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232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张老师,可以的。”

  “喏,先支付宝转账还是刷卡?”

  张向阳见谈妥了,转身进卧室拿出一台POS机出来。

  周孝愚举着手机晃了晃,尴尬道:“转账好了。”

  搞定完缴费问题后,张向阳看了一眼时间,“再过20分钟我就要去食堂吃饭了,我先摸一下你的基础和实力,教学的事只能等下午2点半你再过来,可以把?”

  “可以。”

  “我问你,你之前学过声乐没?”

  “没有学过。”

  张向阳面色上微微有些吃惊,“我记得闻天明说你天赋很高啊,都已经出道了,还出过专辑,你竟然不会唱歌?”

  周孝愚解释道:“我擅长的是作曲和乐器演奏,我出的专辑也是一张纯音乐的民乐专辑,下一步打算出唱片专辑,但对自己没信心,所以打算先学习一段时间声乐。”

  张向阳又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学好通俗唱法就行了,为什么要学戏腔呢?我看你这么年轻,你们这些年轻人应该对戏剧没兴趣的。”

  周孝愚老实解释道:“我们年轻人确实对戏剧没兴趣,但是戏腔唱法不同,我最近一直在琢磨,打算将戏腔唱法和流星歌曲结合起来,我觉得在未来的国内乐坛上应该是一条出路。”

  张向阳欣慰道:“不愧是搞作曲的,你的这个思路十分不错,我们国家的戏剧传承了这么多年,戏剧学院也有不少,国家还是很重视的,早就将戏剧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啊,年轻人不喜欢,这个文化就要失传,如果多出一些戏剧相关的优秀作品,也能将戏剧这门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你说你出过民乐专辑,能不能让我听一下,随便找两首就行了。”

  这个简单,周孝愚当下掏出手机,登上酷狗,很快点出自己在里面的个人主页面。

  他扫了一眼,将《前世今生》点开。

  屋内瞬间响起了一阵优美的曲调声音。

  张向阳只是听了一个前奏,脸色顿时变得十分惊讶,看着周孝愚道:“这个曲子是你写的?”

  周孝愚道:“是啊,你看这上面的作者一栏写的就是我的名字。”

  “你叫周孝愚?”

  “是的,我叫周孝愚。”

  张向阳惊得站了起来,当下连连道歉道:“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太好,只记得你姓周,倒没有留意你的全名,没想到啊,这首《前世今生》我也有收藏的,这种质量的曲子竟然是你这样一位年轻人写出来的。”

  “更没有想到大才就在我面前。”

  张向阳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也将自己的手机掏出来,登录上QQ音乐,将自己的个人收藏目录递给他。

  周孝愚扫了一眼,发现自己专辑中的大部分歌曲都被对方收录了,而且还是购买的正版数字专辑。

  这下就有点尴尬了,拜师拜师,竟然遇见了一位自己的忠实正版听众。

  他尴尬的将对方手机还给对方。

  张向阳晃了晃手道:“不用听了,你的这张专辑里面的曲子我太熟悉了,作曲方面你没问题,就凭作曲方面的才华,你早晚能吃到国家津贴,一级演员被选上也是早晚的事,没想到你还这么年轻,接下来你唱几句给我听听,让我见识一下你的演唱功底。”

第236章 奇怪的老师,奇妙的师兄

  周孝愚也不害羞,直接站起身清唱道:“想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不管风雨有多少,有你就足够。”

  张向阳面无表情,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继续。

  周孝愚将这首《你笑起来真好看》清唱完。

  张向阳点了点头道:“这首歌是你写的吧?”

  周孝愚道:“是的,不过还没有出单曲。”

  张向阳道:“曲子确实不错,难怪闻天明这么重视你,听说他邀请你好几次,让你加入音乐协会,你同意了没?”

  周孝愚不清楚对方为什么提这件事,如实回道:“三天内会递交申请报告。”

  张向阳这才笑道:“等你加入后,年底开会的时候说不定还能遇见我呢,我是戏曲协会的。”

  兜了一圈,这才回到刚才清唱的这首歌上。

  “你的乐感、节拍,咬文吐字都没问题,音色的话普普通通中规中矩,不过这首歌并没有高音部分,也没有假音部分,所以我也不清楚你的通俗唱法水平如何。”

  “接下来你继续唱一首歌给我听听,就唱那首《新贵妃醉酒》,全程你一个人唱下来,没问题吧?”

  周孝愚脑海中思索了一下这首歌的旋律,打开手机,将这首歌调出来,将声音关掉,对着上面的歌词开唱。

  唱这首歌时,他就遇到了麻烦,前面的主歌部分还好,到了后面的副歌部分,这里是要用戏腔唱的,不用戏腔的话至少也要假音。

  假音周孝愚会一点,但不算专业。

  对方让他唱完,他就只能强撑着唱完,这种感觉就好像捏着嗓子一般,声音别提有多怪异了,而且唱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嗓子里面被什么东西刮了一下。

  全须全尾的唱完一遍已经不容易了,跑调和节拍踩错的事频频发生。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的怪异,男不男女不女,尤其在真假音转换的过度期间,直接乱了套。

  张向阳脸上仍旧没多少表情。

  等周孝愚唱完,她点了点头。

  “接下来,我给你唱一遍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你听一下。”

  张向阳站起身,故意背对着他,紧跟着一只手捏起一根兰花指,上半身豁然转了过来,嗓子同时开启。

  “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

  周孝愚身体一紧,一时间有一股头皮发麻的感觉。

  短短的四句歌词,中气十足,气息稳定,而且音域从头到尾就拔的很高,听起来并不是所谓的假音。

  假音给人的感觉一般都很单薄,不会有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周孝愚心中惊讶的同时再去看眼前的普通老太太,发现对方身上的气势也跟着变了,少了一丝平凡和普通,多了一丝认真和艺术家的姿态。

  这闻天明给他推荐的这位老师还真是‘真人不露像’啊。

  对方的唱腔一开口,周孝愚就知道这一波找对了人。

  张向阳收住声,又对周孝愚说道:“接下来,我再唱一段越剧《西厢记》里面的选段,你听一听和刚才的这几句有没有区别。”

  “怨母亲不解儿女意,拆鸳鸯~车儿向东马儿向西。张生啊,多情青鸾信频寄,我人去博陵心随你。万不能金榜无名暂不归,撇下你,举案齐眉、琴瑟伴侣。”

  一句结束,张向阳看向周孝愚,问道:“你觉得刚才的这两段有什么区别?”

  周孝愚想了想道:“除了曲调和节奏不同外,其他差不多。”

  张向阳笑着重现回到沙发前,端着水杯喝了一口,“你觉得差不多是因为不管是唱越剧选段,还是唱流行歌曲中的戏腔部分,我用的都是同一种发声方式,戏腔唱法,其实就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发声方式。”

  “等你学会了,习惯了这种发声方式,以后你也会唱戏腔。”

  周孝愚问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张老师,你觉得我如今的声乐基础可以在3个月内学会通俗唱法和戏腔唱法吗?”

  张向阳思索了一会道:“只要你用心学,我觉得问题不大,即便你3个月学不会,后续我也会继续教,后面的就不用缴费了,你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我再给你念两段西厢记中的韵白。”

  所谓的韵白,就是念白,或者叫独白,戏曲中除了唱之外,还要说。

  这个说也是很考究的,用的是朗诵的手法,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感情丰富。

  难度比电影中的台词功底只高不低。

  张向阳展示完自己的实力,两边人都很满意。

  周孝愚觉得这个老师有真家伙,此行不虚,学费交的值得。

  而张向阳知道周孝愚的作曲才华后,也很看好周孝愚未来的星途和发展潜力,收这样的徒弟对他以后也是有好处的。

  两人寒暄了一会,张向阳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指了指手腕道:“到点了,我得去附近食堂吃饭,去晚了菜就不新鲜了,吃完饭后我要睡2个小时的午觉,你下午2点半到3点钟再过来。”

  “你可以打车回去休息吃午饭,不想回去的话也可以在附近逛逛,我们附近有一个小公园,经常有戏剧学院的学生在里面表演戏曲选段,你可以旁观下。”

  张向阳说完直接下逐客令,好似刚才的热情一下子又不见了。

  周孝愚自然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只得先告辞。

  离开三楼后,他在小区逛了逛,可能是到了饭点,小区的老人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退休年纪的老人,极少见到年轻人。

  住在这里的人和这个小区的建筑物一样,怕不是都有五十来年的历史了,像这样的老旧小区在前海市这样的大都市还真比较少见。

  因为大多都拆迁了。

  他因为早餐吃的晚,这会也不算饿,打算去附近的小公园逛一下,将中间的3小时时间消磨掉。

  问好去公园的路径后,周孝愚边走边欣赏周围的景色,拐了几个弯就见到了所谓的小公园。

  其实就是几栋老旧小区中间的一处小广场。

  因为年代太久,周围的花草树木已经完全长大了,遮天蔽日,就成了所谓的公园。

  里面有不少的木制靠椅。

  人也不算多,倒是十分清净,里面的气温也比外面低了1-2度。

  他找了一处地方坐下,从口袋中掏出之前带在身上的笔记本,上面有一页是他昨天趁着酒兴写的一首歌。

  歌词用的是王维的一首古诗。

  至于曲,其实只有副歌部分,也就是一首歌的高潮部分。

  周孝愚拿出来看了看,哼了哼,却发现曲和歌词之间的意境不太匹配,如果光看曲子的话,倒是可以成调儿。

  质量大概位于C和D档之间。

  这样的曲子,若是卖的话也能卖出去,估计只能卖个几万块钱,这还是以他如今的名义多了一层BUFF加成才有人要。

  周孝愚摇了摇头,还是决定将这首曲子的前奏部分补上,让它成为一首完整,但不是那么完美的歌曲。

  有始有终。

  卖肯定是不可能卖,对于他而言也算是有一些特殊意义,毕竟是他人生中原创的第一首曲子。

  就在他琢磨手中的这首原创歌曲时,附近的一处空地上却传来一阵念白和锣鼓声。

  隐约间还有谈话声传来。

  周孝愚按耐不住好奇心,收起笔记本,拐了一个弯,发现这边的一处开阔空地上竟然聚集着五六名附近的年轻人,看模样像大学生。

  看他们正在进行的动作,更像是戏剧学院的大学生。

  “这是在进行戏曲表演?”

  周孝愚扫了一眼,马上明白过来。

  现场除了这些在空地上练习的大学生外,周围还有几名白发苍苍的观众,应该是这附近小区的居民。

  这些老观众正饶有兴趣的观看学生们的表演,时不时还隔空指点一下。

  周孝愚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这里距离戏剧学院近,小区大多老旧,很多小区本身就是由戏剧学院的教职工宿舍改变而来的,在几十年前,做大学老师可是享受分配房子福利的。

  也或许是因为这边的特殊氛围,也或许是因为老旧小区房租便宜,加上这里住了不少戏剧学院的退休教师,既能给他们当观众,还能时不时的指点一下。

  这下,演员,观众,表演场地都有了。

  就缺配乐和道具了。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舞台。

  周孝愚原本被人打扰了清净,还有些不爽,这会却直接找了处空地坐了下来,既然要学习戏腔唱法,为什么不对戏曲多一些了解呢?

  其实戏剧学院除了教戏曲外,还有表演、动作(打)、台词、化妆、剧本、配乐等等专业。

  毕竟戏剧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等。

  而华夏的戏剧文化,单说戏剧中的戏曲吧,也算是百花齐放,源远流长。

  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戏曲门派和特长。

  如:川省的川剧、浙省的越剧、粤省的粤剧、豫省的豫剧、西北的秦腔、鲁省的吕剧、闽省的闽剧、鄂省的汉剧、冀省的评剧、苏省的昆剧等。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地方划分,如果往下数一数,其实每个省份还能继续分出几个派别来。

  毕竟同一个县城内都有好几种方言和地方习俗。

  最终,华夏的戏曲形成了五大类别,分别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就和各省的菜系一样,明面上只有八大菜系,实际上88大都不止。

  而各省的戏曲区别,最显著、最独特的就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