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49章

作者:天煌贵胄

长方形地红旗之上,一条凶神恶煞地黄龙口含日月,靠前地两只龙爪一只抓着一柄剑,另一只则是抓着犁头。

在场地众人见了,头皮发麻者有之,眼睛含泪者有之,还有的则是心惊胆颤,诺诺无言。

崇祯却是向前几步,使得百姓都能远远看到他,略微点点头,开口道:“先帝弃群臣百姓而去,朕年幼德薄,不得不奉先帝遗命以奉宗庙。”

“至今日起,改元崇祯,不日将有诏书发往大明各地及众各藩属国,使天下咸知。”

命呼啦啦跪倒一片地文武百官和百姓们平身之后,崇祯话音一转,接着道“刚才,升起的是我大明的国旗。

此后,凡官府衙门,书院,各地卫所,皆需悬挂国旗,违者以违制论处。

凡日月所照,国旗所在,均是我大明国土。有不尊者,皆为我大明空之敌。”

话音一转,却是接着用大白话道:“朕的子民们,朕,将统帅大明的军队,去取得一个又一个地胜利,用将士们手中的刀剑,去为你们获取可以耕种的土地。

以后,你们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再也不用担心没地可种!

以后,有不平事,受人欺辱了,尽管去向国旗所在的衙门去求告。

若是官员们不管,你们就去锦衣卫求告,朕亲自为你们做主!”

此时的百姓有多纯朴?闻言,都是又跪倒再地,山呼万岁。

再次命百姓们平身之后,崇祯接着道:“至于关外的建奴,朕会慢慢地解决他们,有朝一日,朕一定要御驾亲征,去彻底消灭建奴!”

说完,也不再管百姓们的反应,崇祯便示意温体仁开始阅兵仪式开始。

等到皇帝示意的温体仁又前行过来,看着嗓子喊道:“阅兵仪式,现在开始!”

等到温体仁的话音落下,刚才那股子让人头皮发麻的鼓声又传了过来,只是旋律却是变成了将军令。

此时的百姓,却是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在震动。

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随着脚步的抬起落下,地面所反馈回来的震动。

百姓们抬头向着承天门东边望去,却见一队三百余人的锦衣卫方阵走了过来。这三百余人的锦衣卫方阵,依然由三人打头,其后十五人一列,共二十列的方阵。

锦衣卫做为天子亲军,第一个出场,原本便是所有人意料之中之事。

只是出人意料地,便是这三百余人,高矮胖瘦皆是一般,仿佛同一个模子之中刻出来的一般。人人皆是飞鱼服,手持火枪,却是舍弃了最常见的绣春刀。那枪也是怪模怪样,此前从未有人见过,较之方才升旗之时出现的长枪,却是要短了一些。

三百零三人的方阵,行进之间宛若一人,便是连脚步抬起落下的角度都是一模一样,也不知道苦练了多久才有这般效果,不管是横着着或者竖着看,都是如同一人般。

待方队走到承天门之下时,方队之中的锦衣卫都是将手中的火枪用力向前一劈,看的众多百姓心中一紧,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此时崇祯皇帝却是站在承天门城楼上喊道:“将士们好!”

底下的方阵便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崇祯又喊:“将士们辛苦啦!”

底下的方阵也喊:“保家卫国!大明万岁!”

却是崇祯的恶趣味发作,特意让人教了这些话。

等到锦衣卫的队列过去之后,接着便是一队骑兵策马行了过来。

同样三百零三匹地骏马,难得的是毛色皆是枣红色,高矮也是一般,马上骑士也是一般的高矮,便是马蹄落下的时间,也是跟着鼓点,一无二致。

其后,又有关宁铁骑,白杆兵,各地卫所的队列先后过去,直看得在场的百姓胸中也是生出了一股豪气,只不知有多少书生在这一刻想起来汉唐之时那些出将入相的前辈,直欲投笔从戎。

直到了午时,所有的队列方才走完。

此时的崇祯,也是率百官下了承天门,往忠烈祠而去。

第七十八章 忠魂

等到整个儿阅兵结束,崇祯率领文武百官到达忠烈祠之时,时间已经近午时了。

忠烈祠地牌坊外,有个花信少妇,一身白孝装束,抱着孩子,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见到崇祯过来,远远地便赶忙跪下,口呼万岁。

崇祯命王承恩将这少妇扶起之后,开口道:“王赵氏,王爱卿之死,责任在朕。若不是朕为了早日抓捕范文程这狗汉奸,王爱卿也不至于命丧辽东。”

心头黯然地崇祯接着对王赵氏道:“只是逝者已矣,你还需好生活着,将王爱卿留下的骨血好生抚养成人。”

王赵氏正是王玄寂之妻,听闻崇祯提起死去的王玄寂,一时间悲从心起,眼泪扑簌扑簌地落下,却强忍着不哭出声来,只一个劲儿点头。怀中尚且不满周岁地婴儿,好奇地伸出小手去抹王赵氏地眼泪。

崇祯见状,心中也老大不是滋味,便示意王承恩宣旨。

王承恩见崇祯示意,连忙躬身,随后接过身后小太监递过来的圣旨,开口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锦衣卫千户王玄寂,忠于国家,勇于任事。今为国捐身,允宜褒显。今追封王玄寂为奉天辅运推诚效义武臣,特进定北侯,食禄一千石,萌其子锦衣卫千户,特许袭爵三代。

其余将士人等,论功高下,皆在升赏。

於戏!人君之职,惟在奉天,功过赏罚,其宜分明。朕之此言,通于天地,布告尔众,咸使闻知。崇祯元年元月元日。”

接着,又宣读了册封王赵氏为三品诰命夫人的旨意之后,王承恩才道:“王赵氏,接旨吧。”

王赵氏这才反应过来,有心推辞,不再让自己的儿子再去从军,却又慑于皇权威严,一时间喏喏无言,终于还是接旨谢恩,退到了一旁。

崇祯这才带着文武百官继续向着忠烈祠内走去。

第一道牌坊之上,正中正是崇祯手书地忠烈祠三个字,铁划银钩般地大字里透着一股无以言述地悲壮之气。

左右两侧,却是一副对联。左边书写着:百战裹尸还,宜藏兹猿鹤幽楼,麒麟高冢;

右边写着:千秋灵爽在,此中有苌弘碧血,阁部衣冠。

继续向前,又到了第二座牌坊,如同前面第一座牌坊一般,只是上面地对联不同,左边书写的是:碧血染黄沙,取义成仁,应垂不朽;

右边下联是:精英辉赫石,贪生怕死,莫到此间。

及至到了第三座牌坊,左右却不再是对联,反而成了两句话。

左边的是: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

右边的是: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牌坊地正中,也不再如同前两座牌坊一般,反而如同这座牌坊地对联一样,也是一句大白话:英灵永在。

众多的文官见了,只觉得恶心不已——这么多的大儒,怎么着也能写两句比这好的吧?

但是众多的武将可就不这么想了。本身大明文武便是分立地,武将们通常也不会像文官一样读那么多地多,多半是识得几个字罢了。

如今这牌坊上面刻着地,虽然是大白话,但是简单易懂,却正好对了这些大老粗们的味口。

直到进到忠烈祠大殿,正中地正是一尊岳武穆的神像,神像前立着一樽硕大地香炉。待崇祯先点了香插入香炉之后,文武百官便依次上前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