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正是这种艰苦的磨练塑造了王伟,提升了他的能力,最终帮助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担任后勤参谋后,王伟又被军区保送解放军高级后勤深造。
8.30日,王伟从兰城乘特快列车到达汉县。
下车后,随即坐上了学校迎接新生的军用卡车,来到了位于江城市硚口区古田二路的解放军高级后勤学校。
学校坐落在江城三镇之一的汉县,地处汉江之滨的罗家墩。
是总后勤部直属的一所军队后勤指挥和专业管理院校。
这个学校开设有指挥系、参谋系、军队财务系、基建财务系、军需系、物资系、军事交通系……等,并下辖襄城市后勤训练大队、黄县长轩岭训练基地。
学校为正军级单位,以培养适应现代条件下战争的我军后勤专业干部为主旨。
指挥系培养目标是部队团级单位的后勤处长;
参谋系的培养目标是全军各级军事后勤机关的参谋人员;
其他各专业院系的培养目标是与各级部队后勤相对应的专业管理干部。
学校除指挥系与参谋系全为干部学员以外,其余各专业系队的学员,基本上是以战士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在职干部培训。
王伟被分配到参谋系学员二队。
参谋系为正师职单位,辖两个教研室和三个参谋学员队。
教研室为正团职单位。
学员队为正营职单位,编配有队长,教导员和副队长三名管理干部。
参谋系二队共有101名学员,分别是来自十个大区,二十多个省市部队的连排职军官。
大部分年龄在25岁以下,王伟这个27岁的参谋,在学员队里属于年龄偏大,职务正连的那少部分人。
参谋二队共分为两个区队,八个学员班,每个班12至13人。
区队长和各班长由学员队党支部指定的学员担任。
到学校报到后,王伟被分配到了一区队,并被指定为学员三班的班长。
可能队领导考虑到年龄与经验的因素,王伟发现从区队长到各班长,大都是我们这些年龄偏大、在部队机关担任过参谋或基层主官的连职学员。
在军校的两年里,王伟先后担任过一区队的三班长和二区队的八班长。
一是要求严格。
无论你以前来自于何方;过去曾任职于何处;工作资历多深;服役军龄多长;部队职务多高。
一旦进入到军校学员的行列,任何人都立刻成为了最普通的一兵。
大家要重新从战士做起,自觉接受部队纪律条令和院校各种规定的严格约束。
学员队生活堪称部队的新兵连。
参谋二队如同一个部队的连队。
早有集体出操,晚有轮班站岗;内务整理有标准,作息时间有统一;手提统一学习包,就餐上课列队行;课前齐立喊报告,餐前先唱军旅歌;周日例行班务会,集体点名队列评……
高级后校的校园很大,绿树成荫,园区洁净。
但在王伟刚入校时,学校里建筑设施都已经相当老旧。
无论教室还是宿舍,都是一些老式的红砖建筑和一排排旧式的平房。
参谋二队集体住在一栋长排的平房宿舍里,每个学员班十多个人挤住在一个大房间。
走廊西端有一个开放的冷水洗漱间和一个公共卫生间。
学员宿舍里夏无电扇,冬无取暖。
第667章 中坚力量!!!
虽然,王伟这一期新学员们来到江城后勤学院后,入学时间已经到了夏末秋初,但晚上天气炎热的还是让大家无法入睡。
特别像王伟这样的北方兵,初来乍到的很不适应。
无奈之下,他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只能半夜里一次次跑到洗漱间里,去反复的冲淋凉水澡来给身体降温。
江城市的夏季天气炎热无比,昼夜温差极小。
特别是汉江边上的蚊虫个头普遍较大,且个个尖牙利齿,隔着蚊帐也能把你身上咬出几个大包来。
但是这个城市冬季又相当寒冷。
因地处大江中线,市政建设无取暖设施,屋子里面有时甚至比外面还冷。
参谋系三个学员队的三百多名干部学员,共挤在像一排大仓库似的饭堂里就餐。
伙食很一般,吃粗糙米陈化粮,食大锅菜带清汤。
虽有肉食上桌,但王伟觉得肉质与烹调技术属实比不了他们连的炊事班做的。
由于王伟吃不惯这里的伙食,再加上学习生活紧张,他来到这里不久,体重就骤减到一百零几斤,在学校的第二年还因患贫血症住了几天医院。
但好在他们入学后的这一年,学校的基础设施就开始了升级改造。
进入第二个学期,学院指挥系和参谋系的学员,率先进入到一栋新的现代化教学楼里上课,学习条件得到了大为改善。
后勤学院的学习非常紧张。
王伟这一期指挥系与参谋系的学员,是刘之野领导的后勤系统实施学历教育改革第一批部队军官,学历试行为大学专科起点,学制暂定为两年。
但是王伟他们这期学员两年所学的课程基本是按本科学历设置。
从基础理论,学科知识,专业课程到实践操作,包括毕业论文等,各类课程竟多达二十多门。
基础理论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政治经济学;近代史;统计学原理;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等。
军事理论科目有:伟人战略思想;外军研究;战役学;战役后勤学;战术学;战术后勤学;后勤参谋学等。
军事基础科目有:军事历史;军事地形学;军兵种知识;军事运筹学;军用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军队后勤各专业保障知识等。
军事应用科目有:步兵师、团进攻与防御战斗的指挥原则和方法;步兵师、团进攻与防御战斗多种样式的后勤保障原则和方法;毕业论文等。
野外实践作业有:师团进攻与防御战术演练现地推演;各种轻武器实弹射击;识图用图标图;按图与按方位角行进;战术沙盘堆制;汽车驾驶;军体训练;游泳训练等。
这些理论和实际操作课程学下来,两年四个学期的时间显然不够。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等王伟这一期入学后,学校就决定取消了他们的寒假制度。
这样一来,就能多出一个多月的上课时间。
不料,入学后不久,王伟他们就接连遇到了江城市的两个突发事件,这直接对他们的课程安排带来了新的冲击!
第一个事件发生在这年的十月,因连续暴雨,江城市城区发生了严重的内涝灾害。
市区地面到处一片汪洋,连王伟他们入住的宿舍里都灌进了齐脚脖深的雨水。
此时学校墙外的汉江水位又突然暴涨,超出了警戒水位。
学校响应了江城市政府的动员号召,全校紧急停课,全体官兵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抢险战斗之中。
王伟这些学员们运土装沙,填石堵漏,在大堤上严防死守了十多天,终于待洪水退至安全水位后,他们才从汉江堤上撤回到学校上课。
第二个事件发生在11月底,江城市政府为解决城市排涝的遗患,启动了一个规模浩大的市政工程会战,疏浚市区因常年淤积而几近断流的排洪通道“黄孝河”。
总部要求江城市的驻军单位,全力支持配合地方政府的这项工作。
于是,高级后勤学校又临时停课,所有的学员与教职员工全都投入了这项城市河道的疏浚工程。
王伟这些解放军学员与全市各单位人员一起,在黄孝河道上挖土抬泥,挥汗如雨。
大家在工地上大干了半个多月,直到工程全部结束,王伟他们才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为了把失去的学习时间补回来,学校、参谋系和学员队领导多管齐下,又进一步缩短了王伟他们的假期和节日休息时间。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与奖惩措施,确保教学大纲任务按时完成。
在参谋系所设的二十多个学习科目中,大部分课程为毕业考试科目,少部分辅助课程为毕业考察科目。
学校规定,凡有一门毕业考试科目不及格者不发毕业证。
累计两门考察科目不达标者,均也与毕业证无缘。
白天的学习时间不够,王伟他们就用晚上的时间来补。
晚饭后至熄灯前,学校所有的教室里都灯火通明。
教员们白天在课堂上认真讲课,晚上他们都来到自习教室,对学员进行细心辅导。
在这期间,王伟他们这些干部学员与学校的许多教员都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甚至在节假日里,王伟和同学们经常三五成群的跑到一些教员家中去蹭饭吃。
为了强化学习的激励措施,学员队领导采取了更绝的一招。
在参谋二队俱乐部的整面后墙上,挂上了一幅全体学员各科成绩的“公开榜”。
在这面墙上,每当一个课程的考试成绩下来,所有学员的成绩分数,都以不同颜色的数字在榜上公布。
90分以上为红字;80至90分为黄字;70至80分为蓝字;70分以下为黑字。
这面成绩墙一挂就是两年,直到王伟他们毕业。
大家伙都是来自各部队的精英,这成绩事小,颜面事大。
为了在这面墙上争取红字,消灭黑字,学员们个个简直是拼了全部的身心和业余时间用来学习。
入学以后,对王伟这个在部队多年的老后勤来说,开始本以为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压力并不会很大。
也相当自信地认为,对这些考试与考察科目,自己都能轻松应对。
但在学校和学员队的这些激励竞争措施的影响下,王伟也陡增压力,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只能与大家一样,加班加点巩固知识,没日没夜背记概念理论。
否则,假若王伟这个老后勤,又是当年士官学校学员队的两届班长,竟然从成绩榜上的红色名单上跌落下来,这岂不是一件相当没面子的事情?
无论节假日,学校的图书馆里,校园的林荫道上,到处都有王伟这些手持书本,神情专注,背记着理论概念的军人学员。
夜晚大宿舍里的十几顶蚊帐里面,个个都闪烁着忽明忽暗的手电灯光。
大部分学员在熄灯号吹响后好久,还在蚊帐里面挥汗如雨的复习着功课……
后勤学院的考试制度相当严格,有时严厉的几乎不近人情。
王伟他们学员队的一名连职学员,入学前是某部队的一名老参谋,平时各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对自己要求也十分严格。
在一次毕业课程考试中,为了使自己成绩能够得到90分而上榜红字,他只是在考试间隙偷瞄了一眼随身带来的一张复习纸页,不料恰巧被下来巡视考场校教务处的一名参谋当场发现。
这位教务参谋年轻气盛,极为认真。
当场即判定这位学员考试作弊,成绩归零,且不准补考。
以致影响到了这名干部学员毕业证的最终发放。
这后勤学院不仅有紧张的学习训练,当然也有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财务系就因为考试,发生过一起学员考生突然“失踪”的事件。
这天,财务系正组织一次专业科目考试。
在考场点名时,突然发现一名学员无故“失踪”了。
于是,监考教员紧急让人四处寻找,但不见踪迹……
系队领导听到消息后大惊,于是派人继续加大在校园里各个角落里寻找。
最后终于在教学楼厕所的一个小隔间里,发现了已经晕倒的他。
原来这名学员为了考出好成绩,临考前压力增大,头天夜晚在床上复习功课彻夜未睡。
第二天进考场前,他想利用“上大号”的时间再背几段功课。
岂料因精神紧张加上劳累过度,突然就晕倒在了厕所里。
好在经过学院附属医院救治,这名学员最后安然无恙。
这样“乐子”在王伟他们参谋二队游泳训练考核时,也曾发生过一段惊险的插曲。
游泳训练考试的优秀标准是横渡汉江;
及格线标准是学员至少能徒身游过50米的泳池距离。
但是参谋二队二班长老陈天生就是一个“旱鸭子”,之前虽经过带救生圈的一段时间练习,但要徒身游过这五十米的距离,对他来说还是相当困难。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