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如此多骄 第679章

作者:嗷世巅锋

  焦顺急忙凑到床前低头查看,就见裹在襁褓中的儿子正咧着嘴竭力挣扎,隔了将近一个月,孩子明显膨胀了一大圈,眉眼也都舒展开了,依稀可以看出史湘云的眉目,若张大了真能像母亲一般,倒也不负恩俊之名。

  “弟弟、弟弟!”

  这时候骑在焦顺脖子上的知夏,忽然伸手指着弟弟叫了起来。

  恩俊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也停下了哭声好奇的看过来。

  焦顺见状哈哈大笑,把女儿举到眼前狠狠亲了口,笑道:“我闺女果然像我,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明。”

  史湘云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知夏每天都要过来,自然认得弟弟,倒是老爷你……连孩子满月都不在家。”

  “我也不想啊。”

  焦顺干脆将女儿也放到了小床上,让她们姐弟两个自行亲近,然后环住史湘云重又瘦下来的腰肢笑道:“等熬过这阵子就好,到时候咱们好生给恩俊办个百日,保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史湘云噗嗤一笑,掩嘴打趣道:“无白丁我信,这鸿儒么——现在有哪位鸿儒敢来咱们家赴宴?”

  “谁说没有?就我知道的,起码也有五六位。”焦顺板着指头一脸认真的道:“有位蕉下客诗书双绝,有位潇湘仙子绝世出尘,有位蘅芜君辞藻无双——最妙的是有位枕霞旧友,啧啧啧,那可真是天上难见地下难寻的大才子!”

  史湘云被他逗的前仰后合,好半天才缓过来,又忍不住抬手在他胸口捶了一记,嗔怪道:“老爷怎么一回来就调侃人?!”

  半晌不见回话,才发现焦顺正灼灼的盯着自己前襟。

  湘云低头一看,羞道:“呀,都怪老爷——翠缕,快打些温水我擦一擦,再找一身替换的衣裳出来。”

  翠缕应了一声,便匆匆去外面打水。

  红玉因要照看两个小的,所以依旧守在小床旁没动。

  焦顺却也不管有没有人在,涎着脸往史湘云怀里嗅了嗅,嘿笑道:“也不用急着打水来,老爷我帮你弄干净也是一样的。”

  纵使还算不上老夫老妻,史湘云也看破了他的企图,当下俏脸绯红,有心啐他胡闹,可又一想夫妻两个也许久未曾亲近了,如今好容易出了月子……

  半晌,才软糯问了句:“你、你还回宫里吗?”

  “后天就回。”

  焦顺说着,砸吧砸吧嘴道:“这话怎么听着有些怪怪的?”

  史湘云一琢磨又忍不住笑的花枝乱颤。

  焦顺见状猴急道:“瞧瞧,你这一笑又漏了许多,真是浪费的紧,快快快,我帮你好生清理清理!”

  说着,便早轻车熟路的动起手来。

  史湘云也被他撩拨的有些动情,但眼角余光瞥到满脸通红的红玉,以及那小床上的一对儿女时,才猛地醒悟过来,慌忙推开焦顺道:“老爷,孩子、孩子还在呢!”

  焦顺这才冷静了些。

  丫鬟如何他倒不在意,可总不好让已经三岁【虚岁】的女儿瞧见这些,于是便道:“那咱们去书房……”

  恰在此时,翠缕端着水挑帘子从外面进来,脆生道:“老爷,外面来了几个人,为首的叫什么陈万三,说是老爷叫他们来的。”

  啧~

  焦顺不由面色一垮。

  自己明明是让他们傍晚之前过来,却怎么这会儿就到了?这倒好,生生搅了小别胜新欢!

  见他满脸不情愿,史湘云在他肩头推了一把,道:“老爷快去吧,可别耽误了正事儿。”

  确实是正事儿,还是万万耽误不得的正事儿。

  焦顺也只能叹息一声,一步三回头的向外走。

  史湘云见状,便又拉住他,踮起脚凑到他耳边道:“若是老爷回来的快,我便先放一放。”

  放一放?

  眼见史湘云美目流转,看向了翠缕手上的木盆和毛巾,焦顺哪还有不明白的,当下像是吃了枪药一般窜将出去,只头也不回的丢下一句:“老爷我去去就回!”

  话音未落,人已经冲出了院子。

  史湘云下意识追到门口,却早不见他的踪影,回过头看邢岫烟和平儿都看着自己襟前,这才想起方才已经被扯开了大半,忙用手掩住,羞答答的逃回了里间。

第七百九十四章 纸短情长

  是日傍晚。

  从宫里出来的时候,王夫人特意喊了薛宝钗与自己同乘。

  路上本来是想说些什么的,可话到了嘴边儿,又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

  总不能把事情挑明了吧?

  那自己这做婆婆的还有什么脸?

  王夫人不开口,薛宝钗就更没有心情主动攀谈了,于是沿途变得沉闷且冗长,等到车子终于听到内仪门左近时,婆媳两个都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薛宝钗扶着王夫人下了车,一个要回大观园清堂茅舍,一个要转入前院居处,眼见是要分开了,王夫人才终于来了句:“等我回去,就给畅卿下帖子。”

  薛宝钗面上古井无波,仿似听到了,又好像没听到。

  王夫人的上嘴唇儿又动了动,最后却只是叮咛道:“累了一天,你也早些休息吧。”

  然后便与薛宝钗在内仪门前分道扬镳。

  薛宝钗目送她进了二门夹道,又暗暗叹息一声,这才默默的回了居处。

  刚进院门,就见有仆妇挑着灯笼迎了上来,小心翼翼的道:“奶奶,二爷有信到了。”

  扶灵南下的队伍到达金陵之后,就第一时间送了家书回来,不过因为要修缮坟茔、安排老太太下葬,顺便再处理一下金陵宗族那边儿的事务,所以家书写的十分简略,也只是简单报了下平安而已。

  现如今应该是事情告一段落了,所以又送来了第二波家书。

  薛宝钗眉毛一扬,看着那仆妇送到身前的家书,心下愈发烦躁。

  怎么偏偏是在这时候?

  本来就已经够乱了,偏宝玉又跳出来乱上添乱!

  说实话,薛宝钗有些不太想看这封家书,宝玉的情绪一向不怎么稳定,谁也不敢保证他在这封心里写了什么——倘若是真诚的忏悔,又或者倾诉相思之苦,木已成舟的她又该如何自处?

  但这千里迢迢送来的家书,终究还是要看一看的。

  “有劳了。”

  她伸手接过那家书,回头吩咐莺儿道:“去给这位姐姐取两吊钱来。”

  那仆妇如释重负,连道‘这怎么使得’,接赏钱的动作却是麻利无比。

  宝钗又敷衍两句,便带着那封家书进到了里间,借着烛火翻来覆去的端详了许久,才取过了裁纸刀,准备拆开来翻阅。

  可就在此时,忽听外面禀报说是袭人来了。

  探春进宫之后,这袭人就处在放养状态,私底下颇受了一些冷遇排挤,好在她是个聪明人,侍书又终究不敢做的太过,所以倒还没闹出过什么乱子来。

  就不知她此时突然到访又是为了什么。

  薛宝钗放下手里的家书,起身到了外间,就见袭人低眉顺眼满脸赔笑,正同莺儿说些什么,莺儿却只是板着脸不予理会。

  得知袭人转投三姑娘,甚至很有可能要陪嫁到焦家,按说莺儿应该会对她有所改观,但谁让自家姑娘与焦大爷有一腿呢?

  这不等同于袭人先在贾二爷处拔了头筹,转脸又在焦大爷那里占了先机?

  好处怎就全让她一个人得了?!

  抱着这样的心情,莺儿自然不会给袭人好脸色瞧。

  热脸贴了冷屁股,袭人正有些说不下去,见薛宝钗自里间迎出来,顿时如蒙大赦,忙上前见礼口尊‘奶奶’。

  薛宝钗摆摆手,指着下手道:“坐下说话吧——这么晚了你来找我,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要紧事。”

  袭人从袖筒里抽出个厚厚的信封,一面双手送到宝钗面前,一面解释道:“这是宝二爷让人捎回来的信,点名是给我和麝月的,因不识得这许多字,我便请大奶奶帮着瞧了瞧,大奶奶看完却说是务必要转呈给奶奶过目。”

  看到那厚厚的信封,薛宝钗先就愣怔了片刻,半晌才反应过来袭人说了什么。

  于是接过来,从里面有些吃力的抽出的信纸,边逐页翻看,边随口问:“大奶奶还说什么了?”

  袭人想了想,摇头道:“也没再说什么旁的。”

  薛宝钗点点头再不多话,开始认真翻看起来。

  却见这封信写的有些散乱,一部分是在倾诉别来之苦,一部分记则叙了这次南下的所见所闻,两者并没有分开,而是时不时的互相穿插,间或还会夹杂几句意义不明的诗句和感慨。

  很快的,信中记叙的一件事情就吸引了薛宝钗的注意力。

  甄家被抄家了!

  根据宝玉在信里的说辞,以及薛宝钗自己的揣度,甄家大概是受了王子腾一案的牵连,然后又被查出了一些罪状,最后落了个黯然收场。

  信中,贾宝玉用极大的篇幅,描述了甄家大宅被查抄前后的情形,还提到了自己前去探视甄宝玉,与其隔着栏杆垂泪的小插曲。

  再然后便是大段大段的人生感悟,以及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厌烦。

  只这一段,就杂了五六首似是而非的佛偈。

  宝玉先前所写的佛偈,更多的是对超脱红尘的向往,但这几首却透着浓浓的厌世情绪——显然亲眼目睹甄家垮台,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这或许就是李纨让袭人专呈给自己过目的缘故吧。

  不过自己眼下宝钗最在意的,却并不是宝玉的厌世倾向,而是……

  将二十几页信纸重新又叠起来,费力的塞了回去,看着那鼓鼓胀胀的信封,薛宝钗再次沉默了。

  “奶奶?”

  袭人等了半天,见她只是盯着那信封发呆,终于忍不住提醒了一声。

  “喔。”

  宝钗这才回过神儿来,旋即起身道:“这信就先留在我这里吧,说不得明天还要请太太过目。”

  袭人自然不敢反对,又见宝钗有送客的意思,便忙识趣的告辞离开了。

  等袭人走后,薛宝钗将那信带到了里间,和写给自己的家书并排放到了一处。

  就见一个平平稳稳的躺在茶几上,另一个则是四角翘起,圆滚滚的好像要爆开来。

  虽然字数多,未必就一定胜过字数少,但贾宝玉给丫鬟写信尚且洋洋洒洒下笔万言,给自己的家书却只有两三页纸,这种比较,还是让宝钗再一次感到了寒心。

  即便里面情长纸短,恐怕也让人少了许多触动。

  更何况依据那几首厌世的佛偈来推断,信里的内容很可能和自己最初猜的截然相反……

第七百九十五章

  焦顺入夜后才得了荣国府的请帖。

  这才刚得了一天半的假,荣国府就急吼吼的找上门来,他用脚后跟想也知道,必然是又有什么麻烦在等着自己。

  本来心下一百个不情愿,后来见王夫人在信里特意写到,宝钗明儿也要一起告了病假,他这才终于提起了几分兴致。

  不过转过天,他也并没有急着去赴约。

  上午先去尤家走了一遭,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又转到了桃花巷。

  如今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一团团白的粉的,顺着枝头爬上街头,朝过客泼洒出怡人的淡雅清香。

  焦顺把马车停在巷子口,踮着脚随手折了几支,在手里简单拼成一束,这才上前叩响了门环。

  “谁啊?”

  不多时,里面传出藕官的声音。

  “是我。”

  焦顺回了一句,里面静了片刻,半扇门才猛地被拉开了,藕官快步从外面迎出来,激动道:“大爷可算是来了!”

  “怎么?”

  焦顺边往里走边随口笑问:“你们姑娘想我了?”

  “倒不是因为这个。”

  藕官先是摇头,继而觉得不对,忙又找补道:“姑娘自然是想念爷的,还因此坐下病来了呢!”

  “病了?”

  焦顺脸上的笑容一敛,再不与藕官多话,大步流星的往堂屋走去。

  进到堂屋里间,紫鹃、雪雁正一个捧着药膳一个拿着汤匙,在哄林黛玉用药。

上一篇:明克街13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