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11章

作者:圣代新君

  王朗来到这里,已经过了十天,每次去拜访盛宪,都被拒之门外。

  理由十分统一:病拒。

  用这么敷衍的理由,王朗十分气恼。

  叫他来的人是盛宪,闭门不见的也是他盛宪!

  说好的捡漏机会,王朗越想越觉得不靠谱,原本他是不想来的。

  金茂的凶名,王朗在徐州早有耳闻,就算他自诩正直,那也怕死啊。

  直至此次,朝廷一次性更换扬州四名大员,而盛宪恰好写了一封信来,王朗才敢来尝试捡漏。

  盛宪信中写道:“金茂凶暴,却不曾滥杀,说明心中有原则。”

  然后,盛宪还以他自身为例子,说明金茂不敢擅自对名士出手,被消灭的人全是些没名气的家伙,等等诸如此类。

  这才是王朗敢怼虞翻的底气。

  可虞翻的举动,却让王朗意识到事情并非完全如盛宪所说,所以,他一定要问个明白。

  可惜,始终不得机会。

  直到这天晚上,盛宪身着黑色衣袍,突然找上门来。

  盛宪第一句话就是:“王景兴我能相信你吗?”

  王朗心中“咯噔”,暗道,果然如此。

  表面上却很冷静,以名士的声誉保证:“盛孝章你可以相信我!”

  盛宪说道:“我的时间不多,长话短说。”

  “金茂此人若是用好了,那是国家之幸,若是用不好那就是国家之灾!”

  “我一直在想办法将其引上正路。”

  “希望你能帮我!”

  王朗问道:“我该怎么帮伱?”

  盛宪立即递上一卷竹简道:“这是我上表举荐金茂为洛阳令的文书,只需要王兄跟我联名即可!”

  这一刻,王朗心动了。

  只要金茂调离本地,他这个会稽郡守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下一刻,王朗就犹豫了:“若是被金太守知道此事…”

  盛宪心底有些焦急,他所做的一切,只为将王朗拉上他的战车。

  “你放心,金茂绝对不会知道,就如我今夜来访一样!”

  吹牛太着急,打脸就来得更快。

  “盛太守,深夜异装出行可要当心啊,吴县不太平,万一被歹人所伤,我可不好向金太守复命啊。”

  金山的声音,透过门窗刺入房内,盛宪的表情秒变阴沉。

  见状,王朗倒是若有所思地去打开门。

  “吴郡吴县令金山,见过会稽郡守。”金山简单行礼。

  王朗心中有些想法但不够确定,便回礼道:“王朗见过金县令,我还未上任,当不得如此尊称。”

  金山也就表面客气,侧开身伸手道:“盛太守请吧,我想会稽郡守也需要休息了。”

  盛宪脸色阴沉地能滴出水来,最终还是捏着鼻子走人。

  顿时,王朗抓住了关键,他知道金山是金茂大伯,见到两人这般情形,显然有秘密。

  等到盛宪离开,金山又折返回来,告诉王朗:“会稽郡守可千万要小心盛宪,此人阴险狡诈,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接着,金山将盛宪如何利用许贡,把人当枪使的过程详细说了一边去。

  “无耻老贼!”王朗怒骂一声,又对着金山行礼:“多谢金县令相告,景兴必有所报!”

  金山笑着摆手道:“能与您这样的名士相识,乃是我的福份,就不打扰您休息了,告辞。”

  王朗一路送金山到驿站大门外,才折返回来。

  灯火下,王朗半张脸变幻莫测,最终深深化作一声长叹:“也许我就不该来。”

  他要是坚持去往会稽郡,现在盛宪是什么样,到时候他就是什么样。

  王朗毫不怀疑,这是金茂特意给自己的下马威。

  这个太守不当也罢!

  然而,实际情况却跟金茂没多大关系。

  金山收到金茂来信,第一时间就发愁,又要阻止两人见面又不能太得罪王朗,哪有那么好的办法。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金山就将盛宪给监视起来,那些拦下王朗的人全都是金山的人。

  所以,盛宪对金山没有好脸色。

  王朗自然不会知道这些事,现在他只想平安返回,这个鬼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次日。

  王朗刚要走,金山骑着马火急火燎地赶来,问道:“您要去哪?”

  王朗面色阴沉,还以为金山也要软禁他,走都不让走。

  “您别误会。”金山见状赶紧解释:“金太守来信,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

  “新任扬州刺史陈温、新任九江郡守服虔,日前被黄巾乱贼祖郎等人杀害了!”

  “如今黄巾乱贼有青壮十万,您要是回去,这一路上怕是不太平啊!”

  金茂原信中只是问下近况,金山觉得王朗已经表态,那肯定不能让其死在这片地界,不然,屎盆子肯定扣金茂头上。

  所以,金山才急忙要来劝阻。

  听到这个惊天大消息,王朗震惊之余,仿佛抓住了关键点。

  “黄巾乱贼势大,那留在吴县岂不是更加糟糕?”

  王朗反问道:“丹阳郡怕是难以久持,难道黄巾不会朝吴郡侵犯而来吗?”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金山自信笑道:“您放心吧,黄巾乱贼打不过来。”

  “我这个侄儿…”金山满脸骄傲,随即意识到说错话,改口道:“您不用担心金太守的武略。”

  “四年来,大大小小十余仗,金太守还未曾输过!”

  “区区十万乱贼而已。”

  王朗大喜,心中杂乱的念头连成片,他似乎发现能够变相上任的途径!

  “我想见豫章郡守一面。”王朗行礼道:“我有一份天大的功劳要送给金太守!”

  “请您务必要帮这个忙!”

  金山很为难,不知道该答应还是拒绝。

  王朗看出来了,劝道:“您放心,我说的这件事绝对是真的,我以我的名誉发誓!”

  金山不再犹豫,肃然起敬道:“请您跟我来!”

  …

  乌程县。

  每隔一天,金茂都能接收前线最新战况,不过都是七天前的消息。

  最近的一次战况,祖郎派潘临领三万青壮进攻丹阳郡,他自己则率领七万青壮攻击庐江郡。

  丹阳郡还没什么问题,庐江郡就惨了,陆康一退再退,最终双方在巢湖激战。

  可双方悬殊的兵力,陆康可能支撑不了太久。

  这个时候,金茂既想出击,又不想出击。

  如果丹阳、庐江两郡太守发来求救信,金茂不得不出击。

  不想出击的理由很简单,借祖郎的手清理一遍丹阳、九江、庐江三郡的豪强大族。

  等将来他接手的时候,就没那么多麻烦事,百姓少点没关系,田地在就行。

  算算时间,现在到了四月底。

  过去了大半个月,金茂送给老丈人的信应该快到了,只要一切顺利,扬州刺史的任命就到手了。

  到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清剿,顺便占领并消化扬州全境。

  完美!

  至于那些死去的无辜百姓,金茂只能说声抱歉,他并非圣人,胸怀宽阔到容纳天下。

  只要不是他治下之民,他都不想管。

  因为他要为治下之民负责,因为乱世就是这样,他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去阻止一切。

  这天。

  看到金山带着王朗过来,金茂心中“咯噔”,暗想:“王朗不会那么厉害吧,把大伯都给洗脑了?”

  要是这样,还真不能放王朗走!

  “见过豫章太守。”王朗恭敬行礼,他一路走来看到的军容确实很强,不由地坚定心中计策。

  金茂回礼,问道:“王太守不去会稽郡上任,找我何事?”

  王朗无力吐槽,表面却十分恭顺道:“我听说新任扬州刺史陈温和新任九江郡守服虔,日前殉国,可有此事?”

  金茂点头道:“确有此事。”

  “恭喜金太守!贺喜金太守!”王朗笑道:“您升任扬州刺史的时机到了!”

  金茂听不懂,道:“王太守还请明说。”

  王朗继续笑着说:“我愿以会稽郡守之名,联合丹阳郡守周昕、庐江郡守陆康,推举您暂代扬州刺史之职!”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有我三人作保,您就能安心平叛。”

  金茂双目有神,显然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保险起见,还需要加点料。

  “我何尝又不想平叛,可我身为豫章郡太守,不能擅离岗位,实属无奈。”

  王朗心中不屑,说的可真好,您要不要看看脚下是不是豫章郡土地?

  金茂郑重其事地说道:“所以,还请您务必走一趟庐江郡,得到陆太守的许可,我才敢出兵啊。”

  “这…”王朗怎么也没想到还要深入敌后,他犹豫了。

  金茂早有准备:“您放心,我的军队不止善于山林战斗,水上也十分擅长。”

  “此行,我会派遣军队在水面上为您护航,直到平安抵达庐江郡。”

  王朗这才展眉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名士讲话就是好听。

  实际上,走水路,这是戏志才和金茂推演多日得出的最佳平叛路线。

  祖郎这十万人中一半都是来自丹阳县山越,现在这些人都在九江郡飘着。

  一旦金茂能控制长江,切断丹阳山越回家的路,久而久之,祖郎内部肯定会发生内乱。

  到时候,就是出击的最好时机。

  不然,以金茂这一万三千多人,要是正面对抗,肯定要损失惨重。

  毕竟,这么大规模的战役,金茂还从未打过,总怕有失误的时候。

  若一旦失误,那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控制水路是最佳方案,进可攻退可守。

第130章 第一次率领五千水军是一种什么样的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