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804章

作者:秋来2

要不是为了大帅的谋划,他才不受这种鸟气之类的。

“这王朴不是只会逃跑吗?”

贺今朝对于王朴这个善于逃跑的将军既有些欣赏在里面,又有些瞧不起。

毕竟能次次都安然无恙,把众人拥至身前挡刀的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

纵然是善于坑人的左良玉,在王朴面前都得叫一声大哥,他还不够格与王朴相提并论呢。

“大帅,王朴他屡战屡败,但总能保住手中的主力不遭受较大的损失。”姜襄对于王朴还是有些认知的:

“如今朝廷各处都要平叛,手中稍有人马的便会积极拉拢,若是你的兵马全都折没了,你看皇帝砍不砍你的脑袋。”

“你的意思是王朴越来越受朝廷重视了?”

“大帅,这是显而易见的。”姜襄拍了拍他自己道:

“我本来是大同总兵,可是王朴被卢象升夸耀后,以及手中有些实力,便顶替我当总兵了。

我还不知道王朴,卢象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夸了他,结果王朴的斩获全都是杀良冒功。

待到最后面卢象升知道了真相,他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他根本就没脸往上报斩首数。”

对于卢象升这个闷头干却不晓得与领导沟通的大明臣子,直接被领导给亲手送上路。

贺今朝认为他这种人在明末是没有生存土壤的,也就是吴国俊、王朴、左良玉之流能够长久的生存下去,最终发展成为军阀。

其余人在大明,真不如他们混的如鱼得水。

“他若是受到大明皇帝的重视,也算是有利于我们。”

贺今朝摇头笑了笑,就崇祯的操作,把忠臣良将全都派出去送死,留下的当然都是偷鸡摸狗之辈,在大明公司里能混一天是一天,时刻准备着跳槽。

“大帅,我听到一些风声,洪承畴可能会带着王朴去辽东战场上。”姜襄说道这里,脸上露出一阵笑意:

“看样子洪承畴不知道王朴的行事作风,指定是要吃大亏啊!”

毕竟王朴有卢象升的夸赞当底子,洪承畴不是很了解手下的每一个人,对王朴自然是有些信任在里面的。

贺今朝也是笑着摇摇头。

兴许在危急时刻,王朴会再次把众人拥至身前,去垫刀头,他好带着人马从容逃走。

这种坑逼队友,比杨嗣昌那种菜鸡队友还要狠!

第1001章 救星来了

王朴把死道友不死贫道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了大明体系和锤匪体系众人一点点小小的“名将”震撼。

蓟镇。

吴国俊接到了贺今朝的飞鸽传书,说是要让他出兵湖广协助杨嗣昌打击张献忠的队伍,向崇祯表明忠心。

同时也可以远离辽东那个绞肉机,到时候打起来,以洪承畴的手段,指定把你调到前线去。

最后贺大帅会派出他的得力军师前来协助你吴国俊出谋划策,绝不能让张献忠做大。

如此既可以保存自己,又可以连续获得崇祯的信任,从而潜伏的更久更核心。

贺今朝是想法子给吴国俊找立功的机会,从而让崇祯更加依仗他。

“大帅惦记我的安危,他这是心里有我啊!”

吴国俊看完信件之后,顿时雄心壮志在心头。

不就是帮助杨嗣昌那个菜鸡,收拾张献忠嘛。

简单!

如此两头都讨好的事,可比去辽东那个绞肉机强多了。

在明军众将眼中,只要不去剿杀锤匪,其余农民军还是可以追着打一打,当然也得小心被农民军反过来杀。

按照如今大明的段位而言,流寇还是他们挺容易接受的对手。

瞧瞧朝廷才知道二王被杀几天呐?

大帅那边就知道确切消息,还制定出了针对性的计划。

吴国俊自从坑死吴阿衡后,对于大明朝臣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了。

谁是大明忠臣,就给谁送走。

我吴国俊才能成为大明最大的忠臣!

先不说杨嗣昌他爹杨鹤在大帅那里效命,光是杨嗣昌死里逃生能走重庆跑出来,吴国俊都觉得他是不是早就暗自投锤了。

否则也不会把皇帝交给他的差事,办的这么差劲!

太他妈的让人失望了!

这该是在朝廷上挥斥方遒的杨嗣昌能打出来的战绩?

现在仔细想想,吴国俊越发的怀疑杨嗣昌就是故意配合大帅,搞砸差事的。

毕竟他老子都投降了。

结果现在有些控制不住场子,需要大帅派人出面给他擦屁股。

要不然杨嗣昌他凭什么能安全的跑出重庆?

纵然大帅与朱由检和谈,可朱由检也顾不上杨嗣昌了。

当然这种事吴国俊也只是在心里猜测一二,要是没有大帅的亲笔信告诉他,他才不会相信任何人。

毕竟在明廷卧底,虽说不算危险,但只有埋的更深,将来发挥的作用才会越大。

再加上大帅不晓得埋了几个钉子,钉子之间相互不清楚彼此的存在,那也是正常的。

吴国俊连忙开始给崇祯写奏疏,请求出战,为国效力。

崇祯还在皇宫里养病,这几天连奏疏都没有批阅。

他在心里埋怨杨嗣昌不告诉他,朝廷那么多人都在编排他攻击他,都是朕亲自给他找补一一辩驳。

现在襄阳出了那么大的事,他竟然连一封像样的奏疏都没有递交上来。

这让崇祯颇为伤心,在朕最难受的时候,最宠信的臣子也不知道来个信。

毕竟良好的感情是需要相互沟通的。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他本来折辱与锤匪贺今朝达成秘密媾和,想着要为杨嗣昌、洪承畴等人大展身手拖延时间。

未曾想中原湖广等形势巨变,让他极为忧伤。

就在朱由检长吁短叹当中,曹化淳把吴国俊的请战奏疏送上来了。

因为他知道此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兴许能缓解陛下悲伤的心情。

“拿走,朕不想看。”

朱由检见曹化淳捧着奏疏来,极为抗拒,生怕再是什么不好的消息送来。

“陛下,这是靖辽侯的请战书。”

“嗯?”

崇祯脸上闪过一次诧异,随手接了过来,仔细观看。

待到他看完之后,忍不住大声夸耀道:“靖辽侯真乃我大明的柱石啊!

有他在,何愁张献忠之流不灭?

速速传旨,准靖辽侯的请战书,另外赏赐一万两白银给他调用,一千匹蟒锻。”

“是。”

曹化淳当即应下,派人去写谕旨,请皇帝盖章,派人去宣读。

同时朱由检重整精神,主动给杨嗣昌去信,并告知他派遣了精兵强将去支援他,希望他一雪前耻!

但是杨嗣昌自从得知襄阳被张献忠攻破后,就直接原地摆烂等死了。

他心气都被折腾没了。

自从奉命督师以来,未曾打过一次胜仗!

观音岩大捷还是左良玉违背命令打出来的,这让他如何自处?

将领不听他的话,张献忠又联合锤匪牵着他的鼻子走。

要不是他爹告诉他真相,兴许在重庆都出不来,被内奸给割了脑袋。

等张献忠突然飞奔出川,飞袭杨嗣昌的督师衙门所在地襄阳,一下子啥都没有了。

原本就被折磨的差不多的他,造此惊吓,饮食不进。

一切大事都交给监军万元吉处理,还差人把他儿子叫来,扬言要“见最后一面”。

万元吉等人也皆是来询问他病情如何,为何不报告皇帝?

杨嗣昌沉默许久,才吐出两个字:“不敢!”

他觉得自己辜负了陛下对他的信任,羞愧难当。

此时的杨嗣昌早就没了雄心壮志,心如死灰,只能被动等死。

“督师是觉得部将不听调遣,听你调遣的部将又没有兵马?”

一直在观察的万元吉看的十分明白。

左良玉桀骜难训,连陛下的话都不一定能从,他凭什么会听杨嗣昌的话呢?

再加上现在杨嗣昌这个督师手里连最后的筹码都没了。

那谁还能管的住左良玉?

“确实如此。”

杨嗣昌此时也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了。

“莫不如向陛下要写援军。”万元吉指了指北方道:

“无论是关宁军还是蓟镇,亦或者是大同总兵王朴,他们都是有能力压制左良玉的。”

杨嗣昌眼睛一亮,他本想拿左良玉当王牌,但是手里却没有限制王牌的牌。

若是真能如同万元吉所言一样,能调来这三边的边军来协助他,局面未尝不能扭转。

如今辽东战事磨刀霍霍,杨嗣昌觉得把大同总兵王朴调来,对他的帮助也是极大,至少可以限制住左良玉。

“可是。”

“别可是了,督师,国事为重,个人脸面算得了什么?”万元吉急忙劝谏道:

“况且是为了国家大事,非要堡守自己那点脸面,这是利于国家的事情吗?”

万元吉是觉得杨嗣昌若是再死了,朝廷还能派出什么像样的督师吗?

没有了!

除非去诏狱里巴拉巴拉,可陛下也不一定会用。

尤其是万元吉作为老监军了,他觉得杨嗣昌还是得拉一把的。

否则湖广就会越发的糜烂,到时候他这个监军也难逃责任。

杨嗣昌颇为羞愧的点点头,准备要写求援信。

万元吉亲自给他拿来笔墨纸砚。

可当他写了一半,就有人引着太监来给他宣读谕旨。

杨嗣昌大惊失色,紧接着便是涕泗横流。

“陛下心里有我啊!”

崇祯直接把“大明王牌师”靖辽侯吴国俊给他派来支援了。

这下子不仅左良玉也得乖乖听话,张献忠他也好过不了。

“督师还是保重身体,该饮水饮水,该吃饭吃饭为好,否则靖辽侯来了,你这副样子,还如何指挥?”

“对对对。”杨嗣昌急忙大叫着让人给他送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