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57章

作者:天子

……

孙交过来一趟,主要是告诉杨廷和马上要进封为太傅。

这消息其实也是告诉杨廷和,要致仕的话你也要做好准备了,皇帝对你的恩待已到了极致,你也是时候激流勇退了。

若是你不识相非要继续拖着,那以后皇帝要给你的,可就不是加官进爵和各种赏赐,而是不断把赐给你的东西拿回来,甚至让你变成戴罪之身。

杨廷和当然明白这一点。

倒是他身边人,对此并没有太过深刻的感悟,有人甚至还觉得,皇帝非但对杨廷和没有产生嫌隙,还对其礼遇有加,如此就不用担心杨廷和会倒台的事情了。

回到内阁值房,杨廷和当即把毛纪叫到身边,低声说了几句,随即毛纪先一步离开。

蒋冕看到这一幕,赶忙过来问道:“这是作何?”

杨廷和道:“我临走前,大概最后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永平府矿场所产生铁,全都用在大明军备上,而不是被恣意挥霍。”

蒋冕点头。

他大概听明白了,杨廷和想要在致仕前,彻底堵上皇帝造火车和铁路的心思。

……

……

乾清宫。

朱四收到唐寅的信函。

张佐在旁边笑着道:“现在铁路已经修了二三十里,相信很快就能连通京城,至于那火车,已拼装出来,听说很高大威猛,行驶的时候,人坐在车厢里,非常平稳,以后大明可以多修一些铁路,穿州过省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朱四看着现成的图纸,还有唐寅的信,脸上挂满笑容。

恰在此时,黄锦急匆匆来报,说毛纪去了工部,找工部尚书赵璜施压。

“这是要干什么?”

朱四皱眉,“一个内阁阁老,工部之事与其何干?”

张佐道:“会不会是想破坏陛下造火车和铁路的大计?听说最近有人私下议论,要阻止陛下这么做。”

朱四撇撇嘴:“想阻止也晚了,该造的早就造了,用的也都是朕自己的银子,自己找人开采出来的铁,用朝廷一文钱了吗?唐先生去西山,不过是散散心,顺带检验一下成果,真当他是去督造的?”

唐寅到西山,并不是主持开工事宜,而是铁路修建到一半后,去视察工作。

之前唐寅不在京城,现在回来了,朱浩也主张由唐寅来监督修造火车和铁路,朱四也就把唐寅派了过去。

但从外人的角度看,唐寅突然去西山,很可能是要开始修建。

朱四问道:“哦对了,之前的工期奏本还在吗?记得还需多久才能修到京城来?”

张佐想了想,回道:“以朱先生估计,若是一切不出偏差的话,人力物力征调及时,估计年底前,西山到京师运煤的火车就能开通,来年便可以修造从西山到居庸关,还有京师到永平府的铁路。”

“好,那就加紧干,等姓杨的滚出朝堂,工期还会加快,到时朕会从户部调拨钱粮协助!”

朱四态度坚定。

张佐嘴上支持,心里却在打鼓。

这个小皇帝,明显对于奇技淫巧的事非常热衷,大概是中了朱浩的毒。

正常人,没谁会觉得造火车铁路应该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要务,你要造一段自己玩,不用朝廷开支,那还行。

但现在顶着朝官的口诛笔伐,尤其还有个权倾朝野的首辅大学士杨廷和,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要说以后还想倾尽朝廷人力物力来造,就更加扯淡。

可如今皇帝如此热衷,好像造火车修铁路已经成为其展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那还怎么劝?

想劝朱四把此事停了,大概只有朱浩能做到,但好像朱浩才是始作俑者吧?

年轻人做事……真是令人难以琢磨啊。

……

……

永平府,府衙公堂。

此时正在审问一件案子。

作为本地知府,朱浩不需要亲自审案,此案由本府推官牟大志主审,由知府幕宾米敬德代表知府听审。

但其实牟大志很清楚,这件案子的主审其实就是这位“米先生”,只是在一些例行公事上,由他这个有官身的人出来走过场,剩下主要问案之事,还是要听米先生的。

案犯,岳家家主岳亭安,此时一身囚服,身上带着枷锁,蓬头垢面被押解上堂。

同时出现在公堂的,还有娄素珍按朱浩吩咐,特地请来的太平府各大家族代表共六人,其中就有乔夫人。

这六个人,只能立在衙差后面,相当于监督一下府衙审案,如此既体现出府衙对本地家族的重视,也让他们看一看,这次审案是否有不合规的地方。

“啪!”

牟大志一拍惊堂木,喝问:“堂下何人?为何不跪?”

岳亭安道:“鄙人有举人功名,曾做过平乡县知县、本地儒学署官职,还曾为朝廷募捐钱粮,山海卫重修时捐过砖木,事迹都在本县黄册上陈列清楚,见官不跪,遇事也可不跪!”

“嘿!你现在是罪臣……”

牟大志顿时来气。

你是举人,老子也是举人,现在就是举人审举人,你能把我怎么着?

牟大志这边正要耀武扬威,却被娄素珍叫停。

娄素珍笑着说道:“牟推官,咱还是说案情,旁边可还有人看着呢。”

在大明,一旦有功名在身,待遇就大不相同,秀才见知县可不跪,而到了举人,见任何大臣都不用下跪,而对朝廷有贡献之人,就算犯罪遇到堂审,也可不用下跪。

牟大志整理了一下思绪,才道:“案犯,你协同奸人,扰乱本地矿场安宁,带人前去闹事,造成死伤,此罪名你可承认?”

“不认!”

岳亭安回答得很干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人行得正坐得直,这些事与我毫无关联。”

既然见你们都不用下跪,你们也不能对我用刑,那我为什么要招认?

再说了,我背后可有锦衣卫撑腰,你们现在对我无礼,别回头锦衣卫把你们剥皮抽筋!

“看来不用点刑,你是不肯……”

牟大志话说了一半,又一次被娄素珍叫停。

娄素珍大概看出来了。

这个牟大志,可能平时嚣张跋扈惯了,一时间没找准审案节奏。

还以为这岳亭安只是一般平头百姓呢?

娄素珍道:“既然不肯招,那就拿出证据,让他哑口无言,牟推官,我们不是人证物证都有吗?”

牟大志一怔,随即道:“对,上人证物证!”

第866章 惹不起的女人

要说岳亭安牵扯到矿场袭击案的证据,可谓比比皆是。

显然岳家之前做事不够严谨,一群人冲击矿场,当时就有人被拿下,后来刨根问底还没等朝廷下令出手,府衙这边就扣押了不少闹事者。

只是因为后来朝廷派了使者专门调查这案子,才导致此事久拖未决。

朝廷派专人前来,那事实就不再是事实,一切都要为政治服务。

唐寅查无结果走了,回去后就举报了锦衣卫。

杨慎和徐阶在永平府地方查了很久,其实也是白忙活,因为这件事证据实在太多,但要想直接把锦衣卫牵扯出来也不太容易,毕竟锦衣卫的人没直接动手,岳家人除了岳亭安等少数人外,并没见过锦衣卫的人。

证据一连串上了公堂。

岳亭安的战术就一个字——赖!

不管这人是不是他找的,或者是否指认他,他通通都说不认识,至于这些人所带凶器等“物证”,他也一概推脱说没见过。

被各种证据砸在脸上,岳亭安依然死咬着不承认,换了一般官员这时候早就该动刑了,但因为岳亭安举人的身份,加上永平府知府朱浩无意让手下动刑,到现在岳亭安才能好端端在那儿站着。

“看来案犯不想承认罪行,不过没关系,现在人证物证已齐全,本地士绅,你们都旁听了,可有异议?”

娄素珍不急不忙。

她明白,现在岳亭安仗着背后锦衣卫的势力,怎么都要死撑一下。

审案只需要让本地官绅知道,府衙没有凭空诬赖岳家人就行。

乔夫人代表本地官绅出列道:“衙门审案,公平公正,我等并无异议。”

岳亭安用恶狠狠的目光瞪向乔夫人,几欲把乔夫人活剐。

但乔夫人现在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她已经得罪了岳家,若是岳家不倒,那她以后就要倒大霉,现在的她就算知道知府衙门已得罪锦衣卫,她的日子不好过,但还是不得不坚定地站在知府衙门一边。

“那好,先将案犯押下去,择日再审。”娄素珍吩咐道。

牟大志有一些意见,赶紧问询:“择日不知是哪日?”

正要被押走的岳亭安此时突然变得嚣张起来,大声道:“本地知府不敢判我,因为他知道,一旦裁决我有罪,你们这些官员通通都没有好下场,锦衣卫随时会把府衙查抄,鸡犬不留!”

牟大志一听火冒三丈:“区区罪犯居然敢咆哮公堂?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叫嚣什么?来人,掌嘴!”

“我看谁敢!”

岳亭安昂首挺胸,一副不肯屈服的模样。

娄素珍笑道:“可能我们真不敢吧……现在朱知府的任务,是要把此案彻底查清楚,关键是调查有关你们岳家跟锦衣卫勾连之事……你不出面举报,或许有旁人站出来检举呢?”

岳亭安目光随即落向衙役后面站立旁听的本地官绅代表。

他那不屑的眼神好似在说,你们不会是想让这群人来检举揭发我吧?他们有个屁的证据啊……我跟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使骆安见面,他们又没亲眼见过,怎知是锦衣卫委命我干的?

莫非府衙又要玩那“栽赃诬陷”的老套路?

……

……

无论如何,岳亭安还是被关押进牢房。

娄素珍跟牟大志说明了接下来的审案计划后,就进到偏厅,乔夫人早就等候在那儿。

“妾身见过米先生。”

乔夫人在娄素珍面前,别提有多温柔贤淑了,就像是邻家妇人,一点都没有生意人身上应有的市侩气息,以及讨价还价时的精明强干。

娄素珍笑道:“你还在这儿等我?所为何事啊?”

乔夫人突然跪下来,言辞恳切:“妾身如今已开罪本地大多数官绅,先前知府大人被锦衣卫拿下,他们不但撤回开矿的人和物资,还派人去砸我家店铺,也就是现在,他们知道知府衙门接手了案子,才不敢对妾身如何。请知府大人为我乔家做主。”

“呵呵。”

娄素珍眯眼望向跪在地上的乔夫人。

她很清楚,乔夫人就是装装样子罢了,这女人心机深沉,一般人可招惹不起。

但娄素珍并不担心,因为她自己也是女人。

“夫人,你这话说错了,你现在要求的,不是大人为你做主,而是朝廷为你做主……你看看岳亭安的气焰有多嚣张?连一府之尊他都不放在眼里,真以为锦衣卫会为其撑腰呢。”娄素珍道。

乔夫人抬起头,神情坚毅:“若是您有吩咐,妾身会找到人,力证岳家人跟锦衣卫的人见过面。”

娄素珍笑着摇头:“不用了,锦衣卫早就把跟岳亭安勾连的细节,呈报给府衙了。”

“什么?”

乔夫人很是惊讶。

这边知府衙门审问个岳亭安都畏首畏尾,就算掌握有证据也不敢用刑,甚至岳亭安咆哮公堂,都没对他怎样,结果眼前的米先生却说府衙早就拿到锦衣卫跟岳家勾结的证据?

锦衣卫会主动把证据交出来?

娄素珍笑道:“不用意外,你以为我家大人朝中无人?这么说吧,朝廷不过是想借机敲打一下锦衣卫,让朝中大臣觉得,锦衣卫对他们没威胁。这时候,恰好当朝首辅杨阁老要致仕……呵呵,你看我都跟你说了什么?这些跟你们本无关联。”

乔夫人急忙道:“听说知府大人就是那位杨中堂的门生?”

“你不需要打听那么多。”娄素珍道,“现在我家大人尚有不到一个月就卸任,他想在离开永平府前,做出点成绩。”

乔夫人一怔,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难道小知府临走前想大捞一笔?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