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8章

作者:新科奶爸

杨妈身体不好,这个冬天一直在熬中药吃,说是中药,都是一些土方子,到底有多少效果,对不对症谁也不知道。

孙祖杰不由得想起记忆里自身当年的情景,先是对病况不太注意,然后严重了一些,又怕花钱只是在乡镇医院看了看,没想到最后误诊,拖得晚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说来说去,都是没钱的缘故,所以他决心不让这样的悲剧继续发生,怀着这样的心情,孙祖杰这个寒假就一直有些压抑和着急。

今年虽然取消了分地,但是这一番折腾下来,上上下下对于此时农村的现状都已经摸得比较清楚,经验教训总结的比较全面,制定的政策也比较符合实际,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同时,保留了一部分农民的自留地,所以到了年底虽然农民收入不高,但今年一天三餐,三稀一干,农忙时两干一稀已经可以做到,这样一来农村已经慢慢稳定下来。

所以孙祖杰虽然心情很惆怅,但是杨妈却心情很好。早在腊月之初她就开始准备,她知道孙祖杰爱干净,所以还不等他回家,家里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叫掸尘。

等孙祖杰回家了,春节也快开始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这是农民最方便获取的蛋白质,营养也很丰富,但是磨豆腐如何点浆却很有讲究,一般人根本没有那个技术含量,所以作为大队人马掌握的手工业作坊,这段时间非常的繁忙。

杨妈早早的把大豆泡在水里养着,等大豆吸饱了水,她就送到大队豆腐作坊代为磨制,杨妈母子人口少,所以不养猪,但是二叔家养猪,所以付了以点加工费,拿回来豆腐渣,用来养猪。

在磨豆腐的时候,也要为春节准备一些年货,南瓜籽葵花籽家里可以炒制,但是糖果,芝麻切,花生切这些往往都需要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帮忙。

此时蔗糖也是需要票证的,农民手里很少,所以当时用的糖丝是熬制的麦芽糖,熬制麦芽糖难度更大,是二叔挑着米去公社作坊换回来了。

然后左邻右舍凑一凑开始制作糖果这些,人一多排队就要好几天,杨妈考虑到孙祖杰在家的时间很短,所以杨妈今年做的很早,这样他一回来就可以吃得上。

冬天里到了农闲季节,生产队的水塘开始放水,要抓鱼挖藕了,同时要把池塘里的淤泥挖出来肥田,为来年的丰收准备肥料,这是一个大工程,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到了年底,基本上忙的七七八八,这时候就可以吧品尝胜利者果实了,今年运气不错,杨妈分到了一条大鱼几条小一点的鱼,她把大鱼腌制起来准备给孙祖杰烧成咸鱼干带到学校,而小鱼则烧好了留待过年。

到了腊月二十几,开始炸糯米圆,有的地方叫米果,就是把糯米团成一个个圆形,放油锅里油炸一下,糯米里会放上一些蔬菜,有的是藕片,有的是黄豆,在孙英记忆里,妈妈又进步了,里面放的是咸肉,另外还有不少猪肉圆子。

只不过此时农民虽然自己种植花生油菜,但是年底生产队能够分到的植物油却十分有限,村民们都十分有默契的收集起来,年底用来炸圆子。

虽然二叔养猪,但是此时猪都要被征收的,所以到了年底家家户户能有一两斤肉过年就不错了,杨妈今年忍痛割了半斤肉,她难得的杀了一只鸡,一半给了二叔,他们家人口多,不够吃;一半母子俩享用,此时农村也只有过年才能这么奢侈一回。

杨妈杀鸡也是没有办法,因为随着蚯蚓养鸡的推广,杨妈已经挖不到那么多蚯蚓了,所以去年多养的几只鸡只得缩水了,可能到最后还会变成一只两只,由此可见改变现状之难。

年三十的团圆饭,是湖中一带一年最重要的一餐,都是在中午吃的,有的人家子女在外地还没有及时赶到,家里长辈这一顿就一直不吃,非要等着孩子平安回来才开始。

这一年的团圆饭总共有六盘菜,鱼鸡肉样样不缺,非常丰盛,鱼是坚决不能动的,取得是年年有余的吉祥彩头,所以母子两非常有默契的吃其他五盘菜。

杨妈慈爱的将鸡汤里的那只鸡腿夹给了孙祖杰,说是读书太累,让他好好补补脑子。孙祖杰知道拒绝也没用,就伸碗接了过来,然后顺手夹了一块肉放到杨妈碗里,“妈,你也吃!”

这是儿子的孝心,一直没有夹荤菜的杨妈此时也接了过来,开心的小心咀嚼起来。上了岁数的人牙齿都不太好,杨妈也不例外,管的上用场的没有几颗,还摇摇晃晃,但是杨妈吃炖透的猪肉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杨妈一边吃,一边看着孙祖杰啃鸡腿啃得满嘴是油,十分欣慰的笑了。

饭吃完了,收拾一番,他们需要去坟地祭祀祖先,孙祖杰扶着杨妈慢慢蹒跚的走到村外的坟地,一边走一边听杨妈说过完的故事。

几个哥哥姐姐都夭折了,怎么没得,杨妈没有明说,此时小孩子夭折也不会修坟,所以杨妈只是带着孙祖杰在几个低矮的坟头烧了几刀纸尽了翻心意。

在抗生素大规模推广使用之前,能够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太多了,所以农村对于孩子的死亡有些习以为常,也许是眼泪早就流完了,也许是顾忌孙祖杰的感受,所以杨妈表现的很平淡,但是孙祖杰还是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

最后到了成人的坟场,孙祖杰的养父在他小的时候已经因病过世,杨妈在丈夫墓前徘徊沉默了很久,把土坟上面和周边的草砍了砍,又打扫干净,孙祖杰也帮着打起了下手,等到拜祭完毕后,杨妈指着坟头说,“小杰,要记住这里,日后多来看看!”

孙祖杰哪里还不明白,他的眼泪早就忍不住了,默默的流了下来,杨妈这时摸了摸他的脑袋,宽慰他道,“妈身体虽然不好,但小杰还没有长大,妈妈可舍不得走。你这个伢子聪明确归聪明,但就是想的太多,什么都埋在心里,这么小哪有那么多有的没的!”

说完了这些教训的话,见孙祖杰擦干眼睛,沉默不语,,杨妈也就不再继续说了,烧完了纸钱,就带着他返回家中。上完坟之后,大家伙往往就凑在一起开始玩乐,一年难得有这么一个简短的时光可以玩乐。

下午外面的阳光很温暖,又没有风,孙祖杰就掏出课本写寒假作业,而杨妈则开始拿着针缝鞋底,为孙祖杰准备明年的布鞋。杨妈眼睛不好,所以有时候孙祖杰需要为她把线头插进针里。

到了夜里,大门敞开着,开始守岁,平日里点煤油灯杨妈非常不舍,但是此时却愿意点很久,一直到孙祖杰困了,哈欠不断,杨妈这才关上大门,母子两开始休息。

到了第二天,是兔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天蒙蒙亮,孙祖杰就抢先爬起来开始放炮竹,然后吃完一碗面就满村转悠到处拜年。湖县的风俗是这一天大大小小的人都出门,见到人互相拜一拜年,然后坐下来聊上几句,主人往往会拿出精心准备的年货,一般是瓜子,花生,各种酥片,随便拜年的人抓拿。

到了年初二开始,就开始了走亲访友,这一次杨妈竟然带着孙祖杰来到了孙吴村,说是带着他看一看自己的父母。虽然内心有些不乐意,但是孙祖杰还是顺从了杨妈的意思,他很清楚有些东西是永远也没办法割舍的。

第15章认亲

从周吴村到孙吴村的路,孙祖杰走过无数次,在路上杨妈不断的交代他,嘴要甜,爸爸妈妈,大哥大姐小妹都要喊。

孙祖杰默默的点头答应了,杨妈知道他心里有抵触情绪,可是杨妈也知道道理孙祖杰都知道,他这么聪明,这么懂事,不需要再说第二次。

虽然建国后扫荡了宗族势力,但是没有兄弟姐妹帮衬,一个人特别是他这么小还是很难的,杨妈寡妇的苦吃的还少吗,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总要把伢子的后路想好呀。

到了孙吴村,走在狭窄的土路上,村里的人指指点点,很快都知道他们是谁,是为何而来,认亲这件事是两方面父母早就商量好了,也不避讳别人。

很快就到了孙爸家,孙爸的房子孙祖杰很熟悉,记忆里这所老房子两位老人家住了很多年,他也去过无数次,但是当他这一次踏入这个家门时,真是百感交集。

家里的摆设大部分没有变化,但是人气明显活络了不少。孙祖杰也很顺从的一一认了亲,喊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而家里的人也对他十分客气,只有八岁的小妹妹兰英不懂事,她有些迷糊的问道,“我什么时候又有一个哥哥了,真好,哥哥陪我玩!”

说完,上前抓着孙祖杰的手就要跑,这认亲的气氛突然间被捅破了,为了避免大家尴尬,孙祖杰就笑着拉着妹妹的手说道,“小妹,三哥给你讲个故事,很好听呀!”

说完孙祖杰就拉着兰英,给她讲起了故事,过了一会儿又教小姑娘写自己的名字,他知道孙家的姐妹三个都没有读过书,真是太可惜了,他现在能够帮一点也是好的。

在孙爸孙妈家的认亲场景,虽然看起来有些热闹,但是骨子里那股陌生还是挡不住了。孙祖杰也见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哥祖明当兵退伍之后,在湖中和省城交接处的一个林场上班,那里交通闭塞,进出非常不方便,所以平日里很少回家,这一次他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回来。

在孙英记忆里,大伯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人,而大妈妈虽然能说会道,但人也比较好,所以他们与大哥一家关系不错,当然这也跟大哥离得远有关系,很多事情站在一旁更能够看得清是是非非。

然后是二哥祖文,两人坐了一年的同桌,关系也是不错,只不过在家里干了一年农活,祖文明显变化很大,人黑了瘦了,但也更加精干了。他似乎已经明白了孙祖杰这次回来认亲的目的,所以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不是很高兴。

孙祖杰也可以理解,本来大哥远在农场,家里的男孩子只有他一个,可万一孙祖杰回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负担更重,所以孙祖文有些抵触他当然能够理解。

但是这个时候孙祖文的抵触情节也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孙祖文读书成绩很好,都混到县城里了,眼瞅着是有机会考上大学,吃上公家饭的,这一点孙家人十分明白。所以孙祖文的反应才不那么强烈,但是他毕竟还年轻,脸上不由自主的就表露出来。

孙祖杰心里叹了一口气,这种事情还真的没有多少是非好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说到底就是穷造成的,他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十几年,慢慢熬吧,等他哪一天翻身了,也许家庭就和睦了也说不准。

孙祖杰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大姐菊英已经出嫁,她虽然嫁给了一个在南都的工人,但是这一次姐夫没有回乡,她只好一个人带着外甥回来百年。

事实上孙祖杰知道大姐的夫妻感情不好,可能是大姐夫嫌弃大姐不识字吧,还是其他的原因也不知道,但是她们毕竟到最后白头偕老,而对于这个弟弟,大姐夫妻的态度也算正常,这跟大哥一家差不多,大姐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必要掺和。

而二姐还没有出嫁,在家里务农,二姐长得很好,性格也比较柔顺,四方八邻来求亲的比较多,在未来她的人生应该是最幸福的,嫁给了一个如意郎君,后来二姐夫运气又很好,竟然被招工入城,到了九十年代她们全家入城,解决了两地分居,日子过得很是美满。

说起来,在未来与孙祖杰矛盾比较的多除了父母,就是同处一村的二哥和三妹,他此时愈发的感到,很多时候,家庭矛盾都是源于利益冲突,事实上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眼前的这个乖巧的妹妹,你能够想到她长大之后,可以不带重样的骂自己的嫂子几个小时吗?

中午大家一起吃了一顿饭,也研究了一下孙祖杰未来的学费问题,孙妈这一次又拿出了十元钱,都是一家好多口,十元钱也不少了,杨妈也不客气,就接了过来。

这个年代的春节,年节的味道很重,孙祖杰看来一是此时的人们生活大多比较艰苦,过年是难得休息,还能吃几顿好的,所以当然记忆深刻。而不像到了后来,家家都过得不错,过年吃的再好,跟平时差距不大,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呀,人总是如此。

另外就是一些古老的东西此时还被保存下来,此时的湖县到了过年,大队为了酬谢大家伙辛苦,往往会请来剧团过来唱地方戏。在未来,孙英就抱怨过很多次妈妈喜欢听的地方剧有什么好听的,跟淮西最有名的黄梅戏想比,唱腔不如,唱功也不如,简直是一无是处,可是妈妈就喜欢听,还训斥他不知道上了岁数的人的想法。

到了这个时代,孙祖杰也陪着杨妈去看了几回,说实话他也听不出来好坏,但是看着剧场周围人山人海,每一个人都听的津津有味,他也慢慢有些理解,也许这就是此时的抖音吧,年轻人可以抱着手机看抖音,刷微博,老年人听听地方剧又有什么。

唱完了大戏,惯例是再舞一阵龙灯,此时有些勤劳的农民已经开始挖地保持地力,当然是在自家的那块小田里,集体的听村干部的指挥就是。

而孙祖杰此时则再一次爬上去县城的老解放,他一年级下学期就要开始了,也该上学了,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正在等着他。

第16章 反应

孙祖杰回到学校开始读书,给同桌周琼带了一些芝麻切,虽然都是本地的特产,但周琼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上海人,所以刚刚从老家回来的周琼恐怕还没吃到这些湖县的特产。

芝麻切是甜食,小姑娘当然很喜欢,她眯着眼睛悄悄的偷吃着一块,过了一会想起什么,就从书包里掏出了一本书,递给了孙祖杰,那同样是一本反特小说,应该是最新出版的,很新。

周琼高兴的说道,“知道你喜欢看小说,这是魔都刚刚出版的,送给你!”

孙祖杰用手摸着封皮,开口笑了,“多谢你了,我会好好看的!”

孙祖杰说完话,不由抬起了头,却发现一个人影似乎一闪而过,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怎么回事,这几天怎么总是感觉有人盯着他,是不是他太过敏感了?

上一篇:北洋反动派

下一篇:美利坚巅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