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77章

作者:圣代新君

  许贡急得只转圈,一边踱步一边念叨:“鸡子撞石头啊,我怎么就那么冲动呢?”

  潘临心中鄙夷,却也没说什么,只要把许贡后路堵死,让两人斗起来,就够了。

  过了好一会儿,许贡也没想出个好办法。顿时恼羞成怒:“都怪盛宪!”

  “若不是他三番两次地触怒豫章太守,我也不会…”

  许贡想说,“不会触怒金茂”,但没说出口,因为那更丢人。

  不过,潘临却瞪大眼珠,仿佛听到惊天秘密。

  “都尉!”潘临大喜:“您何不联合盛太守,一起给金茂施压?”

  “您二人一起,难道还斗不过金茂小儿吗?”

  许贡当然不能说斗不过,叹气道:“盛宪背靠吴郡望族,怎么可能趟浑水,你刚刚不是说他要跟豫章太守议和吗?”

  “他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做蠢事,除非…”

  潘临接话问道:“除非什么?”

  许贡横眉倒竖,瞪圆眼珠,眼露厉色:“除非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潘临寒毛倒竖,这些当官的人,心真脏。

  许贡霍然扭头看向潘临:“你不是说盛宪之子来吴县了嘛。”

  许贡露出笑容道:“你投效于我,也没做过什么事,没有功劳我也不好当着其他人的面提拔伱。”

  “这样吧,你替我去杀了那盛匡,我保你这一世荣华富贵!”

  这一刻,潘临真的后悔了,当初就该忍着点,总比现在卷入风暴中要强多了。

  见潘临犹豫,许贡冷着声质问:“怎么?不愿意?”

  “愿…愿意。”

  见躲不过,潘临硬着头皮要了匹好马,一套精打的鱼鳞甲,还有百炼钢打造的长短兵各一把,才去寻盛匡。

  这么点东西,许贡毫不在意,至于潘临会不会逃,不重要。

  许贡又不真派潘临去做事,他手下奴客众多,安排两组人分头行动,一组去盯着,另一组去办正事。

  至于潘临,不过是替罪羔羊罢了。

  另一边。

  潘临找遍吴县也没发现盛匡踪迹,一问郡守府守卫才知道,盛匡早已出发。

  这个时候,潘临有想过要投靠盛宪,可一问守卫才知道,人家盛宪一点都看不上他,早就嘱咐过,来了就拒绝。

  潘临无奈,只能沿路找过去。

  三天后。

  乌程县南十里外,某处不知名山丘。

  严虎跨坐战马上,在山丘顶居高临下,看着盛匡及其护卫被围困在山脚,不得动弹。

  严虎本是乌程县豪强,近年来各地动乱不安,他便开始组建私兵。

  一开始,严虎只想防卫自家产业,可随着手下人越来越多,甚至超过千人时,严虎就动了别的心思。

  他占据乌程县附近的石城山和白虎山,称王称霸,名声传出后,世人称呼他为“严白虎”。

  尤其是今年,严白虎勾搭上吴郡都尉许贡,势力发展到了新的台阶段。

  两天前,严白虎收到许贡传信,让其配合杀一伙人。

  这事简单,严白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但等到真把人拦住,他暗自庆幸没有听话地把人杀了。

  “这可是郡太守的护卫啊,来人身份不简单。”

  严白虎不禁有些埋怨,许贡也太不讲义气了,这种糟心事也让他做。

  反正严白虎打定主意,今天晚上围困到天亮就放人,他可不想卷入这场不知名的斗争里。

  很快,事情就出现转机。

  傍晚时分,山脚下突然传来打杀声。

  严白虎一惊,还以为对方要突围,跟手下人发生冲突,连忙叫人问发生什么事。

  “潘临当了许贡门客,杀了郡太守盛宪公子?”

  严白虎知道潘临,前几年,两人还打过交道,但是严白虎没想到,潘临竟沦落到这个地步。

  “潘临杀了郡太守公子,却放跑了护卫?”

  虽然不知道具体细节,严白虎本能地觉得这事不简单,立即下令:“把我们的人都叫回来!”

  原本严白虎还觉得这事简单,现在看来一点也不简单,他告诫道:“让下面的人把嘴给我闭严实了,要是敢透露一点风声.”

  严白虎拿手往脖子一抹,严白虎弟弟严舆秒懂:“哥哥放心,交给我便是!”

  严白虎眉头紧皱,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便又嘱咐一句:“见到潘临,叫他来一趟,就说我请他喝酒。”

  山脚下。

  潘临欲哭无泪。

  他啥事也没干,就骑马经过,然后,看到这边发生战斗,忍不住好奇过来看两眼。

  结果,其中一伙人突然大喊:“豫章郡太守麾下大将潘临,特来取盛宪之子人头!”

  不等潘临解释,这伙人就掏出弓弩,朝对方齐射,尤其重点照顾盛匡。

  直到盛匡被射成刺猬,这伙人才四散逃离,边跑还边喊:“回去告诉盛宪,豫章太守金茂要他洗好脖子等着,必取其狗头!”

  随后,现场存活的郡守护卫仇恨地看了眼潘临,其中正好有人见过潘临。

  这下子,潘临不知道该开心还是难过。

  开心的是,终于给金茂拉来强敌。

  难过的是,他好像无家可归了,这么低劣的手段,不用想也是许贡所为。

  就在潘临思索要去哪落草时,严舆发来邀请,潘临二话不说就接受邀请上山。

  等严白虎得知潘临要投靠他,立马就忘了事情复杂与否,直接给潘临安了个三把手的位置。

  开玩笑,曾经严白虎可是见过潘临出手,比他弟弟严舆强多了,有这样的猛人加盟,那他势力不得再暴涨?

  潘临也很高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当然,他也不会把此中关键告诉严白虎,先享受再说。

第93章 备战

  中平三年十一月。

  会稽郡南部六县,正如火如荼地收割晚稻,最新收割的千亩地产量明显减少。

  唯有第一次种植的诸暨、剡、章安、永宁四县的产量尚可。

  却也因为没有足够的肥料,这四县的产量不如缙云山最早时。

  亩产勉强超过五石,不到六石。

  预计六县一万六千亩水田,将收获晚稻米约八万石,入库约四万八千石。

  这些粮食加上早稻、秋粮和库存,今年仓库里共计能有10-11万石。

  减去这几个月消耗的四万石粮,金茂全军还能使用6-7万石。

  按照战时平均每人每月2石的消耗量,五千五百人一个月就要消耗一万一千石。

  实际上却远超这个数字,按照统计数据来看,训练期间,这些兵的消耗量就差不多赶上这个数。

  那到战时,不说翻倍,涨个五成都不过分。

  那就是一个月要消耗约一万六千五百石!

  “主公,算上行军时间我们最多只能打两个月!”

  正在进行庙算的戏志才神情凝重道:“若在十一月底出征,那么明年1月底,就必须撤军,不然,两郡之地都要乱套!”

  金茂坐在上首,眉头紧皱。

  五千多人打仗跟千人以下,完全是两回事。

  起初,金茂以为跟着朱儁走一遭,了解过大概过程,自己实战练习一回,这事也就懂了。

  然而,事到临头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就这人吃马嚼的琐事就一大堆,比如说,运粮的驴车,一头200斤的驴每月要消耗3石稻草。

  但一头200斤的驴,在平地上最多只能拉500斤货物,山路上只有3-400斤。

  取平均数400斤算,也就是约7石。

  那么金茂军队五千多人一个月的消耗,就需要四千多辆驴车运送粮草。

  整个会稽郡的驴车,全调来也不到一千辆,怎么办?

  水运!

  按照戏志才的规划,所有战时粮食都要集中在钱塘县,以水运、驴车加背负的方式,运抵前线。

  这样一来,五千五百人就要分出两部分,保护水路和陆路运粮,还得有一部分士兵守住钱塘县。

  按每部分五百人算,能到前线做战的队伍,就只剩四千人。

  如果征调民夫运粮,那消耗量还得往上算,一个月2万石粮都遭不住。

  这还仅仅只是运粮。

  吃喝拉撒、防治疫病、安营扎寨、谁当前锋等等等,问题不要太多。

  五千五百人的吃喝拉撒可不是小事,可别还没打起来,全军就开始非战斗减员,士气肯定不高。

  当然,还有一种土匪式不要辎重的打法,冠军侯霍去病曾用过。

  那可是绝户计,轻易不能乱用,而且金茂手下这些兵,还不能跟冠军侯手下相提并论。

  所以,老老实实地来吧。

  可还没等金茂安排好战前事宜,豫章郡后院又起火了。

  龚磊留在武夷山北段的兵,浑身浴血突围来报信。

  “山民暴乱!”

  兰芝和女军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奈何双拳难敌四手,五百女军能挡住近两万青壮的攻击就算不错了。

  金茂很是疑惑:“之前不是还好好的,怎么说叛就叛了?”

  报信兵很是无奈地开始解释。

  原来,龚磊和潘临相继带人离开,武夷山北就变成兰芝一家独大。

  大权在握的兰芝飘了,想在这个时代提高女性及老弱地位。

  要是说,五百女军地位高,大家也就认了,可兰芝偏要提升全体老弱妇孺的权益。

  一开始,大家碍于女军还给面子。

  没过几天,就有饿肚子的青壮开始闹事,兰芝杀了一批又一批,无济于事。

  到了后来,老弱妇孺也开始闹事,原本她们都能吃半饱,现在才吃饱饭几天就又要饿肚子了,能不闹么?

  兰芝也够狠,就连闹事的老弱也一并杀了。

  这下子可就捅了马蜂窝,不论青壮、老弱全都联合起来。

  于是,一场血战开始了。

  但女军又不是亲兵卫,一次实战都没经历过,再优秀,在巨大的伤亡面前也要崩溃。

  在最后关头,兰芝做出唯一的正确事:护送龚磊的兵突围!

  听到这,龚磊眼含热泪地看向金茂。

  后者懂什么意思,问道:“二百人突围就只剩你们这十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