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230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红姐直接给做饭阿姨打电话,让她开门,周孝愚直接去拿。

  做饭阿姨有她家的钥匙。

  约好时间后,周孝愚在小区门口刷了一辆共享单车,慢悠悠的朝着鱼得水小区驶去,在小区门口登完记,然后跟着阿姨在别墅的储藏间拿酒。

  他一口气拿了两瓶五粮液。

  正准备出门时,突然发现一楼的卧室里面亮着灯,他问旁边的阿姨道:“红姐不是说家里没人吗?”

  阿姨面色复杂的解释了一句,“估计是豆豆在家。”

  两人在外面的动静也引起了豆豆的注意,她噌的一下拉开房门,双目红彤彤的,一看就不太对劲。

  好像哭过。

  阿姨显然是知道一些内幕的,不愿意留在这里触霉头,趁机离开。

  那房门开了一下后,砰的一下又给关上了。

  周孝愚一时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过来看看情况,现在红姐不在家,若是她家里出了事,也只有周孝愚能帮上忙了,毕竟他住得近。

第234章 月下作曲

  周孝愚来到豆豆房门口,敲了敲门,喊道:“豆豆,我是你周哥,你妈不在家里,开门。”

  如此敲了两下,门开了。

  豆豆冷不丁的将房门拉开,然后留给他一个冷冷的背影。

  房间中的面积还算宽敞,只是这会堆满了各种零食,显得有些凌乱。

  豆豆直接趴在床铺上,像一个没睡醒的僵尸。

  周孝愚也不见外,直接在床铺边找了一个凳子坐下,用脚踢了踢豆豆的一只脚,一副大哥哥做派,“怎么了?是不是在学校被黄毛欺负了?你和我说,我帮你出气。”

  豆豆依旧趴着脑袋,语气不善的怼道:“你是明星,你要是敢去我们学校打架,你明天就会上新闻,所以,你这句话就是一句废话。”

  周孝愚摸了摸鼻梁,“我并没有骗你,我肯定不能去直接打架,但是我有钱啊,我可以叫人,或者我直接请一位派局所的帽子叔叔帮你去学校把黄毛提溜出来问一下话,保证把他吓得屁滚尿流。”

  豆豆的肩膀有了一丝动静,她继续问道:“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和我妈的关系是不是很好?”

  周孝愚想了想道:“我和你妈是一条战线上的朋友,以前她是我经纪人,现在则是我的生意合作伙伴,关系肯定好,算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那她身上发生的事你应该都知道咯?”

  “算是吧,不过也要具体看看是什么事。”

  豆豆噌的一下从床铺上翻身爬起来,脸上果然有泪痕,双眼肿的像个包子,明显哭过。

  “那你告诉我,我妈为什么要去拍小视频?”

  周孝愚的神经噌的一下炸了。

  “你从哪里知道的?”

  “我班上的几个男同学告诉我的,现在整个班级的同学都知道了。”

  “他们怎么认识你妈?”

  “因为我微信朋友圈里面有不少我和我妈的合影生活照。”

  这个问题,周孝愚也曾经想过,万一某一天红姐的事被她的家人知道了会怎么办?

  没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

  他思维飞快的转了一圈,想到了一个还算合理的借口。

  “那些都是假的,视频上的人根本就不是你妈,而是AI换脸,懂吧?”

  豆豆纠结的内心明显松了一口气,“是什么人要这样对付我妈?”

  周孝愚站起身,从口袋中摸出一包烟,慢慢来到房门口,“这里面就涉及到商战了,你妈上次去过派局所,就是为了这件事。”

  “至于是什么人要整她?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是她前公司的老板,因为她想带着我从公司成功解约出来,但是公司的老板不同意,所以就起了纠纷,对方用了一些肮脏的手段。”

  “这种手段在娱乐圈内其实很常见的,就像有的明星为了踩人上位,故意编造一些竞争对手身上的黑料,把对方搞臭,最后等到真相大白,那都是几年后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却信以为真,然后这位明星的前途基本上被毁了,其实她是受害者。”

  提到娱乐圈的各种黑料,豆豆一下子就信了。

  她抽着鼻子问道,“你说的是还珠格格里面的林某人编造段子说周某人拍吻戏伸舌头的事吗?然后周某人因为这件事被人黑了好多年,最后退圈了。”

  周孝愚解释道:“这才哪跟哪?我说的一些黑料比这个可严重多了,就像这次发生在你妈身上的事,她其实也是受害者,所以,作为她身边最亲密的人,你可一定要相信她,你想想你妈如此努力,为了什么?”

  红姐和前夫离婚后,因为前夫有小三的原因,直接将女儿的抚养权争取过来。

  单亲母女之间,虽然平时有争有吵,但不可否认,她们才是世界上彼此依赖最深的人。

  而红姐在豆豆心目中的形象,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英雄一样的人物,只是她平时不肯在口头上承认。

  这次的黑料,直接让她觉得天塌了,信仰也跟着崩塌了,她又不敢直接问红姐,这才一个人从学校跑回家生闷气。

  潜意识中,她其实一点都不相信她妈妈会做出这样的事。

  这也是她接受周孝愚解释的原因。

  豆豆的一张脸马上小雨转多云,整个人的精神气明显的回来了,她开心的说道:“你和我妈关系好,你抽个时间和她说一声,就说我不想去学校了,一个破中专也没什么好上的,我要跟着你们混,你们不是开了一家新公司吗?我去公司给你们打杂跑腿好了,一个月只需要给我发3000工资就行了。”

  周孝愚推诿道:“行,我抽空和你妈说下,不过同不同意你退学,愿不愿意让你去公司打杂我说了不算,你妈说了才算。”

  “我等你好消息啊,周哥。”

  事情解决后,周孝愚提着酒离开了豆豆家。

  很快,老钱那边的消息就来了,闻天明同意赴宴。

  周孝愚拜托老钱介绍一家上档次的私房菜馆,一场宴席下来,他的目的达到了。

  当天晚上,他七分醉三分醒的回到别墅。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喝这么多酒,主要喝的是白酒,一两白酒的量就超过了两瓶啤酒的量,不知道是不是喝的酒很贵的原因。

  此时的他头不算晕,只是脚步有些虚浮。

  而大脑中的思维和神经却异常活跃,颇有一点想放声高歌的冲动。

  望着天空中的一轮弯月,周孝愚之前看过的一些古诗词纷纷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一瞬间,让他有了创作的冲动。

  跟着系统当了这么久的两界搬运工,他之前也尝试过写歌,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

  可能缺少的就是灵感吧。

  而今天,灵感就来了。

  他快速的返回家中,从书房中搬出一把靠椅,然后捧着一本笔记本,捏着一根圆珠笔,独自坐在院前的台阶上。

  屋檐下的灯光开着,并不影响他的创作。

  一抬眼,就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满目繁星。

  他快速的在笔记本上写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一首唐朝诗人王维的著名山水诗。

  王维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人称为诗佛。

  因为他的诗中蕴含着禅意。

  这里并不是周孝愚在搬运王维的诗,而是他从李清照的那几首诗词中学会的经验,创造国风歌曲的经验。

  一般创作歌曲,是先有曲,后有词。

  但是国风则不同。

  可以把顺利倒过来,先有词,后有曲。

  而曲中的意境,其实可以借鉴歌词中的意境,因为古诗词其实也满足‘三古三新’的特点。

  国风中的曲其实有点类似古代的八股文,是有一定格式和规律的。

  并不讲究大喜大悲,大开大合,而是追求婉约和含蓄,从曲到词都充满了一种婉约的美。

  最难的地方不在于‘三古’,而在于‘三新’,也就是如何将现代的流行元素和古代的历史文化以及意境结合起来,让创造出的这首古风歌曲被现代的人所喜欢。

  很快,周孝愚就将歌词写完……也就是将王维的这首诗抄写了一遍。

  此情此景,其实并不是非常契合王维诗歌中的意境,但没办法,至少天上的明月是契合的,灵感来了,哪管那么多。

  刷刷刷,他飞快的在笔记本上写下五线谱。

  一顿炒作猛如虎,不到五分钟,打完收工。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一首完整的曲谱。

  他根据脑海中的思绪,将这份灵感捕捉下来,然后转换成了曲调,至于前奏或者编曲什么的,此时已经管不到这里多了。

  额,周孝愚站起身,打了个酒嗝,先前身体内的醉意宛如排山倒海一般涌过来。

  他将大门关上,灯关上,扶着楼梯强行来到二楼,进了卧室,脱掉鞋子,一头栽倒在床铺上。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周孝愚慢悠悠从床铺上睁开眼,脑海中好似被什么糊上了,有一丝胀痛。

  “倒底还是喝醉了,唉。”

  他爬起床,慢悠悠的点上一根烟,有一种怅然若失的忧伤。

  就好似,自己坚持了很久的第一次,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交出去了。

  醉酒误事,喝酒也不是一种好习惯。

  老实讲,若不是他现在正在学习作曲填词,他连烟都不会抽。

  印象中,只有‘坏孩子’才会喝酒、抽烟、纹身、去网吧。

  他现在酒也喝了,烟也抽了,岂不是代表他也成了坏孩子?

  周孝愚晃了晃脑袋,将烟熄灭在烟灰缸里面,朝着身上的衣服闻了闻,感觉衣服上还有一丝酒气,闻起来就有一种让人呕吐的感觉。

  小腹里面一泡尿涨的难受。

  当下在卧室中脱了个精光,进卫生间洗漱外加洗澡。

  然后将脏衣服收拾好,扔进洗衣机内,添加上洗衣粉,按动开关按钮。

  最后才拿起手机。

  手机上,有老钱给他发过来的一条微信,是昨晚的,大致意思是你安全到家没,别忘了今天上午去拜师的事。

  昨天在宴席上,酒还未过三巡,周孝愚就直接投降了,装模作样的出去结完账,告了个罪就提前走了。

  两个老人都知道他不善饮酒,而且今天还是他第一次喝白酒,也没有怪罪他。

  这老钱还是怪热心的。

  一场酒席后,好像他之前和老钱之间的那点小隔阂瞬间就消失了。

  周孝愚看了一眼时间,都上午10点半了,赶紧穿好衣服下楼。

  下楼的时候肚子里面空空如也,不断地发出饥饿提示声。

  他已经没有在家里做早餐的时间了。

  只是查询了一下手机短信中的储蓄卡余额信息,忙着外出打车出门。

  昨天在酒席上,听说周孝愚要学习民俗唱法和戏曲唱法,闻天明当场就给一位戏曲学院的老师打过去电话,将周孝愚学习的事简单的说了几句,口头约好今天上午周孝愚会登门拜访。

  这位老师算是戏曲学院的一位老教授,如今算是半退休状态,偶尔收几名学生或者徒弟,也算是赚点外快。

  收费不低。

  不过,对方身上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在收徒方面有教无类,没有人为的设置什么门槛和要求,毕竟这也可以理解为一桩生意。

  人家过来学东西也是交钱的,又不是白学。

  所谓的缘分缘分,不就是先有‘金元’开到,后来才有缘分吗?

  没有金元,没有钱,谁和你有缘分?

  另外就是,这位老师同时精通通俗唱法和戏腔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