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60章

作者:笔下宝宝

  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某军区卫生所工作。

  不久之后,朝战爆发,部队抓紧时间整编开赴北朝。

  高倬与卫生所的一个同事李国昌畏战怕死,相约请假回家。

  本来没有上级批准,这两个是没法回去,但是高卓给自己和李国昌两人伪造了过路条,李国昌的那份过路条就使用的假名字“赵某一”。

  高卓因为战前开小差的事情,背了处分,这件事情也写入了档案中。

  后来,因为他诚恳认错检讨,而且文化水平确实较高,很快又在贸易部找到了工作岗位。

  全贸易部上上下下的职员,只有这个高卓档案里出现了“赵某一”3个字,岂不是不打自招?

  笔迹鉴定的专家,当场比对了高卓的字迹和犯罪嫌疑人的字迹,认为单从字迹上看,八九不离十,就是他干的。

  振奋不已的刘之野等人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继续在暗中进行调查。

  据高卓的上级领导反映,3月18日那一天诈骗案件发生的下午,高卓刚好也向他请了假没来上班。

  高卓请假的理由,是要陪同自己的老母亲去协和医院看病。

  刘之野又亲自去协和医院查询,在老弟刘之泰的老丈人帮助下查阅医院方面的记录。

  但是,协和医院那天根本就没有收治高卓的母亲。

  而高卓的同事王琳琳,也回忆起3月底,贸易部收到公安部门发来的犯罪嫌疑人协查通告时高卓有意思的反应。

  王琳琳看见通告上面描述的犯罪嫌疑人特征和高卓很相似,于是就当着大家的面开了个玩笑:

  “高卓同志,那天下午你没来,该不会就是你干的吧?哈哈哈!”

  让王琳琳万万没想到的是,平日脾气不错的高卓,当场朝她吼了起来。

  高卓犹如一只炸毛的狮子,突然他又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愤愤地摔门而去,留下屋内惊愕的同事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专案组还没查到高卓的时候,有的同事们就已经心生疑惑,不免真的把他和诈骗银行20万巨款的犯罪分子联系起来了。

  随着案件侦办的深入,市局技术部门出具了笔迹鉴定证书,确定高卓的笔迹和犯罪分子遗留的书面字迹乃是同一个人所为。

  而且,高卓所在的辖区派出所还反馈了一个重要消息:

  几年前高卓的那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国昌曾经来燕京找他,他为了留好友多住几日,给李国昌做担保,办了临时身份证明,用的还是“赵某一”这个假名字!

  蹲守在高卓住处的民警发现他清晨无人的时候神色可疑地出来倒垃圾。

  等高卓离开后,民警在垃圾中发现了一堆黑色灰烬。

  经过部里派来的专家鉴定,这些灰烬正是被烧毁的RMB。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高卓,收网的时候到了!

  4月4日这天,部里派来的陈悟生处长亲自带队抓捕,其中就有刘之野、葛叔平等人。

  凌晨两点多,随着陈处长一声令下,抓捕行动开始了!

  身手矫健的刘之野第一个打头阵,一段助跑就翻越过了3米多高的院墙,悄无声息地打开院门。

  他们在这里蹲守了好几天,期间还曾经以卫生检查的名义乔装登门,掌握了高卓所住的房间。

  静夜深沉,刘之野率先踢开高卓屋子的房门。

  高卓这家伙有睡前看书的习惯,他的屋子装了电灯,灯绳就在枕边。

  刘之野踹门将高卓惊醒,他猛地一拉灯绳,灯亮之后反倒把自己刺得睁不开眼,随即被刘之野扑倒,随后进来的葛叔平将他反剪双手戴上手铐。

  来之前上级指示,务必要人赃俱获,陈悟生处长当即就在高卓家里提审他,要求他立刻认罪,老实说出赃款的下落。

  高卓表情冷漠,一脸的“我是好人,怎被你们凭空诬陷!”的表情。

  仔细搜查高卓的家里,这个样貌老实的家伙,和妻子养育了四个孩子。

  高卓的妻子和他感情不和,常常住在上班的地方,很少回家。

  高卓平时上班,家里就留着6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个年过八旬的干奶奶。

  见高卓被抓以后,他的孩子们有些害怕,两个老人家在安慰着孩子。

  刘之野也不断帮着哄着孩子们,平复案犯家属的心情。

  终于天渐渐亮了,连夜的搜查,只在高卓家里发现了银行装钱的袋子,钱还是找不着。

  眼瞅着公安们搜出了钱袋子,高卓虽然紧张得额头冒汗,却依旧不肯认罪。

  天亮以后,高卓的干奶奶照料着几个孩子,他的老母亲却在同志们面前为儿子叫冤。

  眼看老大娘不依不饶,情绪接近失控陈悟生只好叫人先行把搜出来的袋子和犯罪分子高卓带回局里。

  刘之野带着剩下的同志们封锁院落,开始用铲子、锄头在高卓家门前的院子里挖掘。

  几乎每一寸能挖的地方都被挖过,看着可疑的地方就挖得更深。

  一边看着同志们在忙活,刘之野也没闲着,一边悄悄观察着高卓老母亲的神色。

  眼瞅着太阳升起快要到了正午,高卓家的院子都是翻出来的新土,同志们精疲力竭却一无所获。

第699章 “四号”工厂!!!

  话说当年,陈悟生处长带着案犯高卓先回去受审,留下刘之野带着同志们继续寻找脏款。

  “再仔细找一下,不要漏过任何可能藏有赃款的地方!”刘之野嘱咐同志们道。

  呆坐在一旁的高卓的母亲张老太,本来脸色平静甚至略过一丝轻松,眼瞅着专案组就要收队回去了,刘之野这么一说,神情又凝重起来。

  刘之野看似在给同志们加油打劲,实际上眼角的余光一直都盯着这个张老太。

  当刘之野发现越来越坐立不安的张老太,朝着院角的一个煤堆张望。

  于是,刘之野故意走到煤堆面前时,不远处的张老太竟满脸惊惧不安。

  “呵呵呵……”刘之野心下一阵暗喜,他仔细观察了这个半人多高的煤堆,上面的蜂窝煤上落满了一层厚厚的尘土,煤堆角落甚至还长着几丛杂草。

  这乍一看,就是个堆放很久的煤堆。

  可是心思缜密的刘之野却蹲下来查看,发现这些蜂窝煤堆叠之间的缝隙,却没有落下灰尘,绝对是新堆砌的!

  “找到了!”

  果然,在刘之野的指挥下,煤堆挪开之后,下面是一层新土,土里掘出来一块毡布包裹的一大摞现金,粗略清点有十九万多元。

  一旁的张老太顿时面如死灰,知道他的儿子完了。

  人赃俱获之后,高卓虽然百般抵赖,但终究还是认罪了。

  他供述,自己向往富贵生活,可是收入却无法支持。

  为了谋财,高卓开始琢磨各种歪门邪道。

  在贸易部干工作的时候,高卓见到批条可以从银行提款,于是计上心来。

  为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吃一辈子,他索性计划假冒“某某”的批条。

  为此高卓苦心搜集“某某”的笔迹,从照片到报纸,一旦看见都保存下来潜心模仿。

  等练到看着能以假乱真了,高卓开始采买纸张、油墨和彩笔,并且借在贸易部工作的便利,轻松得到字迹较淡的旧信封,用刀片耐心刮除字迹后,重新使用。

  真是个“人才”可惜就是没用到正道上。

  刘之野觉得像高倬这样的人,能够把别人的字迹模仿得以假乱真,而且心思缜密费心谋划,要是把这份苦功、这份苦心用在正道上,又何愁不能在工作脱颖而出?

  诈骗了20万现金之后,风声越来越紧,高卓又开始后悔自己的诈骗之举,急于销毁罪证,在家中悄悄烧毁钱币。

  因为担心被左右邻居发觉,只能在做饭时少量焚烧,几天过去老母亲帮着一起烧,才烧毁了8000多元,实在烧不完了只好偷偷埋起来。

  高卓把剩余的赃款埋在旧煤堆下面的土里,自以为安全,却最终被神情慌张的老母亲一个小动作让刘之野瞧出破绽。

  如此费尽周折却分文不敢花,仓皇毁灭证据只求回到案发之前,这样绕了一大圈,图的又是什么呢?

  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误入歧途而违反法律,必然要受到正义的审判。

  犯了错误可能凭借一时的侥幸逃脱,但不能瞒过一辈子。

  终于有一天,他曾经所犯下的罪行就会有曝光的一天。

  正在刘之野跟侄子促膝长谈的这一晚,刘武主持的“打击心动”来到了关键的一步。

  这一晚,远在阿瓦山寨的张金称三人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陷于了危险之中。

  ……

  不用张金称提醒,米高也猜出了他的身边出了内奸。

  他吩咐大儿子米源说:“你亲自去挑选几个人,负责张先生三人的安全。

  如果张先生他们再有闪失,就把他们通通的毙了!”

  “阿爸,你放心吧,我保证不会再出事!”米源坚决地道。

  米高又对张金称道:“张先生,你们就请到我家里住,我们同吃同住,我看谁还有机会伤害你们。”

  张金称明白米高的意思,说是为了他们着想,其实,米高这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米高知道有张金称三位高手在,没人能伤害自己,他感觉到了周围的威胁。

  这时,去树林追踪的庄炎回来了,他向张金称摇了摇头。

  张金称知道他没有结果,晚上在一个树林里追踪一个人是很困难的,何况对方是有备而来。

  翌日。

  昨晚上刚出了事儿,米高的姨太太李媛借口有生意上的事儿,带着几名保镖匆匆离去。

  李媛之所以匆忙离开,是因为张金称的话让他胆战心惊。

  在她的保镖里其中就有郎三安排的人,大火也是他们放的。

  之前,李媛不知道这事,等出事了她也猜到了是他们几个所为。

  从米高的嘴里李媛对张金称三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他们三人曾经是“那边”的特种兵,因为误杀了人被判刑,后来逃了出来。

  三人都都是顶尖高手,一路上逢山开山遇水搭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

  李媛担心在山寨里待得时间长了露出马脚,所以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这李媛的突然离开,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张金称的注意,虽然对这女人的一些举动奇怪,但对方是米高最宠爱的姨太太,并没有对她产生怀疑。

  为了尽快笼络住张金称三人,米高真是下了血本,他想尽快地付给答应他们的三百万美刀。

  阿瓦山寨里常年存放着几千万的美刀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这点钱对米高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张金称三人被请到米高家的大厅里,刚进门他们就是一愣,只见地板上放着几只大箱子,只见里面存放着一摞摞印着本杰明头像的百元大钞。

  “张老弟,这每只箱子里是三百万,是我许诺给你们的,请验收。”

  张金称憋了一眼,笑着道:“米老大家里是开银行的?放这么多现金!”

  “哈哈哈……小意思,我们穷山僻壤的不方便,平时放着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米高满不在乎地道。

  他说的是真话,因为“面粉”交易用的都是现金。

  而且在这里也没有银行,只能放在家里存着。

  张金称面上高兴不已,心下却在大骂,这些钱可都是用“面粉”换来的,也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呵呵,那兄弟们就感谢米老大的慷慨了。

  可是,这么大的箱子你终不能让我们带着满山跑吧?

  这样用不多久,兄弟们就会死在这堆钱上。”

  米高想了想说:“确实,带着这么多钱也不方便。

  这样,张老大安排个人,我也安排个人去一趟曼谷。

  那里有瑞士的联合银行,你们去开个户,我帮你们把钱存里面。

  保证让你们今后去任何国家都能用,如何?”

  “米老大这主意好,”张金称又对庄炎道:“你去跟着米老大的人跑一趟。”

  庄炎点了一下头道:“没问题。”

  米高见张金称同意了,就笑着道:“很快,顺利的话两三天就会回来。

  你们只要记住自己的账号密码就可以了,不用带着钱满山跑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