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442章

作者:通吃

“这帮中国人脑子里只有事业吗?”

“你们不懂,这正是我接触过的中国人。他们总想着拼命赚钱和建设,为此可以不要假期,远离家人,跑到很遥远的地方待很久。”

“先生们,收起那点可笑的道德优越感。我们都是魔鬼,谁也不比谁高尚。我只想知道这对我们的投资是否有利?”

“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我倒是更愿意相信中国人。他们有纪律又勤快,工作效率可比欧洲工人高多了。”

“你说的是一百年后被高福利养成懒虫的欧洲工人,现在的欧洲工人也很勤快并且能吃苦,纪律性极佳。”

“等等,我问的是投资回报,不想争论谁更勤快。中国政府不是想在欧洲发行国债吗?他们给的利率和发行额度确定了吗?”

但欧洲的被选者在讨论能赚多少钱,周青峰对团队内舍弃的亲情很难过。他问陪同的蔡学斌,“你……”

“后悔过。”蔡学斌苦着脸答道:“我每天都后悔,非常痛苦。团队内都是四五十岁的,谁没个老婆孩子?

要说为革命事业而牺牲自己,大家都毫不犹豫。但这次牺牲的却是自己家人,谁又安心?谁又舍得?

时空重启前,我亲手给全家做了一桌饭菜,自己却吃不下。

我没法告诉他们,此去便是永别。我老婆孩子以为我要出什么事,为我担惊受怕,却不知道是他们要永远消失。”

“你若问我后不后悔?我当然后悔。可现在一切只能向前看。或许有天,我还能与他们相见呢?”蔡学斌哽咽不已,说不下去。他表示要去工作,匆匆离开。

等玛莎来找周青峰,见自己丈夫坐在办公桌后面无表情。

问清何事后,她坐在男人大腿上,“你是领导者,不能如此感性。至少你还有我,难过什么?工作吧,德国人来找你了。”

德皇巴泽尔一世派来特使,一名‘德意志’被选者。他的到来肩负一项特殊交易――‘德意志’将跟‘圣光’交换从后世带来的技术资料资。

‘圣光’靠人力背负带来两百五十多吨的‘后世’物品,每一克都非常宝贵。其中一百多吨技术资料以微缩胶片的形式存放,是可以复制的。

但哪怕是微缩胶片,信息容量也太少了。资料中主要记载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手册之类基础性的东西。

除了某些关键型号设备,很多资料只有总体设计方案而缺乏细节。

毕竟像‘山东’号这样的复杂装备涉及十几个产业链,几千家单位,上百万工业人口。其相关技术资料用一万吨微缩胶片也存不下。

大部分资料往往是关于技术路线发展的寥寥几句话,让复现技术时不用走弯路,节省试错时间和成本。

但这远远不够。

为了让手里最宝贵的技术信息尽可能完备且发挥最大价值,‘圣光’和‘德意志’在时空重启前进行了最大的互信和沟通。

双方有侧重的选择各自携带的物资,避免重复。马尔科带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来上海,就为了交换各自所需的‘无价之宝’。

中德都是工业大国,今后五十年的技术没什么需要隐瞒。顶多德国在某个细分行业研究的深一点,但中国在产业链广度上远比德国大。

一百多吨胶片将分多批彼此复制交换,首批集中在化工和制药领域。这能极大加深双方的技术积累,有莫大好处。

对于有足够科研和产业人口的德国来说,很多技术可以立马用上,大大加快国力提升速度。相比之下,中国想吃鸡还要先孵蛋,把人才培养出来。

‘德意志’特使还将从中国带走五吨黄金和一百吨白银。这些贵金属用于支付从德国采购的全套设备以及服务。

比如之前约定的留学生计划,以及德国企业在中国建厂,还有代为雇佣两千名专家和一万名数量技工。

中国财政部原本无法支付这笔贵金属,但‘政保局’通过清理前朝遗老遗少,抓捕政府内的贪官和民间豪强,在两个月内把钱凑齐了。

光前朝首富盛怀宣就给‘政保局’提供了超过一千二百万两白银,相当于四百五十吨。这还只是现银,房产、工厂、股份啥的加上还能再翻倍。

此外袁世凯家的资产能有一千万两白银,李鸿章给子孙也留下千万资产。就连目前被抓的张勋都‘劫掠民财’超过五十万两。

光是收拾这些地头蛇就能大大解决中央财政问题。

按‘老夫子’引经据典加实例查证,初步估计仅仅中央目前控制的几个省份,反腐能为国家创收超过两亿两白银。

为了让民脂民膏尽可能收归国有,避免再次被贪腐。中央国务院、财政部、民政部等诸多等米下锅的部门全都盯着‘政保局’,两三个月已经清理了上百号内鬼。

所以说中国家底厚,血条厚。

现在国内还没经历残酷的内战,国家元气尚在。哪怕国库没钱,找几只肥羊开刀也能救急。为了减轻农民,加快国家工业化,萧总统的屠刀可锋利了。

正因为认识到中国穷归穷,但钱还是不少。德国特使跟周青峰见面时,双方都非常开心。

中国的巨量订单让各国列强羡慕的很。但别家缺乏两国高层的互信,中低层商人的经贸行为就很难上量。

毕竟只有越洋电报进行沟通的时代,交易成本非常高,时间效率非常低。

“周先生,我向您保证,中国向德国下的所有工业品订单都享受优先生产等级。比如您订购的第一批二十艘五千吨内河运输船全部上船台了,保证能在年内全部建造完成。”

为了证明德国工业生产能力以便获得更多订单,特使就差拍胸脯打包票了。

周青峰也知道铁壳的蒸汽运输船生产很简单,这玩意真的是在河岸边搭个台子就能建造,根本不占用宝贵的船坞。

二十艘运输船完工后正好转载中国订购的工业设备运到上海等港口来,一次性给轮船招商局增加十万吨的运力。

五千吨内河运输船可以直通武汉,千吨级通重庆,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价值彻底发挥出来。上海能像龙头似的带动整个龙身一起发展。

一战前后的科技没百年后那么复杂,比利时这种小国都能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要追赶起来难度并不大。

简单讲,轻工业重头就是纺织,重工业就是钢铁和煤炭,若是能再加上化工就非常完美。

若能再加上点教育、医药、电力电子、机械仪器、食品加工、物流航运、建筑建材,这就是超级大国的底子。

周青峰盘算家底,觉着中国不当世界霸主实在太不合理了。

第44章 公务员改革

从天津来的远洋客轮停靠上海,要在码头停留半天,补充水煤。船上乘客大多上岸,打算浮光掠影的逛逛这座远东大港。

上海总会的沙利文接到电报,急急赶到码头迎接大英前任驻华公使。双方见面彼此问候一番,朱尔典指着外滩景观道:“这片码头变了许多。”

作为远东大港,但当前上海的外滩码头根本不能与此名头相配。运猪的,挑菜的,贩货的,一切混杂。

码头周围缺乏管理,栈桥下水流污秽,散发恶臭。腐朽的破损木船沉在水中,堵塞河道,尽显脏乱。

人流量大之地,治安也差。上海在‘49年’前就是犯罪之都,坑蒙拐骗者数不胜数。比如青帮控制了码头苦力,垄断物流货运,间接扰乱社会。

新的市政府出重拳打击整顿城市乱象,第一拳就打在控制外滩码头的青帮脑袋上,狠狠的杀了一批,挽救一批,教育一批。

沙利文对中国政府满腹怨气,“是的,中国人做了点改变。在我们英国人的教导下,他们学会把地面扫干净。”

客运码头设立管理处,修了简单的雨棚,实现人员分流。虽然外滩客流量很大,声音嘈杂,但秩序井然。

码头外拉客的黄包车必须等在出口处,一辆一辆的载客。谁敢争抢就要挨棍子。如此一来大大提升转运效率。

沙利文依旧抱怨,“现在整个上海像个繁忙的工地,到处都是手持棍子的警察在维持秩序。市民们非常不习惯,非常反感。”

英国搞‘羊吃人’时,破产农民也不愿进工厂,全靠大英的警察去街头抓流浪汉来解决问题。现在大英体面了,倒是开始指责别家野蛮。

朱尔典‘嗯’了声,他身后的伊集院彦吉嘟囔了一声,“帝都也一样,城市和乡村充斥大量只经过短训的警察在执法,就连外国使节也被剥夺诸多特权。

我们的外交人员一出门就被中国警察盯着,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毫无自由和尊严,太讨厌了。”

朱尔典回头瞟了眼,心想:“这不就是你们日本人最先搞出来的?西方外交官去东京,每天屁股后头跟着个戴礼帽的,烦都烦死了。”

不过这招人盯人非常好用,搞得帝都所有官员对日本人避之唯恐不及。因为每次日本人上门,政保局随后就会来调查。

对于当前无序社会,中央政府缺乏管理能力,最低成本的办法就是死板的强制纪律性,强行扭转国民性格。

在市井表象的背后,赵秉钧的公共安全局最近在大肆扩编培训,准备在年底脱离内务部,单独成为公安部,加强对社会的管控。

为了升任部长,赵秉钧最近卖命的干活,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堪称劳模――支持他如此卖力的原因是最近得到一针‘强化血清’的奖励。

赵秉钧当年跟随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马术建长,屡建奇功,曾在大雪中被埋三日,身受重伤,留下‘不能人道’的痛苦。

‘强化血清’在赵秉钧身上体现出极强的肌体修复能力。这奖励对他来说犹如天降甘霖,能重做男人,传宗接代。

就凭这份大恩,赵秉钧哪里还顾得上效忠袁世凯?他愿意为中央肝脑涂地,积极改造思想,向组织靠拢,已经成了预备党员。

沙利文吐槽上海警察无论人数还是权力都在增长,背后是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大城市加强管理的表现。

各省的政保局和公安局都在建设中,少不了要清理地方上的顽固势力,闹出几场血雨腥风的抓捕和审判。

朱尔典在码头管理处转了圈,发现区区一个基层机构也像模像样。

上百个公务员被贴报公示,明确职务和权责,以及投诉方式,还配备懂外语的翻译,询问外来人员来历以及办理落地护照,有点出入境管理局的雏形。

之前的上海压根没啥出入境管理,国外的啥阿猫阿狗都可以来。护照是什么?没这号东西。

原历史要到1920年,世界各国才开始就出入境管理以及护照的问题进行协作。而现在这个进度明显将加快。

至少中德之间进行外交约定,双方人员往来需要正规化管理。这对各个国家都有好处,必然会全面铺开。

朱尔典是资深外交官,非常明白护照的推广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国家合法管理自己国境的权力和手段。

这举措若是跟即将建立的公安部和民政部搞的身份证体系联系起来看,中国政府的执政方向就很明确。

“这是国家走向工业化的必然之路。”朱尔典想的更深远。只要中央政府权力继续巩固,过个几年中国就会搞人口普查和国土调查,全面掌控国家人力和土地资源。

“想想这个国家有四点五亿人口,由于人均寿命低,大多都是青壮。一旦发生战争,其兵员数量几乎无穷无尽。如果能完成工业化再普及基础教育,哇……”

当朱尔典提出这个观点,沙利文没啥感觉,旁边的伊集院彦吉不寒而栗。现在日本人口才五千万,且资源贫乏,跟中国的国力差距太大了。

“阁下,关于我国求购‘金刚’级战巡的计划,还请一定多帮帮忙。”伊集院彦吉忍不住了,他之所以跟在朱尔典屁股后头,就是要游说这位‘中国通’回伦敦后帮忙。

‘金刚’级战巡是日本在一战前最重要的战舰建造项目之一,另一个是‘扶桑’级战列舰。

现在中国卡住了向日本出口生铁和生丝等原材料,限制日货进口,加大对欧美商品出口力度,挤占日本外贸市场。

对于日本这种穷鬼来说,这是致命一击,肯定会制约日本军力发展。日本军部已然心急如焚,迫切需要英国给与更多的贷款。

朱尔典只点头,却不轻易开口允诺。他也不明白英国上层到底怎么想的,必须回到伦敦才能明白。

离开外滩码头,一行人准备去上海总会休憩,朱尔典打算见一见英国商人,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发展的情况。

在码头管理处理外有一大块的广告牌,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像。朱尔典在坐上轿车前瞄了眼,问沙利文牌子上是什么?

“是最近市里雇佣高级公务员的公示牌,说什么要求全社会监督。中国人最早宣传的是个给大英当酒保的印度人,还说什么发掘了一名天才。

后来中国人大概觉着任用大英的仆人不是什么光彩事,很快改为宣传从普通市民中提拔了什么人当官。”

沙利文努力轻描淡写,不想讨论正闹得轰轰烈烈的市政府公务员改革。实际上这场改革的热度一直很高,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帝都、天津、南京、上海、武汉,所有部级以下公务员全体下岗,重新竞聘。秦清作为国务院总理,亲自主抓此事,务必整顿吏治,为国选材。

大城市搞完了就要抓小城市,一级一级的压下去。给各级官僚进行洗牌,顺便反腐打黑,清查土地,充实国库。

当初‘老夫子’建议周青峰在帝都昌平县搞‘找茬式’土改试点,效果挺好。现在‘找茬’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正规。

主推一名印度人当公务员改革的代表确实不妥,所以市政府没几天就换了中国自己的平民代表。

“中国人对当官的热情太高了,每天有上千人跑来考公务员。现在上海市内的职位已经填满,只能考周边几个县市的职位。”

沙利文很想嗤笑一番,可他说出来的情况却让朱尔典反复追问。

“考试不难,最开始每天都有,后来每半个月一次。最近是每月一次,且考题经常换。据说市面上有商人在刊印历次考题内容,卖到脱销。

很多考生以为考上就能当官,可实际上却是要从普通小吏干起。出于对被分配的职位不满意,于是反复考试的情况。

只要能当官,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容易被驯化。最近有不少南方革命党都在向上海市政府询问,他们能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

最近新提供的职位越来越偏远,有的已经要到苏州任职。但这不能抵挡中国人的考试热情,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吸引了太多太多人。

而大英的酒保被雇佣担任海关副关长后,在上海的西方人也很有兴趣的跑去参加考试,确实有几十人考上了。

另外原租界巡捕房的印度人甚至安南人同样去尝试,有十来个人获得了高低不等的职位。但他们并没如预想般被安排到一起,反而被彻底打散任职。”

作为‘中国通’,朱尔典非常厌恶中国前朝官员的腐败无能,却又能因为对方的愚蠢而自带优越感,认为自己有权充当老师进行指点。

现在中国推行吏治改革却完全依靠自己,西方的优越感自然要消退一二。从小小的外滩码头管理处就能看出改革后的变化。

原有的官僚体系几乎没能有多少对抗能力就被清除了。新的公务员也采取异地任职,设定业绩kpi来进行选拔和淘汰。

朱尔典知道自己回国的述职报告上又要多写不少内容了,但伦敦的议员老爷们只怕不愿相信一个黄种人国家出现了非常高效的政府机构。

“这国家的变化太快了,快到大英帝国之前的所有应对手法通通失效。我们必须有全新的对华政策,但……伦敦不会改变的。”

朱尔典以维护英国在华利益为优先,哪怕他成为了背锅侠,也知道这是政治需要,并不过多抱怨。就在他为新局面而思考策略,天空上嗡嗡的飞过一架绿色涂装的双翼机。

“咦……这是中国军队的飞机吗?他们不是标志性的大红色?”

沙利文抬头看了眼,答道:“中国人的飞机越来越多了,这是他们最新的型号。上蓝下绿,非常容易识别。”

“啊……?中国人又搞出新飞机!”

第45章 新飞机

在朱尔典仰望天空飞过的双翼机时,在原英国领事馆的二点五公顷的草坪上,周青峰正跟几名飞机设计师一同观看飞行表演。

这架被喷涂成蓝绿两色的飞机来自改建的金陵机器局,制造者是当今小有名气的人物――谢瓒泰。

飞机在草坪轻盈降落,戴风镜的飞行员停下发动机,两名地勤上前堵住木制轮挡。周青峰跟谢瓒泰握手表示祝贺,感谢他为国家造出一款新式战机。

谢瓒泰说不来普通话,用英语连声表示谦虚,“这不是我的功劳,飞机设计方案完全有军方提供,我只是参与其制造。

恰恰相反,我要感谢政府给我为国效力的机会,更要感谢中央洗刷外辱,驱逐列强的壮举。国家能蒸蒸日上,正是我辈之荣幸。”

说了几句,谢瓒泰哽咽不已,抓住周青峰的手连连摇晃,心绪激动。在中国航空先驱的名录上,此人是占有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