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110章

作者:圣代新君

  没办法,祖郎继续带人朝丹阳县进发,却遭到丹阳精兵沉重打击。

第128章 会稽郡守王朗

  祖郎不禁问潘临:“丹阳精兵如何?可比金茂?”

  潘临本想说是,但祖郎新败,士气低落,若此时回头跟金茂对抗,他怕是打不过。

  “没有一点可比性!”潘临违心地说:“金茂精锐比这强多了!”

  “竟恐怖如斯?”祖郎很是震惊。

  无奈,只得再行扩编。随后祖郎率领山越挥师朝西,从芜湖县跨江,进入九江郡和庐江郡。

  庐江太守陆康早有准备,挡住祖郎锋芒。

  九江郡就惨了,郡治、州治全被攻破,祖郎洗劫九江郡,裹挟百姓,青壮破十万。

  这才止步,谋划对付金茂一事。

  …

  洛阳。

  中平五年三月。

  太常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书灵帝,建议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

  刺史本为监察官。东汉以来,渐向地方行政官转化,拥有一州军政大机,灵帝为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遂从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并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

  于是,州牧成于居于郡之上和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权,职位甚重。

  刘焉自请为交州牧,想要躲避乱世。

  彼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

  本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遂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于是皇帝刘宏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之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郤俭,整饬吏治。

  又以黄琬为豫州牧,以陈温为扬州刺史、周昕为丹阳郡守、服虔为九江郡守、王朗为会稽郡守。

  刘焉出任后,太常之位空缺。大司农唐瑁搭上虎贲中郎将袁术,帮助朱儁升任太常,位列九卿之一。

  四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

  曲阿县。

  虞翻正怒喷广陵铁官:“说好的求购百万斤铁矿石,你就这么办事?”

  “只十万斤!你视我等如无物!?”

  “难道你不怕我主的兵锋,指向广陵?”

  那铁官又是点头又是哈腰,道:“虞郡丞息怒,丹阳郡闹黄巾,长江上不太平,这十万斤还是我千辛万苦才运来。”

  “广陵兵弱将寡,实在是迫不得已。”

  “伱说的确是实情。”虞翻点头,狮子大开口道:“那这样吧,下次由我军来护送,你回去告诉广陵郡守,准备好二百万斤矿石。”

  “路费都不用你们出,那这价格就按照一百万斤算!”

  广陵铁官苦着脸,不知该如何答应。他本不想来,奈何金茂锐气逼人,广陵郡守硬逼着他来。

  “虞郡丞放心,我定会转告郡朝。”广陵铁官索性应下来,让太守头疼去吧。

  虞翻十分满意,命人好生招待广陵铁官。

  自从来了曲阿县,虞翻就发现自身在谈判方面有独到的天赋。

  不论是豪强大族还是附近郡县官吏,他都能靠一张嘴“说服”他们。

  广陵铁官不是个例!

  “报!”

  来者是曲阿县驻军传令兵。

  “虞郡丞,徐州来了只队伍,乃是新任会稽郡太守王朗,途径曲阿县,想要落脚休息。”

  “好生安顿。”

  “喏。”

  虞翻皱起眉头,总觉得王朗来者不善,为什么不在丹徒县歇脚,偏要到曲阿县。

  “我得去会一会他。”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

  现在前来就任会稽郡太守。

  作为徐州治中从事,王朗不可能不知道会稽郡是个怎样的地方,却还是前来就任。

  要么有恃无恐,要么包藏祸心,哪一个都对金茂没好处。

  虞翻先去了驿站,没见到王朗,再一问才知,王朗自行去了炼铁工坊。

  顿时,虞翻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就是从工坊赶来驿站,结果王朗来个声东击西。

  不打招呼就瞎逛,胆子够大啊!

  虞翻快速返回工坊,终于在工坊拦下即将离开的王朗。

  “王太守,您也是饱读经书的儒士,怎能不禀报主人,就擅自闯入他人领地?”

  虞翻憋着一股子怒气,质问道:“难道这就是您的为人?如此无礼?”

  中年王朗倒十分淡定:“我怎么没有禀报主人。”

  王朗示意,从手下那儿拿过一卷竹简道:“这是吴郡太守盛宪的文书,虞郡丞请过目。”

  虞翻冷笑,瞬间明白王朗打什么主意,接过文书却没有去看,随手扔给下属。

  “王太守既然已经看完了,还请好好休息,免得耽误您的归期!”

  虞翻特意在“归期”两字上,加重语气。

  王朗却不急着走了,反问道:“虞郡丞到底是吴郡郡丞还是会稽郡丞?亦或是豫章郡丞?”

  “若是吴郡郡丞,虞郡丞为何不听吴郡太守盛宪的命令?”

  “若是会稽郡丞、豫章郡丞,又有何权力管吴郡之事?”

  虞翻反击:“您管得太宽了,不知情的还以为您是扬州刺史!”

  “不巧,我与扬州陈刺史正是熟识。”王朗得意道:“扬州吏治混乱,我身为好友,应当帮陈刺史一把。”

  “您说的对!”虞翻不客气地威胁道:“曲阿县去往会稽郡这一路可不太平,王太守可别到不了会稽郡啊。”

  “哦?金茂要杀我?”王朗直言不讳道:“我就站在这,看看他能怎么杀我?”

  人生第一次遇到这么难对付的对手,虞翻又急又气,却毫无办法。

  “怎么?不敢?”王朗还嫌不够,继续挑衅道:“没有主人的命令,你就不敢动手是吗?”

  “呛!”虞翻拔剑,怒吼道:“我斩了你!”

  王朗大惊失色,吓得连连后腿,骂道:“亏你还是饱读诗书之人,却如匹夫般鲁莽,羞与你为伍!”

  说罢,王朗头也不回地跑了。

  空留被士卒拉住手脚的虞翻,扬着宝剑,无能狂怒:“王朗老狗!我誓必杀你!”

  王朗不敢久留,当天下午就带着随从出发前往吴县。

  而虞翻冷静下来后,赶紧写信告诉金茂这个坏消息。

  …

  四月

  乌程县。

  金茂屯兵一万三千八百在此,又经过一轮竞赛,各部有所改变。

  亲兵卫扩编到八百,其中五百骑兵暂时由程普率领。

  主力营扩编至四营,每营千人,一营长龚磊、营副周泰,二营长贺齐、营副杨林,三营长凌操、营副黄兴,四营长董袭、营副蒋钦。

  黄盖刚在亲兵卫站稳脚跟,还需积累功绩才能升职。

  新兵营共一万一千人,其中纯新兵四千,一年老兵五千,半年老兵两千。

  乌程县的九千新兵,有五千是水军,在震泽湖训练,另外四千则全是新兵。

  这算是新兵营传统,每临实战就会给新兵们实战机会。

  其余新兵营两千人分别分布在曲阿县一千、吴县一千。

  吴郡吴县都是一年老兵,资历足够升级到主力营,为的就是看住盛宪,监视其一举一动。

  自从老丈人那儿得知盛宪在背后搞小动作,金茂一直防备着,为此,还特意安排大伯金山前去吴县坐镇。

  盛宪有名士头衔,加上他儿子盛匡为金茂效过力,还有一点,就是明面上盛宪一直在帮金茂扬名。

  这样的人最难杀,还得防止别人杀盛宪,不然,就是黄泥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这天,接到虞翻的来信,金茂也是皱眉不已。

  “怎么还来个王朗?”

  并且王朗还往吴县方向跑了?

  有个名士盛宪就够金茂头疼的,再加个王朗,这是要逼他杀人了?

  可王朗不是盛宪能比,同为名士,作为东海望族王氏一员,王朗不论从家世、师父、名声和经历都比盛宪强得多!

  这样的人,要是也跟盛宪一样捣乱,那金茂真得做好砍人的准备了。

  “不行,我得通知大伯一声。”金茂心想:“后方不安稳,我怎么敢出兵平乱啊。”

  当即命人带着书信,快马加鞭赶往吴县。

  阻止王朗到吴县已经来不及,只能跟监视盛宪一样,不让这两人见面。

  同一天。

  金茂派往丹阳郡打探消息的哨骑回报。

  “潘临又到祖郎手底下去了?”

  这家伙命真大,本以为跟严白虎一起被灭了。

  “祖郎被新任丹阳郡守周昕率领丹阳精兵挫败?”

  周昕,金茂知道这人,会稽郡山阴县人士。早年师从太傅陈蕃,后被太尉府征辟高第,没想到现在回到丹阳郡任职太守。

  两人算半个同乡,交流起来应该没太大问题吧。

  “祖郎在丹阳受挫,往庐江郡、九江郡方向去了?”

  庐江郡太守陆康是陆逊的从祖父,正直有才干,金茂猜测祖郎会在这里再次受挫。

  那就只能往九江郡活动,因为九江郡守和扬州刺史正好都没在任…

  “不对!”

  金茂立即否认自身猜想。

  “要是丹阳郡和会稽郡太守都来上任,那九江郡守和扬州刺史怎么会没来?”

  要是来了还挡不住祖郎的冲击,那乐子可就大发了!

  金茂立即跟戏志才商讨起来。

  最终,两人一致认为,很可能新来的九江郡守及扬州刺史遇难了。

  “志才帮我写封信给大司农!”

  扬州刺史之位近在咫尺!

第129章 王朗:扬州刺史我帮你搞定

  吴郡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