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48章

作者:天煌贵胄

今天的北京城,人们都是带着好奇的心思赶往了承天门外的广场上面。

崇祯皇帝要在今天,在承天门前的广场上搞甚么阅兵。

这可是稀罕事。

而且,听说还要在今天迎奉那些此前为国战死的忠烈们的骨灰进入忠烈祠进行供奉。

别说国朝三百年了,就是再加上前面所有朝代,也只听说大唐有过甚么凌烟阁,什么时候这些丘八们也能得享国朝的血食了?

夹杂着一丝丝的激动的好奇心促使着京城的百姓们一早就赶往了承天门。

实际上,百姓信自己都奇怪。

好奇是正常的,这激动是哪儿来的?这跟自己有甚么关系?

说不上来,也说不明白。可是心中就是感觉激动,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越靠近承天门,就愈发地强烈。

大明的百姓,或者说那些大头兵们不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崇祯却是知道,这属于最萌芽阶段的民族意识在觉醒。

比如后世的德意志,屁大点儿的地方先后两次单挑了欧洲,虽然因为国力跟不上而被人反打脸,但是前期靠着拧成一股绳的民族意识,可是吊打了欧罗巴的。

大明的民族意识如果能在此时成功觉醒,如同后世那个人畜无害的兔子一样,别说建奴了,吊打全世界都是轻而易举。

当然,民族意识的觉醒从来都没那么简单,需要的不光是日复一日地洗脑灌输,还需要自己国家的军队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来奠定基础,更需要广开民智,以打开民族意识觉醒的大门。

说这些还都太早了些,命令陈默在搞的大明日报实际上只能是半月报,一个月只有两期而已,目前来说效果不大。

至于广开民智更是如同镜花水月一样,目前的读书人都是儒家子弟,普通百姓仍然是斗大的字不识得三个,读书识字仍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总之,在大明皇家学院真正地崛起前,说别的都跟扯蛋一样,崇祯能做的就是平衡平衡再平衡,先稳定住当前的局势,再钝刀子割肉,一点点儿的来才是正经。

承天门上,一身帝王冕服的崇祯还在头疼。

站在皇帝的角度,张薄那种货色完全就是渣渣,不值得崇祯头疼。

崇祯头疼的是没有电,没有喇叭。此刻的崇祯皇帝想的是,电是哪个孙子发明的来着?爱迪生还是伏特?电喇叭又是谁搞出来的?

想想后世种花家的大兔子站如果没有喇叭而在承天门上用力喊话的场景,崇祯赶紧摇了摇脑袋,不敢在继续想下去了——那场面太美,不敢想。

等到了酉时,天气也渐渐暖了起来,从申时就来到承天门上喝冷风的崇祯皇帝和众位大臣,才觉得身上有了点儿暖意。

见时辰差不多了,被崇祯钦点为此次阅兵仪式加忠烈祠启用仪式的总司仪温体仁当先越众而出,在请求了崇祯之后,开口道:“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话音一落,承天门上以及承天门下的众多事先安排好的大汉将军们开始一齐放开嗓门,将温体仁的话喊了出来。

听到升旗仪式的众人一愣。升旗?这是什么意思?

承天门上,南京六部的大佬们一愣一愣的土鳖的样子看的温体仁心里暗爽不已,虽然他自己也是刚知道升旗仪式这个词不久。

而此刻的承天门广场之上,众多的百姓们也是纷纷伸长了脖子,打算看看这所谓的升旗仪式能玩出什么花样儿来。

轰隆隆地三声号炮响过,承天门上的百官和承天门前的百姓们全都安静了下来。

一身凤装地周皇后突然有些紧张,这面大明国旗,可是她带着后宫里的田贵妃和袁贵妃一起,按照崇祯的指示一针一线地绣出来的。

可以说,这面国旗中不光有崇祯的心血,也有她们的心血在里面哩。越起越紧张地周皇后直到崇祯扭过头来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方才镇定下来。

这时,承天门地大门被缓缓拉开,一队锦衣卫地大汉将军们队列而出。

当先一人,正是锦衣卫之中负责皇帝仪仗地都督很良卿,身后跟着一队一百二十余人的锦衣卫校尉,皆是身着飞鱼服。只是手中所持的,却不是绣春刀,而是一杆杆火枪。火枪枪口上方,又套着一柄怪模怪样地三棱刺刀。

待过了金水桥的白玉栏杆,这些锦衣卫校尉便分成了两列,每隔十步,便有一个驻足停下,将火枪抱于怀中,目视前方,一翅也不动。

待魏良卿所带地锦衣卫一直到了承天门前的忠烈祠牌坊地西北处之后,最后一人正是魏良卿,所停地位置,恰好是升旗台所在地位置。

待魏良卿也停下之后,承天门中又开始向外走出一队锦衣卫的大汉将军。

当先领头地三人,正中间地双手捧着折叠起来地国旗,从外面看不出甚么,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出是红色。

再往后,则是一队一百人地护卫方队,装速与方才魏良卿所部一模一样,皆是飞鱼服配上火枪。

百余锦衣卫皆是目视前方,目光坚毅,仿佛旁边地所有一切都不存在一般,所有人地步伐皆是一致,仿佛是用尺子量出来地一般。却是崇祯皇帝怀念后世地国旗班,依样画葫芦,让人也如此训练了一番。

待到升旗台前,其他的锦衣卫皆是停下了脚步,只有当先打头地三人向着旗台继续走去。

第七十七章 阅兵

当那领养的三个锦衣卫缓步走上了旗台,两分立在旗台左右,只有正中之人走向旗杆,此人赫然就是负责监察天下文武百官及勋戚的锦衣卫都督许显纯。

许显纯到了旗杆之下,将手中红旗用旗绳系好,便一手拦着绳子,一手抓着红旗地一角,就此肃立不动。

蓦地一阵鼓声与号角志响起,不论是承天门之上的文武百官和勋戚,还是承天门广场上面的百姓,均是头皮一麻,仿佛心跳都突然间顿了一顿,复又随着鼓声跳动起来。

原本负责喊话地锦衣卫,这时也扯开嗓子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弋予,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首无衣,没有什么技巧,没有什么婉转,一群大汉扯开嗓子唱出来的歌声更不可能谈得上什么美妙,却是令人头皮发麻,耳目尽赤。

此时,许显纯也是将手中地红旗一扬,随后便缓缓拉动绳子,目光看着红旗缓缓向旗杆顶部升去。

承天门之上,大明文官们无论南北,皆是面无血色,更有甚者,口中甚至呢喃道:“暴秦!暴秦!”若是近了细看,很多文官的腿都在发抖。

武将们则是另外一副表情,个个喜笑颜开。

今天之前,谁也不知道崇祯皇帝会玩这么一手。

所有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们和演奏乐曲的锦衣卫,都是在宫中进行演练,故而朝堂之上,竟然是一无所知。

至于沟通宫禁,打探消息,随着上一次崇祯皇帝清查了后宫,杖毙了一批太监宫女外加锦衣卫之后,却是再也没有人敢私下向外传递消息,因此上竟然是没有一点儿的风声传出来。

如今崇祯搞的这手突然袭击,已经明确地向所有的武将们释放出了一个很明显地信号:“朕就是要重用武人,朕就是要打仗!不要怂,就是干!”

至于勋戚们,依旧是一个个地面无表情。毕竟祖宗传下来的爵位还会一辈辈地传下去,自己只要求稳,跟着皇帝的脚步走就没问题。

崇祯则是把文武百官以及勋戚们的表情看在眼底,心中冷笑不已:先让你们蹦哒,都他娘的给朕等着,慢慢地你们就知道爵位算个什么玩意儿了。

等到第二遍无衣唱完,曲子也正好结束的同时,许显纯手中的红旗也正好升到了旗杆的顶端。

兴许是天公作美,正好有着徐徐地微风吹来,红旗当即便招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