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71章

作者:圣代新君

第85章 想回家

  杨林、黄兴二人的到来,立马使得原本分裂的二队现状,重新整合到一起。

  潘临对待下属可没有金茂那么好,做不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潘临还是老一套,支持我的大力拉拢,不支持我的滚远点。

  所以,这些日子这二百余二队精锐跟着潘临,虽说经常吃香的喝辣的,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除了待遇最好的潘临心腹,其他人非常想回到金茂身边,那时候顿顿饱,偶尔还能来点荤腥,哪像现在,遭罪!

  所以,看到杨林、黄兴二人,这些精锐有种想哭的冲动。

  “神君没有忘记我们!”

  只有天知道,他们这段时间是怎么过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杨林二人说是奉金茂之命来到这里。

  二队二百余精锐,经过短暂愣神后,便快速汇聚杨林二人身后,并好奇地打量十二人组成的圆阵。

  至于对面近两万山民,不论是一队还是二队精锐都没放在眼里。

  前者刚刚近乎无伤杀退数百人,后者更清楚对面都是什么货色。

  此时,潘临脸上很难看。

  在他眼里,对二队足够好了,但这些白眼狼居然轻易背叛了他,养不熟!

  尤其是,其中还有一半是他曾经的族人、部下,这就更令人生气了。

  然而,潘临却不敢表现出来,这也就是他之所以不敢对兰芝和女军用强的原因。

  这只队伍已经深深烙印上金茂的印记,想要改变,难。

  杨林二人也不是善于严词的人,潘临不说话,二人也不说话,场面又僵持住。

  可近两万山民并没有意识到问题,鼓噪着要将对面二百余人撕成碎片,且局势越演越烈。

  眼看就要爆发大战,兰芝率领五百女军,携手龚磊带着五十精锐和百余新招手下。

  二人的到来使得场面冷静下来。

  不冷静不行,山民还是第一次看见五百女军全副武装的形态,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更别说还有龚磊的一百五十余手下,那整齐划一的队列,看起来跟二队精锐并无差异。

  这时,潘临才察觉不能任由事态自由发展,先前完虐豫章郡太守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便大笑开场。

  “哈哈哈哈!”

  “各位同僚,大家都曾在一个槽里吃饭,怎么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然后,潘临对着近两万山民怒吼:“看什么看?还不滚!?”

  潘临在这里的威望,还是很足的,山民们顷刻间,如鸟兽散了。

  等到场上只剩九百余人,潘临才“苍蝇搓手”办问道:“二位,神君有什么命令啊?”

  杨林就把金茂的话复述一遍。

  顿时,潘临涨红脸,对着龚磊和兰芝二人就开启无双嘲讽模式。

  “我说什么来着,那个什么狗屁豫章太守就该让位,就该让神君坐上这个太守位置!你们俩倒好…”

  潘临一会慷慨激昂,一会又委屈极了,仿佛他就是一心为金茂做事,偏偏得不到认可和支持。

  龚磊满脸无奈,这就是他迟迟不敢管的原因。

  兰芝满脸不屑,认为潘临在流鳄鱼的眼泪。

  杨林十二人则纯粹地高兴,因为金茂似乎不用什么计谋,就可以赶走豫章郡太守。

  简直意外之喜!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杨林表示:“此事,还需要请神君决定,才能确认下一步行动。”

  “既然三位事情办得漂亮,我们也要回去复命了。”

  潘临当即挽留:“天都快黑了,你们赶夜路多不方便,不如,留宿一晚,明天再启程也不迟啊。”

  杨林二人想想也是,放松后,疲惫就如潮水般涌来,毕竟是赶路一天一夜又大战一回,没有倒下已经很厉害了。

  于是,一场盛大的晚宴开启。

  潘临像个主人一样,拿出珍藏酒肉,招待九百人。

  杨林二人有任务在身不喝酒,龚磊、兰芝和其部下也就跟着不喝,只有潘临和他心腹在那狂欢。

  见状,杨林十二人皱眉,又从龚磊二人口中得知,潘临来到这里后的做派。

  顿时,杨林二人心中有了决定:“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主公!”

  席间,龚磊、兰芝询问金茂对他有什么指示,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二人都有些失落。

  但听到金茂升职成了都尉,又听说今年大丰收,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龚磊、兰芝又心生向往,恨不能现在就长翅膀飞回去看看。

  兰芝更是忍不住抹眼泪:“请二位队长回去,一定要告诉神君,这里有我们坚守!”

  杨林二人连连摆手:“我们已经不是队长,现在到新兵营回炉重造。”

  龚磊二人又满怀好奇地询问,杨林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杨林还感叹道:“贺齐这人不厚道,可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

  又将最近军队的变故说了一遍。

  得知有三员虎将加入,兰芝心中越发紧迫,龚磊更不用说急得差点失态。

  杨林又是羡慕又是安慰道:“只要这次事情办成,你们二人就是大功一件!”

  “伱们急什么,该急的是我们才对!”

  众人哄笑。

  “什么大功?”听见响动,潘临醉醺醺地来凑热闹。

  “掏粪大功!”杨林又说了个新规,惹得众人又是哄笑又是惊疑。

  种好地也能当官?

  真就掏粪大功呗。

  于是,众人更加憧憬,期待早日回到金茂身边的情景。

  …

  9月。

  颖川郡颖阴县荀家。

  荀彧又跟荀攸凑到一起,谈论政事。

  颖川就在洛阳边上,那边有一点风吹草动,很快就能传到这边来。

  荀彧问道:“这次盛尚书就任吴郡太守一事,公达你怎么看?”

  盛宪来到洛阳,才刚当上尚书令,屁股还没坐热,就又申请外放为吴郡太守。

  面对刘宏开口要上任费的行为,盛宪竟然一口答应,在上任一年后支付。

  这种行为能震惊士族圈一整年!

  哪个名士会向恶势力低头啊?

  顿时,盛宪的名声臭不可闻,从士族座上宾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唯恐避之不及。

  尤其是盛宪刚认识的结拜兄弟孔融,直接打上门质问。

  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

  结果却引来神转折。

  孔融上门一趟出来后就为盛宪说好话,并感概:“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

  然后,这件事就上了洛阳热议,大街小巷都在谈论。

  这件事中的另一人,也被大众所熟知。

  会稽郡南部都尉金茂!

  在孔融的宣传中,金茂无恶不作,尤其是勾结贿赂宦官上位最不能饶恕。

  典型一个偏远地区的恶霸!

  而且盛宪之所以自污名声也要去吴郡当太守,就是要阻止金茂成为吴郡太守。

  有人相信自然有人不信。

  有心人一查,却惊讶地发现,还真有这么回事。

  上个月,中常侍张恭就曾进言,吴郡范太守退位后由金茂上位顶替。

  这件事,皇帝刘宏已经口头答应,就差发文书聘用了。

  瞬间,盛宪名声由黑转白,金茂却被骂惨了。

第86章 招谁惹谁了?

  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惊动了皇帝刘宏。

  洛阳坊间甚至传闻,中常侍张恭差点被打死。

  一时间,士族弹冠相庆,纷纷认为沉重打击了宦官嚣张气焰。

  就在士族期待皇帝刘宏更进一步时,这件事却以盛宪分文不用交就能前往吴郡任职而告终。

  草草了事。

  当然,只是相对于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来说,事情告一段落,真实情况自然有不同。

  荀家。

  面对荀彧的提问,荀攸并未急着回答,而是说起另一件趣事。

  “看来志才在会稽郡混得不错,都敢开叔父您的玩笑。”

  却说自从戏志才开始给荀彧写信,那可真把荀彧恶心坏了。

  所谓敌人是最了解你的人,那么好基友就是第二了解你的人。

  金茂不知道的事,戏志才全知道,所以,舔起荀彧来,那真能深入骨髓。

  总之,现在荀彧是不敢看戏志才来信了。

  “志才得偿所愿,我们应该为他高兴才是。”

  荀彧又想起那几封戏志才的信,道:“能令志才心折,南部都尉真奇人也。”

  看似什么都没说,荀攸却懂什么意思,能令戏志才折服的人,肯定不简单,绝不会像外面传得那般不堪。

  这也进一步证实,金茂来信所言非虚。

  不过,荀彧也没动心,想要投效的意思。

  吴郡偏远,会稽郡更偏,荀彧不认为自己去了那边能有什么作为。

  当然,这也不妨碍叔侄两探讨金茂指定的一些政策。

  值得一提,金茂自从上回透露练兵法后,就再也没有透露有关新制度的任何信息。

  戏志才也深知其中厉害,只是隐晦提了两嘴

  荀彧和荀攸多聪明的人,把真相猜了个五六,由于缺少具体信息,只能猜到个大概。

  反而使得二人更感兴趣,比之先前议论地更多更激烈。

  可不管两人怎么争论,猜测终究只是猜测,具体情况南辕北辙。

  “叔父何不再请个好友去看一眼?”荀攸揶揄道:“您交友广泛,必然知道谁会感兴趣。”

  荀彧似笑非笑问道:“公达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