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如此多骄 第654章

作者:嗷世巅锋

  容妃误杀了太上皇,本就心下惶惶,此时又被皇后盯上,更是吓的面无血色,正待开口分辩两句,后知后觉的吴贵妃突然一把扯住了她衣襟,疾言厉色的喝问道:“是不是你?!你这贱婢怎么敢对太子下毒手?!”

  容妃被她扯的巍峨乱颤,一颗心更是几乎从嗓子眼里跳将出来,也亏得她这些日子含羞忍辱,多少总算是历练出了一些城府,勉强按捺住心下的惊慌,颤声道:“娘娘千万不要听贤德妃血口喷人,我就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动太子殿下一根毫毛啊!”

  皇后也怕吴贵妃在乾清宫动起手来,忙上前阻拦道:“妹妹且莫急着下定论,一切都等焦畅卿查明真相之后再说。”

  等吴贵妃悻悻的放开了容妃,皇后又对容妃道:“兹事体大,钟粹宫那边儿多半是要查访一番的,妹妹近来常在那边儿走动,不妨替吴贵妃坐镇宫中,有什么也好及时通传。”

  容妃自然明白,这说是让她坐镇宫中,实则是让她跟着一起接受盘问。

  她心中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但皇后既然已经开了口,也没她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又狠狠瞪了眼贾元春,这才快步出了乾清宫。

  她前脚刚走,后脚吴贵妃就咬牙切齿:“若果然是她,瞧我不扒了她的皮!”

  皇后微微摇头,然后将目光转回贾元春身上,轻声问:“元春妹妹,你以为如何?”

  “臣妾以为……”

  贾元春沉声道:“可疑,但不该是她。”

  “不是她?”

  吴贵妃一听这话,立刻又恼了:“那你方才故弄玄虚是什么意思?!”

  “姐姐误会了。”

  贾元春微微摇头,然后再次重复了方才的那话:“我说的是‘可疑,但不该是她’,没说不是她。”

  吴贵妃听的一脑袋浆糊,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吗?

  倒是皇后细一琢磨,突然就明白方才贾元春跟焦顺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

  话分两头。

  却说焦顺出了乾清宫,果然早有一队龙禁卫等候在侧,同时等在西侧廊下的,还有戴权和另外一位总管太监。

  见焦顺从里面出来,两个大太监立刻迎了上来,戴权指着那陌生宦官道:“这位是吕公公,是太后娘娘派来配合焦大人查案的。”

  看来太后也并不是完全放心,把丈夫横死的事情交给皇后调查。

  这般想着,焦顺忙冲那吕公公拱手道:“下官见过吕公公。”

  “不敢、不敢~”

  那吕公公忙也回了一礼,正色道:“太后娘娘早有吩咐,让杂家跟在焦大人身边多看少说,不得干扰焦大人查案。”

  这句话的关键,只怕就是‘跟在身边’四字了。

  不过也无所谓了,太后娘娘看似尊贵,实则马上就要升格为太皇太后了,只要自己稳稳站在太子这一边儿,就不怕她掀起什么风浪来。

  于是焦顺同这这吕公公客套两句,又跟戴权道一声别,便率领着那队龙禁卫风风火火赶奔仁寿宫。

  此时仁寿宫已经一片缟素,黑地儿金漆的硕大棺椁就停在院子中央,门口跪了一地痛哭失声的奴才。

  靠近门口的地方是三名太医,再往里瞧,又有四名太医在里面窃窃私语。

  吕公公显然已经来过一趟了,见焦顺看向那些太医,便指着门口那三个道:“这三个是近来曾给太上皇问过诊、开过药的,里面是太医院院使在领着人勘验。”

  怪不得门口那三个面如土色,里面的四个气色则要好上不少。

  焦顺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了大殿里,直接问为首的院使:“敢问诸位可曾查明太上皇的死因?”

  “这个……”

  那院使看看左右,忖量着道:“眼下还无法确定,可能需要进一步勘验。”

  焦顺立刻又追问:“如何进一步勘验?”

  “这个……”

  院使讷讷的没了下文,他总不好说要将太上皇开膛破腹吧?

  焦顺见状反而松了一口气,他眼下最怕的就是罪证确凿,毫无转圜的余地——既然太医院的人没能确定死因,那就好办了!

  他当下又问:“一般腹痛而死,是不是都和饮食分不开关系?”

  那院使见焦顺没有刨根问底,心下顿时松了一口气,但也没敢冒然开口回答,沉吟半晌,才点头道:“大抵如此,但也有例外。”

  “本官明白了。”

  焦顺点点头,然后二话不说转头就走。

  吕公公一头雾水的跟了出去,忍了半晌终究没能忍住,开口问道:“焦大人只问这么几句就完了?”

  焦顺斜了他一眼,笑道:“太医院院使都难以定论,焦某一个外行又能勘验出什么来?”

  吕公公张了张嘴,虽然焦顺这个理由似乎很有道理,但这死的可是太上皇,如此草率行事,是不是有点太过儿戏了?

  焦顺却不管他,带着人又风风火火赶到了御膳房内。

  御膳房这会儿也早已经人仰马翻,一正两副三名总管太监听说焦顺奉命前来查案,个顶个都是汗流浃背,竭力分辩说贵人们的餐食,按规矩都有专人监督,那点心又是给太子殿下准备的,自然是慎之又慎。

  “谁问那点心了?”

  焦顺厉声打断了他的话:“还不速将太上皇近段时日用膳的记录,取来给本官过目!”

  那几个总管太监听了,连忙命人取来了封存的记录,为首的又小心翼翼道:“大人明鉴,近几日因太上皇偶感风寒,这些饭菜都是先经过太医审核,确认与汤药并无冲突,才准许进献的。”

  这倒是个精明的,怪不得能把持御膳房这块肥缺。

  焦顺心下暗赞,脸色却是一沉,呵斥道:“是否有冲突,尔等说了不算,太医说了只怕也未必就一定作准!”

  说着,转头寻吕公公道:“劳烦公公禀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就说本官想从天牢里调几名死囚以身试药,万望二位娘娘能够恩准。”

  “这……”

  吕公公迟疑道:“不能在外面试么?这把死囚带进宫里来……”

  “最好还是在宫中测试。”

  焦顺打端了他的话,不容置疑道:“尽量选体弱多病的,劳烦公公了。”

  吕公公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安排人去回禀太后、皇后知道。

  太后首先得了消息,却并未就此发话,只是说自己知道了,一切交由皇后定夺。

  而皇后得到这个消息,却并不怎么意外,一面颁下懿旨从天牢里调几个死囚进宫,一面又顺嘴问了句:“焦大人如今在做什么?”

  那传话的宦官道:“奴才离开时,焦大人正准备带队去钟粹宫调查,如今还在不在钟粹宫,奴才就不知道了。”

  “他去了钟粹宫?”

  这下皇后却有些疑惑了,按照她方才的理解,贾元春说容妃不该是幕后凶手,其实是暗指这事儿最好能把太子摘出去,不然再怎么也难免会有风言风语。

  因为眼下的重点,其实不是查清楚太上皇的死因,而是为太子洗脱嫌疑。

  焦顺显然是领悟了这一层含义,所以才会选择快刀斩乱麻,直接调集死囚来宫中试药——只要确认问题出在太医和御膳房,那么太子自然与此事无关。

  可现在焦顺为何又去了钟粹宫?

  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又或者两人的话里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正疑神疑鬼,焦顺又遣太监前来禀报。

  那太监进门便跪地禀报道:“启禀皇后娘娘,焦大人已经查清楚了,糕点一事竟是钟粹宫里的奴才们,捕风捉影率先传出来的!”

  “什么?!”

  本来还在一旁走神儿的吴贵妃闻言,立刻勃然大怒,拍案道:“是哪个狗奴才如此胆大包天?!”

  那太监答道:“回禀娘娘,因涉嫌之人太多,焦大人一时也难以确认源头。”

  “涉嫌之人太多?!”

  吴贵妃愈发恼了,霍然起身咬牙道:“那就一个不留,将这些狗才统统打入冷宫!”

  听到这话,皇后猛地恍然,原来焦顺去钟粹宫就是为了这个!

  为了不损伤太子的名誉,这案子肯定不能出在钟粹宫——至少暂时不能出在钟粹宫。

  但若真是误中副车,在查明真相之前,吴贵妃和太子又怎敢再用钟粹宫中的奴才?

  但在这节骨眼上骤然遣散更换,又容易引发猜疑。

  所以焦顺干脆就将谣言的源头栽到了钟粹宫,好让她母子二人有的放矢。

第七百六十六章 真真假假谁人辨

  东华门外。

  忠顺王的马车缓缓停在宫门口,后面四辆载满礼品的大车,也依次停了下来。

  宽大的车厢里,忠顺王心不在焉的盘着手串,因为一直心神南安,所以他前阵子特地差人请了几件法器,这手串正是其中之一。

  不过只看他眼下的状态,就知道这些劳什子法器一点效果都没有。

  唉~

  忠顺王暗叹一声,有些颓然的斜靠在车身上,前几天容妃出宫省亲的时候,他曾一度想过再托人给容妃带个消息,让她放弃毒杀太子的计划。

  但一想到有望登临九五,他又迟迟下不定决心,最后白白错失了这个机会。

  眼下也只能提心吊胆的,期盼着事情能顺风顺水了。

  “王爷。”

  这时车外忽然响起了随行管事的声音。

  “嗯?”

  忠顺王从鼻孔里喷出疑问。

  那管事忙继续禀报:“宫门临时封了,说是必须宫中发话才能放行。”

  “嗯?!”

  忠顺王闻言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今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而自己也是每年照例在当天下午,入宫进献年礼,且不说宫门不该在这时候封闭,就算是封闭,按理说也该知会忠顺王府一声才对。

  如今不声不响就把宫门给封了,不用问肯定是宫里出了什么泼天大事!

  难道说……

  忠顺王打了个寒颤,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兴奋而是惶恐——如果太子已经被毒杀了的话,接下来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

  他小心翼翼挑起车帘,先看了看守在城门口的一队龙禁卫,然后又抬头看向了宫墙上影影绰绰的岗哨。

  往日对此习以为常,倒不觉得如何,今儿却总觉得那一支支火枪,都像是要冲着自己来一样。

  “王爷?”

  这时那管事又请示道:“是请他们向上面禀报,还是……”

  “不必了,咱们……”

  忠顺王下意识就想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但转念又一想,这样做太过显得心虚,正常来说,他总该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又或是碰一鼻子灰再离开。

  想到这里,虽然腿肚子都转筋了,忠顺王还是咬牙改口道:“报,让他们报!”

  等管事领命去了,他又忍不住挑帘子偷窥,虽然越看越怕,可又怕一眼看不到,就落个千疮百孔的下场。

  正诚惶诚恐之际,一辆马车缓缓越过了忠顺王府的车队,只在宫门口逗留了片刻就被放行了。

  忠顺王心中微动,忙使人打探那车上是谁,怎么就能无视禁令随意出入。

  不多时管事的回报,说守门的校尉不肯透露实情,只说对方是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自然可以畅通无阻。

  皇后的懿旨?

  按理说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帝又长期昏迷不醒无法理事,合该由太上皇出面主持大局才对,如今却怎么是皇后在往宫里送人?

  忠顺王想了一会儿不得要领,也就抛在了脑后,再次战战兢兢的扫量那些荷枪实弹的龙禁卫。

  也不知过了多久,为首的校尉忽然手按腰刀,快步朝这边跑了过来。

  忠顺王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直到听那校尉恭敬的禀报:“王爷,太后娘娘宣您入宫见驾,只是后面这些礼物,最好还是先留在此处。”

  他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自己又不掌兵权,真要是事发了就该当场擒拿,如今既然说是见驾,显然事情还没有牵连到自己头上。

  不过旋即他又觉得十分古怪,先前是皇后,现如今是太后,却怎么这紫禁城里尽是些女流之辈做主?太上皇此刻又在做什么?

  但忠顺王也没时间多想,等马车驶入宫门,他便下了车,跟着引路宦官往后宫行去。

  走着走着,他又忍不住泛起了嘀咕。

上一篇:明克街13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