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107章

作者:我住汉江尾

  曾不易的微信很快回过来,“我也是经纪人临时安排我过来的,我自己也就提前几天知道,故意给你留个惊喜。”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周孝愚直接发语音过去道:“一点都不意外,我只用了一秒钟就想到你了,因为工作人员说我们认识,我出道以来认识的圈内人屈指可数,这也太好选了。”

  他之所以临时被塞进来,未尝没有蹭一下凤凰传奇组合人气的打算,加上他刚推出专辑,需要渠道来宣传。

  同理,曾不易的新专辑好像也制作完成了,没完成也接近尾声了,对方也需要渠道来宣传。

  两人的目的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蹭一下国民组合的人气。

  另外还有一点因素,他们这一期搞不好都是歌手,亦或者都是音乐圈的人。

  想到这些因素后就一点也不难猜了。

  至于今天剩下的另外两位嘉宾是谁?

  这就不好猜了,大概率也是歌手。

  周孝愚原本还担心自己一个人过来人生地不熟,到时候会被孤立或者不合群,有了曾不易的加入,这下不用愁了。

  他们两个都是原创音乐人,年纪其实相差不大,在一起不会缺话题。

  曾不易微信问道:“你们现在在哪?不会在车站外面等我吧?”

  “你猜对了,我现在就在出站口门口,我拍一张照片给你看看。”

  周孝愚拿着手机回头拍了一张。

  曾不易那边也多了一丝兴奋,有一种网友即将现实面基的期待感。

  “你带演奏乐器了没?我带了一把吉他,到时候可能要在节目组弹奏一首我专辑中的新歌。”

  “我就带了一把陶笛。”

  “你为什么不带二胡啊?到时候要是在现场拉一曲《二泉映月》,节目效果和人气岂不是直接原地起飞?”

  周孝愚出发前也有这样的打算,但直接带二胡的话未免有些明显,摆明了就是过来显摆的,再说他的那首《二泉映月》现在还在颤音APP上很火,感兴趣的估计都刷到了。

  太特意了不好。

  除了面子和虚荣心作祟外,另一个原因则是……他的陶笛吹奏水平其实也不差的。

  周孝愚回复道:“因为陶笛体积小,好带。”

  曾不易好似看穿了周孝愚心中的那点小虚荣心,“啧啧,言不由衷,你是想在节目中展示你的陶笛吹奏水平吧?毕竟二胡你已经很厉害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陶笛的吹奏水平其他人未必知道。”

  周孝愚臭美的回复道:“好吧,被你看出来了,就是这么自信。”

  “你还多久到?”

  “20分钟左右,等我。”

  二十分钟时间一晃就过,外面的工作人员再次举着牌子进去接人,牌子上的字体从最初的‘接周老师’四个字换成了‘接曾老师’。

  几分钟后,曾不易背着一个黑色琴盒出现在门口。

  他的拉杆箱被工作人员接了过去。

  “嘿,曾哥。”

  “嘿,小周。”

  两人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面对面。

  曾不易毕竟比周孝愚大了七八岁,他主动张开怀抱,两人轻轻抱了一下,同时拍了拍对方肩膀。

  这一幕被摄像机给拍摄下来。

  工作人员在旁边问道:“两位老师是在之前的《艺人生活秀》中认识的对吧?”

  “对,神交已久,平时经常用微信聊天来着。”

  “我记得两位老师都是作曲人和歌手。”

  “对,所以我们之间不缺话题。”

  “两位老师先上车,暂时没人出来了,我们先送两位老师去蘑菇屋。”

  回到车上,周孝愚主动将点菜单递给他,“先打电话点菜,我建议你点白萝卜炖老母鸡,茼蒿蒸肉。”

  毛不易瞅着菜单诧异道:“为什么要点这两个菜?”

  周孝愚过来人一般指点道:“因为节目需要。”

  毛不易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工作人员,后者微笑的点了点头。

  蘑菇屋的地址位于杭市附近的一个县下面的一处农村,从县里到镇上估计要40分钟车程,然后从镇上开到目的地还要15分钟。

  差不多一起55分钟。

  这个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

  两人在车后排并排而坐,小声的交流着,等MPV小轿车在距离蘑菇屋还有几十米时,工作人员将几人请下车。

  最后这段距离就需要步行了。

  需要拍摄一段新嘉宾抵达蘑菇屋的镜头。

  好在蘑菇屋的选址考虑的十分周到,水泥路一路直通到大门口。

  两人推着拉杆箱一前一后朝前走,曾不易好奇的朝着四周打量,不远处有一座水库,水库后面是一座海拔几百米的小山,梯田沿着小山坡一节一节的绵延下来。

  碧水蓝天,视野开阔。

  此时是秋季的九月份,天气中还有一点炎热。

  再过半个月就到了秋稻的收割季节。

  沉甸甸的稻穗呈现一片金黄色,一片一片的点缀在田野间,绿色的野草,黄色的稻穗,蓝色的水库,灰色的田埂,田野间一片五彩斑斓。

  不时能看见开着小型拖拉机在田埂上忙碌的农民伯伯,空气中一起传过来的还有拖拉机发动机特有的咚咚声。

  周孝愚见曾不易的眼神中充满了新奇,打趣道:“没在农村生活过吧?”

  “是啊,我从小在齐齐哈尔市长大,农村田野间的青蛙,蛇,龙虾我只在水产市场和超市才见过活的。”

  周孝愚神色间不免多了一丝优越感。

  “我在周庄长大,小时候虽然外出不多,但是河边洗澡,抓鱼,菜田偷黄瓜和西红柿,树上掏鸟窝,河沟里面钓龙虾,田埂间放野火的事可没少干。”

  这么一说,曾不易更羡慕了。

  “我小时候要么窝在家里看动画片,要么偷偷去网吧打游戏,然后偶尔去一下电影院,剩下的好像就没了,这就是我的童年。”

  周孝愚更加得意道:“稻田里面抓蚱蜢,掏蛇窝,抓青蛙,你估计更没有见过吧?”

  曾不易被吓了一跳,“你还敢掏蛇窝?”

  周孝愚道:“我也是看其他小伙伴干,我自己在旁边看着也不敢。”

  其实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窝在家里睡觉,进系统空间学习民乐,但是同龄人嘛,吹一下牛逼很正常。

  “哈哈哈……”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得哈哈一笑,空气中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缅怀。

  就在两人即将抵达蘑菇屋门口时,台阶上已经多了两个望眼欲穿的同龄人。

  正是00后演技一姐张子风和90后逗比彭彭。

  “两位帅哥才子,赶紧上来啊,我帮你们拿行李。”

  两人十分热情的从台阶上冲下来,一人抢了一个,争相帮两人提拉杆箱。

  张子风抢先一步,冲到周孝愚面前。

  她腰一弯,手掌和周孝愚的手背碰了一下,很快缩了回去。

  看年龄,周孝愚18岁满五六个月,而张子风则是18岁差五六个月,正好隔了十来个月,也算是同龄人。

  而彭彭和曾不易差不多一般大,两人都是94年的。

  周孝愚的拉杆箱接近20来斤重,面前就是上去的楼梯,自然不好意思让张子风帮忙提,可能人家更多的只是做出一个姿态。

  他伸手一栏,“妹子,箱子有点重,还是我来吧,别太客气。”

  另一边,彭彭已经提着曾不易的拉杆箱冲上了台阶。

  何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周孝愚和曾不易吧?真年轻啊,你们这两人应该算是才子组合,快进来吧。”

  “何老师,徐老师,王老师,黄老师,你们好,我是周孝愚(曾不易)。”

  几人进了大门,院子中站着三位四旬左右的中年壮汉,正煞有兴趣的盯着他们。

  除了何老师外,其他三人基本上都发福了,挺着一个大肚子,看体重就没有一个低于140斤的。

  关键这三人也没有一个身高超过1米75的。

  何老师在旁边打趣道:“你们叫的不对,应该是徐导演和黄大厨。”

  “哈哈哈……”

  三位四旬壮汉摸了摸肚皮,回到院墙边的凉棚下。

  黄小厨看着几人提着拉杆箱进屋的身影,由衷的感叹道:“年轻真好,每次看到他们这些年轻艺人,就觉得我们老了。”

  徐光头怼道:“这句话我就不认同了,明明是你老了,可不许把我也算进来,每次看到他们,我就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几岁。”

  “不是说今天有两个年轻妹子要来吗?你看我和老王一直等到现在,怎么来了两个小伙子?”

  黄小厨心虚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摄像头,小声埋怨道:“你看你这人,当了导演就是不一样,完全放飞自我,不要个人形象了?”

  徐光头双手环胸,翘着腿道:“实话实说也有错?我不信老王和我一样今天特意留到现在不是为了看妹子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旁边的老王连忙撇清关系,“说你就说你,别扯我,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我女儿都快结婚了,别给我扯这个。”

第135章 展示一波才艺

  老王继续道:“我之所以留在这里不是为了陪你吗?你是老板,我一个人走算什么事?”

  “再说了,跑宣传跑了一个多月,累得够呛,来这里就当休息了。”

  黄小厨笑了笑,没吱声。

  只是对着旁边的摄像组做了个奥特曼将双手交叉架在胸前的手势,言外之意就是这段到时候剪辑掉。

  徐光头彻底放飞自我,可以不在乎形象。

  他还要脸呢。

  圈子里的人现在谁不知道,徐光头和小龙女是‘开放式婚姻’。

  总结一句话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但是不离婚,互不干涉。

  小龙女为什么不离婚呢?

  面对徐光头的放飞自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视而不见,是因为胸怀伟大?

  还是委曲求全?

  当然都不是。

  是因为利益。

  夫妻之间,本就是利益一致的共同体,除了爱情和亲情外还有利益。

  徐光头和小龙女之前合作开了不少公司,作为夫妻一方,小龙女在里面是有股份和分红的。

  当然,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女儿,这可能也是不离婚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点就是,小龙女想的通透,也可能是因为彻底不爱了,如果没有了爱情,完全可以把徐光头看做一个熟悉的‘合作伙伴’。

  这位合作伙伴可以不断帮她赚钱,来维持她优越的物质生活。

  曾经小龙女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而坦然的说过,“我跟他就是开放式婚姻,忠诚不是婚姻关系中的必要选项。”

  “肉体上的事,那都不叫事。”

  “我的幸福成功都是自己给的。”

  最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目前拥有的优越物质生活都是因为自己看透了,受了委屈后的回报。

  在委屈和生活之间,在爱情和现实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