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167章

作者:尘封一天

  李曌这边也没得到任何相关建奴的奏折,上书说明情况。

  听闻皇帝这番询问,朝中大臣却都沉默不语,即使某些个知道内情的大臣也不敢多说什么。

  难道要告诉皇帝,建奴做大,是商队走私的原因吗?

  要是说明此事,查下来他们也脱不了干系。

  打破这份沉默的是兵部尚书,赵匡胤。

  只见他出列,语气严肃的对李曌说道:“陛下,当前不是问责的时候,需马上调集大军,对建奴犁庭扫穴!”

  赵匡胤在犁庭扫穴四个字上,语气加重,好似同样愤慨不已一样。

  毕竟建奴都立国了。

  如果李唐没啥反应,怕不是威压不住周边蛮族。

  李曌听赵匡胤这么说,眼中闪过沉吟之色。

  说实话。

  她是想要附和赵匡胤的这个提议。

  然而国库空虚,出兵费资可不是小数目,掏空她的小金库都拿不出这么多钱。

  “陛下!”

  这个时候,户部尚书和珅站了出来。

  “陛下是否在忧心钱粮?”

  李曌脸上泛起一抹冷意,这种事情和珅这个老狐狸还不知道吗?

  “陛下有所不知,臣调阅档案得知,这些年江南等地的税赋有一批三百万两的银钱堆积,可调这批钱粮入京,以解燃眉之急。”

  “哦?”

  李曌闻言一怔。

  还有这种事情?

  想到这里的李曌,目光看向户部其余官员,想要得到个具体解释。

  几个户部侍郎开口说明情况,方才让李曌明白原因。

  原来是这批钱粮,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搜剿私盐所得。

  林如海?

  李曌脑海中闪过这个名字,眼中微亮。

  此人还是先帝安排的巡盐御史。

  要知道盐铁之事,可是王朝重中之重。

  江南等地私盐泛滥,需一名能臣去打理。

  先帝安排了林如海这个文臣去巡查,效果还不错。

  “陛下,林御史这番有大功!”和珅开口帮腔道。

  李曌闻言,下意识点了点头。

  “和卿的意思是?”

  “陛下,林御史在扬州已然呆了十余年,此番可升调入京,正值工部尚书缺额,若不如…?”

  和珅的意思是升调林如海入京,当个京官。

  这工部尚书一职,可是二品大员,堪称显赫。

  “陛下,不可!”

  哪成想这个时候,上官婉儿忽的否决了和珅的提议。

  “这就是朝会每天的勾心斗角吗?”

  林尘看着上官婉儿和和珅的唇枪舌战,心中啧啧称奇。

  林如海是何许人也?便是林黛玉的生父。

  算是原书当中,充当背景板的人物。

  至于这和珅为何好心升调林如海回京,林尘心中大致有个猜测。

  巡盐御史一职,可是个肥缺。

  既然挤兑不掉,倒不如将其升迁入京,外人还无话可说。

  “够了!”

  李曌见争执不休,越发恼怒起来。

  “今日商讨的是建奴之事!”

  同时,为林如海升迁之事做了定性。

  那就是后续再议。

  显然这李曌也回过味来,察觉到和珅的意图。

  至于如何征讨建奴,林尘想到什么,眼眸微凝。

  要知道原定历史上,明朝就是亡在了建奴女真手里。

  虽说眼下李唐还没到明末那般惨淡,但绝对没办法消灭辽东女真。

  甚至于……连赵匡胤这家伙都小觑了努尔哈赤和其麾下女真的战斗力。

  林尘大致明白为何赵匡胤会表现出来,对建奴犁庭扫穴如此感兴趣。

  无非是打算再立功勋,同时在辽东边军当中安插钉子。

  这次辽东边军肯定会被李曌问罪,该撤职的撤职,该下狱的下狱。

  换而言之。

  辽东边军的军权,有了空闲。

  林尘相信赵匡胤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这也是其为何会如此热衷辽东之事。

  很快。

  赵匡胤给出了针对建奴的进攻计划。

  调集京营、辽东、以及各地精兵,总计二十五万,以三路进攻建奴。

  收复沈阳等地的同时,剿灭后金。

  “既然如此,赵卿觉得,此番以何人为主将?”

  “陛下,臣愿自荐!”赵匡胤目光灼灼道。

  原因很简单。

  这次出征以京营为主。

  可京城不能没有防守力量。

  先前羽林卫征讨白莲教有功,这次就应该京营出马。

  “林卿。”

  忽的,李曌的视线落在林尘身上。

  林尘轻咳一声,拱手道:“赵大人毛遂自荐,定然有平贼韬略在心,臣也觉得赵大人担任主将没问题。”

  此言一处,朝中不由出现压低的哗然。

  这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林尘是赵匡胤的同党呢!

  一些赵匡胤的党羽都愣了。

  他们还打算等林尘跳出来反对的时候,替赵匡胤说话呢。

  连带着赵匡胤都不由看了林尘一眼,脸上闪过一抹诧异。

  上官婉儿:你疯了?!

  林尘看出上官婉儿眼中传来的意思,微微一笑。

  继续道:“不过......”

  “以臣见略来看,辽东苦寒,那建奴定然做好了应对征讨的准备。”

  “不如,以正奇两路大军进攻?”

  正奇两路?

  “林卿的正奇两路是何意?”

  林尘听李曌开口询问,却笑而不语道:“陛下,征讨之事甚重,请让臣私下递上奏折详述。”

  “好。”

  一番朝会结束。

  各大臣脸上都有异色。

  有人苦恼岁末遇到建奴起事,这年怕不是难过了。

  唯有赵光义脸上有喜色。

  “那女真不过是蛮夷罢了,此番大哥定然能将其轻松荡灭。”

  ……

第182章 关公战秦琼

  就如同明末那帮子朝中虫豸一样。

  李唐大臣大多也未曾将满清女真放在眼里。

  哪怕对方已然立国,从法统上对李唐进行挑衅,在他们眼中,后金也无非是癣疥之疾。

  原因很简单。

  李唐周遭蛮族太多了。

  往前了不提,就拿西南所部的西夏。

  对方也立国了,名义上还尊崇李唐的天子之位,只敢自号王爵。

  “这建奴到底是蛮夷,如何知道天子的尊贵?”

  如此念头,是绝大多数大臣的想法。

  至于那辽东边军被打得如此不堪,定然是当地武官轻敌所致!

  “陛下也觉得后金不值一提吗?!”

  君臣私下对策的林尘和李曌。

  林尘目光灼灼的抬头看向眼前年轻的少年面孔。

  他对于李曌是如何伪装成男儿身很是好奇。

  以他六识如何观察,都发现不出来丝毫端倪。

  “何意?”

  李曌的不解反问打断,让林尘飘忽的思绪收回来。

  “陛下若想知晓臣此话的意思,还请寻来这些年禀明建奴之势的辽东奏折。”林尘话锋一转。

  他不相信偌大一个李唐,没几个看清建奴崛起的有志之士。

  果然。

  李曌听闻林尘这么说,当即唤来王承恩,让他找来相关奏折。

  王承恩?

  林尘诧异的看了一眼那白面无须的太监,嘴角微抽。

  好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