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33章

作者:笔下宝宝

  “周家湾谁家?”

  “高秀梅家。”

  “你与高秀梅是什么关系,这么晚在她家做什么?”

  “她是我搓麻将的‘搭子’,我是去打麻将啦,闲着无事找事做啦。”

  “除了打麻将,还做什么?”

  “没做什么。”

  “多久打一次麻将?”

  “差不多天天去吧。”

  “你和那个高秀梅不仅仅是‘搭子’吧?到这个地步了再藏着掖着就没有意思了。”

  “我和高秀梅在‘轧姘头’。”

  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轧姘头”是沪海话对不正当男女关系的称呼。

  于是,包宇霆派人去周家湾,将高秀梅传唤到局里。

  高秀梅表示管伟5月7日一个白天都在她家打麻将,一直打到半夜才离开,此外一概不讲。

  然而,当高秀梅得知管伟也已经被拘留,而且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后,顿时慌了手脚,咒骂着管伟“不讲义气”。

  在僵持了一个小时后,高秀梅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开始交代问题。

  高秀梅同时供出了自己的丈夫丁大富也是同伙,因为丁大富有一辆红色的“幸福”250摩托车,平常开摩托车非法载客,还喜欢开着摩托车去舞厅勾搭女人,然后带回家来乱搞。

  这下,全对上了!

  5月8日凌晨4时,睡眼惺忪的丁大富被带到局里。

  最终,这丁大富也没挺过一个小时,全撂了。

  三个人的口供对在了一起,一连串令人辣眼睛又血腥无比的案件展现在侦查员面前。

  哪怕是这群“刑警803”见多识广,也被这三个人之间的混乱关系和残忍到令人发指的作案手段给震惊住了。

  案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纺织女工高秀梅和下岗人员丁大富是一对夫妻。

  然而这对夫妻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却不是一条心。

  两人在外面“各玩各的”,老婆高秀梅和管伟“轧姘头”。

  丈夫丁大富则骑着摩托车满上海的舞厅寻觅漂亮的女性搞“一夜情”。

  时间一长,不管是丁大富、还是高秀梅、还是管伟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钱不够花。

  于是,丁大富为了搞钱,曾在几年前在公园和电影院用在饮料里下药的方式将在舞厅里认识的中青年女性放倒后抢劫她们身上的财物。

  丁大富交代他一共做了十起类似的案子后,结果在某一期《东方110》节目上看到了江欣绘制的模拟画像,顿时被吓出一身的冷汗。

  因为江欣画的画像和丁大富至少有八成相似,于是他立即收了手。

  并且丁大富换了基本外貌包括发型等等,好长时间没有再出来作案。

  可见当时江欣这个“警界神笔马良”的名声真不是盖的。

  3月5日这天,高秀梅带着自己同车间的女工阿霞来家里打麻将。

  丁大富、管伟和她们“凑一桌”,结果在玩麻将时丁大富和阿霞眉来眼去。

  当天中午就趁管伟回家、高秀梅出去买菜的机会两人就在屋里“亲亲抱抱举高高”了一把。

  事后阿霞狮子大开口要求4000元的“报酬”。

  这年头4000元钱可不不是小数目,有些人一年的工资也挣不上这么多钱。

  这种要求一瞬间让原本已经“各过各的”高秀梅和丁大富变得“同仇敌忾”起来。

  这对已经名存实亡的夫妻经过商量决定把阿霞“搞掉”。

  于是就骗阿霞说他俩没钱,但他俩的朋友、就是一起打麻将的那个管伟有钱。

  只要阿霞同意管伟“再来”一次,就给阿霞5000元。

  见钱眼开的阿霞当即同意了。

  3月5日下午,丁大富先骑摩托车前往管伟处,和他商定动手;

  不久后,高秀梅就带着阿霞乘坐出租车来到了管伟的家。

  等阿霞刚一进屋,高秀梅就突然从她背后用自己的黑色外套捂住阿霞的头部。

  丁大富和管伟立即用一根早就准备好的绳子勒住阿霞的脖子并一人一头往两个方向使劲拉,不一会儿阿霞就断了气。

  翌日下午。

  高秀敏和丁大富买了锯齿刀和绞肉机来到管伟家。

  三人穷凶极恶地将阿霞……后冲入下水道。

  而切不碎的部分装入蛇皮袋坠上重物,由三个人分别拎着在当夜乘坐轮渡。

  渡船将要靠上浦东码头,船上别的乘客都往门口聚集。

  趁着谁也没注意到他们,从另外一边船舷将蛇皮袋抛入黄浦江,随即再买票乘坐原船返回浦西。

  在杀掉阿霞后,管伟三人不但不后悔,反而变得变本加厉起来。

  他们觉得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找一些喜欢跳舞身上又有点小钱的女人来“处理掉”,弄到的钱三人平分。

  于是一个当时让沪海滩谈之色变的“冷血三人组”就此形成。

  仅仅几天后。

  也就是3月15日这天下午,丁大富从桐花舞厅物色到了某衬衫厂女工阿凤。

  丁大富就以500元和阿凤“玩一玩”哄骗,将她用摩托车载到了管伟的家。

  然后先用饮料将阿凤放倒,然后用对阿霞同样的手法将阿凤杀害。

  尸体在放了一天后,丁大富和高秀梅于第二天带着锯齿刀和绞肉机来到管伟家,同样将阿凤的尸体“处理”。

  又在当天晚上乘坐渡船抛尸黄浦河。

  也是这个月的24日下午,丁大富又从漱玉舞厅物色了无业女青年阿兰。

  在跳了几支舞后阿兰跟着丁大富上了他的摩托车离开……

  25日晚,高秀梅、丁大富和管伟三个人又将两只蛇皮袋从轮渡上丢进了黄浦河。

  接下来就是4月8日的阿英。

  只不过在“处理”阿英的尸体时,三个人一时间找不到重物,就没有往蛇皮袋里头塞。

  所以才导致了一只蛇皮袋和皮包浮了起来,挂上了木排飘到了某水库被人发现了。

  随后就是5月4日下午的华鑫。

  管伟三个人承认:华鑫是这五个受害者中最有钱的,没想到这钱还没焐热,就被警察给抓了。

  江欣最后对刘勇说,当时案件被公布后,沪海滩舆论哗然。

  一时间,沪海的家长们都拿这“冷血三人组”来吓唬自家不听话的熊孩子们。

  “乱切宁噶给侬额么事,切勒昏过弃,卅特,斩碎特,堕到黄浦冈里厢弃……”

  往往这效果是立竿见影,熊孩子们听后无不噤若寒蝉。

  一时间“冷血三人组”成了街头巷尾路边社的“顶流”。

  ……

  刘勇对沪海同行们是敬佩不已,沪海市局在“803”“三剑客”、“刑侦八虎”几代人的努力下,侦破了无数大案要案。

  “803”的破案率一直是全国警队里面最高的。

  当然,“803”跟所有的公安民警们一样,为了人们的幸福安康,流血牺牲是再所难免。

  古申老师就跟刘勇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那会儿是七十年代末,一月24日这天晚上八点半左右。

  沪海手表厂的年轻工人王耀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洗漱完毕,正打算上床休息。

  就在这时,他听到天井里传来一阵翻墙的动静。

  要知道,王耀家东边紧挨着的就是人民银行复兴中路储蓄所。

  当时王耀心里就琢磨着,这八成是有人想打储蓄所的主意,结果跑错地方,翻到自家天井里来了。

  想到这儿,王耀赶紧起身推开房门出去查看。

  嘿,你猜怎么着?

  还真让他瞧见一个人影正翻墙进院。

  王耀也是胆大,他见状顺手抄起一根晾衣服用的晾衣叉,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揪住那人,大声问道:“你谁啊?来这儿干啥?”

  那人支支吾吾的,一会儿说自己有东西掉进天井了,是翻过来拿的,可又说不清楚到底掉了啥。

  王耀哪能信他这鬼话,心想这人肯定有问题,便果断说道:“掉东西你咋不敲门进来,非要翻墙?走,跟我去派出所说清楚!”

  这时候,王耀的母亲和妹妹听见动静了也从屋里出来帮忙。

  三个人就这样一左一右,拉着那人就往家门外走,沿着复兴中路直奔派出所而去。

  这时候,有几个在门外看热闹的过路学生,陈某某和俞某某,也跟着一块儿往前走。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王耀紧紧拉着可疑男子背着的草绿色背包带子,走在最前面。

  王耀的母亲则紧挨着那人,他妹妹和陈某某、俞某某跟在最后面。

  一行人从复兴中路拐到思南路,往北走。

  等走到思南路44号那儿,可疑男子突然猛地转身,一拳狠狠打在王耀胸口上。

  王耀死死抓住那人的胳膊不放,那人见状,抽出一把锐器,对着王耀的胸口连刺三下,然后挣脱王耀的手,一溜烟窜进了思南路44号里面。

  陈某某和俞某某见状,立刻扯着嗓子大喊捉贼,也跟着追了进去。

  没想到,那家伙又从思南路44号的院墙翻到了香山路上,一路往西狂奔。

  就在这时,香山路上一辆挂着军牌的燕京212吉普车刚刚停下。

  某部小车班的驾驶员杨某刚准备下车,就瞧见这人从思南路44号的院墙翻出来,还听见有人喊捉贼。

  杨某二话不说,一边大喊别跑,一边迈开大步追了上去。

  这附近恰好有三名红星中学的学生,王学东正和同学姜某某、丁某某、张某正在闲聊。

  他们看到一名解放军正在追一个男青年,王学东心里琢磨着,这被追的家伙肯定不是啥好人,于是主动上前帮忙围捕。

  可疑男子一看这阵势,心里慌了神,赶紧逃进一条小弄堂。

  几个学生跟着追进弄堂,王学东和杨某则从另一条弄堂包抄过去。

  结果,王学东手持一把扫帚,冲在最前面,在弄堂里的丁字叉口和行凶男子撞了个正着。

  那男子又举着锐器,朝着杨学东的腹部狠狠刺去。

  王学东猝不及防,腹部被刺穿,但他强忍着剧痛,继续追赶。

  两人一前一后,从瑞金二路105弄弄口跑出来,又折向复兴中路。

  跑到24路电车车队那儿时,王学东终于体力不支,倒在地上,肠子都流出了腹腔。

  而行凶男子则逃进了复兴坊二支弄。

  跟着追来几人,看到弄堂里黑咕隆咚的,对方又已经持刀连伤两人,担心自己会遭到暗算,于是就近向派出所报告。

  等民警赶到时,凶手早已没了踪影,只留下一顶蓝布便帽。

  受伤的王耀和王学东分别被送医院进行抢救。

  可惜的是,王学东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已经没了生命体征最终不治身亡,壮烈牺牲,年仅19岁。

  王耀虽然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因为失血过多,最终在凌晨2点宣告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21岁。

  后来,这两人都被沪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耀还被追认为党员,王学东被追认为共青团员,共青团追授他们二位烈士青年英雄称号,他们的遗体被安葬在龙华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