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老爸:我开局被限制高消费! 第46章

作者:茜茜大可耐

以前浩鼎实验室没那么大,没有这么丰富!

如今浩鼎实验室,搬到一幢大厦里面。

这里甚至配了健身房,影音娱乐室……甚至游泳池!

看到老板过来,众多研究人员纷纷感慨烛龙的强大。

李浩回答道:“烛龙是公司的人工智能,主要负责公司的安全系统。”

“同时,烛龙也是公司所有人的研究助手,为你们提供一些研究上的帮助。”

“但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它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烛龙的强大,其实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或者说,李浩并没有对其他人开放烛龙的全部能力。

在其他人看来,这个人工智能最多就是在交流上比较的流畅。

在研究中,能帮忙处理一些记录、计算方面的简单问题。

事实上,烛龙的能力不止于此。

将一条智能生产线交到卓龙手里,它能完美的控制。

甚至,你只需要给她配上各种机械臂,让她制造各种零部件和设备,它都能造很多东西来。

前提是机械臂的精度足够高,还有其他的智能设备辅助。

让烛龙去编写相应的软件,相应的应用,都不是什么问题。

她甚至比编程人员做的更快、更好。

人是需要休息的,而人工智能不需要。

普通人编程的时候会受限于大脑思维和行动能力的限制,但人工智能不会。

如果完全放开烛龙的能力,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甚至会引发恐慌!

负面影响,远远超过正面的影响!

即便浩鼎实验室内部,大家也只能使用烛龙部分功能。

即便如此也足够强大了。

第58章 自己给自己专利授权(5更)

“电池研究得如何了?还有专利呢?”

李浩来动力电池研究小组,不是跟他们讨论烛龙的。

他在夏沪这段时间都忙着面试研发人员。

因为新加入的研究人员过多。

他找华达集团要了一幢大厦安顿这些研发人员。

华众汽车那边的事情都交给谭雅去处理。

好在这时候华众汽车也没太多事情需要处理。

该招的人都招了。

公司已经运营起来。

李浩不过去也无所谓。

这时候华众公司杭城工厂那边,把原来的生产线都拆了,就等欧洲那边的自动化生产线过来。

其他技术人员,去和其他材料供应商谈合作,采购材料。

可以说生产线一过来,就可以生产制造。

华众公司夏沪这边的部门在干什么?

都在准备新车的推广计划了!

这速度……真是够快的。

李浩在乐影平台发布的‘全民汽车设计活动’,也差不多要到收尾阶段了。

只要敲定了设计方案,将设计图丢给「研发中心」做设计改进优化,拿出来就能用。

之后就是新车型试产、送去做测试。

测试没有问题,直接开模,批量生产。

用「研发中心」来完善新车型设计方案,李浩相信不会有任何问题。

所以新车型测试不会有任何问题。

直接就能进入量产阶段。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当然……也只有李浩、只有华众汽车能这么快。

换任何一家车企,要出一款新车,都不可能做到这么快。

其他的几个新能源电动车的造车新势力,从公司成立到新车敲定上市接受预定,基本都用了4年的时间。

哪怕是传统汽车:戴姆勒奔驰、宝马、大众、丰田这些车企,在自己的汽车平台上开发一款新车,也不见得能像李浩和华众汽车这么快。

电动车最核心的就是动力电池。

这方面的技术,李浩早就研究出来,交给浩鼎实验室动力电池研究小组去复刻。

并申请相关的专利!

“专利已经申请了……”

专利自然不用多说,李浩这边从「研发中心」获得的技术,都有所有的相关研究过程、数据……全部的记忆都有。

这些数据资料都是货真价实的,申请专利是没问题的。

复刻相关技术也很简单。

只不过受限于材料、工艺、设备的问题……是能复刻出相关的技术和产品。

就是会有一些差距。

“动力电池我们已经生产出来,并做了相关的测试,产品比您给的数据要低不少……”

高云和潘嘉石带老板到实验室,查看生产出来的动力电池。

调出这段时间测试的数据资料。

“和其他的车企使用的电池相比,我们的电池无疑要领先太多,按照目前的市场来看,我们的电池技术可以做个划分,做一个技术储备。”

“即便如此,也够其他车企追好几年了!”

哪怕因为材料、工艺和设备的关系,复刻出来的高能密度电池,达不到李浩使用「研发中心」研究出来的数据。

那也足够优秀!!

高能密度电池、固态电池的技术,和目前其他车企使用的动力电池技术,那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是两个时代的技术。

“安全性没问题吧?”

李浩最关心的还是安全!

在安全面前,电池续航都没那么重要。

高云调出之前做安全测试的视频和数据:“我们做了各方面的安全测试:火烧、冰冻、摩擦、碰撞、穿刺……安全系数远超传统的锂电池。”

“电池被刺穿也不会起火燃烧和爆炸。”

“除非将电池包直接丢进明火中燃烧……即便如此,有电池包的保护,也有10多分钟电池才会燃烧起来,依旧没有爆炸!”

李浩看了各种安全测试:低温、高温、摩擦、碰撞、破坏性的测试。

高能密度电池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最关键的还是电池包的保护,这个技术也非常强大。

如果没有这个电池包的保护,安全系数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

“还有样品吧?你们打包好一会儿我让人拉走……”

“相关的数据和测试数据都给我发一份。”

“你们继续后续的研究!”

高云和潘嘉石说到:“生产出来的样品还有几套,一会儿我让人打包好。”

“后续的研究正在进行,根据您给的资料,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目前研究进展还不错。”

李浩收购了永能实验室,更名浩鼎实验室,高云和潘嘉石就加入,是最早加入浩鼎实验室的。

原本加上他们两个人,研究团队才14人。

现在?

整个研究团队已经400多人!

这个团队研究也不仅限于汽车动力电池,还有其他电池。

也和新能源电动车其他项目研究小组相互交叉,协调解决整个新能源电动车的各方面技术难题。

关键是有李浩提供后续的研究方向,几乎不会走错路。

只要往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走,哪怕短时间内不出成果,积累足够后,也会有突破。

……

浩鼎实验室的安全系统升级完成。

基本解决实验室技术泄露的问题。

李浩让华众汽车杭城工厂那边来人。

三个小时的车程,直接从杭城开车过来,拖了三套汽车动力电池离开,回厂里做相关的研究。

同时,李浩去了浩鼎科技那边。

他自己作为浩鼎科技老板……又是华众汽车董事长。

谭雅带来了华众汽车的公章,代表华众汽车和浩鼎科技签署了专利授权协议。

华众汽车拿到了高能密度电池在汽车动力电池方面的技术专利、电机专利的独家授权!

专利授权费用,按整车销售比例来支付专利费!

这个和华达集团一样。

每销售一辆氢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就需要按照整车的售价,向浩鼎科技支付一定比例的专利费用。

类似高通公司的:高通税!

不仅仅是整车……特别是华达集团那边,他们拿到氢能源汽车领域上下游近乎所有的技术专利。

氢能源汽车、加氢站使用的各种设备、制氢需要的设备和技术……

无论华达集团自己生产制造这些设备,还是入股其他公司,将技术授权出去,生产制造这些设备。

一样向浩鼎科技缴纳专利费用!

嗯……可以预料,未来浩鼎科技,仅仅是专利授权费用,一年可能就有几十亿,甚至百亿的收入!

关键:这是净利润!

甚至……很多车企卖车,赚的钱还不如浩鼎科技收专利费赚的多。

就像是李浩上一世,有的车企卖车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就是给电池供应商打工的。

利润都被电池供应商,或者上游产业链赚走了!

众汽车官宣:高能密度电池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