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82章

作者:笔下宝宝

  每天的训练从清晨持续到深夜,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后面的事情超出大家的想象,报总部的计划超乎寻常地以最快地速度批了下来。

  总部首长指示尽快执行后期计划,后期将由总部委托各方协助进行。

  大家还有没有想到突击队还没有组建完成,总部的命令就已经下达了。

  刘武把三个人召集起来研究突击队组建的情况,最后选拔出来十二个人组建了“利剑突击队。”

  加上张金称、庄炎二人,“利剑突击”队一共十四个人,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特战精英。

  “利剑突击队”队长由张金称担任,刘小涛担任教导员。

  上级的这一决定,出乎了张金称和其他队员的预料。

  张金称感觉很感动,他深切地感觉到总指挥刘武对他的重视。

  相比张金称,刘小涛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做政工工作,对做思想工作真的不在行。这还是大姑娘上架头一回。

  好在突击队队员根本不需要做思想工作,每个人无论是军事素质还是思想素质都很过硬,他们都是……的忠诚卫士。

  选拔好的突击队员们正在抓紧时间集训,培养默契度。

  就在这时,指挥部突然收到了远在“金三地区”的庄炎来的加密电报。

  原来,自从张金称回国后,庄炎也没闲着,他亲自去够买了一部分武器装备和电台,特意向指挥部汇报。

  就这样中断了近一个月的无线通讯又联系了起来。

  张金称得知了庄炎按照他的要求够买了一些武器后,又电令他再购买一些,等突击队员到了之后再使用。

  突击队要将自己变成一支地地道道的当地武装,与当地上百支武装力量一样占山为王。

  与其他私人武装不同的是,突击队是暗藏在“金三地区”的一把利剑,随时斩杀那些罪大恶极的“面粉贩子”和伸向我们的魔爪。

  这个突击队里有张金称四个老部下,王涛、李过、鲁达、叶鹏,见到他们时,他很是高兴。

  这四人都是“三栖中队”里的顶尖特种兵,战斗力与庄炎雷军不上相下,每个人都各有所长。

  这四人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张金称三人竟然没有事,原来是去秘密任务了。

  原来这一切就是一场戏,目的是为了潜入“金三地区”执行任务。

  他们还没想到的是,竟然也可以参加这项高度保密的任务。

  几个月前张金称他们的离开是保密的,战友们都不相信他们所犯的事,虽然都不说但是都在心里猜测什么。

  果然。

  突击队里还有两人,张名、乐就他们是情报方面的专家。

  从突击队的人员构成,可以看出总部首长刘之野对这项计划的重视。

  所有人员到齐后,刘武把整个计划做了详细的布置。

  第二天,突击队就在张金称的带领下秘密潜入了“金三地区”……

  ……

  张金称经过慎重考虑,就把这个“老苗寨”作为突击队的临时营地,并且起名为“起点寨”。

  因为这里是他们来到“金三地区”的转折点,应该说突击队的起点就在这里,同时寓意着他们“金三地区”除魔行动的开始。

  “老苗寨”四面环山处于原始森林的边缘,地形复杂,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

  更为关键的是它地处“金三地区”中部,距离南边的三国交界处和北边的老城各只有两百公里以内,快速的话一天以内就可以到达“金三地区”任何一个地方。

  在突击队到达“老苗寨”的时候,庄炎和阿贵带着人已经在建立好了两座吊脚楼,供大家休息。

  庄炎告诉大家,附近山里的山民都争先恐后的来帮忙。

  刘小涛感觉很奇怪,张金称到来这里也不长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

  庄炎笑着告诉他,当初张金称离开时吩咐自己购买一些生活物资,送给这些贫苦的山民。

  因此,相比较那些剥削山民的“面粉贩子”们,张金称他们是真正的对他们好。

  有了吃喝,山民们的精神状态不一样了,也懂得感恩。

  刘小涛不由地想起管仲的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仪”,那里的老百胜都是一样的。

  完全把这里可以当做一个实验点,让山民们放弃种植英苏,而改种其他农作物,验证张金称计划的可行性。

  附近的山民们对突击队的到来非常欢迎,看来庄炎他们前期的工作搞的不错。

  阿贵对突击队的行为大为赞赏,对山民这么好,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阿贵主动提出要担任突击队的向导,他对这片山区的每一条小路都了如指掌。

  张金称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并立即安排王强和李过跟着阿贵熟悉地形。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突击队员们分成小组,有的负责搭建防御工事,有的负责勘测周边环境,还有的负责与当地山民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张金称还安排王涛、李过二人专门负责培训阿贵带出来的那些当地老兵和猎户,增加他们的战斗力。

  还把他们淘汰下来的老旧武器免费送给山民们增加他们的自保能力。

  这些山民大多都是猎户,突击训练一下,战斗力不可小觑。

  突击队还免费送他们一些弹药,增加双方的感情,拉进一下关系。

  坚实地群众基础是站稳脚跟的关键,我军分优良传统到什么地方都会发挥大的作用。

  不长时间,突击队在当地就把根据地搞的有模有样了。

  考虑到可能要在这里长期驻扎,刘小涛跟张金称等人重新设计了一下驻地防御工事。

  在驻地防御工事的规划会议上,张金称用树枝在沙盘上划出几道关键防线:“东侧悬崖要设置暗哨,西面河道布设绊雷,寨子四角建四个隐蔽火力点。”他顿了顿,又指向寨后陡坡:“这里挖三条Z字形战壕,用原木加固。”

  因为突击队拢共才十几个人,而加上阿贵那帮兄弟以及一些年轻的猎户才四五十人。

  基地防御,以及山民自卫队的建设迫在眉睫。

  第二天清晨,整个寨子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

  猎户们扛着刚砍伐的柚木帮忙搭建瞭望塔,妇女们编织着伪装网。

  庄炎带着几个技术兵在调试太阳能供电设备,阿贵则领着青年们挖掘壕沟。

  炊烟袅袅中,王涛正手把手教山民们使用“阿卡”射击,十来个孩子趴在草垛后看得入神。

第717章 积蓄力量!!!

  刘小涛与张金称几人经过开会研究决定,成立“老苗寨”山民自卫队,由阿贵担任队长,负责管理他们。

  山民自卫队的成员都是猎户出身,平时狩猎,空余时间参加军事训练,每人每个月工资四百元,这对山民来说是一笔非常高的收入了,

  在“金三地区”四百元RMB就可以解决山民们一家老少的吃个问题,还有富余。

  像“金三地区”其他的武装,他们的士兵每个月有的只发几十斤大米,一年发两套军装,别的什么都没有,许多年轻人就是为了能吃口饭才当兵。

  相比之下,“老苗寨”山民自卫队的待遇简直令人眼红。

  消息一传开,附近几个偏远寨子的青壮年纷纷前来报名,短短三天就有上百人聚集在“老苗寨”寨门口。

  阿贵站在高台上,望着人群里那些熟悉的面孔,还有曾经为争猎场打过架的对手,此刻都眼巴巴地望着他。

  “都排好队!”阿贵挥着自制的红缨枪喊道,“曾经当过兵的站左边,会打猎的站右边!”人群立刻像被刀劈开的潮水般分成两拨。

  张金称也过来帮忙,他搬来张八仙桌,挨个登记每个人的特长。

  有个叫岩坎的小伙子当场表演了蒙眼装填土铳的绝活,引得众人连连喝彩。

  自卫队的训练场设在寨子东头的晒谷坪。

  每天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时,就能听见整齐的踏步声。

  刘小涛让突击队的队员们轮流当教官,教他们队列操练和简单的战术配合。

  猎户们原本就精通隐蔽追踪,现在又学会了班组协同作战,战斗力提升得飞快。

  一些生活穷苦没有未来的其他寨子里的山民闻讯也投奔“老苗寨”而来。

  包括山民自卫队成员们的家属,寨子里的人口是越来越多,相信不久后就要再扩建了。

  一些老山民常常端着烟筒蹲在训练场边,看着儿孙们操练的身影,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们的生活在突击队的带领下是越来越有希望。

  因此山民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很高,站岗放哨把“老苗寨”守卫的都很严密。

  一天清晨,训练场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原来是一支由十余人组成的商队被自卫队巡逻组拦在了寨门外。

  商队领头的马帮汉子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喊道:“我们是来谈生意的!听说你们这里有上好的兽皮和药材!”

  阿贵闻讯赶来,仔细打量着这些风尘仆仆的商人。

  他们牵着六匹驮满货物的骡子,腰间鼓鼓囊囊的,显然都带着家伙。

  刘小涛得到消息后也赶了过来,他敏锐地注意到商队中有个戴斗笠的瘦高个,右手始终按在腰间。

  “先把家伙都交出来。”刘小涛沉声道,“进了寨子就得守我们的规矩。”商队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在领队的示意下交出了五把“阿卡”和三把“大黑星”。

  张金称亲自带人检查了驮着的货物,发现除了盐巴、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外,还有两支崭新的“阿卡”和五百发子弹。

  商队领队搓着手笑道:“这些都是见面礼,我们东家想跟贵寨做笔大买卖。”

  原来,这支商队背后是“金三地区”最大的马帮势力。

  他们看中了“老苗寨“的地理位置,想在这里设立一个中转站。

  刘小涛和阿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警惕——这既是机遇,也可能是个陷阱。

  夜色深沉,山寨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将众人凝重的面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刘小涛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泛黄的地图上,沉声道:“接受马帮的条件确实能解决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但风险同样不可小觑。”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一旦我们的虚实被马帮探知,消息传到老城郎老大或米高耳中,他们必定会前来围剿我们。”

  “老刘考虑得周全。”张金称摩挲着腰间佩q,眉头紧锁,“眼下正是我们韬光养晦的关键时期。

  若行踪暴露,敌人定会不惜代价对付我们。”他望向窗外连绵的群山,声音低沉,“我们这些人倒是不惧,大不了一走了之,可那些山民们”

  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听得火盆里木炭噼啪作响。

  虽然马帮与他们素无仇怨,但这些走南闯北的商队就像会移动的传声筒,迟早会将“老苗寨“的秘密传到郎老大或米高那里。

  “我们干脆直接回绝他们!没有马帮,我们照样能弄到物资,何必去冒这个险?”阿贵紧锁眉头,重重地点了点头。

  “倒也不必把事情做绝,正常的买卖往来还是可以继续的。”张金称摸着下巴沉思片刻,继续道:“不过绝不能让他们在寨子里常住。

  这样吧,就在离山寨不远的那个废弃矿场设个交易点,所有买卖都在那里进行。”

  当得知“老苗寨“不仅拒绝他们进驻,还规定只能在寨外交易时,马帮众人顿时大失所望。

  这个山寨地处要冲,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落脚点。

  但转念一想,山里人向来排外,有些寨子更是固守传统,不愿与外人过多往来。

  看来这“老苗寨“就是这样的性子。

  马帮众人虽然遗憾,却也只好作罢,另寻他处。

  “根据地”搞得有声有色,张金称把庄炎、王涛和李过三人叫到一起,商量着让他们去一趟曼德勒。

  突击队没有交通工具,这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很不利,张金称打算买几辆越野车。

  最好还是购买国产“勇士”,这车不但经济实惠,而且越野性能优良,在“金三地区”这复杂的地形上,一点也不比一些著名的越野车品牌差。

  以前在“金三地区”最常见的是三菱帕杰罗,但是国产“勇士”问世后,迅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走出国门远销海。

  相比三菱帕杰罗的昂贵价格,“勇士”越野车更有性价比,就连“金三地区”也能见到这款畅销车。

  所以大家一致决定购买“勇士”越野车,一个驾驶起来熟悉,性能优越,使用起来也不显眼,节省下来的经费还可以购买更多的物资。

  够车的同时,庄炎还要再去购买一些特殊的武器装备,包括大口径狙击q,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等火力强大的武器,这些武器会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金称安排完买车的事,又问阿贵:“阿贵大哥,在阿瓦山寨的时候,米高的大儿子源曾经带我们去过一个'面粉'工厂,不过那里只是初级加工,最终生产'四号'的工厂是在一个山洞,你知道那里的情况吗?”

  阿贵点点头道:“根本不是什么山洞,是在一条跟隐蔽的山沟内。

  他们只是把生产出来的四号放在山洞内,我曾经去押过两次货,到过那里。”

  “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刘小涛笑着问张金称。

  庄炎一听张金称的话,立即站起来道:“于公于私,我们都不能放过这个老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