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224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对了,何炅老师那边如果有合适的综艺节目的话,可以帮我们留个心哦,我新公司主攻音乐和综艺这两块。”

  “一定一定,我给你留意,明年《向往的生活》继续拍摄的话,可以让她们去这款节目露露脸,不过我今天找你有其他正事。”

  “什么事?何老师直说好了。”

  “是这样的,我们台正在筹备一款舞蹈类的综艺节目,叫《舞蹈风暴》,现在是第一季,暂定在11月份开始拍摄,第一季有12集,差不多2-3个月能拍摄完成。”

  周孝愚没吱声,静静的听对方介绍。

  何炅继续道:“我们节目组计划安排四名舞蹈老师,也就是评委,对外宣称是风暴见证官,和《好声音》的选拔流程差不多,我则是风暴伙伴,也就是主持人,现在我们还有一位风暴老师的位置没有确定下来,我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

  周孝愚微微一愣,“请我去做《舞蹈风暴》的评委老师?这合适吗?”

  也难怪他不太自信。

  舞蹈这块他确实会,但是会的不多,因为在空间中学习的时间尚短。

  论资历,论咖位,论专业性和知名度,他好像都不太够啊。

  何炅笑着解释道:“前面3位老师都是业内大咖,绝对的专业人士,所以第四名老师我们想请年轻一点的担任,我留意过你之前参加的综艺节目《艺人真人秀》,你好像也会舞蹈的,对了,那首《丽人行》不是你编的曲吗?”

  “何况你还是一位优秀的作曲人,我们需要你在音乐这块给出专业的点评,你觉得怎样?”

  舞蹈的组成,其实分为两部分,一是音乐,也就是舞曲,二是动作和表现。

  而舞蹈动作又是由编舞和跳舞两部分组成的。

  如果将舞蹈细分成三分部,分别是舞曲、编舞和现场表现,邀请一位优秀的作曲老师过去当评委也说得过去。

  周孝愚迟疑了一会道:“何老师,能不能将节目组的3位老师资料发给我参考一下,另外学员方面的资源最好也给我一份,我考虑考虑,尽快给你答复。”

  何炅客气道:“这个是应该的,我稍后直接在微信上发给你,不过我提醒你一下,你那边要尽快,最好3天内给我回复,因为我们不仅邀请你,还会邀请其他人,目前空缺的名额就一个了,得抓紧。”

  “对了,如果你答应参与拍摄的话,出场费暂定为200万,时间跨度大概2-3个月,这点你最好先知晓。”

  周孝愚道:“好,我尽量明天之前给你回复。”

  两人客气了一番,挂断微信视频通话。

  随后,何炅那边的《舞蹈风暴》资料也从微信上发了过来。

  周孝愚先看一遍,稍后他打算请教下红姐。

第229章 拒绝马桶台,按照既定计划推进

  《舞蹈风暴第一季》算是马桶台在2018年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

  在华夏综艺圈,马桶台自称第二,没人敢自称第一。

  除了马桶卫视外,他们还有马桶TV,这个算是除‘爱优腾’三大长视频网站外的另一个平台。

  目前勉强算是长视频界的五哥。

  四哥是乐视。

  制作拍摄出来的综艺节目,既可以在卫视台播放,也可以在TV上播出,生态链闭环了。

  所以,马桶台如果计划拍摄一款综艺节目,哪怕是新节目,制作和销售环节是不用操心的,在加上长期和马桶卫视合作的诸多广告商,很多时候节目还未正式播出,成本就收回来一半了。

  在广告插入这一块,马桶台也是大哥。

  这也是马桶台敢于投入大成本打造新综艺节目的底气。

  简单一点说,马桶出品,必属精品,肯定能回本。

  至少也是质量在线。

  对于何炅抛过来的橄榄枝,周孝愚还是很激动的,他现在担心的是,以他的舞蹈储备知识和技艺,能否胜任这个导师的位置。

  一个不好,就直接成了业内笑话,口碑就崩了。

  他低头查看微信上对方发过来的资料。

  《舞蹈风暴第一季》目前已经确定的三大导师分别是:沈伟、沈培艺、扬扬。

  他一个都不认识。

  没关系,可以百度百科。

  第一位导师:沈伟,男,著名美籍华人编舞家、视觉艺术家和导演。

  曾获得过有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尼金斯基奖”(2004年)和美利坚创造性人才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07年)。

  2008年,他受邀为帝都奥运会开幕式担任创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

  仅凭以上的三行简单介绍,就足以闪瞎人的双眼。

  这是一位走国际路线的大咖,集‘获奖型’和‘资历型’双重BUFF在身。

  仅凭他的履历,就可以看出马桶台这次的野心了,《舞蹈风暴第一季》必定能成为华夏国内舞蹈类综艺节目的标杆。

  第二位导师:沈培艺,女,内地古典舞女舞者,毕业于帝都舞蹈学院。

  1986年,获得第2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

  1988年,首登央视春晚舞台;同年,获评国家一级演员。

  1994年,第二次参加央视春晚。

  另外其他一些奖项就不提了。

  仅凭两次参加春晚,国家一级演员的头衔就知道是一位实战派,而且是资历深厚的实战派。

  前面两位导师的身份中,一位是导演和编舞者,另一位是舞者,外加国家一级演员。

  一个国际路线,一个国内路线。

  毋庸置疑,这又是一位大咖。

  仅仅看完两位导师身份,周孝愚心中对《舞蹈风暴》的定位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看来马桶台这次不仅要打造一款舞蹈类综艺节目的标杆,而且还要打造成专业类的标杆。

  据他所知,国内的舞蹈类综艺节目并不是没有,之前几年就有一款叫《舞林大会》的综艺节目,不过这款综艺节目侧重于娱乐向,而不是专业向。

  周孝愚继续往下看。

  第三位导师:扬扬,女,出生于前海市,华夏舞蹈家、主持人。

  这个身份和标签看似有些单薄,但下面的百度百科介绍就一点也不单薄了。

  国内第一位去美利坚进修学习爵士舞的舞者,并将爵士舞带进华夏发扬光大,成立前海市梦工场扬扬舞蹈学校和扬扬爵士舞团,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爵士舞者。

  同时还是华夏电视舞蹈的节目领航人,主持和制作编导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电视舞蹈节目。

  在十年时间内,累积了200多个优秀的舞蹈作品。

  三位导师的资料浏览完毕。

  相比前面两位导师的资料,这第三位导师的资历和咖位确实稍逊一些,但她身上的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将西方舞蹈成功的引进到国内,而且在商业领域也有过不少成功经验。

  简单的总结分析一下。

  第一位导师沈伟,国际咖,获奖派,熟悉西方舞蹈风格,因为他本身就是美利坚华人。

  第二位导师沈培艺,舞者,资深派,精通华夏古典舞。

  第三位导师扬扬,舞蹈家,有成功的商业实战推广经验,熟悉西方舞蹈。

  以上三位导师的年龄都不小了,正好是1男2女,最年轻的杨杨估计也有40来岁了。

  那么这第四位导师的人选,大概率是男性,另外熟悉的方向必定是华夏古典或者民族舞。

  也必定是一位专业人士。

  也就是说,这次的《舞蹈风暴第一季》的风格,肯定是专业性不低,大概率是西方舞和华夏舞两种不同风格的一次PK和碰撞。

  年仅19岁的周孝愚有资格和以上三人坐在一起吗?

  即便周孝愚对自己有信心,但他也有自知之明,在舞蹈专业领域上,他确实不如以上三人。

  如果换成乐器演奏,亦或者是作曲编曲方面,周孝愚绝对会当仁不让。

  但是现在,他的舞蹈学习进程只有10%以上,这要是答应对方,搞不好上去后会翻车。

  周孝愚凭借自己的阅历推断,何炅这次突然临时邀请他,大概率是为了救火。

  对方的考察目标肯定也不止他一人,那不去好了。

  而且200万的酬劳,外加2-3个月的拍摄周期,也不是很划算。

  申哥参加《偶像练习生》出任导师,薪酬至少800万往上,这还是节目组占了大便宜,因为这是第二季,申哥正是通过这款综艺第一季成名的,里面有人情的成分在。

  周孝愚心中有了判断,随后将资料从微信上转发给红姐,用语音将何炅请他救火的事情说了一下。

  很快,红姐的电话就过来了。

  “小周,这款综艺节目我个人建议你还是别去了。”

  “原因是,你在舞蹈方面的专业性和资历与其他三位老师不匹配,容易翻车,200万的酬劳,两三个月的拍摄周期不太划算,另外一个就是,我个人推测这款综艺火起来的概率不大。”

  周孝愚道:“我想听听红姐的判断。”

  红姐继续说道:“舞蹈类的综艺节目本身就很小众,这里的小众是和唱歌类综艺节目比,而且他的这个综艺节目是奔着专业性标杆去做的,我怕到时候门槛太高,显得更小众了。”

  至于舞蹈类节目为什么会小众?

  这和他的准入门槛有关系。

  唱歌类节目,只要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大多会吼两嗓子,但是跳舞则不同。

  跳舞更多的偏向于表演和艺术层面,商业化不高。

  这一点和乐器演奏差不多。

  说句不好听的,教跳舞的老师都快饿死了。

  广场舞为什么群众基础广?

  首先一点,因为广场舞节奏缓慢,动作难度低,跳起来没难度,还和健身扯上了关系。

  “你找个合适的借口回绝何炅好了,尽量别得罪人,如果第一季制作出来后收视率还可以,第二季也可以上,这里是马桶台,千万别和他们把关系搞僵了。”

  红姐的看法和周孝愚基本相同。

  “至于借口,其实很好说,都不用撒谎,我们公司接下来的重点是帮杨玉莹和齐曦制作她们的新专辑,两张专辑上的歌曲都是你写的,到时候你就是专辑的制作总监,她们很忙,你也不可能闲着,你觉得呢?”

  周孝愚道:“我知道怎么说了。”

  解决掉这次的小插曲后,周孝愚继续在前海市两点一线。

  又过了几天,红姐回来了,因为公司的公章和营业执照终于下来了。

  首当其冲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杨玉莹签订正式的艺人合同,同时,周孝愚也将她专辑中的第五首歌和第六首歌交给她。

  也就是《起风了》和《开往早晨的午夜》这两首歌。

  拿到新歌后的杨玉莹不由得对这次新专辑充满了期待,就前面拿到手的六首歌而言,质量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她前面几次复出后的作品质量。

  至于和她的成名专辑相比,到底哪个好哪个差?

  这就不好比较了,毕竟年代不同,前后相差二十多年。

  杨玉莹也从这六首歌里面感觉到了新潮和怀旧两种不同的风格诧异。

  “小周,能麻烦你给我讲一讲这两首歌要表达出来的主旨和内涵吗?”

  周孝愚别墅中,一楼,客厅茶几前。

  杨玉莹坐在沙发一侧,身子微微朝着周孝愚这边倾斜。

  她的目光复杂的盯着周孝愚,有时候恨不得扒开这位年轻人的脑袋,进去好好地瞧一瞧,他为什么这么有才华?

  这才半个月不到,六首歌就拿出来了。

  “咳咳……”

  周孝愚咳嗽了一声,他被杨玉莹热情的目光盯得有点不自在,隔空指着对方手中的A4纸点评道:“《开往早晨的午夜》这首歌要表达出来的内涵是乐观和希望,还有那么一丝坚强和奋斗的意味在里面,比较契合目前的年轻人喜欢创业和追梦的心境。”

  “歌词里面其实就有很多明示和暗示,从歌名上看,开往早晨的午夜,言外之意就是现在虽然还处在午夜的黑暗中,不久后就能迎来早晨的光明,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早晨总会来临。”

  “至于《起风了》这首歌,内涵就比较复杂了,不过我们只需要抓住一点就行,那就是青春离别时的伤感,长大后对青春的怀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简单点说就是希望年轻人能保持一颗向往美好的赤子之心。”

  “这首歌最适合在高三或者大四的毕业季演唱。”

  周孝愚很负责的讲解了一遍。

  杨玉莹突然调皮的反问道:“周老师,我没有经历过高三和大四,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