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515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三个团紧张地做冲击的准备:步兵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最后戴上护目镜,坦克兵和炮兵仔细地对自己的坦克、自行火炮做密封处理,然后带上面具和护目镜跳上车。

指挥部一声令下,装甲机械化洪流开动。这时候,三个步兵团前方的三座铁塔顶端发出炫目的闪光。

塔顶装着的好几吨重的“炸弹”被引爆了。这个特制的炸弹只装了少量装药,其他都是凝固汽油填料和铝粉、镁粉。引爆之后铝粉、镁粉发光,所有人的眼睛都被闪了一下,是有点儿受到原子弹打击的味道。

“蓝军空袭的第二阶段,在常规轰炸不能奏效之后,对我阵地实施核打击,在这里和这里投下原子弹。我地面战斗部队则做好核子作战的准备,配备防核装备的部队从这里推进5公里,向第一批登上滩头的蓝军海军陆战队发动反击……”

唐华正和其他观摩团代表一起看沙盘推演,一名参谋把对讲机拿过来递给唐华。

“是我!叶帅您好!”

“唐华,你不来导演部看一看呀。”

“我在看沙盘推演呢,甘副总指挥讲解得特别好。”

“老甘那是给不懂军事的地方领导干部做科普的!”叶帅提高了嗓门,“你去瞎凑什么热闹,赶紧过来,聊聊这个‘西柏坡’-II,怎么说你也是发明这玩意的人,总得有个售后吧。”

……

“我怎么感觉这个‘西柏坡’II系统现在还是一个未完成状态呢?还缺不少设备吧。”在导演部,叶帅问。

“是的,所以这次演习‘西柏坡’-II只适合给导演部用,如果拿给演习双方当指挥系统,用起来会很不方便。”

“‘西柏坡’-II对空情的管理是做得很好了,”叶帅说,“半径150公里内的空域,有什么空中目标的话会自动投影到这里的墙上,但是对地面情报的管理好像还缺一个东西。”

唐华:“需要一个在空中的可扫描监控地面的雷达设备,由它来获取地面的概略实时信息,并传送关键要素到指挥中心。”

叶帅:“明白了,就是搞一架很大的飞机,上面装一部很大的雷达,在空中转圈?”

不愧是疑似穿越者,一下就能琢磨到这得用飞机。

唐华:“当然,用远程雷达来探测地面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雷达本身的下视能力好,杂波抑制能力好,另外还需要特殊的图像识别判定系统。航空工业系统已经选好了飞机平台,但是大型机载雷达,电子信息工业局还需要过一两年才能有一个初步的型号。”

叶帅:“接下来就是指挥部和各地面部队的联络,我看各地面部队得配备一辆通信功能很强的车辆,就像现在导演部设在演习区域的几个导演裁判站一样。”

“导演裁判站的设备就是以后的地面部队指挥节点的雏形,指挥车具体是配备到团一级还是营一级,要看今后陆军如何编制。其实,苏联转让给我们的机械化步兵师装备里面就有移动的指挥车,只是那种指挥车的功能跟我们的要求相比,还有点儿距离。”

叶帅点点头,表示搞清楚了。

“这次观摩演习的地方领导干部也就罢了,主要的观众是我军的指挥员。地方干部略懂一点也就够了,指挥员可不行。”叶帅说,“我可能要策划明年也举行一次大合成演习,规模可能没这次大,但也是三军合同作战。到时候,‘西柏坡’-II会有什么改进的?”

唐华:“如果明年夏天的话,‘西柏坡’-II会有少量改进,但我估计还是给导演部专用的系统。好在明年我们可以增添3到4个电视转播车,让观摩团不仅看沙盘,还能看到几个地方的实况画面。就像您刚才说的,各部队的指挥员有了真实画面做参考,学习效果会更好。”

……

大连。

纺织工业部新上任的副部长荣益仁10月到京就职,11月初就直奔大连。因为唐华和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氖都对他说过,上任了不妨去大连看看,那里有宝藏。

让他去大连那显然是去解放军大连建新被服厂。

荣益仁眼前的这座面积也不是特别大的被服厂,就是过去几年每年吃掉巨量布匹的成衣厂。

“从1950年起,每次都买那么多纱,那么多布,我以为解放军在大连的被服厂少说也有四个分厂,没想到……”

“这是我们被服厂的的《标准作业书》”,厂长将一本得有近百页的手册拿给荣副部长看,“对于工厂和车间的每个管理员和员工,都要看他的职位所对应的相应的章节。”

“其实这些章节就是明确以下几个问题:我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我的职责和权限是什么?我的各项工作流程是什么?工作流程是否已经明确规定,如果没有,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当异常发生时,我清楚该如何运作?并努力寻求改善对策?”

……

荣益仁在车间首先看见的是一个直径足有1米5的铁轮,轮子高速旋转,尖利的外缘顺利切开厚厚一大叠布料。只听滋滋滋滋,一大叠形状出来了,然后如法炮制其他形状,一套夏季军服的基本原料就这么做出来了。

“这是什么鬼……”荣益仁看着铁轮好像长了眼睛,又准又快地在布面上切出直线、曲线,惊叹道。

“啊,这一套系统其实也是去年才落定在我们厂的。但是,电动切割机是1949年我们就有了,去年的改进,是改由计算机来控制切割行进的方向。”厂长说。

“成衣厂的工序里面,我们现在看到的叫做裁剪工程,它分为制定裁剪方案、排料、铺料、裁剪、验片分扎和粘合几道工序。裁剪工程后面是缝制工程,这一道工程最关键的就是决定成衣半成品的移动方式,是顺序移动还是平行移动,还是混合式。”

“你们这个工厂的固定投资是多少?”荣益仁问厂长,接着又自言自语道:“只要固定资产额不超过1000万,那这个成衣厂的制造成本对其他成衣厂就会有很大的优势。不得了啊。”

厂长:“我们的固定资产额比这要高,是1120万,而且不包含土地资产,但是我们确实核算过成本,对世界各国最先进的成衣厂,成本优势是客观存在的。”

……

“唐部长,你从1949年就在大连偷偷搞了这么个成衣厂?这可是高科技工厂啊。”

当天晚上,荣益仁打了几次电话,终于打到了唐华住的地方。

“大连建新公司投资的一个分厂,当时想的是解决军队的被服,后来抗美援朝爆发,工厂扩建过一次……一不小心都六年了,”唐华说,“没错,里面很多设备是新研制的。无论是人均生产效率还是加工成本,都在食物链的顶端。”

荣益仁在电话这头笑得很尴尬。总理、纺织工业部蒋光氖部长诚恳邀请他进京,因为轻工业在公私合营后最为担心的是生产效率下降、生产组织变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专业的轻工业经理人参与纺织工业部的工作。

荣益仁就来北京就职了。然后……看看大连建新被服厂的样子,该进行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的,反而是他的,啊不,他以前的申新系列工厂……

第106章,自由锻造水压机

荣老板……”

“不不,现在叫我荣副部长吧。”

“好吧,荣部长,建新被服厂在国内纺织行业里面算是一个特例,采用了很多军工科技和自动化理念,管理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全国其他纺织工业的工厂,大部分没有这些条件来达到建新被服厂这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由于保密因素和生产任务特别繁重,没有时间在纺织行业扩散建新被服这种模式。”

荣益仁:“建新厂的绝招,大概要分开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生产调度管理和质量控制,第二个部分是机械技术。我只懂第一个部分。所以我已经请示了蒋部长,三星期后,纺织工业部主要企业会派出管理干部代表集中到大连,就在这里学。我就利用这三星期时间先自己学会。机械技术方面,一定是你琢磨出来的吧?”

唐华笑道:“其实我在其中起的作用还不到20%,主要工作是工厂的技师和工程师完成的。哦,不一定在大连,有的设备是在香港发明和制造的。但没关系,纺织工业部该建立纺织技术研究中心了,就和重工业和机械工业部一样。对了,还有一事。”

荣益仁:?

“我就随便说说啊。就我所知道的信息,现在纺织工业部的工厂企业,申新系的工厂其实算蛮不错的,而有的纺织企业生产效率相当的差劲,管理只能用混乱来形容。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可能要优先整治那些排倒数的的差等生,把他们先整顿过来,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了。”

荣益仁说知道唐华的意思,那就不用再多说了。

……

前两个五年计划,农业解决吃的问题,轻工业先得解决穿的问题,国务院把纺织工业独立成一个部,大概就是这么考虑的。

1954年全国棉花产量100万吨出头,1955年收成不错,10月份统计数字出来了,达到150万吨——人均两斤半棉花。够干啥的,一床被子都得几斤棉花呢。

农村人三年能置办一件新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已经是生活不错的地区了。而且这新衣服一般也是扯布找裁缝做,农村买不起成衣,城市居民也没有购买成衣的习惯。

纺织工业部就努力多纺纱多织布,1960年化纤布匹能大量上市,1963年,在“二五”结束时,购买成衣的比率能从2%提高到10%,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尽管如此,建新被服厂的运营还是对其他纺织企业有很大大参考意义。

……

这几天唐华还呆在庄河市的抗登陆演习现场。11月5日到9日是联合登陆和抗登陆演习,9日战役结束后,还有5天的小规模专业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