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宝宝
要是不够,也甭担心,我会继续想办法,治病要紧……”他话没说完就被按住了手。
张铁柱的独眼里闪着泪光,手上的力道大得惊人——还是当年抡机枪的力道。
“使不得!老排长您的退休金也不多,这都给我了,你们家怎么生活?”
就在两人推让时,里屋又传来撕心裂肺的咳嗽声。
李卫国突然站起来,大衣下摆扫翻了板凳。
他走到五斗橱前,盯着玻璃板下压着的奖状49年华北军区射击比赛第一名,张铁柱的名字用毛笔写得力透纸背。
“我记得你当年还会修车。”李卫国转身时,目光落在墙角的工具箱上,生锈的虎头钳旁散落着螺丝刀等修理工具,“你们厂现在让你干什么活?”
“看仓库。”张铁柱下意识地扯了扯空荡荡的右裤管——那是退伍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永远失去的。
他嘴角扯出一丝苦涩的笑:“月初盘库时少了些配料,主管二话不说就扣了我半个月工资。”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李卫国宽厚的手掌重重拍了拍老战友的肩膀,“还记得咱们的老营长刘之野吗?”
张铁柱浑浊的双眼突然亮了起来:“哪能忘啊!要不是当年刘营长带着突击队把我从北朝的雪地里刨出来,我这把老骨头早埋在那了。”他急切地向前倾身,“老排长,你该不会还跟营长有联系?”
李卫国神秘地笑了笑:“这些年见过几次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咱们营长现在可是总部的领导了。”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要是让老营长知道你现在的处境,他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暮色渐渐漫进狭小的房间,李卫国突然站起身道:“我去买包烟,你搁家等我。”
家属院门口就有小卖部,收音机正咿咿呀呀地放着《林海雪原》,店主老头歪在藤椅上打着盹。
李卫国要了包大前门,倚着斑驳的电线杆点燃香烟,猩红的烟头在渐浓的夜色中忽明忽暗。
三十米外,一个漆皮剥落的公共电话亭静静伫立。
李卫国拨号的动作干脆利落,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数字键上敲击出坚定的节奏。
电话转接了三道程序,听筒里终于传来熟悉的声音:“老团长?这么晚了您还没休息?”
“小赵啊,”李卫国望着窗外筒子楼里零星的灯火,声音低沉而坚定,“我记得你现在在保城卫生局工作?是这样,你们县农机厂有位退伍老兵张铁柱,立过三次二等功。”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是当年省报报道过的那个神枪手。现在他爱人病得不轻你帮忙联系家靠谱的医院,安排个专家会诊。”
挂断电话后,李卫国又拨通了一个号码:“老周,是我,李卫国。听说你们厂今年有招工指标?
对,需要个正式编制。
政审这方面你尽管放心,她父亲曾经是参加过抗M援c的老英雄.”
月亮爬上树梢时,李卫国在邮筒前站了很久。
最后一封信是写给老营长刘之野的。当年那个带领他们冲锋陷阵的营长,如今已在总部担任要职。
洁白的信纸上,钢笔字迹力透纸背:“.绝不能让流血的人再流泪.”
当这封信辗转送到刘之野手中时,已是半月之后。
展开信纸的瞬间,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战场上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年轻战士——李卫国。
这位曾经的老部下在回国后表现优异,在部队里步步晋升,直到七十年代末才转业到地方工作。
多年来,刘之野始终与这些生死与共的老战友保持着联系。他不仅时常关心健在的战友们,更时刻牵挂着那些牺牲战友的家属。
有时候每逢年节,他都会亲自登门慰问;听说谁家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这份战火中淬炼的情谊,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珍贵。
李卫国在来信中详细描述了老战友张铁柱如今的艰难处境,字里行间透露着生活的辛酸与无奈。
刘之野读完信后,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酸楚,眉头不自觉地紧锁起来。
他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拿起电话拨通了家里的号码。
“喂!之野,今晚是不是又不回来了?”电话那头传来妻子甘凝略带疲惫的声音。
她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深夜,却仍在等待丈夫归家。
就在这寂静的夜里,客厅的电话突然响起。
甘凝心头一颤,在这个时间点会打来电话的,除了她日夜牵挂的丈夫刘之野,还能有谁呢?
刘之野闻言,脸上浮现出歉意的神色,温声道:“老伴儿,实在对不住,今晚手头还有要紧事脱不开身,就不回去了。你早些休息,别等我。”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郑重:“另外,有件重要的事想拜托你”
年过半百的甘凝,在丈夫的劝说下,去年便办理了退休手续。
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她却闲不下来,如今正全身心投入“刘家庄慈善总会“的管理工作,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
甘凝对于丈夫刘之野提议的慈善事业是非常支持的,这也是她为什么愿意早早退下来,去接手“刘家庄慈善总会”工作的主要原因。
听到刘之野让她帮忙的前因后果后,甘凝没有耽搁。
翌日,她便早早就来到了“慈善总会”上班。
坐落于刘家庄的“刘家庄慈善总会“总部,其前身是当地村委会的办公场所。
这座承载着刘家庄全体人们记忆的建筑,见证了刘家庄的发展变迁。
随着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原刘家庄政府办迁至河东区新址办公,这座饱经风霜的老楼便闲置下来。
后来,“刘家庄慈善总会”看中了这里便利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社区情感积淀,将其改造为开展公益事业的新家园。
如今,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焕发新生。
六月中旬的保城县像个蒸笼,蝉鸣声裹挟着热浪从敞开的仓库门里涌进来。
张铁柱拄着单拐站在铁架子前,汗珠顺着脖颈流进洗得发白的工装领口。
他伸出长满老茧的手,仔细核对完最后一箱轴承的数量,这才扶着货架慢慢转身。
仓库角落的办公桌上,搪瓷缸里泡着半缸子隔夜茶,缸身上“抗M援C保家卫国“的红字已经斑驳。
张铁柱刚端起茶缸,就听见门口传来细高跟敲击水泥地的声响。
“请问您是张铁柱同志吗?”
他抬头望去,逆光里站着个穿月白色旗袍的中年女人,不到五十岁模样,气质温婉,臂弯里搭着件米色针织开衫。
女人身后跟着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正用手帕擦着额头的汗。
“我是刘家庄慈善总会的甘凝。“甘凝笑着向前走了两步,皮鞋尖在积满油污的水泥地上踩过却毫不在意,“我家之野同志托我来探望您。”
张铁柱闻言手里的搪瓷缸“当啷“一声磕在桌面上。
茶水溅出来,在泛黄的账本上洇开深褐色的痕迹。
三十多年了,自从北朝回来分别后,他再没听过有人用这个称呼叫过老营长。
“您是,您是嫂子吗?”
甘凝微笑笑着点了点头。
……
保城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飘着消毒水的气味。
甘凝站在307病房门口,目光落在靠窗那张病床上。
被褥下隆起的轮廓单薄得像片落叶,床头卡上“王秀兰“三个字被胶布贴了又贴,边角都起了毛边。
“甘会长,这是王秀兰今天的催费单。”护士压低声音递来一张纸,“哎,他们家最近欠了快三千了。”
病房里忽然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甘凝快步走进去,正瞧见张铁柱的外孙端着痰盂,小男孩廋小的肩膀随着姥姥的咳嗽不停颤抖。
他身上的校服袖口都磨出了毛边,裤腿明显短了一截,露出细瘦的脚踝。
“奶奶您坐。”小海腾地站起来,塑料痰盂里的血丝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亮光。
他手忙脚乱要去倒水,暖壶却是空的。
甘凝按住男孩的肩膀,触手尽是硌人的骨头。
她注意到床头柜上摆着半碗凉透的小米粥,粥面上凝着层蜡黄的膜。
窗台上晾着几块洗得发硬的纱布,在热风里轻轻晃动。
“你妈妈呢?”
“去厂里领工资了。”小海低头盯着自己开了胶的球鞋,“这个月妈妈厂里说……说可能先发半个月的。”
甘凝心疼摸了摸小海的小脑袋,“哎,才这么大就非常懂事了!”
这时,张铁柱小心翼翼地提着一壶刚烧开的热水走进屋内,粗糙的双手因紧张而微微发颤。
他局促不安地搓着手,声音里满是歉意:“嫂子,您看这.大老远让您跑一趟,连像样的茶叶都没有,只能用白开水招待您,实在是过意不去”
甘凝温和地笑了笑,目光扫过病房,轻声说道:“老张,别这么见外。你们家现在的情况我已经了解。”
她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鼓鼓的信封,郑重地递到张铁柱面前:“从今往后,弟妹的所有医疗费用都由我们慈善总会承担。
这里还有五万元现金,是之野特意嘱咐我带过来的,希望能帮你们渡过眼前这个难关。”
张铁柱凝视着那个鼓鼓囊囊的信封,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底打转。他粗糙的双手微微颤抖,竟一时不敢伸手去接。
“嫂子,这钱我真不能收。”他声音哽咽,却透着倔强,“您能帮我们解决医疗费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我们有手有脚,再难也饿不死!”
“老张啊,你听我说。”嫂子轻轻摸了摸小海的脑袋,语气温和却坚定,“这是你老营长的一片心意。
之野他常说,当年在战场上,是你们用命护着他。
如今他有能力了,照顾你们这些老战友是天经地义的事。”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追忆的神色:“这三十多年来,只要听说哪个战友家里有难处,或是哪个遗属日子不好过,之野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有时候半夜接到电话,他都会爬起来赶去帮忙。
这份战友情,在他心里比什么都重。”
第645章 刘氏大佬的“绿茵野望”!!!
时间一晃来到了九七年。
1月1日,英格兰曼彻斯特的老特拉福德球场,寒风裹挟着零星的雨雪。
贵宾席上,一位身着定制西装的中年男人紧握双拳,目光如炬地盯着场内的厮杀。
作为俱乐部主席刘述栋,东南亚商界巨擘,此刻却像个普通球迷般屏息凝神。
这场曼联对阵利物浦的英超焦点战,因大雪推迟了半小时开球。
弗格森的“92班”青春风暴正席卷英伦: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吉格斯的边路奔袭、斯科尔斯的致命远射……然而对手利物浦凭借迈克尔欧文的强力冲击,硬生生将比分咬在2-2。
补时阶段,贝克汉姆中线附近一记50米超远吊射,皮球如流星般划过夜空,直坠网窝!3-2!
梦剧场瞬间沸腾,刘述栋的掌心被指甲掐出深痕,耳边回荡着数万人的咆哮:“Glory Glory Man United!”
刘述栋对曼联本赛季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在他看来,以“红魔“目前势如破竹的状态,完全有望实现英超两连冠的伟业。
这支看似年轻的曼联队实则蕴藏着惊人的实力,阵容中星光熠熠:从锋线上所向披靡的“国王“坎通纳,到后防线上坚如磐石的施梅切尔和斯塔姆;
从中场铁血队长基恩,到才华横溢的“92班“黄金一代——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斯科尔斯的手术刀传球、吉格斯的边路闪电,再加上锋线杀手安迪-科尔的致命一击,这支球队堪称英超史上最具天赋的阵容之一。
自“刘氏海外投资“三年前成功收购曼联以来,这支百年豪门在母公司持续的重金投入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短短三年间,曼联已经斩获两座英超冠军奖杯、一次欧冠大耳朵杯、一次联盟杯、两座足总杯,几乎横扫欧洲足坛所有重要赛事。
如今这支所向披靡的“红魔“,正在书写着英格兰足球新的传奇篇章。
在“红魔“曼联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欧洲足坛的同时,“刘氏海外投资“集团旗下的各大子公司也乘势而起,纷纷开启国际化战略布局,业务版图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
这笔极具战略眼光的收购案,不仅完美契合了集团全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商业价值,堪称近年来最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之一!
……
“刘氏海外投资”收购曼联俱乐部也并非是偶然。
三年前的12月23日,香江启德机场。
刘述栋站在私人飞机舷梯前,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
十二月的香江虽不至于寒冷刺骨,但海风裹挟着湿气,依然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他紧了紧Burberry羊绒围巾,这是去年在伦敦订制的,深蓝色格纹与他沉稳的气质相得益彰。
“董事长,行李都已经安排好了。”“亚太影视集团”的总经理皱纹怀先生快步走来,他手里拿着两份文件,“英超联盟发来的最后行程确认,还有曼联俱乐部的背景资料。”
刘述栋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
上一篇:大内侍卫,开局祖传刀法大圆满
下一篇: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