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96章

作者:寂寞剑客

“下次?你还想要有下次?”洪承畴脸色垮下来。

“有陈屯官和大留里两次惨败就够了,本部堂再不想有第三次!”

侯方域皱眉道:“洪部堂,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是想说……”

“都不重要了。”洪承畴打断侯方域道,“主动进攻或者野战,到此为止,今后绝不会再有第三次了,同样的错误我们绝不能犯三次!”

“即便是摄政王将外藩蒙古调来,本部堂也不打算发起野战。”

顿了顿,洪承畴又说道:“事实已经证明,攻坚战又或者野战,真打不过明军!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我们大清兵也不是半点机会没有。”

第六百三十章 修铳台也能进攻

“嗯?”包括侯方域在内,行辕中所有人的目光便齐刷刷的转到洪承畴身上,心说洪部堂刚才说的有机会是什么意思?

是已经找到破敌的法子了吗?

孔有德问道:“洪部堂,莫非你已经找到破敌之策?”

“欸,破敌之策不敢说,只能说或可一试。”洪承畴谦虚的说道,“但是至少,我们大清兵是有机会赢的。”

侯方域等人期待的说道:“愿闻其详。”

“孟学礼,拿兵棋过来。”洪承畴当即示意孟学礼将兵棋拿过来。

趁着孟学礼等人正在准备兵棋的间隙,洪承畴说道:“庆历年间,范文正公经略西北时曾对西夏施行浅攻进筑之策,诸位可知晓?”

“听说过,具体不清楚。”耿仲明答道。

一介武夫,听过浅攻进筑就已经很难得。

侯方域则如数家珍般道:“所谓浅攻进筑,其实就是一路修筑堡垒往前推进,不断挤压西夏国的防线,迫使西军主动向宋军发起进攻。”

“当时情况是宋军器利,擅长守城防御战。”

“西军兵勇,擅长野战,且对地形更熟悉。”

“所以范文正公所施行的浅攻进筑策略完美的做到了扬长避短,将宋军擅长守城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因而在西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是可惜……”

“后面的话就不必说了。”洪承畴直接打断,“我们只要知道修筑堡垒也是可以用于进攻的,这就够了。”

侯方域道:“话虽如此,但是宋军可用浅攻进筑之策的前提是拥有火器之利,然而我大清兵的火器尚不如明军犀利,强行效仿古人战术恐遭反噬。”

说此一顿,侯方域又道:“洪部堂不要忘了,陈官屯之战中,我大清的红衣大炮与明军的火器之间曾有过一场大战,可是最终结果却是我大清兵惨败。”

后面半句侯方域没有说,但是言外之意谁都能够听得出来。

意思就是,大清兵的火器不如明军,不足恃,所以浅攻进筑行不通。

洪承畴道:“之前本部堂也是如你一般想法,因而迟迟不敢用浅攻进筑之策,但刚才听阿古拉都统分说大留里之战,才发现我们都错了。”

行辕里的众人都没做声,静等洪承畴继续分说。

稍稍一顿,洪承畴又道:“大留里之战,绿营炮兵除了最初时因为太过密集,外加明军大炮的第一波火力是最准的,所以损失惨重,一下就损失了30门骆驼炮,但是在这之后的长达小半个时辰的炮战之中,仅损失5门炮。”

侯方域道:“可是阿古拉都统刚才还说了,明军炮兵零损失!”

“欸,这不是重点。”洪承畴说道,“重点是明军的火器相比我大清兵的火器,并没有压倒性优势,所以我们的炮兵虽然射程不如明军,但还是有能力阻止明军步兵冲锋,这就给我们的练勇以及民夫修筑铳台赢得了机会。”

“唔,下官明白了。”侯方域一下反应过来。

可是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却仍旧是一头雾水。

这时,孟学礼已经带着几个举子准备好兵棋。

洪承畴便抓起一枚“民夫”人偶摆在沙盘上,说道:“之前我们有想过,首先在明军陈官屯大营以东抢修若干个铳台,站稳脚跟之后再将铳台连接成一条完整防线,藉此彻底锁死陈官屯大营,并切断明军粮道,但是有一个难题。”

孔有德说道:“难题就是,明军不会给咱们这个机会。”

耿仲明也道:“说的没错,咱们的民夫只要一出城门,就会被明狗发现,即便夜间偷偷出城也一样不成,仍会被发现,到时候明军肯定挥师来攻,这时候我们就只有两个选择,或者将民夫撤回来,又或者派兵保护民夫抢修铳台。”

静海附近或者说整个京畿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白天明军可以通过孔明灯实施侦察,到了夜间,则到处都是明军的斥候或者伏路军,清军一举一动都在明军监视之下。

所以瞒着明军偷偷修铳台绝无可能。

想要修铳台,只能明着修,强行修。

尚可喜说道:“撤回民夫就前功尽弃,然而派兵保护就需要跟明军野战,然而野战又是需要极力避免的,所以铳台根本就没法修。”

洪承畴笑道:“之前本部堂也这么认为,其实并非如此,还是有机会的。”

说到这一顿,洪承畴便抓起一枚“大炮”兵棋摆在沙盘上的静海县城的南边不远处,距离大约千步左右。

“大炮出城,摆到野地里?”

尚可喜说道:“怕是不妥吧?”

“有何不妥?”洪承畴反问道。

孔有德说道:“会遭到明军大炮的轰击,我大清的红衣大炮射程不如明军红衣大炮,所以只能被动挨打。”

“并不尽然。”洪承畴道,“大留里之战已经证明,只要大炮的间距扩大,明军大炮对我军大炮的杀伤就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我军大炮装上百子弹,却足可以阻遏明军步兵乃至于骑兵之袭扰。”

说到这一顿,又加重语气说:“如此一来,大清民夫便可以从容修筑铳台,待铳台修成后继续往南推进,直到将陈官屯南北两端的运河防线重新连成一体,如此一来,明军之粮道就再次被我切断,朝阳门外之明军主力也就无以为继。”

侯方域说道:“洪部堂,下官以为此策值得一试!”

“那就试试。”洪承畴沉声道,“马上就试!”

……

次日一大早,一队民夫就开进陈官屯大营。

中断半月后,终于又有辎重队开进陈官屯,这也意味着从登州到大沽口,从大沽口到陈官屯,再从陈官屯到北京的后勤通道再次贯通。

这下在北京的十余万大军及十万民夫就不愁无粮可食。

阎应元、解元才站在陈官屯大营的入口处,脸上都流露出笑意。

“星斗,这一次真是多亏了你。”阎应元道,“要不然没准真就让建奴断了粮道,真要是这样不光咱们陈官屯大营会有危险,北京城外的十数万大军也危险。”

“欸,皕亨兄你就别往我脸上贴金了。”解元才连连摆手道,“我不过奉命行事,若没有密侦科提供情报,没有皕亨兄你当机立断,没有骑兵镇协同配合,单单只靠我一人以及山炮兵第2旅可不成,所以这都是大伙的功劳。”

阎应元笑道:“建奴迭遭重创,应该是没有胆子再断我粮道。”

“我也觉得。”解元才附和道,“陈官屯之战,建奴损失了200门红衣大炮,大留里之战又损失了200门骆驼回旋炮,建奴总共才几门炮?按这个损失法,用不了几仗,他们就会损失掉所有的大炮,到时还拿什么与我们打?”

“噢,对了,听说骑兵镇统一换装了二零式?”阎应元又问,“而且配发的纸壳底凹弹用的火药也不同?不仅杀伤力更大,而且没有烟?”

“是有这事。”解元才道,“真是奇了,真的一点烟雾都没有。”

“看来建奴真是气数已尽。”阎应元道,“我大明的火器越来越犀利,进境一日千里,建奴明显跟不上了,亡国灭族已然是尽在眼前。”

解元才也是神情激荡,持续六十余年的东事,终于要被解决。

回想五年前,大明朝都还是风雨飘摇,一派即将亡国的气象,不曾想短短五年时间,竟然已经换了人间。

正说话之间,头顶忽响起尖锐的哨声。

急抬头看时,便看到升起空中的飞车吊篮上,一个国子生正探出身,向着下方连续打出手语:建奴出城!有敌情!

“走,我们去瞭望塔!”

当下阎应元和解元才匆匆登上瞭望塔。

陈官屯大营距离静海县城不过七八里,所以站在三丈高的瞭望塔上,借助望远镜就能看得很清楚,都不上乘坐飞车上到高空侦察。

只见,一队队的蒙古骑兵正开出南门。

“这可奇了。”解元才道,“八旗蒙古还没被我们打怕?”

阎应元的眉头也蹙成一团,建奴今天的举动确实奇怪,之前八旗蒙古有4万骑,尚且被大明的骑兵镇台打得溃不成军。

现在八旗蒙古只剩2万骑,还敢野战?

不过,八旗蒙古出城之外并没有走远,而是停在了城外大约三里处。

紧接着一队队的八旗汉军又鱼贯而出,八旗汉军出城之后也没走远,只是在野地里摆开了线列阵,八旗蒙古则分成两拨护住两翼。

“咦,建奴这个阵势……”解元才道。

“该不会是想要再次强攻陈官屯大营吧?”

“不可能!”阎应元断然道,“洪承畴没那么蠢。”

话音刚落,一队队的绿营兵也从城门里开出来。

绿营兵的军旗和服饰跟八旗汉军有着明显不同,很好辨认。

伴随绿营一起出来的,还有一门门的红衣大炮、佛朗机炮。

这下子连阎应元也开始动摇,难道建奴真打算强攻陈官屯大营?

按说不应该啊,洪承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六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争

“没错了,红衣大炮都拉出来了!”

解元才道:“皕亨兄,建奴肯定要再次强攻陈官屯大营了。”

“那就让他们来。”阎应元狞声道,“上次夜间偷袭尚且不惧他们,这次大白天的难道还会怕了他们不成,哼。”

阎应元是真希望建奴再来一次强攻。

然而,阎应元的这一愿望终究落空。

话音才刚落,城门处便又有了动静。

只见紧随绿营身后,又有一队队的民夫开出城外。

而且这些民夫全都携带着铁锹、镐、簸箕等工具,甚至还有夯具。

“咦,这是?”解元才立刻愣在那,“这怎么回事?建奴想要做甚?”

阎应元到底是阎应元,一下子就猜到了建奴的用意,沉声说:“明白了!”

解元才便立刻回头看着阎应元,问:“皕亨兄,你明白什么了?”

阎应元道:“星斗兄,你还不明白吗?建奴这是打算修铳台!”

“修铳台我当然知道。”解元才又问,“关键是修了铳台做甚?”

顿了顿,解元才又道:“洪承畴这是担心静海县城外的铳台还不够多?”

“非也。”阎应元说道,“洪承畴应该是打算以静海县城为起点,一路往南修筑铳台,最终与南边的青县连为一线。”

“糟糕,这样的话我军的粮道不是又被切断了?”

这下解元才也反应过来,黑着脸说道:“这洪承畴有点本事啊,居然想出来这损招,不过我们绝不能由着他修铳台。”

顿了顿,解元才又说道:“不如请骑兵镇出击,阻止建奴修铳台?”

“不行。”阎应元摇头道,“建奴都摆好了阵势,还有好几百门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骑兵镇上去会被建奴的枪炮糊脸。”

“那就让圣上把主力调回来。”

解元才道:“正好与建奴进行决战。”

“也不行。”阎应元道,“主力一回来,建奴肯定又会缩回城里去,到时候我军主力是强攻静海县城呢,还是再次北上去包围北京?”

“强攻静海县城需要先行夺取外围上千座铳台,这样不如打北京。”

“可是如果再次北上,等主力离开后,躲在静海的建奴又跑来修铳台怎么办?还让主力从北京杀回来?来回折腾?”

解元才顿时无言以对,好像真是不行。

这个时候,朱慈炯跟胡国柱、夏完淳也闻讯赶到。

得知情况之后,胡国柱说道:“我们骑兵镇先出击,尽全力阻止建奴往南修筑铳台,否则粮道一旦被切断,就麻烦大了。”

夏完淳皱眉道:“关键就算骑兵镇出击也阻止不了。”

朱慈炯也说道:“是啊,建奴出动了这么多的大炮,骑兵跑再快也接近不了。”

胡国柱肃然道:“阻止不了也必须阻止,哪怕拼光整个骑兵镇,也绝不能坐视建奴修筑铳台切断我军粮道。”

“问题是为什么要拼光骑兵?”阎应元不以为然道。

“明明有更好的办法可以破解建奴的铳台进攻战术,为什么非要出动骑兵镇去拼命?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嘛。”