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凯丰作词,吕骥作曲。
第三十二章,陕北,还是莫斯科
“国军的密电,”刘副主席走进窑洞,将一叠纸放在桌上,“6月14日蒋介石给程前发的电报,我们从国防部、程前的报务局拿到了两个版本,确认无误。”
(一)出动豫鄂皖边区外围所有部队,对G军严密封锁,分进合击,将中原地区G军全部歼灭;
(二)为避免GC党的指责和美方调停人为难,着令武汉行营所属部队,均归郑州绥靖公署指挥出击。
……
看到密电上简短的两句话,主席和总司令脸色十分凝重。国军要对中原解放区下手是早就确认的事实,就在不久前,6月10日,蒋介石就给刘峙发电,要其“严密监视共军活动,待命进攻”。国军进攻的日期,中央也估算出了是在6月底7月初。这封发给程前的密电,是整个情报证据链的最后一环,也证明国军已经为围剿中原解放区开始做实质性的调动。
“现在的形势已经明朗,”主席说,“中原的部队,现在应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如果国军对中原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那么需要太行山和山东地区的我军南进,配合中原部队突围。”刘副主席说。
唐华衬衫袖子高高挽起,一直在地图前忙活。参照来电资料,把代表国军动向的蓝色箭头、线段逐个地标上去或者钉上去。插旗子、拔旗子、画线、标箭头,做做四则运算,这就是参谋部参谋的日常。在自动化系统普及和CIC出现之前,干这种事的参谋人员都不会下岗。
主席和刘副主席来到地图前,对中原解放区现存的区域注视了很久。从1946年初到现在,在国军不断的摩擦蚕食下,中原解放区的面积已经缩水了90%,实际控制区域方圆已不足五十公里了。就在这么窄小的区域内,聚集着中原军区6万人的野战部队和家属,还有四十万老百姓。由于国军的严密封锁,中原军区的给养越来越困难,国军控制了大大小小几乎所有可能运输粮食的通道,解放区派出去的粮食采购人员,很少有能回得去的,绝大部分被国民党特务识破而遭杀害。好在在中原局的运作下,解放区已经提前做了准备,转移伤病员上千人,还化装转移了一大批非军事干部到华北等地。
“要有一支部队提前向东徉动,”主席说,“做出要向江苏、山东突围的态势,这支部队……一纵一旅吧。剩余的部队,留少量坚守,其余主力分南北两支向西突围。”
这个布局唐华很熟悉,就是历史上的中原突围的部署方案。
中原突围我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终归没有一支旅以上的部队被打散,最差也剩下个架子跑了出去。而且,中原解放区鏖战几个月,让华北到华中地区的国军一直盯着这儿,没空顾及其他战区,事实上延缓了国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时间。
“这样一纵一旅的任务最重,也最危险那。”刘副主席说,“希望老皮能撑得住。”
“刘副主席,其实突围的三路部队,都危险。”唐华说。
……
中原解放区。
军委发来的电报已收到,中原局、军区旅以上部队主官都聚在一起开会。
“这就是军委发给我们的电报,”郑书记说,“对突围做了具体的部署。”
“一纵一旅向东徉动,做出要向江苏、山东突围的态势,掩护主力突围。”
“李、郑、王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第45团、第359旅和干部旅,向西突围然后转北。初期行动可有皮旅掩护,但越过平汉路后,敌将有重兵堵截和追击。务必注意,与长征时相比,国军的军令、政令相对统一了;装备火力加强了;在果统区域,地方保甲组织建立起来了……鄂西北多崇山峻岭,人烟稀少,粮食、宿营都很困难,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你部运动至紫荆关以南时可能与胡宗南部遭遇……”
郑书记念完电报之后,又将电报交给几个负责人传看。老皮拿到电报看完,有点摸不着头脑。我单独一个旅要向东突围,东面可是有近10万国军,这是妥妥的拉仇恨呢。但中央的电报只提点了一句,就再也没有了?反而是向西突围的左路军和右路军,电报里是千叮咛万嘱咐,仿佛主力突围部队更危险一样。
嗯,他们就是比你更危险。唐华当然知道。老皮是我军排名前3的溜缝专家,吃定了国军机动能力差、反应迟钝的缺点,整个中原突围,皮旅这个作为拉仇恨的弃子的部队,既吸引了国军的注意力,又不断冲破封锁线,当突围成功到安全地带时,7000人的旅还有5000多人。而向西突围的左路军和右路军损失可就大多了。
……
延安,国际联络处。
卢加科夫在延安一等就是十来天,今天上午,终于收到了来自莫斯科的电报。
“卢加科夫同志:”
“由苏联科学院院长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委托苏联部长会议,现以部长会议的名义指示外交部向你传达任务。苏联科学院拟邀请唐华同志前往莫斯科,请唐华将他在物理学、电磁学和自动控制方面的理论整理成论文或讲稿,在莫斯科的数学部、物理和天文学部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唐华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入苏联,享有与苏联科学院科研博士相当的待遇与特权。请务必说服唐华,也一并说服ZG中央的领导同志。如你能确定日程,立即回电禀报,随后我方会尽快安排你与唐华前往苏联。”
卢加科夫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上一次是外交人民委员会被唐华点炸了,这一次……肯定是苏联科学院炸了。
将电报塞进公文包,卢加科夫出门往ZG军委大佬们的住处走去。
第三十三章,听从中央的意见
“你好,我有紧急的事情要见主席同志。”卢加科夫和翻译站在主席的院子前。
“对不起,你不能进去,首长正在睡觉呢。”
卢加科夫看看表,已经过12点了。“那我在这里等一会儿吧。”
“你们至少要等一个半小时,”警卫员小声说道,“首长早上七点钟才躺下。”
“什么?!同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我们想尽快得到准信,从蒙古到延安的飞机现在越来越不好飞了……”
“什么紧急,什么飞机?小黄,是谁来找我呀?”屋子里,一个浓重的湖南口音在说话。
主席愤懑地从床上爬起。出到门口,接过翻译递过来的电报的翻译稿看了两眼,原来就头昏脑涨的主席觉得头更大了。
一点四十分,总司令、叶军长、刘副主席、任书记等人来到了主席的院子。
“这两个苏联同志,睡觉都不让我睡安稳,12点钟把我叫起来。”主席指指卢加科夫和翻译,“你们都看看电报吧。”
局委和军委大佬们看完电报,都面无表情一句话不说。
“苏联科学院看过了,唐华同志在延安大学讲授的理论和好几个公式,此前没有出现在任何地方。”卢加科夫说,“苏联科学院未曾进行过这个方向的研究,而且我们也能确认,美国也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成果。这是唐华个人的学术发现,而且很显然,他的发现极具价值,如果能够率先实践和应用,那么会极大地促进科技和生产的发展。”
“一个电报就过来问我们要人,苏联方面又不给我们实质性的帮助,哪有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又懂情报又会参谋,以后还能搞工业科技,你以为这样的人随便抓就抓一把么?”主席说,“要不你们把小黄领走好了,也是高个儿帅小伙,大眼睛,英语现在都会说notatall了。”
“主席,黄晓明是昨天值班的同志,我是李银桥。”警卫员尴尬的小声说。
“主席同志,”卢加科夫说,“我要动身来这里的时候,刚刚收到一封莫斯科的电报,上级同意派出10个由高级工程师带队的技工小组,以非军人身份,在哈尔滨和大连协助你们维护机器、组织工业生产。”
“我看,不如把小唐叫过来一起商量吧?”叶军长说。
“唐华下午不讲课了吗?”任书记问。
“不讲课了,现在还没走的只剩下部分鲁艺的学生,所以唐华改讲现代音乐艺术了,时间也改在晚上7点到9点,鲁艺主楼的芳草地。”叶军长说。
……
唐华也被警卫员叫起来,带到了主席的住处。听完翻译的话,唐华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了。
“苏联要搞建设,我们中国也需要建设啊卢加科夫同志。再说,我们到现在也有七十多个留学生毕业后在苏联工作呢。”唐华说。“派10个技术小组哈尔滨和大连协助我们生产,这是好事,但最缺人的地方是延安。我如果去苏联了,你的上级能也给延安这边一些帮助?”
“延安与苏联不接壤,所以人员和物资的交流很困难……”卢加科夫说。
唐华摊手,“那把你留在这儿协助军委的参谋工作吧。”
卢加科夫:……
“或者让国际联络处作为通信中介,中苏共享战略情报。”
上一篇:重生之老婆孩子热炕头
下一篇:华娱之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