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13章

作者:圣代新君

  黄盖凑近说道:“其实,主公曾跟我说过,要及时记下行军感悟,将来编联成册,供后人学习。”

  周泰双眼明亮,再次抱拳道:“多谢公覆!我不知该怎么报答你!”

  “哎,大家都是兄弟,说这话就见外了。”

  周泰重重点头。

  一直到周泰离开,黄盖才感概:“主公才是真厉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本黄盖是个很正经的人,奈何经过金茂熏陶,也慢慢沾染了一些恶习。

  …

  五月初八。

  水军再次成行,这次比上一次好太多。

  一则周泰打先锋,黄盖有更多精力调度指挥,二则将士们不再有小心思,一心一意地要促成这件大功。

  先锋部,虞翻跟随周泰一起先往丹阳郡进发,他要去说服丹阳郡守周昕。

  这不是虞翻本意,这是金茂的意思,同为会稽老乡,金茂不想把不确定因素把握在其他人手上。

  王朗再怎么献殷勤,终究是外人,金茂并不信任。

  虞翻深知这一点,一路上每天都要演练好几遍。

  “周郡守…”

  这天,先锋刚到丹阳郡建业县附近。

  突然,岸边出现大量士兵。

  南岸是丹阳官军人数较少,装备齐全,有点整齐。

  北岸则是潘临乱军,乱哄哄一群,还有个别胡乱放箭,乱丢石子,毫无杀伤力。

  周泰走出船舱,拿着喇叭往北岸喊道:“我乃豫章郡太守麾下先锋大将,特来助丹阳郡剿贼,还望通告一声。”

  北岸士卒分开一条道,一名将领骑马而出,大声道:“请回吧,丹阳郡不需要外人帮忙!”

  周泰皱眉,止住船队继续前行,没有丹阳郡配合,等于腹背受敌。

  这时,虞翻建议道:“周大副可放我一人前往,让我去说服丹阳太守。”

  周泰别无他法。

  北岸见只来了一条船,只是戒备着,没有动手。

  等到虞翻一人登岸说明来意,领头武将便同意带其去见周昕。

  建业县。

  周昕最近很烦躁。

  这帮丹阳郡豪绅,祖郎作乱的时候,屁都不敢放就往北跑,现在局面稳住了,就嚷嚷要周昕出兵护送他们回老家。

  最恶心的地方,这些豪绅跟建业、丹阳两县招募的精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鼠目寸光!”

  每当回忆起这些不堪,周昕就忍不住想发飙。

  “郡朝,豫章郡守派人来,有事相商。”

  听到下面人来通报,周昕眉头皱得更深。

  “金茂?”

  “他来做甚?”

  最终,周昕还是接见了虞翻。

  “原来是余姚虞仲翔。”周昕上前两步,扶住下拜的虞翻道:“许久不见,你来有何事?”

  两人都是会稽郡人,年纪相仿,小时候见过几面,长大后周昕去了洛阳拜师,便没再联系。

  不过,并不烦碍周昕表露欣喜之情,半是遇见故人,半是因为虞翻的名气。

  “吴郡丞虞翻拜见丹阳郡守。”

  虞翻却不领情,挣脱后,再次行礼。

  周昕有些不高兴,回到主位坐下。

  虞翻自顾自地说道:“我此番前来,只为我主向您讨要一份文书。”

  “希望您能同意我主暂代扬州刺史之职,也好早日平定叛乱。”

  周昕更加恼怒,拍案而起:“好一个趁火打劫!”

  “金茂如意算盘打得可是真好啊!”

  “他休想!”

  虞翻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点,继续拱手说道:“丹阳郡守还请息怒,我主有不得已的苦衷。”

  周昕摆手道:“任他有天大的难处,这都不是见死不救的借口!”

  “丹阳郡经此一难,郡民十去其四,这也就罢了,九江郡都快成了一块白地!”

  “金茂明明有实力去阻止为什么不去做?”

  虞翻顾左右而言他:“我听说周太守有能力帮滞留建业的豪绅返回祖地,您为什么不那么做?”

  “如今,祖郎西渡,又有谁还能威胁丹阳郡?”

  “难道您不想早日平定叛乱吗?”

  “哼!”周昕怒道:“徒逞口舌之利!”

  虞翻平静道:“您不也差不多。”

  周昕摆手道:“你的来意我已经了解,请回吧。”

  虞翻这才变了脸色:“我听说周太守爱民如子,不知您是否听说过我主兵锋?”

  周昕脸色剧变,却不吭声。

  虞翻继续施压:“我主一直在等到名正言顺的出征机会,如今既然您不想给,那就请让出太守之位,请有能力的人来当吧!”

  周昕回击道:“你是在说你自己吗?”

  虞翻不甘示弱道:“是又如何!”

  “总比你在这怨天尤人来得强!”

  周昕坐回去,颓然道:“若不是为了黎民百姓,我是不会妥协的。”

  虞翻道:“若真是为了黎民百姓你早就该答应,何必惺惺作态!”

  “你眼里的百姓,不过是外面那些豪绅,可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百姓是谁?”

  虞翻紧逼:“真正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祖郎裹挟而不得自由!”

  “若是为了他们,你早就该请我主来丹阳郡坐镇,而非看着九江郡沦陷,将陈温、服虔之死推到我主身上。”

  虞翻发出暴击:“他们都是因你而死!”

  周昕不敢置信道:“不可能!”

  虞翻不再多说,递上一卷竹简,道:“上表文书我已经写好,若是您真要悔悟,还请加盖丹阳郡守印绶,并署上您的大名!”

  当周昕看到金茂只是想要个代刺史之职,以便名正言顺地讨伐逆贼时,他哭着签名。

  “原来真的是我错怪了金太守!”

第132章 陆康怒骂王朗

  丹阳郡周昕配合地签下文书后,黄盖率领的水军彻底打通长江江面。

  由于祖郎并没有水军,只能望江兴叹。

  庐江郡,舒县。

  王朗来到这里后,并没有急着去前线巢湖,面见庐江郡守陆康,而是来到周家拜访。

  周崇得知,称病未见王朗。

  周尚出迎携周瑜,以礼相待。

  王朗非常不悦,简单寒暄几句,就匆匆前往巢湖面见陆康。

  望着王朗气急败坏的背影,周瑜问周尚道:“从父(周崇)为何不见王太守?”

  周尚答:“因为王太守为私事来而非为公事,你从父自然不见。”

  周瑜不解,周尚便将王朗为金茂谋取扬州的事说了一遍。

  顿时,周瑜愤怒道:“国家有难,王朗竟只顾私仇而罔顾公事。”

  “枉他还是位名士,真小人也!”

  周尚好奇地问道:“金太守也有图谋,为何你单说王朗?”

  周瑜解释道:“金太守图谋一个名义,却已付出实际行动。”

  “王朗付出了什么?”

  “满嘴仁义道德,罔顾百姓,这样的人,不配称名士,实乃真小人!”

  周尚更加好奇地问道:“金太守所图甚大,难道这不是不忠不孝之辈?”

  周瑜严肃道:“刘太常提出州牧,天下眼见即将大乱,如金太守这般仁义的大人又有多少?”

  “我倒是觉得扬州落入金太守手中要比落入他人之手要好太多!”

  “百姓也好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这次周尚真正地惊讶道:“瑜儿看得真透彻。”

  “那我们是否要帮金太守一把?”

  “我们?”周瑜摇头道:“自保尚且不足,如何能影响时局?”

  周尚很想说,怎么没有影响时局的能力。陆康能抵挡住祖郎猛攻,还不是靠他周家私兵顶着。

  “瑜儿,明年你就及冠了,可想好以后走的路了吗?”

  想到孙策,周尚不由地好笑道:“我听说伱那总角之交孙策,明年就要为金太守效力,你也要去吗?”

  “还太早了。”周瑜回答:“我要再多学习才行。”

  望着少年往书房走去,周尚摇摇头,这个聪明的侄儿太有自身的想法,不受他人影响。

  …

  庐江郡巢湖。

  陆康率领七千精兵,多次挡回祖郎兵锋,多亏了周家三千多私兵精通水战,不然陆康还真不好守十倍的敌人。

  “金太守先锋到哪了?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

  其实陆康又向金茂发过求救信,奈何信使半路就被噶了,使得陆康一直以为金茂这次出征是应他的求助而来。

  盼星星盼月亮,一直就盼着金茂来庐江郡。

  陆康实在是顶不住了,一开始能顶住十倍敌人,不只是因为占了地利。

  还有祖郎麾下全是乌合之众,以及不会打水战的缘故。

  最近,情况有变,敌人似乎逐渐熟悉陆康的战法,慢慢由十战十败发展到现在十战胜二三。

  陆康非常担心,持续下去,这伙贼人怕是越来越强,到时候就算是金茂来了,也无力回天。

  这天,接到手下报告,说是金茂派人前来,陆康非常高兴,在中军大帐接见了王朗。

  “会稽郡守王朗见过庐江郡守。”

  陆康上了年纪,却很有礼貌地回礼。

  “不知金太守到了何处?”陆康有些急切地问道:“何日能抵达庐江郡?”

  王朗心中越发不爽,开始彻底抹黑金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