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290章

作者:通吃

油脂吃完,装油脂的大铁皮桶都成了某种福利。

老萧就见过有官职不小的干部跑去机关食堂要铁皮桶,回家改改能做很多用途。这还得偷偷摸摸的,被发现了说不定就挨批。

“说点好消息吧。”‘杨总师’叹声开口,“我也知道困难是暂时的,得时刻鼓舞自己的士气才行。”

“好消息啊?土改正顺利进行,算不算?”

老萧知道的‘好消息’也挺多的。毕竟各方都是报喜不报忧,真正的问题需要上级亲自下去调研才能发现。

土改的意义毋庸多说,让3亿多农民获得土地,把全国老百姓绑在了土共的战车上,眨眼就稳住国家局面。

有了土改才让政府的统治一杆子插到底,打破了千年来基层被缙绅和小吏把持的常例。为后续的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人力条件。

‘杨总师’点点头,却表示这事不得劲。

“要得劲的啊?”老萧琢磨一把,“西北剿匪很顺利。一个团的‘图-4’进驻宁夏,二十毫米的机炮扫射地面,那个画面真是不要太爽。

人马俱碎啊!”

‘图-4’原本要53年才进入中国,56年才参加实战。现在51年底,它的大航程在西北的广袤地域发挥到淋漓尽致。

为了提升打击效率,西北军区把轰炸机的部分机炮换成机枪,火力弱了点,但持续性大大提升,可以绕着敌人据点打转转。

坚固火力点就上机炮,乱跑的杂兵就用机枪。

西北叛匪一向吹嘘自己马术精良,机动灵活。现在就看是马儿跑的快,还是‘图-4’飞的快。

“西北的剿匪部队都学会呼叫空中支援了。无论侦查、追击、攻坚,‘图-4’的机炮和炸弹都很好用。

就算‘图-4’数量不够,前线机场的伊尔-10和拉-11却是管够的。空地配合练啊练的也就娴熟了,那些念经的马匪往往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西北军区配了两千部车辆,包括装37小炮的‘威利斯’吉普,用于攻坚。

前线还改装了不少架上MG42机枪的装甲卡车,基本可以当战车用,专门欺负马匪的骑兵。

卡车运送补给进新疆,那是给各族群众送福利。这年头没那么些破事,什么信仰也抵不过吃饱穿暖。”

萧金浪说着说着,又沮丧的低声道:“我跟总理吵了一架,没能拦住某些政策的出台。国内也是有些事属于政治正确。”

‘杨总师’听了却呵呵直笑,心情大好。

西北不比朝鲜,开阔地势下拥有代差优势的装备,弱小的一方必然遭受屠杀。可以想象冒出来的刺头必然是尸横遍野,保的今后几十年的和平。

至于拦不住的事么……

“这就算历史局限性吧。为了稳定边疆,势必要做些妥协。解决主要矛盾再说,次要矛盾等国力强盛了,也翻不起浪花来。”

‘杨总师’没在庙堂待过,更为乐观。

反倒是老萧当过纪委书记,知道某些事一旦定下就会形成利益集团。日后非得死上一批人,造成巨大损失才有机会改变。

中国也有很多积习难改的事啊。

除了西北,西藏的解放也跟顺利。有足够的汽车和飞机抵达高原,对付农奴社会的当地土司犹如杀鸡的牛刀。

运力提升后,进藏的军队远比历史上更强,运上去的物资也堆成山。这方便了中央团结更多底层民众,摸清状况后毫不犹豫执行民主改革。

房间不扫,灰尘不会自己走嘛。

该杀的还是要杀的,多杀总比少杀强。

毫无原则的宽恕农奴主和腐朽僧侣,是对苦难深重的藏族同胞不负责任。

萧金浪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把英国人在暗中搞的鬼摆在台面上,逼着中央下狠手。

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举,老萧恶狠狠的阴笑道:“若是能在这个世界待到62年,我保证能从阿三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想成为‘当代王玄策’?你可劲吹吧。”‘杨总师’倒是也想待下去,奈何朝鲜战争结束,副本必然也跟着结束。

两人抽空闲聊算是放松,彼此交换对国内国外政治经济军事的看法和预判。到下午三四点,一个电话打到研究所,急着询问萧主任是不是在这里?

老萧去接电话,十几分钟后面色古怪的回来,“总理从西花厅打来的,说维辛斯基要求再次参观我们的半导体研究所。”

“他不是看了一回么?”‘杨总师’也是不解,“当时对我们爱理不理的,脸上就差写着一行‘你们中国人也能研究高科技?可笑!’”

“管他呢,要再来就来吧。”萧金浪让研究所再准备一番,半小时后维辛斯基带着苏联外交车队呼啦啦的赶到。

苏联援华团队来了十几号人,过半是电子技术专家,负责在帝都帮忙建设电子工业部和大学学科。

这批人显然是懂行的,来了之后就要求中方学者介绍研究所在晶体管方面的研究进度,态度非常积极。

老萧默不作声的朝‘杨总师’打了个眼神,意思是‘鱼上钩了,狠狠的宰。千万别客气,不要给我面子’。

‘杨总师’也颇有种熬出头的欣喜,他的研究所搞了各种土法上马才完成了晶体管量产的全部流程,今天就是要获得超额回报的时刻。

研究出技术是一回事,产量提高又是另一回事。

推广晶体管需要更多的设备和原材料,需要成百上千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一栋普普通通的二层小楼根本配不上如此先进的高科技产品。

晶体管可是当世显学,47年才被发明出来的。但生产晶圆并掺杂等技术还真是帝都半导体研究所‘首创’,‘杨总师’巴不得毛子来投资。

当‘杨总师’将一张挂图在墙上展示出来,介绍了晶体管的工艺突破和技术特点,听他讲座的一名毛子忍不住蹦了起来……

“你们目前的产量有多少?莫斯科计算数学研究所要订购十万枚。我们正在研究最新的计算机,急需这种革命性的‘超级电子管’。”

电子管?

这是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

毛子的脑袋是花岗岩制造的吗?怎么就如此固执?

第104章 每秒十万次

懂行跟不懂行,差别就是巨大。

维辛斯基是外交部长,对技术没什么敏感性。

可援华的苏联专家很快就意识不同,‘杨总师’团队弄出来的量产型晶体管是电子技术方面巨大的进步。

但苏联在大功率电子管方向投入巨资,这帮家伙嘴上是不会承认晶体管跟电子管有什么革命性的不同,咬死就是‘超级电子管’。

事后毛子专家私下交底——学阀这种东西,苏联也有。说‘电子管’比较好要经费,说‘晶体管’就很麻烦。这里存在一个路径依赖。

懂了!

内部斗争嘛,中国也有。

只要能要来好处,说这是继电器都可以。

“有论文吗?”来访的苏联专家心痒难耐,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听‘杨总师’的口头讲座,希望能了解更多。

“有的。但需要按两国间学术交流的方式提供。”

作为项目领头人,‘杨总师’在后世见多了科研界抢经费抢名誉抢地位的勾心斗角,一切都按正规流程来。

苏联专家大喜,纷纷表示同意。

双方以外交部门为桥梁,召开一场正式的学术交流会。‘杨总师’在会上毫无保留的向苏方提供了上千份晶体管方面的专利论文。

在生产中的每一个工艺和技术环节都可以发表重量级论文,技术的进步就是论文背后的巨量试错和经验总结。

面对这么些论文,毛子方面立马觉着不对劲。他们认为‘杨总师’这个团队去年才组建,就三十几号人,一年时间能搞定一篇论文就了不起。

上千篇专项论文需要百倍数量的团队花费至少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话没错,‘杨总师’立马‘老实’表示其中大部分论文来自美国。

对这个解释,苏联专家倒是认可了。

但如此数量的论文不是十几人的援华团队能在短时间内读完的。这是多学科的结晶,不同学科间隔行如隔山。

就连‘杨总师’自己都只会依葫芦画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搞飞机设计的,对材料化学方面只能说‘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幸好半导体研究所的人员好歹把晶体管量产的所有步骤都走了一遍,对于某些粗浅问题还能解释。

解释不了的就只能推到美国方面去。

研讨会召开了两天,苏联援华专家大呼小叫的发电报从莫斯科喊来了一大批更高级的科技学者。

比如无线电方面的布拉金,超高频电子学的列别杰夫,计算科学的萨波科夫。

这帮人收到了用飞机空运到莫斯科的晶体管样品。

测试结果把莫斯科大学、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莫斯科计算分析研究所等大批科研机构全给震了一遍。

毛子也不是傻子,知道计算机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设备。为了夺取技术优势,他们在电子管方面押了重注。

但无论从耗电、体积、工作频率、稳定可靠性等诸多方面,晶体管相对电子管的优势太大了,完全是碾压式的。

搞计算科学的萨波科夫来的最快,带了十几号徒子徒孙做飞机赶到帝都。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弄到足够多的晶体管制造一台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

这就体现学科细分的差异了。

让‘杨总师’去研发计算机,累死他也难有什么大成就。但他见多识广,好歹知道学科发展的方向,当一盏指路明灯肯定是极好的。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造计算机更是多学科的协作。

苏联专家来了之后,首先是要多个科研机构对当前成果进行评估考核,类似项目审定。他们开始只来了五六十号人,但很快就膨胀到五六百。

因为晶体管制造本身就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这批人要把‘杨总师’过去一年走过的生产流程重新走一遍,并且对其精益求精且扩大规模。

毛子原本想把‘杨总师’的团队拉到莫斯科去,理由是莫斯科的科研条件更好——‘杨总师’自然是拒绝,死活要待在帝都。

没办法,帝都半导体研究所顺势扩张。原先的两层小平房肯定是不够用了。毛子自己主动表示要进行对口援建。

这么重要的科研机构怎么可以窝在如此寒酸的地方?

毛子从其远东军区直接运来了建材和设备,由帝都的工程兵动手,要盖七八座五六层以上的大楼和厂房。

但盖大楼太慢了,而超净车间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于是五六百号毛子专家分成十几批,每天轮着到半导体研究所实习。

这期间‘杨总师’每天上课,将自己团队掌握的知识无保留的传授。他列了一串晶体管量产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要求苏方解决。

其中不少研磨剂、特种气体、清洗药剂都是美英‘进口’。

诸多技术缺口让毛子都傻眼,被逼着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项目攻关——这其实是强行扭转毛子当前研究方向,走上正确的科技树道路。

中方也想尽办法往各个项目组里塞人。哪怕塞个大学生过去洗烧瓶的都行,一定要拿到全部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

萧金浪还指望能靠卖点晶体管收音机赚钱,毛子专家立马跳起来表示绝对不行——这么高级的器材拿来造收音机?你干嘛不拿‘神威’超算玩俄罗斯方块?

帝都半导体研究所有个配套的器材车间,培训了三十几号女工做成品生产,每天能产出两千多颗二极管或三极管。

毛子专家来之后,这个车间独立扩建成工厂。其人员和设备增加十倍不止,保密级别还予以上调。

按苏方需求,这家新成立的帝都半导体器件厂要不断扩产,最好日产量超过十万百万颗。它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合作典范,用来证明制度的优越性。

毛子一旦发现自己在某方面有优势,那是非常乐意进行宣传的——他们急着要生产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要把美国死死压一头。

按照‘杨总师’的介绍,硅晶直拉,晶圆切割,晶片掺杂等晶体管关键技术属于中方‘原创’,目前美国也没能掌握。

中苏至少有五年以上的优势。

苏联专家对这个消息如获至宝,很开心的向克里姆林宫进行汇报。

斯大林得知苏联可以在计算机方面吹至少五年的牛,笑的几乎乐开花。

对于中方主动提供晶体管技术,他更是表示高度赞赏,甚至愿意给‘杨总师’颁发‘苏联英雄’勋章——这自然是被婉拒了。

11月上旬,当周青峰还在‘欲望号’上胡天胡地,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计算机理论的创立者,列别季夫带队抵达帝都。

列别季夫在48年主持设计苏联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MESM’。它在50年被造出来,是个占地六十平米,25千瓦耗电的庞然大物。

其用了六千根电子管,每秒运算速度只有区区三千次。

等到53年,毛子会生产代号‘箭’的第二代电子管计算机。那玩意更大,占地三百平米,功耗飙升到150千瓦。

‘箭’的数据通过打孔机卡纸和磁带进行输入输出,总共生产了七台。它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国防和经济部门的数据中心。

当确认中国同志的晶体管性能完全超越电子管后,列别季夫在办公室里发了一整夜的呆。第二天,他就要求乘机前往帝都。

这个面容严肃的老头没什么废话,只要求中方提供工作场地和必要的器件。随他而来的还有莫斯科精密仪器和计算机学院的一大票人员和设备。

这些才是真正懂如何造计算机的。

列别季夫最开始希望按现有规格,用二极管和三极管重新制造一台‘MESM’。‘杨总师’虽然不是很懂,但好心提醒旧的规格无法发挥晶体管的优势。

于是列别季夫带队重新设计了指令和存储结构,并且利用晶体管功耗低,体积小的优势,极大的提升了器件密度。

‘杨总师’还好心提醒采用拔插式电路板的概念,提升计算机的冗余度。这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出错了也容易排查更换。

新的计算机设计在11月底完成,耗尽所有晶体管存货后,十二月初就生产出来——毕竟焊接电路板只需要找些受训女工就能完成,模块化的设计确实容易批量化制造。

新设备使用了三万多颗二极管和三极管,但占地面积也就一平米,类似外形是个大机柜。其耗电量不到三百瓦。

相比开机就引发电网动荡的电子管计算机,这玩意堪称节能标兵。

周青峰之前运来十套‘未来’的电子管计算机用于雷达网控制。使用一年以来,其中一套已经损坏。

萧金浪将还能用的存储设备搬来给新的晶体管计算机配上,大大提升其性能,也加快其应用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