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18章

作者:楚国隐士

  放在综武小说里,这种人摆明了就是能开宗立派的啊!

  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是在夸张,实际上,这已经说得足够谨慎了。

  太子妃的伯父,这个身份,其实不算什么。

  外戚而已!

  别说太子妃了,就算将来成为了皇后的伯父,也不过是一介外戚而已。

  但,若是这个人本身底子就厚实呢?

  甚至,胡大老爷都已经不能说是底子厚实了,而是他此时的“底子”,已经超过九成九的人这辈子的终点了。

  淮西旧臣!

  陛下心腹!

  开国功臣!

  前任宰相!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门生遍地!

  ……

  可以这么说,别看胡大老爷这会儿别看就一个翰林学士的半虚职。

  甚至连正儿八经的官凭上,胡大老爷都才五品。

  但是,呵呵,真到了朝堂上,谁敢让胡惟庸站到五品官里去?

  没见着多少尚书、侍郎见着胡大老爷也得规规矩矩行礼吗?

  说白了,胡大老爷的“底子”,太厚实了。

  朝野上下一致的看法是,如果不是胡大老爷突生意外导致受伤、辞官……

  那么胡大老爷将成为大明第一位真正的权相。

  因为这位爷的能力,真的没得说。

  其他方面更是优秀的一塌糊涂。

  固然脾气炸了点,但人本事确实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本身已经强得过分了,还成为了太子的岳父?

  呵呵……

  无数有志于官场的人嘴角抽搐的喊出了那句“累了,毁灭吧!”

  实在是这种无可阻拦的挂逼,太过超模了。

  压根就不是常规意义上能够对抗的对手!

  按照后世的说法的话,那就是在原本满级大号的基础上,来了个BUFF.

  还是那种皇家阵营亲密度+10、阵营BOSS好感度+10、个人影响力+10等一系列BUFF疯狂叠加的那种。

  而这种地位转换,在年后胡惟庸第一次去礼部坐班的时候,体现的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以前胡大老爷固然在礼部也是横着走的,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不少人看胡大老爷是有些看不上的。

  毕竟,在他们眼中,胡惟庸固然之前混得不错,但眼下不是都落魄了嘛。

  这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自己都从宰相之位上下来了,那自然就没有再上去的道理了。

  那……光剩下一个翰林学士和一些关系在,有什么好怕的!

  可这一切,都被一封圣旨给彻底搞没了。

  傻子都知道了,如今的胡大老爷,已经彻底“神格稳固”了。

  更何况,有些消息稍稍灵通一些的,更是隐隐约约知道。

  胡大老爷可不仅仅是在皇家、官场这边稳固了,就冲着陛下所说的那个亩产三十石的“仙粮”……

  但凡大明百姓,只要还吃饭的,高低也得给胡大老爷磕一个。

  说白了,就是胡大老爷早已预定了青史留名的位子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这辈子过得怎么潇洒了。

  因此,当胡大老爷走入礼部后,面对的便是比往日热闹了三倍、亲热了五倍的问候。

  甚至不少演技不够好的官员,就差没把跪舔俩字写在脸上了。

  好在胡大老爷那也是吃过见过的。

  开玩笑,前身刚当上宰相的时候,人们还不是一样的疯狂?

  可那又如何?

  这是能让胡大老爷睡得更舒服呢还是让他多吃几口饭呢?

  啥也不是!

  日子最终不还是得自己过嘛!

  平常心!

  胡大老爷笑眯眯而又游刃有余的应付完一应人等后,再次来到了一个年假没见到过的职房内。

  还是自己地盘舒坦啊。

  今儿个寒风萧瑟的,倒是不适合出门晒太阳了。

  可胡大老爷不晒太阳就没法子消磨时间了?

  笑话!

  小暖炉、茶炉、茶壶、点心、杂书……

  再加上一张铺着褥子的躺椅和一张小毛毯……

  啧啧,美滋滋啊!

  胡大老爷这状态,但凡礼部哪个官员来了,哪怕是礼部尚书章善来了,也得看得直摇头。

  羡慕啊!

  但是,也仅仅能羡慕而已。

  毕竟,胡大老爷那一副摆烂的样子,是因为有底气,甚至如今因为跟皇家结亲了,摆烂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可其他人可没这个资格!

  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雄心壮志在的!

  所以,他们只能收敛起自己的羡慕,老老实实地准备干活。

  因为,随着春节气氛的消散,本届恩科的乡试,终于要开始了。

  这里也要插一句题外话,去年不是一共是考了童生三试嘛!

  可明明三场考试把礼部上下忙活得不行了。

  但落在朱元璋眼里,还是觉着不够。

  他觉着,礼部的人还是偷懒了。

  因此,他要求这一届科举要更快一点!

  别那么磨磨蹭蹭的!

  咱给了俸禄了,那你们就得干活!

  因此,他随手一划,给礼部下达了一个指标!

  今年必须把之后的考试全部考完。

  好嘛,这事儿一弄,那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

  礼部可从未把行程安排得这么紧张过!

  但是吧,这是朱元璋的要求,谁有胆子跟他龇牙?

  于是,刚开年没多久,礼部又开始陷入的疯狂的忙碌状态。

  不过,礼部怎么忙碌跟胡大老爷都没关系。

  他只需要摆烂就好了,反正这些小事不用他出马。

  不过,一想到考试的事儿,他就琢磨起年前跟方孝孺、解缙等人的聚会来了。

  尤其是聚会之后的两次狂欢!

  啧啧,现在想想还是挺刺激的呢。

  可如今方孝孺都落榜了,唯有解缙一人参与考试。

  那自然原本的聚会也就不在了,甚至以后他们也不会聚会了!

  只是如此一来的话,就不能一起去逛窑子了啊,有点可惜啊。

169.第169章 考生抱团出题

  169.

  关于乡试的一应安排,随着礼部的消息渠道,不断的朝着外间扩散着。

  至此引起的波澜,没有去年童子试那么广,但深度却远超过往。

  实在是,两者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啊。

  童子试,是谁都能来考。

  但凡你读书识字,身家清白,那你来就是了。

  拢共三关,一步步来,一步步考,但凡能通过,就能拿到童生乃至秀才功名。

  虽然这功名压根没啥具体的政策,但有了这个功名,那就可以跟县太爷挺直腰杆子对话了。

  或者说,到了这个时候,这人才有资格说上一句自己是读书人。

  但乡试……这可不一样了啊。

  首先,乡试的参与者,那可是有门槛的。

  只有通过了童子试的,才有资格报考乡试。

  光是这一点,就拦住了至少八成的读书人。

  毕竟,多少人多少考下来,最终连个童子试都拿不下来着。

  这也是为何会说乡试在影响广度上,比不过童子试的原因。

  但另一方面的原因,就足以证明,为何乡试的深度是童子试比不了的了。

  但凡通过乡试,并且上榜者,将获得举人功名!

  而举人,就可以享受大明所规定的一应优惠政策,同时,举人是可以做官的。

  没错!

  拿下举人功名,就可以做官。

  固然这里面还有些弯弯绕,而且天花板也比那些进士出身的同学要低不少。

  但……就是可以做官了啊。

  甚至,举人做官,要比进士做官容易得多。

  只要你不介意品级什么的,举人功名动手的时候,就可以申请诸如县丞之类的九流官员。

  如果说县丞还需要碰碰运气的话,那么县衙之中某个班房的司库长官,那便是手拿把攥了。

  当然了,若是不想担上举人做官的“恶名”,那也可以先给来自己老家的县令当个幕僚、师爷。

  这样一来,既能挣到钱,又能攀上一层关系,多好。

  而这,仅仅是举人中的一种路径而已。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红楼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