孤悬海外的其部所需补给堪称是个天文数字,已然让朝廷入不敷出。

  加之再难看见成效,于是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

  其中对错林尘不想深究,却也不妨碍他借鉴这个计划。

  “臣打算开镇莱登,编练水师,以海路直逼后金腹地!”

  林尘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他做好标记的地图,呈现给李曌。

  王承恩在李曌授意下将地图取了上来。

  将地图摆放在御案之上,李曌连忙细细查看起来。

  林尘右手一挥,用笔墨描绘出当前辽东海疆局势,以及满清和辽东边军的对峙形势。

  虽说李唐尚且占据锦州等要点,实则大半个辽东都落在了后金手里,已然成封闭之势。

  若要征讨,也得从陆路硬攻才行。

  可沿途有辽东边军曾修建的各种堡垒。

  本意是用来防御蛮夷,却不想反而落到蛮夷手中来对付李唐。

  当真可笑。

  但如果从海路的话,那就没这么多麻烦。

  甚至说林尘可领数千轻骑,直插后金大后方。

  李曌虽然不通军事,却也能从这份地图所绘,看出林尘的用意。

  只瞧这少年天子眼睛一亮。

  怪不得名为正奇两法。

  赵匡胤这边先不提,只要林尘能从海路直插辽东腹地,对建奴来个腹背夹击,说不定能直接全歼后金大军!

  皇宫外。

  没人知晓李曌召见林尘期间,林尘与其说了些什么。

  不少人觉得林尘所说的正奇之法,无外乎故弄玄虚。

  唯有赵匡胤眼中泛着思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