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43章

作者:喂狗的猫

说罢,头也不回的上前搀着孙婆婆走了……

见大家目光古怪的看着房志起和自己,丘志清狠狠瞪了赵志敬一眼,轻咳一声道:“重阳殿议事!”

说罢,便率先抬步往重阳大殿而去……

第九十三章 告一段落

重阳大殿中,丘志清恭恭敬敬的解下背上的包裹,从里边取出丹阳子马钰的灵位,放在重阳祖师画像之下,恭恭敬敬的三礼九叩,上香!

待丘志清行礼完毕之后,五阁一殿十八人,一一上香叩拜完毕,这才重新落座。

估计有了马钰这一带头师兄的带头行为,其他六脉会有样学样吧!丘志清自嘲的想到。

沉默片刻,丘志清这才看向赵志敬,道:“赵师兄,可还记得《道德经》十三章的内容否?”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丘志清这是对赵志敬这种小肚鸡肠的性格有些不满了,一个个面色各异,可他们大多数人还没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有冷眼旁观的,有面露古怪之色的,却也有面色不忍的,不一而足!

赵志敬更是如打翻了染缸一般,面色急速变幻,五官都快扭曲到了一起……

沉默,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一个个都在反思自己,是否也被红尘迷了眼。

赵志敬此时只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爆发,赵志敬,爆发了!

“砰~”的一声,赵志敬拍案而起,直接怒视丘志清。

“丘志清!你简直欺人太甚!”

“赵师兄,慎言!”开口的却是甄志丙,他和赵志敬均为持身阁副阁主,在他看来,赵志敬虽然有些过分,可自家掌教师兄这么羞辱赵志敬,却是不应该,故出言维护。

面对赵志敬的斥责,甄志丙的委婉劝诫,丘志清却是无动于衷,到了他这等道境,自然不会因为固有的印象,便对赵志敬有什么成见。

见赵志敬以为自己在羞辱他,丘志清也不辩解,自顾自的念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念罢,看向守正阁阁主王志瑾道:“王师弟,师兄舟车劳顿,有些累了,此间之事,便交予师弟来处理吧,教中风气略有浮夸,平日中还需多多督导弟子们勤加修德才是!”

起身,走了几步,丘志清又停了下来,面向崔志方道:“崔师兄,平日里持身阁的事情,师兄还是要多多留心才是,不可再放任了!”

两人起身行礼,表示他们知道了。

赵志敬这边,从丘志清开口,便感觉有些不对,见这位掌教风轻云淡的念着《道德经》,一开始他还有些不解,可听到后面,手心便开始冒汗。

待到丘志清说完那些话,开始离席之后,赵志敬知道,丘志清并非单纯的想羞辱自己,自己恐怕是难以在重阳宫中立足了……

当丘志清迈出门槛之时,大门随之关闭,隐隐间还从里边传来“某年某月,某弟子如何如何,赵师兄此事可当真?”

其实这些年赵志敬有私心,这点大家都看在眼里!

不过他既是三代弟子中第一个入门的,亦算是他们的大师兄,本身又是师叔王处一留在重阳宫的大弟子,自然不是用一些小事,说撸便能撸的。

可三年前,丘志清回山之时,守正阁的王志瑾师弟向他报告了一件事情,恒山南无派的刘志远,就是他们的发小来信。

称南无派在传道的过程中,发现有打着全真道的名义进出关内外的商队,询问房志起是否有这种事情?

因为他们是不参与经商的,顶多也就和一些镖局合作一番,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多数粮食来源还是自耕,所以内外门弟子都需要劳作。

那时候丘志清还在没回来,于是房志起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负责戒律的王志瑾,王志瑾认为此事非同小可,需要先调查一番……

后来他们给丘志清的结果便是,确实是有这么一支商队,且其中还有不少全真出去的持身阁外门弟子。

按理说他们全真教持身阁的弟子一旦出师,便与他们全真没了多少瓜葛,就只剩下一点香火情,你认不认都无所谓。

可最终他们却是发现赵志敬与这个商会有着密切往来,而收益却没有赵志敬的份,也没有他们全真教的份……

这是个非常令人不解的结果,这些结果无疑表明了,赵志敬身后还有其他势力,这是全真道所不能容忍的!

三年来,王志瑾不断探查,这才有了今日的发难!

大殿中,丘志清的离开让气氛也没有那么压抑,听着王志瑾把自己的罪状一句句念出,赵志敬从刚开始的反驳两句,到最后的沉默以对……

“赵师兄,你这不是叛教是什么?”

面对王志瑾嘴里说出的一桩桩,一件件,面对王志瑾的质问,以及诸多同门投来的或疑惑,或不解的目光。

赵志敬深知事情已经难以挽回,可只要自己的师父还在,只要自己死不承认,在自己没有做出实质性危害全真教的事情之前。

他们就不能把自己怎么样,顶多让褫夺自己的持身阁副阁主职位,送自己回登州昆嵛山请罪。

想通了这一切,便干脆袖袍一甩,故作不屑的道:“吾并非叛教,尔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公道自在人心!”

这是他最后的倔强!而后便不再开口。不认,顶多去登州找师傅,认了,最轻的处罚,都有可能是被废了武功压去登州找自己师父了……

王志瑾为人比较方正不假,可不是说君子可欺之以方么?

见赵志敬这等态度,王志瑾道:“鉴于赵师兄不太配合,那便将事情整理成册,让赵师兄前往王师伯处,任凭王师伯发落,诸位师兄弟以为如何?”

见大家都点头同意,王志瑾并把手中的副本,交给赵志敬,并明确告诉他,这是副本,让他带到登州昆嵛山,见他师父王处一!

第二天一早,一边做早课,一边采气,完毕之后,房志起问丘志清,直接让赵志敬自己去找王处一,万一他中途跑了,或者把册子毁掉,岂不是太便宜他了?

对于这个问题,丘志清微微一笑,他又怎会让赵志敬一人完成。

早在郭靖还在山上之时,丘志清便打算等郭靖下了山,便把赵志敬给办了,早早的便把一本副本让人送往登州昆嵛山。

可哪知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自己还没动手,自家师父便羽化了,自己走的匆忙,忘记吩咐王志瑾把活干了。

直到自己回来,又遇到杨过这档子事,刚好新账旧账一起算!

至于为什么不派弟子和赵志敬同行,作为押送,一来是赵志敬武功不弱,高层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派普通内门弟子过去的话,那要是赵志敬真的起了什么歹念,岂不是枉送了性命?

让赵志敬自己一人走,不论他是去往登州昆嵛山也好,还是与他那个疑似背后的组织会面也罢,最终都算解决了这个麻烦。

不怕他在明处,就怕他在暗处,一切浮出水面的敌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潜藏在暗处的不轨之人!

至于用全真教命运办事的那个商会,尹志平早就去警告过一番了,也算是打草惊蛇,看看他们在全真之内是否还有暗子。

可惜事情的结果并不算太理想就是了!人家乖乖的把名号撤了,还补偿了一笔钱,钱被尹志平拿来买粮了……

把杨过这个不太安分的主角,和赵志敬这个更不安分的配角送走之后,丘志清感觉整个全真教中都清净了不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不过杨过这档子事情,还需和郭靖解释解释。

全真教的持身阁,此刻就像是后世的学校,你进来求学,帮全真教干一些农活,这是学费,而且干活的同时也有全真弟子教你吐息,干活也是修炼。

你觉得你学成了,可以毕业了,那没问题,你自己回家就好!

可杨过的情况有点特殊,要是愣是打个比方的话,他这叫拿到了教材,学了半学期之后辍学了,而且他也没回家找家长。

所以本着负责到底的态度,丘志清有必要给杨过现在的监护人——郭靖,写一份亲笔信。

主要是说明一下现在杨过的情况,叙述事情要客观,不带个人感情,所以求丘志清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写清楚。

也并没有评判谁对谁错,只是说赵志敬确有私心,不过该教的他们却是教了,杨过自愿离山也符合持身阁相关管理规定!

关于持身阁的规定之前也已经和郭靖有过说明。

不过事情毕竟是毕竟是丘志清他们当着郭靖的面答应的,这事还没过半年,就闹出这种事情,丘志清无奈,只好做出补偿。

找来陈志益和崔志方,让他们把这些年学成下山的持身阁弟子,品行较为端正的,且现状不是太好的,列个名录给他,他给介绍个活计!

这些能被陈志益和崔志方关注的,都是潜力不错的好苗子,埋没在乡野可惜了,也算是给他们多一个选择,至于要不要去,全看个人意愿了。

而后丘志清开始给郭靖写信,说明情况,表明歉意,献上赔礼……

第九十四章 《养·生·主》

且不论丘志清这边怎么处理他的事情,回到古墓的杨过,却是对房志起所说的小龙女的往事很是感兴趣,追着孙婆婆问东问西。

而孙婆婆却是现在还是回想着,自己离开重阳宫前,响在耳朵里的声音,那是丘志清那个小牛鼻子的声音:

“孙婆婆,你年事已高,已是天不假年,多则半年,少则三月,还望早作准备才是!”

她不觉得丘志清在骗她,这么大把年纪了,别看她对丘志清和房志起不待见,可对那三个小道士的人品还是可以肯定的。

毕竟当初他们也没有抢李莫愁的蜂蜜,只能算是公平交换罢了!

不过孙婆婆始终认为,如果没有他们三个小牛鼻子,李莫愁也不会总往外跑。

李莫愁要是不往外跑,也就不会遇到陆展元,要是李莫愁不会遇到陆展元……

总之,都是那三个小牛鼻子的错!

“婆婆!”见孙婆婆发呆,杨过不由得又唤了一声。

“啊?”

见孙婆婆发呆,杨过只得把之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

听了杨过的发问,孙婆婆思绪不由又回到了当年,杨过便静静的听着孙婆婆把当年的事情一一道来,时不时的还插上几句。

两人的对话,顺着涌道传了出去,穿过石壁,传进门口初小龙女的耳中,而后又继续飘荡在空空荡荡的古墓中,倒是给这个清冷的古墓带来了一丝人气!

话分两头,话说郭靖这边,在丘志清离开终南山之后,本来也想前去剑阁遇仙观祭拜一下马钰的。

可这边还没成行,那边潼关那边便传来消息称,蒙古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远征,同样是东,西,南三路远征!

不过相对来说此次的南征比两年前的那一次规模要小了不少。

相对于之前的东西中,三路进攻,这次蒙古打算直接集中兵力,从东路沿海,到巢湖造船,打到临安,迫使南宋朝廷投降!

虽然兵力没有上次多,不过单独一路却是兵力更为集中!

从山东一路南下,畅通无阻,却在徐州遇到了两年前,刚刚移驻到徐州的淮南东路转运使杜杲,双方可谓是老熟人了。

两年前蒙古大举攻宋,杜杲和蒙古大帅察罕,率领号称八十万的蒙古大军在淮安大战,双方可谓是手段尽出,投石机,弩炮,铁炮齐出。

最终激战三月有余,最终以宋军援军抵达,蒙军丢掉大部分辎重,与两万多具尸体后北撤结束……

此时蒙古大军再度南侵,南宋高层决定,如有机会,便相机收复京东西路,以及京东东路,(山东地区)。

但此次却出乎预料的并未对前方将领提什么硬性要求,有了几次胜利的赵昀发现,等朝廷的决定送达前线将领手中,往往形势已经大变。

如此还不如让他们自己随机应变,如此一来,便逐步放松了对前线将领的钳制。

事实证明,没了后方一群猪队友的掣肘,宋军将领还是有点能打的,这两年依靠被动挨打,竟然也能和横扫天下的蒙古军打的五五开!

当丘志清回到终南山处理赵志敬和杨过的事情之时,郭靖已经开始准备大军开拔了!

收到丘志清的来信之后,郭靖犹豫了一下,心想暂时杨过也没有什么危险,且古墓的祖师林朝英,据丘志清所说,武功比之他祖师王重阳,有过之而无不及。

拜入古墓也不是什么坏事,这点和原著不同,原著中杨过是明确拜了师的!

他这种行为叫欺师灭祖,全真就算把杨过给杀了,郭靖就算是生气,也说不出什么不是。

不过现在却并未拜师,这点之前也和郭靖有过说明,所以郭靖才会对杨过脱离重阳宫仅仅是有点不愉而已,还没到生气的程度!

本来郭靖还觉得自己给丘志清他们添麻烦了,对丘志清的赔礼行为有些过意不去,不过丘志清给的实在是太多了,他没忍住。

本以为丘志清的赔礼是一本秘籍之类的,可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份名录,上面零零总总有百来号人。

根据丘志清所说都是秉性纯良,学习能力强,目前又处于待就业状态的,正好可以把他们介绍到郭靖这边再就业!

当然,为了避免郭靖受到猜忌,这些人会以不同的名义参军,并不会一股脑的涌进军营。

其实郭靖更加看中的,是丘志清信中提及的学习能力强,其中还隐晦提到,这些人都有学习兵法的潜质。

其中还有不少拥有着不错的组织能力,都是在村子,或者庄子上组织过乡亲习武自保的!

这一点,这些年陆陆续续接受了不少自称曾经在重阳宫中学艺之人的郭靖,是深有体会的。

这些人或许武功相对于他来说不够看,可耐不住人家能文能武啊,人数也多。

难怪全真号称天下第一大派,仅关中一地的情况便可知全真的影响,更别说全真在河东,河北,山东等地还有势力。

十多年的外门弟子培养计划可不是闹着玩的!想想现在一所规模较小的小学,十年可以教出多少学生,便可知……

不管外界的纷纷扰扰,重阳宫中,又陷入了往日的宁静之中,天下纷争,他们修道之人,只需在不经意间落子即可,太过参与,容易招人恨。

藏经阁中,丘志清和五阁一殿的几位师兄弟,正在探讨《先天功》,丘志清对他们道:只需转修此功,那无论是悟道,还是修道,都会有明显的好处。

诸位师兄弟听闻,都是一阵无奈,《先天功》他们人手一份,大家又不是没研究过,他们谁不知道里边的好处。

上一篇: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